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优秀事迹榜样八观后感
人物优秀事迹榜样八观后感精选篇1
热孜万古丽扛起责任担当,筑牢社区防控安全线。
在疫情防控中,热孜万古丽·沙吾提身先士卒,舍小家为大家,扛起责任、顶住压力,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她团结带领社区党员干部及辖区各支力量,第一时间筑牢社区防控安全线,逐户排查、寻踪问迹、造册登记、体温监测。通过电话、微信、LED显示屏等方式,与网格员一起宣传、排查疫情,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防疫意识。热孜万古丽·沙吾提驻守社区期间,家中还有94岁的亲人病情加重需要人照顾,但因工作需要,她放弃了回家的机会,毅然决然地留在抗疫一线,当收到老人离世的消息时,她含泪挂断电话,默默地给自己打气:“不能让群众失望,我还能坚持下去,还要做的更好”。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热孜万古丽·沙吾提的影响下,辖区居民也积极为防疫贡献力量,商户阿卜来提为抗疫一线人员送来1000个馕,老朋友超市等商户、辖区党员罗春芝等居民为困难群体送慰问金共计6000元。积极协调辖区3家蔬菜食品店,为居民提供蔬菜6吨、购买和配送牛羊肉1.5吨。
157名居民志愿者认领了20余个服务岗位,累计为辖区居民送菜送药、开展楼道消杀等服务2010余次。
人物优秀事迹榜样八观后感精选篇2
“跟着书记干活有劲,她总是冲在前头。”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钢城街道柯坪路北社区干部白金娥说,“凌晨两点多接到居民求助,书记顶着大风就冲向居民家,让我知道了党员该有的样子。”
白金娥说的书记,就是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柯坪路北社区党支部书记热孜万古丽·沙吾提。
2008年11月,热孜万古丽到柯坪路北社区任党支部书记。当时的社区流动人口多、居民意见多;如今的社区商业网点多、志愿服务多、居民点赞多。14年来,热孜万古丽始终把“让居民生活幸福”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热孜万古丽任新村东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时,和新村街社区联合办公,她说自己有幸认识了一位好老师,就是新村街社区党支部原书记安宝定。
“安书记特别敬业,干部和居民都很敬重他。他告诉我,要想得到居民认可、班子成员信服,就得以身作则、深入基层、为民办事、培养新人......”热孜万古丽说,安宝定的工作原则成了她开展工作的标准和努力方向。
人物优秀事迹榜样八观后感精选篇3
2008年11月,热孜万古丽到柯坪路北社区任党支部书记,她带领社区干部开通了24小时便民热线,动员社区党员组成3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专人记录辖区居民诉求,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热孜万古丽·沙吾提说:“群众反映的问题,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一定要解决。社区干部用心、用情,才能得到群众的真心。”
在柯坪路北社区工作14年,热孜万古丽·沙吾提累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000多件,先后获得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如今的柯坪路北社区党员多、商业网点多、居民点赞多。热孜万古丽·沙吾提说,她最开心的就是看到居民幸福的笑脸。今后,她将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优化完善基层服务机制,让居民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人物优秀事迹榜样八观后感精选篇4
热孜万古丽·沙吾提,女,维吾尔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钢城街道柯坪路北社区党委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2019年荣获乌鲁木齐市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先进工作者、2021年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创新工作思路,注入基层工作新活力。她通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社区议事协商会和入户走访等方式,收集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与班子成员协商,大家按照分管工作认领需要解决的居民诉求。定期召开“两委”班子会议,制定帮扶计划,让有经验、业务强的居民委员会成员与社区工作人员结成一对一、一对多帮扶对子,围绕政策学习、业务技能等工作,列出清单,全方位帮带指导。
通过“制度约束+悉心帮带”的模式,采取工作干前议一议、学一学,工作干时教一教、帮一帮等方式,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人物优秀事迹榜样八观后感精选篇5
12月21日,自治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举行。全区350名劳动模范和159名先进工作者受表彰,其中有来自乌鲁木齐市的21名劳模和9名先进工作者。
他们中有几十年如一日在企业生产车间兢兢业业工作的技术骨干;有常年不辞辛劳服务基层群众的社区工作者;有把三尺讲台作为人生舞台挥洒青春的教师;有扎根平凡岗位的家政工作人员……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谱写着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从事社区工作18年、始终如一踏实做好群众工作,柯坪路北社区党支部书记热孜万古丽·沙吾提被评为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她说:“获此殊荣对我个人是极大的鼓舞,也是对我们社区工作者的肯定和支持。我相信认真对待工作、勤勤恳恳付出,一定能在平凡岗位上绽放不一样的光彩。今后我将继续服务好群众,做好榜样。”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将在全市各级工会和各行各业职工中掀起学习劳模、尊崇劳模、争当劳模的热潮,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充分发挥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奋力开创乌鲁木齐工作新局面建功“十四五”。
自治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单
(乌鲁木齐市)
自治区劳动模范(21人)
赵雅(女)新疆瑞联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
沙超伦新疆申新科技合作基地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新潼纳爱斯乌鲁木齐有限公司生产科科长
姜振奎乌鲁木齐北园春果业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治安办公室治安经理
李维勇乌鲁木齐亚欧兴盛物流园管理有限公司种牛场贸易中心主任、亚欧兴盛综合管理中心主任
夏进京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多晶硅技术总工程师
朱莉娜(女)乌鲁木齐市公共交通集团驾驶员
郭刚乌鲁木齐市公共交通集团驾驶员
孙鹤峰(女)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直属支行理财经理
孙代东新疆怡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南疆项目部项目经理
马新成中通服公众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软件中心技术负责人
陈新征东风商用车新疆有限公司新疆工厂装配车间科长
高志强新疆骑马山热力有限公司厂长助理
王璐(女)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乌鲁木齐广播电视集团)主持人
阿地里江·何米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新疆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市分公司党委办公室主任
张丽丽(女)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市分公司喀什东路支局支局长
张可学乌鲁木齐市盛天隆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马艳(女)乌鲁木齐海曼如家家政有限责任公司保洁部经理
张兵亚心维泰保安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维泰中队中队长
多力坤·吐尔逊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宜仁墩兄弟水果店负责人
钱学文新疆广汇热力有限公司二分公司技术工程师
自治区先进工作者(9人)
高枫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科长
沙莎(女)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数学教师
热孜万古丽·沙吾提(女)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钢城片区柯坪路北社区党支部书记
吴怀峰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高中部教师
阿布都热西提·阿布来提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骑马山片区管委会副主任
麦麦提伊敏·阿卜拉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伊斯兰协会驻会副会长
南江乌鲁木齐市网络安全保卫支队电子数据鉴定实验中心主任
努尔古丽·阿吉(女)乌鲁木齐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房建监督二科副科长
李永红(女)乌鲁木齐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人物优秀事迹榜样八观后感精选篇6
李桂科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医生,他对麻风康复者还承担起了代儿女尽孝、替父母尽责的分外之责。他不仅代做父母的教育小孩、解决了子女读书、工作问题,还替做子女的赡养老人。陪他们说话聊天、理发、剪指甲、洗衣服,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快乐安度晚年,为他们料理后事,每年清明节组织集体扫墓,同时,还组织大家一起过火把节、中秋节、春节等,让大家感受到家的温暖。
李桂科多次带着麻风康复者及家属外出考察生态种植、养殖。他带领大家养鸡、养猪,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木;为疗养院修路、架桥、通水、通电、通网络,将一个与世隔绝的麻风院变成了黑潓江边一座郁郁葱葱的美丽家园,并更名为山石屏村,摘掉了麻风村(院)的帽子;把山石屏村建成为中国麻风防治协会、云南省医师协会党建教育基地,大理州卫健系统“医者仁心”道德教育基地,洱源县科学技术协会、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科普教育基地,共青团青年之家,洱源县总工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成了麻风历史博物馆。
洱源县历史上是麻风高流行地区,在李桂科及团队的努力下,患病率从最高年的27.3/万降至0.06/万,达到消除麻风危害的指标,防治工作与科学研究成效显著。李桂科发表科研论文31篇,荣获州县科技进步奖13项,先后荣获第四届马海德奖、中国麻风防治突出贡献奖、全国医德楷模、云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他光荣当选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人物优秀事迹榜样八观后感精选篇7
李桂科,男,1957年4月生,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名誉主任、副主任医师,40多年如一日,倾尽心力为麻风患者做治疗、康复,在全县开展麻风生理、心理、经济、社会康复工作,不仅治愈了麻风院所有的病人,更是麻风康复者心中的“好医生”。
在开展麻风康复工作期间,李桂科认真教给康复者眼、手、足自我护理方法,提供防护用品,为康复者做垂足矫正手术、足底溃疡清创手术、白内障手术及外眼手术;曾先后主持完成了中国与比利时、中国与英国麻风康复合作项目现场实施工作;组织实施麻风线索调查项目、“消除麻风运动(LEC)”项目。他制作的《麻风防治知识“科普园地”》,每年都编印宣传资料发放、张贴;编印《基层医生麻风防治手册》,培训乡村医生和乡村干部;到麻风康复者家中,开展康复理疗活动,亲手为他们清理溃疡、泡足、剪指甲、擦油等护理,使周围人群消除害怕心理,减少歧视与偏见。
山石屏麻风院1953年建在炼铁乡黑潓江畔的山坳之中,这里山高谷深、江宽水急,没有公路、没有架桥、没有通电,几乎与世隔绝。李桂科用14年时间,修路架桥,在山上挖通连接外界3公里的车路,在黑潓江上架起了人行索道桥,为麻风康复者打通了一道融入社会、走向外界的大道。
此外,他还用12年时间,解决了麻风院用电问题,通过多方努力于2004年驾通10千伏线路电力工程;用14年时间,修缮了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土木结构危房,2010年建成可供旅游度假的新村;1993年起,他用13年的时间在麻风院办起了小学,使21名麻风康复者子女能够上学读书,考入大学6人、就读研究生1人;还为麻风康复者子女助学45人,培养了14名大学生。
人物优秀事迹榜样八观后感精选篇8
2014年山石屏疗养院更名为山石屏村,正式成为炼铁乡茄叶村委会的一个村民小组,彻底摘掉了“麻风村”的帽子。4名康复者还积极入了党,村里成立了党支部,李桂科被推选为支部书记。
患者全部治愈,康复者已融入社会,李桂科也该歇歇了,但李桂科还是没有走。2017年2月的一天,李桂科像往常一样为村民余振华理发,余振华突然啜泣着说:“李医生退休了我们怎么办啊?”一旁87岁的曾信开哭着说到:“李医生,您走了,哪个给我们滴眼药水,哪个管我们的死活”。李桂科坚定地说到“退休就是个说法,我不走了,这里就是我的家。”
退休后的李桂科带着村民修建蓄水池,种植核桃,养鸡、养猪、养牛……山石屏村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以前我们到街上卖鸡蛋,人家远远地躲我们,说我们的鸡蛋会传染,都不敢买,现在我们的东西都好卖,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村民赵凤桃自豪的说。
2019年7月27日,全国首个麻风历史博物馆在山石屏村落成。一直在争取项目,积极奔走的李桂科说“建这个博物馆就是为了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讲好这60多年来变迁的故事,让山石屏村世世代代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人物优秀事迹榜样八观后感精选篇9
1990年的中秋节,忙碌了一天后满载丰收喜悦的山石屏村民坐上了回疗养院的渡船,突然一个大浪打过来,汹涌的黑潓江瞬间吞没了渡船,6名康复者遇难,本是团聚的日子却阴阳两隔。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建一座通往外界的桥。通过李桂科多方奔走、筹资建设,1995年6月通往山石屏村的人行索道桥建成,那天,村民们到桥上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年迈的老人被搀扶着到桥上走走、摸摸,摸摸、走走。都说,“从进来那天起到现在就没有去过江对面,今天就像做梦一样!”。
2013年3月3日,洱源县发生5.5级地震,山石屏疗养院受灾严重,李桂科第一时间带领大家抢救财物、抗灾自救。2013年12月恢复重建结束后,山石屏的村民全部搬进了新居。村民们说:“现在的居住条件,就像以前李医生带我们去旅游一样,天天住宾馆”。
人物优秀事迹榜样八观后感精选篇10
“生、老、病、死,李医生都为我们考虑好了”,从寿衣、棺木的准备,到安葬逝者,给逝者上坟祭扫,李桂科都亲力亲为,让健在的老人得到心灵上最大的慰藉。
此外,李桂科积极联系旅游团、大学生志愿者、社团组织,到村里开展活动,还带着村民走出去到城市旅游,了解外面的世界。40年从没有离开过村子的李福章激动地说“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看洱海,喝喝三道茶,这些李医生都帮我实现了,我没有遗憾了。”
下一代是山石屏村的未来和希望。孩子们没学可上,李桂科就从县城找来旧课本,让一位识字的康复者担任“临时教师”,办起了学校。茈碧湖镇卫生院医生宋荣坤就是从这所“特殊学校”里走出的大学生。宋荣坤由于父母都是麻风病患者,李桂科帮他协调学校上学,帮他开家长会,给他生活费、进行面试辅导。在李桂科的帮助下宋荣坤性格从自卑变得自信,有了稳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
现在,山石屏村21个学生中已经出了6个大学生、1个研究生。他们都说:“人生中第一个老师是李医生,一辈子的老师还是李医生。”
人物优秀事迹榜样八观后感精选篇11
五车堰村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开展了党建引领乡风文明活动。广大党员在努力寻找文明村镇创建“短板”的同时,积极向村党总支建言献策:沈家沥斗片一处土地上有较多旧房子,长期无人居住,建筑已破败不堪,存在安全隐患又影响村容村貌,宜拆除改成绿地。
根据党员们反映的情况,4月27日,五车堰村党总支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我们愿意拆除破旧房子!”会上,沈银龙、毛丽美等10余名村民纷纷表态,以实际行动支持、参与文明村镇创建。
会后,该村组织专业人员拆除破旧房屋,并对1000多平方米的土地进行整治。随后,该村又组织召开现场会议,就在空地上种植何种农作物征求意见。翠绿的毛豆,火红的辣椒,紫色的茄子,这处可观光可收获的“共享菜园”吸引着村民前来“打卡”。
近年来,五车堰村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越来越强,争先恐后为辖区群众提供服务。党员们在各自辖区组建了8支义务消防小分队,党员沈忠德是第五小分队队长,平日里,他经常组织队员参加灭火演练,确保辖区一有火情,队伍拉得出打得赢。不仅如此,沈忠德还主动承担了所在区域的路灯巡查工作,看到路灯损坏后,他总会出资购买,并调来升降设备更换,赢得了群众的点赞。
党建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为民服务,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求解优解,不断提高治理服务的精准精细化水平。
落日时分,暑热渐退。在宽阔整洁的林鼎路步行道,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悠闲地散步;路旁的小溪里,清澈的溪水静静地流淌着……在大隐镇云旱村,如今处处都能感受到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给村民带来的实打实“福利”。
在林鼎路的另一侧,6幢高高耸立的住宅楼吸引了记者的视线,村民洪炎告诉记者,他就是其中的一名受益者,这是村党总支切切实实为村民办的又一大实事工程,集资新建农民居住小区将改善他们一家五口人的住房难题。
人物优秀事迹榜样八观后感精选篇12
第一站
第一站来到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一进大门,整面墙上挂着满满的牌匾,作为红色教育基地的横坎头村是知名“红村”。再往里去,一块纪念碑赫然呈现在斑驳的朱红色大门之后,欢迎前来学习的党员同志。旁边是修葺一新的纪念馆,沿着长长的时间轴,党员老师们浏览着浙东抗日根据地大事记,参观当年新四军及村民革命时期使用的物品,了解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事迹。随后,大家来到何克希将军纪念室,感受这位民族英雄的一片丹心。站在简单的会议室旧址里,墙上照片中先贤目光如炬,使我辈肃然起敬。
第二站
第二站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共读两封“回信”,参观“家园情”“家书情”“家国情”三个展馆。当年,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将满腔心血投注于老区焕发新生机,并将所取得的光荣成绩诉诸笔下。而回信更是勉励横坎头村党员传承好红色基因,为实现乡村振兴而不懈努力。纸短情长,党员们将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
走出教育基地,回首望去,白墙黑瓦之下,一个个鲜亮的红色故事正在无言诉说。党员教师们行走在干净整洁的村间马路中,脑海中回荡着宝贵的红色记忆。党日活动到此结束。去时勿忘来时路,回程当思奋斗情,慈小党支部将继续砥砺前行,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人物优秀事迹榜样八观后感精选篇13
横坎头村地处浙江省宁波市余姚梁弄镇南部,在抗日战争时期,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党政核心机构都设在横坎头村,因此享有“浙东红村”的美誉。近年来,村党委牢记嘱托,以党建为引领,构建“村党委—前哨支部—党员骨干(村民组长)—群众”的组织工作体系,团结带领党员群众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乡村旅游,利用绿色资源,培植特色农业,村庄环境变美变靓,村民更富生活更好。
然而谁又能想到,从前的横坎头村村民连饭都吃不饱,直到改革开放后,才解决了温饱问题,办起了乡镇企业,有了新的变化。但之后受各种因素制约,难以有更大的发展。
2003年春节前夕,浙江省委书记到横坎头村考察调研,提出了建设“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充分发挥当地优势,提高自身‘造血功能’”的殷切期望。十多年来,横坎头村党员和干部群众始终牢记嘱咐,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奋力推动发展红色旅游,大力发展樱桃、杨梅、桑果等特色产业,农民的钱袋子鼓了,村庄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物优秀事迹榜样八观后感精选篇14
为深入开展新时代基层干部推动共同富裕主题培训,丰富学习形式,深化学习效果,充分发挥传统剧目的教育引导作用,日前,中共余姚市委宣传部组织余姚市的机关干部集中观看姚剧现代戏《乡村心事》。在这群特殊观众中,我们采访了三位全国文明村的党委书记。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党委书记黄科威:做一个“同乡亲们一道干”的书记。
横坎头村位于余姚市梁弄镇南首,村内有中共浙东区党委、浙东行政公署旧址群,是全国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享有“浙东红村”美誉。横坎头村已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等一系列荣誉,2022年横坎头片区入选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试点单位。
人物优秀事迹榜样八观后感精选篇15
块大糕:“80后”黄金军回村办起“大糕”体验店,为跟传统制作工艺区分,黄金军将自己的老本行模具制作跟大糕制作结合,将乡村文化、红色旅游特色糅进了世代相传的糕点。
一株蔬菜:占地58亩、投资3000万元的横坎头蔬菜无土栽培基地已投入使用,预计每年可为横坎头村增加经营性收入150万元。
一列小火车:坐上村里的观光小火车,可沿着观光线,看蔬菜种植基地,看漫山遍野的樱桃树,看白墙黛瓦的整洁屋舍。驶出横坎头村,还会一站站停靠隔壁“状元村”汪巷、“红果村”甘宣村……横坎头村通过这条红村游线,串联全域旅游研学线路,推动片区组团发展。
一个旅游综合体:横坎头村持续修缮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浙东行政公署等红色旧址,投资1.5亿元建成浙东红村旅游综合体,推出《红村1942》沉浸式党建体验项目,每年超过30万名党员干部到村开展“初心之旅”。
人物优秀事迹榜样八观后感精选篇16
从余姚梁弄镇区出发,途径连绵的青山、宽阔的四明湖,到达横坎头村。
“2003年我们这还非常落后,村集体负债40多万元,村里都是泥路,白鞋一走就脏了。”横坎头村村党委副书记邱民波回忆,当时大家都感叹,“横坎横坎,横看竖看看不到头”。
如今的横坎头村,处处焕发新活力——
产业兴起了。村里种植樱桃800多亩,并扩种杨梅、猕猴桃、蓝莓等特色水果,每年助力村民增收超1000万元;
青年回村了。许多80、90后返乡,开起农家乐、民宿、大糕店等,致富道路越走越宽;
游客也来了。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展馆、观光小火车、沉浸式剧本杀《红村1942》……一个个文旅项目,让横坎头村变为“网红村”。
人物优秀事迹榜样八观后感精选篇17
“共同富裕才是真的富裕。横坎头发展的好,我们更要带动大家一起发展。”黄科威说。2018年,横坎头吸纳周边3个村子、3家企业,建立了共建共享、联管联育、互补互促的红村党建联盟,促进共同发展。
“我们几个村书记坐在一起开会,大家的关注点就在村集体经济怎么发展上,党建联盟先把合作联起来。”利用红色旅游的吸引力,横坎头牵头打造了全域旅游线路,带动周边村企共享红色资源,联盟成员单位都成为体验式教学的“课堂”。
汪巷村是党建联盟一员,距离横坎头不到5分钟车程。四五月份到横坎头村旅游人多,村党委将一部分游客介绍到汪巷村感受进士文化,促进旅游经济共同发展。
“顺应党建联盟红色旅游的发展,我们村里新建了‘初新农庄’,有效承接从横坎头过来的游客。加上我们的基础建设、文化底蕴都比较好,游客越来越多。”汪巷村党总支书记陈炯介绍。
组织联动,党员也联动。作为党建联盟中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天博消防设备有限公司党支部成了辖区内非公企业区域活动中心之一,支部书记黄益锋说:“横坎头的党建搞得好,我们一月开一次联席会议,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有时候村里党员也过来参加党日活动,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人物优秀事迹榜样八观后感精选篇18
山石屏村麻风病治好了,按理说李桂科可以离开回家了。他把大家召集在一起,高兴地对大家宣布:“现在你们的病完全治好了,以后我就不用再来了”,“李医生,你不管我们还有谁管我们呢?外面个个都怕我们,话都不跟我们说。”李桂科知道,他们都是一些无家可归或有家不能归的人,对他们来说山石屏村就是他们的家,虽然身体治好了,但更严重的是内心依旧孤独、自卑,对外面的世界依然害怕、恐惧,他们要的是尽快治愈心灵,重新融入社会。从此,李桂科继续走上了对患者们的漫长治心之路!
他与康复人员同吃同住同劳动,闲暇里经常陪他们说说心里话、聊聊家长里短,头发长了帮他们理发,指甲长了帮他们修剪,悉心帮每位患者清理溃疡,精心为每位老人过生日,无微不至照顾年老体弱者的生活起居。清明节、火把节、中秋节……李桂科都组织康复人员逢节必过,营造了山石屏村亲如一家的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