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无私奉献
议论文关于无私奉献篇1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无私奉献的境界呢?
无私奉献,要确立自己的远大理想。理想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也就是那种对人类和社会有较大意义的奋斗目标。人的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比只贪图享受的物质需要更具有驱动力。
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人的思想境界高一分,无私奉献的精神就会登上一个新阶梯。”
无私奉献,要坚持埋头苦干的务实态度。如果说“无私奉献”是我们思想修养追求的彼岸,那么“埋头苦干”则是抵达这一彼岸的桥梁。因为无私奉献不是凭口头怎么说,而是要看行动怎么做。就是说,无私奉献不仅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更重要的还要表现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作为教师,就应为培养国家更多的创新型人才默默耕耘;作为工人,就应为国家和人民多生产合格的产品;作为农民,就应为国家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作为军人,就应为国家和人民坚守边疆、保家卫国;作为科学家,就应为国家和人民发明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作为学生,就应该努力学习成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让我们吸吮中华民族的精神营养,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真正无私奉献的人。
议论文关于无私奉献篇2
今天又看到一篇大谈无私奉献的文章。觉得有些无趣而可笑。不知那位写文章大谈“无私”的先生,自己在为社会、为企业奉献的时候,心底里是否真正做到了“无私”二字。倘若没有做到,或者在工作中,因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哪怕丁点损害,便跳脚骂起娘来,大叫不公平,那么,再奢谈什么无私,那就是言不由衷,欺人之谈而已也!
我们经常在报道中看到这些字眼,“无私奉献”,听起来美得很,让人立马想到一个品格高大全的英雄来,然究其实际情形,又是如何呢?说不定有些人受到名利的蛊惑,在人前极尽表演之能事,工作起来无私得不得了,而私底下却打起自己的小算盘,盘算着自己的这次无私行动到底能换来多大的乌纱帽和多少好处呢!不是我犯了小人度君子之讳,因为实际中这种被人欺骗的把戏实在太多了,真叫人难以相信现在社会还真有“无私奉献”的人。君不见,曾经红极一时,公开场合大谈“无私奉献”的那些人,而今安在哉?一旦有了位子,便得意洋洋起来,贪婪的潘多拉魔盒一下子全打开了,私欲膨胀,最终成了大贪污犯,身陷囹圄。
有人说,千里路上来做官,到底为了吃和穿。虽世俗了点,却道出了人性的真性情。人出来做事,哪个不为稻粱谋?不为吃,不为穿,除了神仙,凡人大概是做不到的。只是在工作中,不要假公济私,或损公肥私,把自己手头应干的工作做好。当官者,在享受高的社会地位和丰厚的待遇之余,能将大部分心思放在公众利益上,能在遵守党纪国法的前提下,为民办好事,谋实事,不贪不占,就很不错了。为民者,在自己合理要求和正当的待遇得到满足之下,能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也很不错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在的人,无论官与民,就连这个标准能达到的比例恐怕不是很高。还谈什么“无私”奉献呢?
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列宁同志所倡导的“共产主义义务劳动”大概很难行得通,干什么都得讲回报或酬劳,免费为他人做事的事情有没有呢?有!但很少,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为了宣传上的目的,做秀的成分不少。
在谈到工作的时候,说为社会奉献还则罢了,再不要前面加上“无私”两个字,因为名不符实,可羞!
议论文关于无私奉献篇3
长期以来,不管大会小会领导们总爱用无私奉献来教育我们,各种无私奉献的表彰大会铺天盖地。这本也无可厚非,奉献精神是人类的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况且就我们国家而言,谁都知道没有老一辈人的奉献就没有今天强大的中国。然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时过境迁,而今我却更多的感受到了这种无私奉献的宣讲的苍白无力,它似乎再也调动不了国人工作的热情了。是什么原因呢?是我们不爱国吗?是我们都沦落成拜金主义者了吗?或是我们都受了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毒害了呢?
我想不是的,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本来就是一个人文关怀匮乏的国度,过分强调无私奉献,更会忽视了人本身,导致这种无私奉献成为一种虚伪的宣讲。我们奉献,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什么,不管我们建立了多么强大的国家,有多么先进的社会体系,我们工作的成果都必须落实到人身上,是要让人过得更加美好。而不是构建强大的社会机器,让机器来吞食我们的成果,让我们成为附庸。
我所认为的奉献应该是一种使命和责任,这包括对社会、对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人也就会有不同的使命和责任。所谓无私奉献是有困难的,光讲无私,不讲回报,在短期内会是行得通得,因为它受到社会使命和责任的支撑。然而从长远来看,无私奉献只会让奉献变得苍白无力,只会让个体变得苍白无力。劳动是光荣的,可没有合理的劳动报酬又怎么光荣得起来呢?
我们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强大的封建精神禁锢已让我们这个民族变得有些麻木。五四新文化运动强调思想解放,又全面否定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让人性变得张扬,近乎疯狂。解放后,由于盲目的、非理性的个人崇拜又导致了“”。几经风雨之后的民族又重新站起来了,老一辈中华民族凭着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无私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中,应该说他们付出了太多,他们牺牲了自我,成就了今天。他们这种可歌可泣的精神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而这种成就应该属于全体中华儿女,应该通过合理的分配让大家来共享这种成就,而不能因为我们的无私就让这种成就束之高阁。新时期有新的人生观、价值观,新的社会思潮带来了人性的解放,人们在奉献的同时也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也希望得到回报,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否则一味地让人充满激情,无私奉献将成为一句空话。在我读师范的时候,看到电视里表彰孔繁森这位党的好干部时,我就在想这么一个问题,这么一个好干部为什么以前没有人关注过,他生活中有那么多困难为什么社会没有去帮助他,让他独自背着沉重的包袱走完一生,我们的人文关怀到那里去了。现在人死了,我们又来悼念他,这算什么?是要用他的精神再来造就千千万万个像他那样英年早逝的悲剧英雄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宣讲的无私奉献就成了一种精神奴役的枷锁,不要也罢。看法有些偏激,但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这样一大批因为无私奉献,缺少关怀而默默逝去的英雄。
有句话说,我们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没有关怀,那来奉献,我们总不能让每个劳动者都变成“吃进去草,挤出来奶”的老牛,那样的话再强壮的老牛也会疲惫。
看过议论文关于无私奉献的人都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