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资网 > 节日作文 > 传统节日作文 > 清明节作文 > 清明做糍粑场景作文600字

清明做糍粑场景作文600字

| 晓晴2

清明做糍粑场景作文600字5篇

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的一种民间传统食品。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清明做糍粑作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做糍粑作文1

如果说喝雄黄酒是端午的习俗,吃年夜饭是除夕的习俗,那么打糍粑就是清明节特有的习俗了。今年清明节,我就亲眼见到了糍粑的制作过程。

做糍粑的第一步就是蒸糯米。把糯米洗净放入一个木桶中,将木桶放在一口盛满水的大锅上,下面生起火来,不一会,热气就冒出来了。经过一番蒸煮,木桶里的糯米熟了。热腾腾的糯米出桶时,白花花的雾气迎面扑来,一股糯米香直冲鼻孔。整桶糯米被倒到一个大石臼中,大人们开始用石锤击打。打糍粑可是一项体力活,那石锤少说也有几十斤重,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提不动,因此需要有好几个壮汉轮流击打。一锤子下去,即使是再坚硬的东西也会被砸碎,何况是这柔软的糯米,因此同时还需要一个灵巧的人来控制形状,添水揉糯米。

开始时,身高八尺、力大无比的舅舅首先上阵。只见他两手一前一后托住石锤柄,与动作灵敏的叔叔互相配合,一起一落,仿佛在演奏一支富有节奏且欢乐流畅的乐曲。那锤子在舅舅手中得心应手,犹如金箍棒在齐天大圣手中舞动,毛笔在王羲之手中挥洒自如,不久,原本缝隙较大的糯米渐渐融为了一团。别看舅舅打得兴致勃勃,但没过几分钟,他就体力不支,败下阵来。于是,后面的.人就自告奋勇地接上去,累了又轮下一个,如此交替、重复,充分显示出了集体的力量。

待打得颗粒均匀时,糯米就变成了糍粑。热气腾腾的糍粑出臼后,倒入覆盖着一层面粉的面床上,用手和擀面杖扒平,然后划成一条条的形状,放入各种馅料,用刀切开,如同包饺子一般包起来,再拉长拉细。这样,香糯可口的糍粑就大功告成了,一口咬入,嚼性十足。

清明做糍粑作文2

清晨,刚到外婆家,就闻到一股诱人的香味,我立即冲到厨房,发现外婆正在做糍粑。

只见外婆把和稀的面团沿锅边倒下,面缓缓渗到锅底,外婆舀了几勺油,沿着锅边倒下,“嗞嗞”立刻响起;“梅儿来啦”,外婆惊喜地说:“待会儿让你尝尝好吃的糍粑!”她说着,又用铲子把糍粑划成一块一块的,再在上面洒一些油,翻过去,盖上锅盖。我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目不转睛地盯着锅盖上腾起的烟,巴不得现在就能去吃一口糍粑,外婆揪了几根蒜叶,洗净后,切碎了,掀开锅盖,糍粑那浓浓的面香扑鼻而来,外婆加了一勺油,撒上蒜花,在锅与糍粑间的缝隙处倒上两勺油,轻轻翻几下,盖上锅,香味更加浓郁,我肚子里的馋虫都被勾出来了,外婆拿来一个精致的花碟子,盛了一碟,端上饭桌。我也没闲着,盛好山竽粥。外婆让我先吃,自己用大碗盛了好多饼,说是送给左邻右舍尝尝味。

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两面金黄的糍粑,咬下去,好烫啊,我又松开牙齿。我使劲吹那块糍粑,这次,我吸取教训,只咬一小口,包裹在外面的两层又脆又酥的壳,中间的部分又软又糯,一口咬下去,两种不同的感觉,嚼一嚼,香味立即溢满口腔,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不老也不嫩,一点也黏牙。吃一口咸咸的糍粑,再喝上一口甜甜的山竽粥,一直暖到心里,一干一稀,一咸一甜,搭配得当,相得益彰,我一连吃了好几块糍粑,喝了满满一碗山竽粥,撑得快不行。

吃完糍粑后,令人回味无穷,颇有余“味”绕梁三日不绝之势。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妈妈想减肥都减肥不了——外婆做的饭菜糕点太美味了。

下周末,我还要吃外婆做的糍粑!

清明做糍粑作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很快,清明节就来临了。按照我们家乡的风俗,今天,我们要做米粑。为什么要做米粑呢?因为,古时候,家乡很贫穷,没有钱买肉来祭拜我们的祖先,所以就要米粉做成的猪头来祭拜我们的祖先。所以这米粑可不是一般的米粑,是我们家乡的特产。

咱先不说别的,就是这米粑的皮,那也是不一般的,那可是人工用米粉所揉上百次而得出的。

现在我们要开始做米粑了。我们先抓起一些米粉团,把它先揉光滑,不然做起来就不好看了。我们先在它的中间挖一个洞,洞不能深也不能太浅,要是做的米粑别人一口咬不到馅就会让人感觉不好吃了。要开始放馅了,放馅了也是要有技术的,放多了,蒸的时候就会裂开的,放太少咬到最后就只剩下皮了,还有一点,要把口封好,不要像穷人的衣服——缝缝补补,那样就不好看了。当然,我们可以弄各种各样的形状,扇形、圆球形……接下来只要放入锅里蒸几十分钟就行了。

以前过清明节爷爷都会给我们和弟弟妹妹一人做一头牛,现在爷爷还在老家,我只好代替他的职务。我为弟弟妹妹做了两个牛头,还为自己做了个凶猛无比的“未知动物

我们把米粑和3个模型一起放入锅里蒸,过了一会儿,全部蒸好了。我们一个个都流口水,一端上来他们便狼吞虎咽,好像几百年没吃过似的,但我第一个就把我做的小模型吃了。

这次清明节我过得真开心!

清明做糍粑作文4

我的家乡是湖南省郴州市,那里群山坏饶,自然景观非常秀丽,人们每当过清明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糍粑。

做糍粑前,爷爷对我说:“糍粑又叫糯米糍、状元糍,相传南宋庆元二年,邑人邹应龙赴京应试,村里家家户户都送糍粑供他路上吃,并预祝他金榜题名。路上,邹应龙渴了,喝上几口清泉,饿了,啃上几口糍粑。经过长途跋涉到了京都,由于才华出众,殿试对答如流,宁宗皇帝御笔亲点他状元及第。当他把从家乡带来的糍粑呈献给皇上品尝时,连皇上也赞不绝口,赐名‘状元糍’。”听完爷爷的故事,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开始做了,爷爷把浸好的糯米放在曾瓦里蒸好,再把蒸好的糯米倒入石臼中,爸爸和叔叔两个大男人拿起木搥往石臼里不断地砸糯米饭,随着不断地撞击,糯米饭形成了一大块洁白的糯米团,几轮下来,两个大男人已累得满头大汗,接着,准备一张又长又大的干净木板,把糯米饭团放上来时,用最快的速度把它分成许多个小糯米团,压平弄圆就形成了一个个糍粑,最好玩的就是在糍粑上画画了,我拿起笔,蘸上颜料,在糍粑上一会儿画哭脸,一会儿画笑脸,使一个个糍粑变成了许多个“活娃娃”,趁糍粑热时,咬一口,一个字-----棒!

同学们,看起来做糍粑的步骤很简单,做起来可不简单,做糍粑可是一项技术活:砸糯米饭时,要用最快的速度,一定的力,要掌握规律;做糍粑时,把糯米饭团分成小糯米团时要小心烫。

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少,既增长了见识,有尝到了糍粑,真是一举两得!

清明做糍粑作文5

每到清明节,老家都有打糍粑的风俗。去年回老家过清明节时,我终于知道了怎么打糍粑。打糍粑的前一天晚上,爷爷就把糯米用井水浸好,爸爸和叔叔准备了打糍粑的工具,有木槌、石臼,还有印糍粑的模板。第二天天没亮,奶奶就起床把糯米蒸熟,吃完早饭,我们就开始打糍粑了。

叔叔用一个脸盆盛满蒸熟的糯米放在了石臼的里面,爸爸和姑父他们两个人用木槌捣糯米,你一下我一下。大约十分钟后,糯米被打成了糊状,完全没有米的样子了。然后把捣烂的糯米挑到一个竹制的簸箕里,簸箕下面铺有一层石膏粉,这样糍粑就不会粘在手上或其他东西上了。爷爷把那一大团糍粑捏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妈妈和姑姑就把那小块的糍粑捏成圆形。我和其他的小朋友就把糍粑放到模板的里面,模板的底部刻有一些美丽的图案,因为糍粑是热的,非常容易变形,模板上的图案就拓在了糍粑的上面。等糍粑冷却后把它取出来摆在木板上,模板上的图案就固定在糍粑的上面,有动物、繁体字、风景画等,非常美丽。我们有的打,有的捏,有的印,一下子就过去了九个回合。

中间有几次我都想学爸爸的样子去打糍粑,但都轮不到我。到了最后一个回合时我再也忍不住了,大声说:“等一下,等一下!我也要打糍粑!”爸爸说:“行,让你尝试一下,只要你能打好,回家我让你玩五个小时的电脑!”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笑着说:“说话要算数。”

我好不容易举起了木槌,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打了下去,但再也拿不起木槌了,因为上面粘了很多糯米,木槌一下变得重了很多。我抱着木槌往后拉,却因为用力过猛摔了一跤,爸爸他们看了都哈哈大笑。我边揉屁股边说:“现在不能玩电脑了,回家还要治屁股!”

以前我虽然每年都吃糍粑,但从不知道打糍粑原来这么难。以后我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劳动果实。

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