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柯晓宾事迹材料
据了解,中国通号西安工业集团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电器车间调整班班长柯晓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柯晓宾事迹材料,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柯晓宾事迹材料(篇1)
柯晓宾,1983年3月生,沈阳市人,现任中国通号西安工业集团沈信公司电器中心调整三班班长。
柯晓宾所在的中国通号西安工业集团沈信公司继电器组装车间是全球最大的铁路信号继电器生产基地,以每年60万台的产量,保障了中国铁路70%的市场需求。
2003年,20岁的柯晓宾走出校门参加工作,成为这里的一名继电器调整工人。刚参加工作时,看着工人师傅们快速翻飞的调整手法,柯晓宾备受振奋,暗下决心要尽快成为他们中合格的一员。
然而万事开头难,看似简单的操作其实需要无数次的磨练,调整继电器的力度和角度容不得任何差错,甚至稍有瑕疵就会直接影响电气特性和性能指标而前功尽弃。
靠着刻苦钻研的韧劲儿,柯晓宾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不仅在调整手法上日臻完善,成为调整线上“大师级”的领头雁,而且通过经验积累和思考总结,连续推出了独创性的调整工艺和作业指导,在整个信号继电器调整领域掀起了一股传承和创新之风,令业内行家里手都惊羡不已。
世界知名继电器生产企业西屋公司的专家来厂参观时看到她的调整手法,连声惊呼“China miracle(中国奇迹)”。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操经验,柯晓宾先后获得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柯晓宾事迹材料(篇2)
“继电器没有100%完美的产品,但我们要努力去追求100%的完美。”对柯晓宾来说,“大国工匠”内蕴深远,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精神气韵,小到一名普通工人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都需要全身心投入学习和忘我奉献。
2017年12月,由16名一线职工组成的柯晓宾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几年里,柯晓宾带领团队通过多种载体形式,不断创新项目、持续攻关,攻克生产难题29项,提高了产品质量,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近年来,柯晓宾先后带出50名徒弟,她培养的青年职工中涌现出全国技术能手3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7人。
柯晓宾说自己是幸运的,作为一名铁路工人,赶上了我国高铁领跑全球发展的新时代,并且能身处一线作出应有的贡献,实现人生价值,成就无悔青春。未来的征途上,柯晓宾会带着她的“娘子军”团队继续前行,守护中国高铁。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柯晓宾事迹材料(篇3)
2003年,20岁的柯晓宾走出校门参加工作,成为调整三班的一名继电器调整工人。刚参加工作时,看着工人师傅们快速翻飞的调整手法,柯晓宾备受振奋,暗下决心要尽快成为他们中合格的一员。然而万事开头难,看似简单的操作其实需要无数次的磨练,调整继电器的力度和角度容不得任何差错,甚至稍有瑕疵就会直接影响电气特性和性能指标而前功尽弃。在师父崔宝华的鼓励和指导下,她工作学,班余练,做笔记,写心得,练习眼力、揣摩手法。硬是在半年时间内成为第一个出徒上线、独立生产的佼佼者。靠着刻苦钻研的韧劲儿,柯晓宾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不仅在调整手法上日臻完善,成为调整线上”大师级“的领头雁,而且通过经验积累和思考总结,连续推出了独创性的调整工艺和作业指导方法,在整个信号继电器调整领域掀起了一股传承和创新之风,令业内行家里手都惊羡不已。世界知名继电器生产企业西屋公司的专家来厂参观时看到她的调整手法,连声惊呼”Chinamiracle(中国奇迹)“。
沈信公司自主研制的一款继电器,要求一组接点每个触头压力不小于150mN,两个触头的压力差不大于20mN,且两个触头同时接触,不得小爪单接。由于该款继电器是中国特有的型号,调整的独特性没有可借鉴和参考的先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世界级的难题。面对这个难题,柯晓宾不分昼夜地钻研,那段时间吃饭时扔下筷子画图纸、下班途中返回车间测数据、缠着机加师傅搞试制已成为她的常态,靠着这股”疯劲儿“,她硬是成功研制出了新型接点整形工具,不仅提高了调整精度,而且提升了生产效率,在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效应。
几年来,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操经验,柯晓宾先后获得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辽宁省”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几年来,她先后带出了22名徒弟,在她毫无保留的悉心指导下,班组已经涌现出全国技术能手1人次、中央企业技术能手4人次。在柯晓宾的带领下,调整三班连续5年获得”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2019年度获得”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火车头奖杯“、”全国铁路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柯晓宾事迹材料(篇4)
在把高铁打造为“中国名片”的过程中,柯晓宾作为中国通号“高铁工匠”的优秀代表,在京沪高铁、青藏铁路、哈大高铁等极具里程碑意义的多条高铁上贡献了青春与智慧,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中国的高铁发展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公司自主研制的一款继电器,要求一组接点每个触头压力不小于150mN,两个触头的压力差不大于20mN,且两个触头同时接触,不得小爪单接。由于该款继电器是中国特有的型号,调整的独特性没有可借鉴和参考的先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世界级的难题。
面对这个难题,柯晓宾不分昼夜地钻研,那段时间吃饭时扔下筷子画图纸、下班途中返回车间测数据、缠着机加师傅搞试制已成为她的常态,靠着这股“疯劲儿”,她硬是成功研制出了新型接点整形工具,不仅提高了调整精度,而且提升了生产效率,在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效应。
此外,她还与哈工大专家配合试制优化后的S系列继电器(欧洲标准)特性调整与测试工作,在她的倡导下,继电器静接点的外观及拉杆接点片尺寸得以改进,由她主创的调整方法和操作步骤被纳入四种继电器作业指导卡,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为生产符合欧洲制式的继电器、参与“一带一路”海外铁路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柯晓宾事迹材料(篇5)
清晨,换上整洁的灰色工服,穿过“风淋房”除尘,来到工位拿起扁嘴钳,调整继电器上每个微小零件……这是继电器调试员柯晓宾日复一日的工作内容。
39岁的柯晓宾,是有着19年继电器调试经验的“工匠”,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西安工业集团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电器中心调整三班班长。她调试的继电器,是中国高铁控制系统中的一种重要零部件。19年前,她走出校园来到公司上班,开始和这个零部件打起了交道,从事这个常人看起来有些枯燥的工作。
一手拿着继电器,一手握着扁嘴钳,工作起来一坐就是一天。柯晓宾拿起继电器对记者说:“这继电器上一共8组接点,24个触片,我们工作中很多接点间距的误差需要控制在0.05至0.1毫米之间;调整触片力度在200毫牛左右。”柯晓宾打了一个比方,“扯断一根头发丝力度大约是1800毫牛。”
干一行、爱一行,躬耕在“毫厘之间”,在柯晓宾看来,这项精细而又看似枯燥的工作十分重要。“可别小看了继电器,它可是中国高铁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器件。”
回忆起刚接触继电器时,柯晓宾说没少吃苦。每天重复一样的动作,忍受着一次次检测被退回的打击。刚工作时,一次内部考试,得了倒数第二。“一台都没检测通过,手被钳子磨出了水泡,调着调着就哭了。”柯晓宾说,“那时心里也打过退堂鼓,但没有放弃,一路坚持走了过来。”
练就本领的路上,没有捷径,只有坐冷板凳、下苦功夫。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柯晓宾事迹材料(篇6)
在柯晓宾口中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求别人做到的,我要首先做到。希望别人做好的,我要做到更好”。
徒弟牛菲菲在参加第三次技能大赛时成绩没达到预想。柯晓宾听说后就在电话里跟牛菲菲说:“人人都想得第一名,但是第一名只有一个人,名次固然是重要的,但是这个过程对你来说是更重要的。”这让牛菲菲不仅从师傅身上学会了技能,也学到了她的为人处世的方法。也让她沿着师傅的步伐脚踏实地的谱写着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
电器中心大部分都是女职工,她们的工作服裤子普遍较长,柯晓宾会利用休息时间给大家扦裤脚。一次柯晓宾把一名年轻的职工叫到缝纫机旁,然后柯晓宾俯身去给她量裤子的尺寸准备给她扦裤脚,这名职工说:“晓宾姐,只有我妈妈才这样给我扦裤脚。”柯晓宾至今提起还会眼圈泛红感动掉泪,她说虽然这名员工无意间说的一句话,但是“妈妈”这个词夹杂了太多的情感,更加坚定了柯晓宾前进的步伐,那一刻柯晓宾觉得以前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柯晓宾事迹材料(篇7)
柯晓宾是中国最大的铁路信号继电器生产基地——中国通号西安工业集团沈信公司电器中心调整三班班长,先后获得“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火车头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高铁纵横奔驰,展现了令人瞩目的“中国速度”。如果把信号控制系统比作高铁的“中枢神经系统”,应用于全路数以千万计的继电器则是支撑这个中枢系统有效工作的“神经元”,是高铁安全高效运行的“守护神”。19年来,柯晓宾默默坚守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在京沪高铁、青藏铁路、哈大高铁等多条高铁上贡献青春与智慧,用传承、创新和担当诠释着“大国工匠”精神。
“坚持做一件事情,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做到最好。”这是柯晓宾202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时的获奖感言,也是她职业生涯的座右铭。
2003年,20岁的柯晓宾走出校门,成为一名继电器调整工人。继电器作为铁路系统控制装置的“神经元”,大到车站的控制中心,小到一个信号灯,每一个电路的切换都离不开它。看似小小的继电器,想让它安全稳定运行,需要调整人员无数次用心调试。作为世界通行做法,手工调整比机器调整精度更高,调整接点间距的误差需要控制在0.05-0.1毫米之间,稍有瑕疵就会直接影响性能指标。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柯晓宾事迹材料(篇8)
2012年,柯晓宾担任了调整三班班长,始终秉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爱岗敬业”的工匠传承,在新岗位迎来了新的挑战,一个年仅29岁的班长,能不能带领好这个团队,能不能服众?柯晓宾丝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姿态,上班的时候她既是管理者,也是劳动者,工作在一线,班组工人遇到解决棘手难题时,她总是第一时间施以援手,精准、快速解决。调整三班在柯晓宾的带领下,始终坚持制度创新,推进班组建设。她提出了“AB岗”班组建设理论,柯晓宾或者某个员工不在,班组其他成员按照AB岗的设置有人迅速“插上”负责补位,形成了一个人人都是班组长、人人都是主人翁的氛围,都把这个班组的责任看成自己的责任。
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2017年12月,柯晓宾建立了创新工作室,由16名一线职工组成的柯晓宾劳模创新工作室,现已成长为中国通号劳模创新工作室、沈阳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在不足3年的时间里,工作室攻克生产疑难问题项目12个,取得创新成果30余项,申请国家专利6项,团队成果获得国家级成果5项,省部级及铁道行业成果5项。柯晓宾最为难忘的一次创新是“白布带”的革新。现场测试继电器时发现接点片电阻的阻值很大,这也是用户重点反馈的一个问题,经改良后决定使用擦拭继电器接点片的自封边缘的白布带进行去阻,但属于一次性消耗工具,还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去缝纫,供不应求,无法满足生产所需。为了找到符合继电器这种精密产品的特性,满足继电器生产环境要求,经过柯晓宾创新工作室人员的不断试验,终于找到代替材料——无尘纸,并且立项发表得以推广,如今,无尘纸已成为调整班的标配,工作效率也由此提升。就像爱迪生最终选择钨丝作为灯丝一样,柯晓宾带领一帮人反反复复经历了无数次试验,最终才成功破.解难题。这次小小“白布带”的革新也坚定了柯晓宾走“创新”之路的决心,她认为没有创新意识,固有思维一旦形成,就永远都跳不出这个圈,工作效率也永远不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