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事迹

| 舒淇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事迹有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事迹,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事迹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事迹【篇1】

杨瑞清,男,汉族,1963年6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教师。 1981年,为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杨瑞清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毕业后,到南京市江浦县五里村小学工作。他41年坚持扎根乡村办教育,始终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走出了一条现代乡村学校独具特色的时代新人培育之路。他两次拒绝进城,创办的行知小学从一所简陋破旧的乡村小学发展成为集幼、小、中和教育实践基地为一体的集团化现代学校。他创建教育基地,把乡土生活作为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学生校外活动、劳动实践、生态教育模式。他坚守乡村教育一线,只因放不下村里的孩子和自己的教育理想。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等荣誉。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让我们以杨瑞清校友为榜样,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将行知教育思想播撒到更加广阔的天地。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事迹【篇2】

1981年的暮春,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现南京晓庄学院)的校园并没有太多毕业的离愁别绪。

杨瑞清至今记得,那天是“五四”青年节,他壮着胆子敲开校长室的门,递上一份决心书:走陶行知之路,到艰苦、偏僻的乡村教书办学。在那个师范生还是香饽饽的年代,杨瑞清的选择让很多人费解。他并不是没有留城的机会,更何况3年前拿到录取通知书时,父亲刚刚因病去世,身为家中独子,他肩上的担子不轻。

“三年的学习,我被行知先生的故事完全征服,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回忆往事,杨瑞清历历在目,彼时的他早已立下志向,像陶行知那样,用教育改变乡村、改变中国。毕业前,他甚至写了一份几千字的志愿书,来表达自己办行知小学的主张。

杨瑞清最终回到了家乡江浦县(今浦口区),和他一起到建设乡五里小学报到的,还有同班同学李亮,他也是那份志愿书的起草者。但两个年轻人面对的,是简陋的校舍、破旧的桌椅,以及怎么也到不齐的学生。村民们还编了顺口溜来形容这所乡村小学:“黑屋子,土台子,一排矮房破样子,里面坐着泥孩子。”

残酷的现实,没有让杨瑞清退缩。那几年,他一周去八.九里路外的集市买一次菜,自己支起小煤炉解决一日三餐。课桌板凳没钱修,他带着孩子栽树,等树长大了就地取材。有学生因为农活辍学,他连着一个月每天下课就去陪娃放鹅,为孩子补课,硬是感动了家长。村民们开始口口相传:“五里小学来了一位好老师。”

1983年,第二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摆到了杨瑞清面前。因为在学校表现突出,他调任江浦县团委副书记,吃起“国家粮”。但班级告别会上的场景,让杨瑞清始终挥之不去:孩子们哭成泪人,拉着他的手问,“杨老师,能不能不走?”村支书又托人写信给教育局,要求多分配像杨瑞清这样的优秀教师。仅仅4个月后,杨瑞清就在从政和从教之间选择了后者,刚满20岁的他在转岗申请里这样写道:“做共青团工作不缺我一人,但农村教育不能少我一个!”

杨瑞清的执著,源自对“行知思想”的笃信。刚到学校,他就自告奋勇接手最难的学生,办起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第一个“行知实验班”。1985年1月10日,五里小学正式更名为“行知小学”,22岁的杨瑞清被任命为校长。校名是“当代草圣”林散之亲自题写,当时还健在的陶行知夫人吴素琴也来见证这个特殊时刻。1986年夏天,第一个“行知实验班”的学生以优异成绩毕业,行知小学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好学校。

放弃大好仕途,躬耕乡村教育的杨瑞清,是很多人眼里的“傻瓜”。但他总用陶行知的打油诗来激励自己——傻瓜种瓜,种出傻瓜,唯有傻瓜,救得中华。他把这16个字抄进日记本,从此刀枪不入。杨瑞清说:“我甘愿做这样的傻瓜,铁心做一辈子乡村教师。”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事迹【篇3】

走进行知教育集团的每一所学校,品红色的校徽随处可见。五瓣梅花中,由“行”和“知”合成的“gan”字印章落落大方,寓意着“行以求知知更行”。校徽的设计者——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朱仁洲,是行知小学的1991届校友。

如果不是杨瑞清的鼓励,朱仁洲也许不会走上艺术之路。小学时期的朱仁洲是个不折不扣的“淘气包”,成绩总是倒数,父亲甚至主动要求留一级。但杨瑞清发现孩子对色彩与线条特别敏感,鼓励他说,“你一定是个美术人才。”后来,朱仁洲当上了美术组长,还在全校办起画展,不仅没有留级,后来更是考上了西安轻工学院工业设计系。

“感谢杨老师,给了我一个全面的教育。”尽管已经过去30多年,童年的记忆却依然清晰,朱仁洲不会忘记,杨瑞清经常单独开小灶,送他提供纸和笔,让他尽情挥洒艺术天赋。直到朱仁洲自己也成为一名老师才明白,那是杨瑞清一以贯之的“赏识教育”。

因为来自农村,杨瑞清对乡下娃娃们的心理状态总能感同身受。和城里的孩子相比,他们学习能力不差,只是普遍缺乏自信,更加需要来自外界的认可。在他眼里,每个学生都是一颗星,他们彼此紧密地挨着,谁也不排挤谁,每颗星星都用光和热彰显自己存在的价值,“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要唤醒每个生命的内在尊严感和价值感。”

初到五里小学,杨瑞清曾经做过一次学情分析,全村幼儿园加小学9个学段,357名学生平均留级1.27年。过高的留级率,不仅增加了农村家庭的负担,更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1986年,杨瑞清率先开启“小学不留级”实验,提出“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让一个孩子留级,不让一个孩子厌学”。这项教改,后来荣获全国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成果一等奖。

既欣赏盛开的鲜花,也善待迟开的花苞,几乎每一个行知的学子,都对杨瑞清心存感激。1986届的王荫霞曾“重读四年级”,这位“南京好人”在多个场合表示,是杨瑞清在自己心中种下了善良的种子;2001年毕业的张兴海也在《此生无悔入行知》一文里留下这样的话:行知学校给予我的是精神的力量、精神的气质……他们在孩子心中投射了一束光。

这束光,温暖了乡村,也照进了城市。

受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启发,杨瑞清把教室搬到了户外。春天在乡间采茶赏花,夏天到河边捉鱼抓虾,秋天爬山,冬天玩雪……他在学校办了小气象站,又带着学生种庄家、养荷花、做陶艺,枯燥的课堂教学立即生动起来。

1994年,行知基地挂牌,杨瑞清把乡土资源开放给城市学生,让城里孩子在体验乡村生活中接受劳动教育。在三农课程基础上,基地又开发了生命安全实训、军事训练和奥林匹克等课程,他说,“乡村教育反哺城市教育,带来了更多元的效益。”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事迹【篇4】

这里曾经是一所偏僻艰苦的乡村小学,40多年前,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在校舍前种下了一片小树林,想等小树长大了,给孩子们做课桌椅用。40多年过去,当时带领孩子们栽树的杨瑞清也步入了花甲之年。

1981年,即将从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毕业的杨瑞清向校长递上一份决心书:学习陶行知,走陶行知之路,到最艰苦、最偏僻的乡村教书办学。带着满腔热情,他来到了江苏省江浦县(现南京市浦口区)一所偏僻落后的村办小学——五里小学。

1985年,学校更名行知小学。杨瑞清开办了全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行知实验班。在教学中,他提出了“学会赏识,扬长补短,促进迁移”的鼓励教育理念,开展了全省最早的不留级实验。1994年,他建立了行知教育基地,这是江苏省第一家接待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杨瑞清利用乡土资源将“国家课程生活化,生活资源课程化”,带领学生拥抱自然,体验劳动。行知教育基地不仅让农村学生享受到了“快乐学习、全面发展”,也吸引了许多城市学生。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事迹【篇5】

1981年,即将从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毕业的杨瑞清向校长递上一份决心书:学习陶行知,走陶行知之路,到最艰苦、最偏僻的乡村教书办学。带着满腔热情,他来到了江苏省江浦县(现南京市浦口区)一所偏僻落后的村办小学——五里小学。

“黑屋子,土台子,一排矮房破样子,里面坐着泥孩子。”第一次走进教室的杨瑞清,接手的还是一个差班——38名学生中有20名留级生。面对乱哄哄的课堂,他从陶行知的思想和精神中汲取力量,“就算吃得千般苦,也要把孩子教出来”。

于是,杨瑞清开设了改革开放以后的全国第一个行知实验班,在陶行知“爱满天下”思想指引下,他提出了“学会赏识、扬长补短、促进迁移”的育人思路。他认为留级会让孩子丧失信心,于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小学不留级”制度。1985年,五里小学正式更名为行知小学,学校再也没有一名留级生,学生学业成绩稳步提升。

杨瑞清曾被任命为江浦县团委副书记,所有人都认为他此后的仕途将一帆风顺,但杨瑞清自己心里却总是空荡荡的。思虑再三,他郑重地向组织提出:“适合做共青团工作的人很多,不缺我一个;扎根乡村教育的人不多,不能再少我一个。”就这样,当了4个月“官”的杨瑞清毅然决然地回到五里小学,他在日记中引用了陶行知的名言:“傻瓜种瓜,种出傻瓜;惟有傻瓜,救得中华。我甘愿做这样的傻瓜,铁了心做一辈子乡村教师。”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事迹【篇6】

就是这样的“傻子精神”让他徜徉行知路,实现了“让乡村的孩子也能接受好教育”的青春梦想;让学生们感知爱、传承爱;让一所简陋“村小”成长为一个现代教育集团……41年来,他扎根乡村教育,以不变的初心、炽热的忠诚,一笔一画书写着属于一名乡村教师的注脚,他就是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老师。

9月9日上午,59岁的杨瑞清老师登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领奖台。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共评选出12人,杨瑞清为我省唯一入选教师代表。参加完颁奖仪式的杨瑞清表示,获此殊荣心中充满喜悦,今后会在行知路上继续奋进。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事迹【篇7】

不恋城市去乡村,不恋“官位”爱课堂。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一生信奉、两次选择,41年坚持扎根乡村办教育,一以贯之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走出了一条乡村学校特色发展之路。

两度放弃进城,他甘愿做这样的“傻瓜”

1981年“五四”青年节,即将从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现南京晓庄学院)毕业的杨瑞清忐忑地敲开了校长室的门,递上一份决心书:学习陶行知,走陶行知之路,到艰苦、偏僻的乡村教书办学。

在那个师范生还是“稀缺人才”的年代,留在城里分配到“好学校”显然是更加“理所当然”的选择。许多亲戚朋友劝告杨瑞清,“关键一步,影响一生,一定要慎重”,但杨瑞清意志坚决,带着满腔热情来到了江苏省江浦县(现南京市浦口区)一所村办小学——五里小学。

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当地人曾编过一句顺口溜:“黑屋子,土台子,一排矮房破样子,里面坐着泥孩子。”第一次走进教室的杨瑞清接手了二年级的一个班级,38名学生中有20名留级生。同是农村出身的杨瑞清理解这些孩子的不易:不是笨,而是学习条件差——平时在家拔草种瓜,家里没活了才能到校上课。乱哄哄的课堂上,他从陶行知的思想和精神中汲取力量,“就算吃得千般苦,也要把孩子教出来”。

乡村孩子上学不易,辍学也时有发生。杨瑞清主动要求从一年级起始班带起,但开学第一天,却有一个女孩没有来。当天下午他上门找家长,得到的只是一句冰冷的回答:“女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家里需要她放鹅。”杨瑞清不愿放弃,于是每天放学后都赶到女孩家,一边陪她放鹅,一边教她功课……一个月以后,家长被杨瑞清打动了,说:“这样的老师我真服了!”

一传十、十传百,“五里小学来了一位好老师”的事情很快就在村里传遍了。村民们很感动,自愿集资帮助五里小学异地新建,学校请不起工人,村民们还出工出力。

如果说第一次放弃城市选择乡村,是出于师范毕业生对陶行知的崇敬之情;那么第二次放弃进城则是因为杨瑞清对乡村教育深深的爱。

工作两年后,已经小有名气的杨瑞清正踌躇满志想要让五里小学更上一层楼,一张调令打乱了他的计划,他被任命为江浦县团委副书记。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杨瑞清却带着些许迷茫和遗憾走上了新工作岗位。

工作条件好了,杨瑞清心里却总是空荡荡的,眼前挥之不去的是离开五里小学时,孩子与他告别的场景:一个个哭成了泪人,拉着自己的手一遍遍地问“杨老师,你能不能不要走”?

后来,村里老支书也坐不住了,托人给县教育局局长写信,希望能多分配几位像杨瑞清那样质朴又肯干的教师,把村里的孩子们教好。得知这件事的杨瑞清久久无法平静,思虑再三,郑重地向组织提出:“适合做共青团工作的人很多,不缺我一个;扎根乡村教育的人不多,不能再少我一个。”就这样,当了4个月江浦县团委副书记的杨瑞清回到五里小学。

杨瑞清的举动导致有些人把他看成“傻瓜”。对此,他在日记中写下了陶行知的一句话:“傻瓜种瓜,种出傻瓜;唯有傻瓜,救得中华,我甘愿做这样的傻瓜,铁心做一辈子乡村教师。”他这一做,就是41年。

立足乡村教改,与志同道合者共办行知教育

怎样才能让乡村孩子接受好的教育?空有一腔热情显然不够。初来五里小学时,杨瑞清曾对学情做过深入分析:全村9个学段357个学生,小学阶段平均留级1.27年,孩子们普遍缺乏自信心,间接导致农村家庭负担增加。

怎么办?杨瑞清决定从陶行知身上找答案。

1981年,杨瑞清开设了行知实验班,提出了“学会赏识、扬长避短、促进迁移”的赏识教育理念,“想让孩子在哪个方面发展,就在哪里寻找闪光点”,教育要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杨瑞清认为,留级会让学生彻底丧失信心,于是提出了“小学不留级”制度。1985年,五里小学正式更名为行知小学,学校再也没有一个留级生,学生学业成绩稳步提升。该项教改实验后来获得了全国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成果一等奖。

受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思想的触动,杨瑞清将教学改革从教室延伸到了室外。乡村学校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却有着美丽的大自然和丰富的农村生活,这些都是杨瑞清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他带着学生,春天在乡间认识植物,夏天到河边捉鱼抓虾,秋天爬山,冬天玩雪……原本单一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学校也成为学生最爱去的地方。

乡村学校留不住人,上世纪90年代,学校一度走入困境。越是在困难时刻,杨瑞清越能体会陶行知先生的理念,“虽然没有高端仪器,但我们的资源也很宝贵,稻田很宝贵,荷花很宝贵,方圆百里的大山就在我们脚下。”杨瑞清说。

1994年,杨瑞清创建行知基地。在这里,杨瑞清初次尝试利用乡土资源,吸引城市孩子来学习农事。采茶叶、刨花生、喂牲口,夜晚的星空和篝火,吸引了许多城市孩子来体验乡村生活。杨瑞清巧妙地将学农活动归为三类课程,一类是“体验农村生活”,粗茶淡饭,夜半行军,野外生存;一类是“学习农村科技”,让孩子了解种植、养殖、气象等在农村伸手就能摸到的科学技术;一类是“了解农村建设”,组织学生走村串户,了解农民种什么、养什么、如何出去打工。很多城市孩子表示,行知基地的活动对他们触动最大的是走访农民:农民的淳朴和善良、疾苦和希望都使他们感动,让他们思考。此后,杨瑞清又带领学校教师开发了生命安全实训课程、军训课程和奥林匹克课程等,在营地建设、校外活动、劳动实践、生态教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引发社会关注。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如今的行知校园还完整保留着村小的面貌,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现代化教学楼淡雅素净,现代气息与田园风光比邻,书声与鸟鸣相得益彰。300亩校园,3000名师生,曾经落后的村小,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幼儿园、3所小学、一所初中、一个基地于一体的国际化教育集团。

“如果没有行知基地的创立和发展,行知小学极有可能在布局调整中被撤掉,也就不可能得到新的经费投入,获得新生。”杨瑞清坦言,行知基地为行知小学的孩子争取到了现代化、国际化的办学条件。但更大的意义在于,行知基地为乡村孩子的成长打开了一扇窗、一扇门。而随着基地的长足发展,杨瑞清的想法也越来越“高上大”了,他希望能与志同道合者“共办行知教育,共建世界学校,共育地球公民”。

践行立德树人,推动乡村学校育人方式变革

行知小学的标识及校徽是一位校友设计的,他当年因学习成绩不好而自卑,是杨瑞清的鼓励燃起了他的希望之光——“你对色彩与线条那么敏感,一定是个美术人才”。后来,这个“后进生”不仅考上了大学,还走上了艺术设计之路,现在已是副教授。杨瑞清“赏识教育”理念再一次被证实。

几乎每一个行知小学的学生都对杨瑞清心存感激和怀念。1986届毕业生王荫霞“重读四年级”倾注了杨瑞清太多的心血,这位荣获2018“南京好人”“中国好人榜”的优秀校友曾在很多场合表示,是杨瑞清老师在自己心中种下了善良的种子;2001届毕业生张兴海曾写过一篇文章题为《此生无悔入行知》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行知学校给予我的是精神的力量、精神的气质;2013届毕业生杨彩艳身患重病绝望之时,是行知小学师生和杨瑞清的关心帮她渡过了难关……因为他们在孩子心中投射了一束光,所以走上社会的行知学生普遍都很阳光善良、热爱生活。

在杨瑞清的眼中,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每个学生都是一颗星,他们彼此紧密地挨着,谁也不排挤谁,每颗星星都用光和热彰显自己存在的价值。“不能只盯着考试,只看到分数。”在杨瑞清眼里,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快乐自信、健康成长,才是小学教育发展的硬道理。

多年前,杨瑞清邀请一位农民丁跃生来学校种荷花,如今,丁跃生种出了1000多种荷花,每年有两三百万收入,还成了南京农业大学的兼职教授,是行知小学送给孩子们的另一本活教材。杨瑞清把孩子看到的、学到的归纳为4个字:第一个字是“美”,每年5-11月,万紫千红竞相开放,景色很美;第二个字是“富”,看到种田也能种得那么富有,生活过得那么潇洒,孩子们非常羡慕;第三个字是“高”,高收入是来源于高科技含量;第四个字是“乐”,丁老师总是笑呵呵的,种荷花让他快乐,劳动致富更让他快乐。杨瑞清认为,这四个字有巨大的教育价值,“有人生观、价值观在里面,有理想在里面,有美感在里面”。

杨瑞清的教育理念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行知学子,也感染着越来越多的教育同人。

2021年,江苏省教育科学成果奖评选,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的《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践》获特等奖。此外,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改革生动的实践总结,杨瑞清撰写的著作《走在行知路上》被列入“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正式出版。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当代教育名家等十余种荣誉称号。

从五里小学到行知教育集团,杨瑞清带领师生用40余年走出了一条乡村学校“逆袭”之路。教育部原副部长、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对此评价:“行知教育集团这个经验很宝贵,让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绽放光彩,推动乡村学校育人方式变革和教育发展。”

步入行知教育集团,迎面便可看见一尊陶行知先生的全身塑像,校园环境清幽,碧水映荷,它们仿佛穿越时空,凝望着杨瑞清41载“行知路”上的欢乐与艰辛、付出与收获。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事迹【篇8】

仅有两排平房围合的小院,五个班级170名学生、9名老师......那个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五里小学,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切,还得从41年前杨瑞清来到学校说起。1981年,杨瑞清即将从晓庄师范毕业。不少同学选择留在城市工作,这位土生土长的江浦(今浦口区)人敲开了校长室的门,说要到偏僻的乡村教书办学。“学习陶行知,走陶行知之路。”于是,他来到了原江浦县偏远地区的一所村办小学——五里小学。

当时,五里小学的学生包含九个年段出生的孩子,小学阶段平均留级1.27年,大面积学业成绩差,孩子普遍没有自信心,加之不少农村家庭条件不好,学生辍学更是常有的事。

当时,杨瑞清带的一年级起始班中,有一位女孩子被家长要求回家放鹅,杨瑞清坚持每天放学后赶到女孩家,一边陪她放鹅,一边教她功课,给她讲陶行知小时候刻苦学习的故事,终于让这个小女孩重新返校。那段时间,“五里小学来了一位好老师”在农民中间口口相传。

学校办学条件简陋,教师队伍不稳定。杨瑞清提出“把小学功能尽可能多地释放出去服务社会,把社会力量尽可能多的集中起来办好行知小学”,村民们先是自愿集资7万元,又主动投工投力,重建学校改善办学环境。

1983年5月,杨瑞清调任县团委副书记,因割舍不下学校和学生,仅仅4个月后他又主动申请回到五里小学,村民又一次自发集资10多万元,让办学条件再一次得到改善。 “41年来,杨校长拒绝了多次提拔机会,一心开展教育实践和实验。”南京未成年人社会实践行知基地主任刘明祥说。

上世纪80年代,杨瑞清提出开展“村校联合”,开办夜高中班、五里村扫盲班、家长学习班,在为村服务的同时为校争取发展,1985年将五里小学更名为行知小学,江苏省第一所行知小学自此诞生。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他又开展“城乡联合”,办起了为城里学生开展学农劳动实践的行知基地,创建当时江苏省第一个社会实践基地“行知基地”。“2005年以后,我们又开展‘国际联合’,学校逐渐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学校,至今累计接待了1.2万名境外师生来校开展中华文化体验活动。”他说。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事迹【篇9】

1981年,杨瑞清毕业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南京晓庄师范学院,放弃留在城市的机会,志愿到偏僻的乡村小学任教,一干就是30多年。

1983年,杨瑞清被调到共青团江浦县委担任副书记。他只在团委工作了几个月,又辞职回乡,在从政和从教之间选择了从教。

他的工作得到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信任,1985年,他所在的学校被更名为行知小学。

他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小学不留级实验,取得成效,1990年获得了全国学陶成果一等奖。

他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以小学教育为中心环节,向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两头延伸,向产业建设、文化建设、队伍建设等多方拓展,形成了富有活力的“村级大教育”办学模式。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把这一做法向全国推广。

1994年,杨瑞清和刘明祥等同事抓住机遇,争取到南京市关工委、市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基金会、市教育局、县政府的支持,创立了行知基地。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行知基地已拥有床位700张以及相配套的生活、活动设施,可以一次性接待南京市一所学校一个年级活动一星期。基地开设了“学习农业科技”、“了解农村建设”、“体验农民生活”的“三农”系列课程,14年来总共接待十多万学生,使他们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提升了“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南京市现有南师大附中、金陵中学、外国语学校、北京东路小学、夫子庙小学等一大批城市学校以及浦口区中小学每年定期组织学生来此开展活动。从2005年开始,这里还成为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中小学生的中华文化浸濡活动基地。2007年,行知基地接待了13700人,其中有800名境外师生,被中国关工委授予“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示范基地”。

2005年教师节,梁保华、罗志军等领导同志视察行知基地,作出把行知基地建设成江苏省重点基地的决策。经过精心筹划论证设计,由省市区政府划拨200亩土地,投入1.4亿元资金的行知基地建设工程于2007年4月正式开工。现在,4.5万平方米的建筑已经全部封顶,所有的工程将于2011年9月左右竣工。

从1995年开始,杨瑞清系统总结南京家长周弘等人的经验,探索赏识教育的育人模式,在行知小学开展了“班级赏识教育”、“家庭赏识教育”、“自我赏识教育”三个层面的实验,取得实效,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荣获南京市政府颁发的“十五”素质教育创新奖,中央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他主持的课题《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赏识教育实践研究》,被审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2001年,行知小学获得近千万元投入,开始建设现代化新校舍,周边5所村办小学陆续并入行知小学。2005年成为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文明单位。2008年学校附属幼儿园也通过了省级优质园验收。30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花,昔日落后的村办小学正在成为上千农家子弟健康成长的现代校园,上万社区农民终身学习的精神家园,众多城市学生尽情体验的乡村田园,无数有识之士热情共建的文化乐园。

为了适应乡村小学的发展需要,他自学了学校教育专业的大学课程,参加了南师大教育基础理论博士研究生课程进修,完成了中央教科所国内高级访问学者的研究学习。

杨瑞清现兼任中国教育学会理事、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陶研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理事长、教育部班主任培训专家小组成员。1993年到2007年,他连续5次被评为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成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先后被评为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和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5年又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2000年,杨瑞清入选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赴全国巡回演讲,引起强烈反响。其演讲内容被编辑出版,成为全国教师师德教育必读教材。

2001年9月10日(教师节),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对杨瑞清作了专题报道。

2004年9月,杨瑞清的专著《走在行知路上》作为“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之一,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5年8月,该书又在马来西亚出版发行。

2003年以来,杨瑞清多次应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讲学,引起热烈反响,新加坡《早报星期天》编发了整版报道。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事迹【篇10】

1981年,面临着毕业分配,杨瑞清选择了一条他人看来“不同寻常”的道路,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留在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到乡村小学,为乡村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为人师的杨瑞清,面对出乎意料的复杂乡村教育环境,不畏艰难,在五里小学开办了行知实验班。教学过程中,他始终秉持着陶行知的“爱满天下、手脑并用、小先生制”思想,教学面貌获得了显著的改观。正当他准备再接再厉大干一场的时候,他的人生又面临着第二次选择。1983年,他被调任团县委副书记。然而,工作了四个月后,杨瑞清重新选择了从教。杨瑞清的举动,当时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个“傻瓜”行为。对此,他在日记中写下了陶行知的一句话:“傻瓜种瓜,种出傻瓜;唯有傻瓜,救得中华,我甘愿做这样的傻瓜,铁心做一辈子乡村教师。”他这一做,就是41年,虽然后来也有过提拔和进城的机会,但慎重考虑后都放弃了。“选择走行知路,办乡村教育,我早有思想准备,我确信,普通的乡村教师也能创造崇高的生命价值。”这是杨瑞清一直坚守的初心。

1994年,杨瑞清和同事抓住机遇,争取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创立了行知基地,利用乡土资源,吸引城市孩子来学习农事。此后,杨瑞清又带领学校教师开发了生命安全实训课程、军训课程和奥林匹克课程等,在营地建设、校外活动、劳动实践、生态教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引发社会普遍关注。作为江苏省第一家学生社会实践专用基地、全国成立时间最早的社会实践基地之一,行知基地创办以来已累计接待了50多万师生体验乡村生活,12000多名境外师生浸濡中华文化。

经过近30年的发展,300亩校园,3000名师生,曾经落后的村小,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幼儿园、三所小学、一所初中、一个基地于一体的国际化教育集团。杨瑞清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师德标兵、中国当代教育名家等荣誉称号,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82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