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参观作文
2024年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参观作文大家知道有哪些吗?大家对黄埔军校有哪些了解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参观作文(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参观作文篇1
7月11日我们学校协办进行为期两天的黄埔军校夏令营军训活动,爸爸妈妈都鼓励我去,起初我不怎么想去,但是经过我的思想斗争后,最后还是决定去。我等呀!盼呀!终于到了7月11日,我背着一个大书包早早的回校,和同学一起去黄埔军校。第一天和第二天上午的活动内容主要是军训,我们顶着烈日在操场上进行基本操练。在军校里许多艰难我们都熬过来了,使我最难忘的是我和梁嘉欣英勇的玩水上活动。
第二天的中午,黄埔军校组织我们到其他的军校练器械。我们班乘坐的车子在半路上坏了,修了半天都没修好,我们在埋怨、讨论,老师急忙去打电话,过了好久一辆车子才开过来。到了那里每一个器械都已经排满了许多同学,只有水上活动没人去,于是我们请求教官让我们去,最后教官答应我们了。教官答应后却没有一个同学敢去,只有我和梁嘉欣去过关。我先走,梁嘉欣跟在后面,其实我的心里也很害怕,如果掉下去了怎么办。第一关我们俩顺利的过关了,我的心好像放下了一块大石头。到了二关我心里又多了一块石头,第二我们又顺利的'过关了,第三关我在最后的时候不小心脚一滑就踩空了,差点就掉进水里了,我脑子一转想到了用脚甩过去,所以才大难不死,经过这次惊心动魄,我就更加小心了。最后一关,正走到半路,教官叫我们回军校了,这让我们进退两难,最后我们决定下水往前走,幸好水不深,我们没有淋湿身子。
经过这次军训,我体会到了当军人的辛苦,我从来没有这样尝试过这种辛苦。我认为这样的夏令营活动很好,因为这种活动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还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知识。我们在黄埔军校呆了两天,在这两天里,我们在这生活、军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对这渐渐产生了好感,我永远不会忘记了这里!
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参观作文篇2
过完一个双休日,就开始了一次为期四天半的军训参观。这次军训基地在黄埔军校。什么?深圳都有黄埔军校?所以,我在路上很兴奋:黄埔军校什么时候被背到深圳去了?
过了1个半小时到达基地,这是黄埔军校?这么快就到广州了!我们刚一到,就有同学叫苦不迭了:这地方怎么这么破烂?想让我们在这训练?显然是一批娇生惯养的学生,这样就叫苦,要让他们生活在直立人的时代甚至是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叶只要科技尚未发达时,那他绝对跳楼自杀。进化后的我们并非十全十美,还比原来多了一个进化前我们还没有的缺点,就是娇生惯养,而且这种性质越来越强。
我们随着队伍来到5栋门前,就是我们的宿舍。一个胖教官站在前面,我还以为这是我们班的教官,他却说:4班听口令向右看突然被我们打断:我们不是4班。原来他走错路了,我们哄堂大笑。又来了另一个教官,这个一定是我们的了,再错一次只能怪那些教官到处乱窜了。我听见一个声音:这个好我还以为他说这个好一点,我正在纳闷:他怎么知道的?谁知他后半句话却是:看一点。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这场风波过去,就开始分房间。我被分到了8号房。男生宿舍与女生宿舍同样分开,17号前是男生,18号后是女生。确实,比上次差多了。上次住3楼,这次住在平房里,里面的过道也很窄,那桌子也只够放3个座位,是靠墙角的。没想到又有人抱怨了,竟然要住铁皮房,大部分人的心情都是想回家。
下午开始训练,一下就通杀除齐步和正步的内容。虽然说是欲速则不达,可是这是极其简单的内容,何况我们在南澳还学过一次。这下不是欲速则不达的问题,将齐步、正步之类那后几天怎么办?能休息当然最好,只要不是整天无条件罚我们做蹲下起立就行了。后来几天,教官就故意磨蹭反正就4天,就过去吧:第二天一整天练习齐步行进与立正,第三天早操学会一套军体拳,然后练习一整天;第四天上午参观了各种大炮,还去那块军事重地的深处射击,每人三发彩弹。射击是打仗中必不可少的本领,军训自然也要训练一下。有一些同学偷偷带彩弹回来,全被教官没收了。下午考虑到第五天上午结营时还要考试,就把稍息与立正、停止间转法、敬礼与礼毕,只要是军训是学过的东西,一股脑儿复习了一遍,因为教官说不及格回不去,这是4月1日的把戏。第五天,各班同学进行考试,考完后,黄埔军校深圳分校的副校长希望我们回去后不要马上忘记,也不要又变回娇生惯养。
我这次去军训虽然学了一些已经会的东西,但这次更详细地学了内务整理、还学会了一首军歌《我是一个兵》和一套军体拳。最重要的是,我进一步学会了军队中的团结精神,一个人动,全体一起罚,这就是团结精神。而且,我加强了我的自理能力,所以这次军训我还是很有收获的。
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参观作文篇3
7月12日早上我来到了黄埔军校进行军训参观。
原来我以为这里很好玩,可是住了几天后我发现这里的生活其实很艰苦。首先,每天早是6点钟要起床,然后忍着饥饿出操再吃早餐。接着,我们要列队训练、练军体拳和体能训练,下午也一样。最后,吃完晚饭后我们要洗澡洗衣服再睡觉。如果在训练中不按教官的要求做就要被罚体能。不过,按照日程表,教官会在适当的时候让我们玩。
在这里,我生活得十分愉快。但是有些同学坚持不住了,纷纷打电话想要回家。虽然我们要经常搞体能,虽然我现在累得腿都硬了,虽然这里的条件比较差,但是我仍然会坚持下去。因为我想当一名士兵,一名真正的士兵!
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参观作文篇4
从小我就对军人有莫名的景仰,对于黄埔军校也早有耳闻,这天最后有机会好好的参观黄埔军校了。几经辗转,最后踏上了黄埔军校旧址这片神圣的土地。
黄埔军校的正门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宏伟,校名“陆军军官学校”只是写在一块木板上,门的周围只是简单的刷白了而已,上方写着经典的革命宣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发奋。黄埔军校被门口的大树庇护着。这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最好的学校,却只有四五排房间,都没有一个小学大,还是重新翻新过的,由此我仿佛已经看到了当时革命先烈们的艰苦生活。
由正门往里走在路的两旁有几间展览厅,里面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发展历史,以及一些杰出人物如徐向前,周恩来等的事迹,还有同一时期国际上有名的几所军校。
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推荐。1924年6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长洲岛上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这个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校。此刻的中山大学就是对应武校黄埔的文校。有评论说:人类军事史上,很少有一个军校像黄埔军校那样,在如此短的时刻中,却那么大地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历史。从东征北伐到十年内战,从抗日到解放战争,他们都是双方历史的主角。这群人就是黄埔军校师生。
看了展览厅里面的照片,实物展示和文字说,我了解到很多历史故事,虽然只是皮毛,但是已经让我感叹不已。二楼是一些恢复的房舍,办公室相当的简陋,只有简单的桌椅,文具,没有一件剩余的摆设。学员的宿舍很拥挤,居然60个人挤在一间教室大小的房间里。解说牌上说,这个待遇已经算是很好的了,大部分学员是住在草棚里的。我没有想到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的生活待遇竟然如此艰苦。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黄埔军校依然培养出了很多的国家栋梁,十大元帅就有五个出自这所学校。相比其他国际上的军事名校,黄埔军校真是没法和他们站在同一个台阶上,但这只是生活条件的差别而已,在培养人才方面,我想没有哪一个学校的成才率能够超过它了吧。
据说黄埔军校此刻已经迁往台湾了,但是那种全心全意为民众谋解放,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永远都扎根在这片热土上,就像孙中山的遗训所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发奋”,尽管我们此刻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应当居安思危,不断发奋,不断拼搏,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参观作文篇5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东南的黄埔区长洲岛上,恰和中科院南海所的新洲码头隔江相望。实验结束后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一行十余人,随摆渡而前往参观了绿树丛中静谧的军校旧址。
走近黄埔军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并不华丽,却简单中透着庄严。校门两侧的围墙上分别刷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发奋”的大字。走进首道校门,具有传统岭南风格的祠堂式建筑群映入眼帘。房屋很高大,因骑着战马可从楼下穿堂而过,俗称走马楼,是典型的南方祠堂式建筑,二门之内,前后四进,东西两边各有四栋房子,形式一致,布局对称,错落有致。
来到黄埔军校,不仅仅能领略军校的风采和建筑艺术,更重要的是,能够了解其辉煌的历史,感受浓厚的英雄气息。沿着院落正中的红砖小路缓步前行,左右两边的展厅会依次讲述着黄埔军校的史迹、黄埔群英的故事,描绘着北伐战争中黄埔军人的飒爽英姿和铮铮傲骨。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用心支持和帮忙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1924年,国共两党首次携手,国民革命风起云涌,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的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即国立广东大学和黄埔军校,前者即是这天的中山大学。而黄埔军校,以“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在当时是与美国的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和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黄埔军校建立后,为国民党培养了大批军事将才。从那里,也走出了一批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的中共名将,例如黄埔一期的徐向前、陈庚,黄埔四期的林彪、刘志丹,黄埔五期的许光达、陶铸等。巾帼英雄赵一曼也曾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
走出展厅,顺着漆木扶梯走上二楼。那里重现的是军校师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管是老师的办公室、会议室还是餐厅、学生宿舍,摆设都十分朴素简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学生宿舍,宿舍中满是大通铺硬板床,每间容纳五六十名学生,基本上最大的两间,一间就是一个学生的连队。当时,学生进校的时候虽然不用缴纳学费,但是由于军校的经费十分的紧张,每一位学生只能发两床薄薄的毛毯、一套军服和一双草鞋,不能换洗。
走过蒋介石的校长会客室,对面墙上的一副对联十分醒目,上书“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这是著名书法家于右任赠给蒋介石的。遥想当年,蒋介石或许曾透过山墙眺望校门前波涛奔流的黄埔水面,不忘戎马军机,力求问鼎中原,一统天下,最终却是黄梁一梦。
即将走出军校大门的时候,注意到门两边的内壁上高挂着的八个木质条幅,上方用黄色的烫金字书写着四副对联,左右各两幅,从右向左依次是“炎黄大帝开天地,国父中华创共和”、“军政行伍文韬莫测,官兵运筹武略堪夸”、“军政诹诚为祖国,校园训诂报精忠”和“文能武能能文能武,武可文可可武可文”,这是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时海内外的“黄埔人”捐赠的。最后这一联抒写的是黄埔军校不为外界熟知的文武兼备。其实从黄埔走出来的不仅仅有风云战将,也不乏文坛巨子,如教官中的沈雁冰、郭沫若,学员中的臧克家,均属一代风骚墨客。
回到的路上,脑中浮现出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数段场景,随之浮想,不管是之后的文匠还是武将,也不论是国民党的主帅还是共产党的将领,都曾是胸怀报国理想的精英青年,他们曾一同生活、学习、训练,一同成长,却又因不一样的政治信仰而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而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把个人的理想和信仰与为多数人谋福址的事业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名垂青史,造福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