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事迹材料《榜样8》观后感心得体会

| 和杰

人物事迹材料《榜样8》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1)

横坎头村开启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新篇章。

作为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四明山深处的横坎头村,坐落着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紧邻浙东区委旧址,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保存着横坎头最为宝贵的红色记忆。

踏进纪念馆,小院泛黄的外墙印着岁月的斑驳,横坎头村老村长黄志尧带领着浙江在线记者自如地穿梭在各个展区。“这是我出生的房间呢!”走到纪念馆中心处的展区,76岁的老村长指了指侧面一间已上锁的小房间,笑着说起这段他与纪念馆之间的故事,言语中既是喜悦又有不舍。

人物事迹材料《榜样8》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2)

2017年下半年,横坎头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全体党员写信汇报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2018年2月,回信勉励党员干部们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乡亲们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

“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在被问到红村“蝶变”的“密码”时,横坎头村党委书记黄科威掷地有声地表示,“在村里工作5年我感触非常深,解决好农村的问题、办好村民的事情,这个非常重要。从2003年开始我们一棒接着一棒干,通过发挥党组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村子发展得越来越好。”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推进“千万工程”建设中,黄家埠镇五车堰村党总支探索出“党员群众联商联治”制度,建立“党建引领乡风文明、联商联治”先锋代表团队。

“自先锋代表团队成立以来,党员队伍和网格队伍充分结合,形成强大合力,在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面貌整治提升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五车堰村党总支书记王松权说。

人物事迹材料《榜样8》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3)

“生、老、病、死,李医生都为我们考虑好了”,从寿衣、棺木的准备,到安葬逝者,给逝者上坟祭扫,李桂科都亲力亲为,让健在的老人得到心灵上最大的慰藉。

此外,李桂科积极联系旅游团、大学生志愿者、社团组织,到村里开展活动,还带着村民走出去到城市旅游,了解外面的世界。40年从没有离开过村子的李福章激动地说“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看洱海,喝喝三道茶,这些李医生都帮我实现了,我没有遗憾了。”

下一代是山石屏村的未来和希望。孩子们没学可上,李桂科就从县城找来旧课本,让一位识字的康复者担任“临时教师”,办起了学校。茈碧湖镇卫生院医生宋荣坤就是从这所“特殊学校”里走出的大学生。宋荣坤由于父母都是麻风病患者,李桂科帮他协调学校上学,帮他开家长会,给他生活费、进行面试辅导。在李桂科的帮助下宋荣坤性格从自卑变得自信,有了稳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

现在,山石屏村21个学生中已经出了6个大学生、1个研究生。他们都说:“人生中第一个老师是李医生,一辈子的老师还是李医生。”

人物事迹材料《榜样8》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4)

山石屏村麻风病治好了,按理说李桂科可以离开回家了。他把大家召集在一起,高兴地对大家宣布:“现在你们的病完全治好了,以后我就不用再来了”,“李医生,你不管我们还有谁管我们呢?外面个个都怕我们,话都不跟我们说。”李桂科知道,他们都是一些无家可归或有家不能归的人,对他们来说山石屏村就是他们的家,虽然身体治好了,但更严重的是内心依旧孤独、自卑,对外面的世界依然害怕、恐惧,他们要的是尽快治愈心灵,重新融入社会。从此,李桂科继续走上了对患者们的漫长治心之路!

他与康复人员同吃同住同劳动,闲暇里经常陪他们说说心里话、聊聊家长里短,头发长了帮他们理发,指甲长了帮他们修剪,悉心帮每位患者清理溃疡,精心为每位老人过生日,无微不至照顾年老体弱者的生活起居。清明节、火把节、中秋节……李桂科都组织康复人员逢节必过,营造了山石屏村亲如一家的和谐氛围。

人物事迹材料《榜样8》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5)

唐菊兴1995年初入西藏,第一站到的是著名的玉龙铜矿。在这里开展研究工作期间,他得知了玉龙铜矿那偶然的发现经历:一天,一位牧羊人拿着一块花花绿绿的石头标本交给原西藏地质一队的地质人员,由此直接导致了玉龙铜矿的发现。

“在青藏高原上有两种人:守望者和牧羊人。”唐菊兴说,牧羊人每天都会爬很多的山、涉很多的水,行走匆匆,但也过得悠闲;守望者会驻守在他自己的阵地上,付出更多的耐心去发现身边的惊喜,但有时候会显得孤独。“这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我们地质工作者就是青藏高原上的守望者。”

的确,二十年来,唐菊兴守望着这一片土地的春去冬来,为了国家的资源安全、藏区经济的腾飞和跨越式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终于使研究团队取得了丰厚的回报和骄人的成绩,党和国家也给予了他和他的团队崇高的荣誉。

近年来,唐菊兴和他的团队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2011年)、国土资源部科技奖一等奖2项(2009年、2011年)、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2项(2003年、2004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获中国地质学会十大找矿进展、十大科技成果2次,获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3次。

唐菊兴个人在201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入选国土资源部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技领军人才开发和培养计划”、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同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等。在这期间,他还被中国地质调查局评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十一五’援藏工作先进个人”、“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先进个人”等。2014年“五一”前夕,他又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为表彰他为藏汉民族团结和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在2014年9月底举行的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代表评选活动中,他又被评选为先进模范个人,这也是国土资源部在本次评选活动中的惟一一名受到表彰的模范个人。

“这些荣誉是属于大家的,也只能代表过去。”唐菊兴说,“我们守望在雪域高原上,目的是要为国家找到更多的大矿,因此我们要不停地行走,等待我们的永远是下一座高山。”这就是“爬山匠”唐菊兴,他将整个青春都奉献给了青藏高原的找矿事业。

此刻,记者在想,几个月后,当我们沐浴在微风中享受春日的暖阳时,唐菊兴和他年轻的团队必然又已悄然背起行囊,再一次奔向那依旧积雪高垒的青藏高原,穿梭在各个矿区纵横交错的冷峰之间。他们无心欣赏沿途壮美的风景,却将自己变成了这高原大地上的一道无限美好的风光。

人物事迹材料《榜样8》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6)

“昨日的‘人面桃花相映红’,今日的‘桃花依旧笑春风’,太多的感慨犹如玛旁雍错碧绿的湖水,心里突生幽蓝色的伤感。诚如这‘玛旁雍错’是‘不可战胜的碧玉之湖’,但现实中的我们确实又是败者,败者也就想托‘圣水’来清洗心中的烦恼和孽障,以此来逃避现实的残酷,想来是‘花尽后,叶飞时。雨凄凄。若为情绪,更问新官,向旧官啼。’,真是言有尽而爱意无穷。”

这是六年前唐菊兴去阿里时所写的散文《西藏之古老,阿里之遥远》中的一段话。当记者细细读完此文,先是吃惊于唐菊兴细腻的文字功底和笔尖下流露出的真挚情感,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他的一种情怀。

在学生们的眼中,“唐老师粗犷的外表下有一颗细腻而火热的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文青”,唐菊兴却坚称自己只是个“爬山匠”。“学生时代读了很多古人的诗词,到现在这个年纪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意境。”唐菊兴说,在工作之余,他偶尔会写几篇随笔,大都是关于生活琐事或工作经历的感慨和感悟。

唐菊兴在自己的网络空间里发表了十几篇随笔日志,时间最早的一篇发表于2007年,算起来从那时至今基本平均每年要发表两三篇。这些随笔中,有在参加野外考察后的杂记、有对藏区生活的描写、有对亲人朋友的思念、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每一篇都是洋洋洒洒数千字,语言平实但十分耐读。

在阅读这些随笔的过程中,记者还惊喜地发现,唐菊兴还是个摇滚迷,在他好几篇随笔中都引用了鲍勃·迪伦(BobDylan)等著名摇滚歌手的歌词,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社会公众对地质工作者的了解不够,很多人认为我们就是一群长期生活在荒郊野岭的‘粗人’。其实,我们不光在践行‘三光荣’精神,也还是有一些人文情怀的。”唐菊兴说,这也是在传播地质工作正能量。

人物事迹材料《榜样8》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7)

在藏区工作,过河也是个技术活。“由于高原山区几乎没有桥梁,因此我们过河很多时候都是靠越野车加足马力然后一口气冲过去。一旦汽车在湍急的大河中熄火或者被石头卡住无法前进,就需要一个人下河去把钢缆挂在被困车辆上,然后用另外一辆车把这辆车拉出来。”唐菊兴在给记者解释着过河的“技术细节”,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他总是不允许队中的藏族工作人员和学生下河,而是自己淌着冰冷刺骨的雪水到河中央去把钢缆挂好。

唐菊兴说,藏族技术人员和学生的安全最重要,因为他们才是让整个项目可以顺利开展的保障。因此,多年来,他与很多藏族技术人员和学生都结下了患难与共的战斗友谊。有一次,在藏东类乌齐开展土壤测量期间,由于洪水冲垮了连接县城的大桥,收队时全体队员只能涉水过河。正当大家相互搀扶、举着行李和样品在洪水中摸索前进的道路时,藏族技术员古桑突然脚下一滑,倒进了洪水中。由于水性不好,古桑眼看着就要被洪水冲走,嘴中还喊了两句“唐老师救我”。唐菊兴顾不上多想,急忙扔下手中高举的行李,游过去一把抓住古桑,硬是将他拖到了安全地带。

唐菊兴的另一个可贵之处在于,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为我国西藏的地质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地质人才。近几年,他利用西藏甲玛科学研究基地为西藏大学等高校开展矿产勘查技术方法教学培训,为藏族地学英才的脱颖而出做出了努力。在实际工作中,他也十分注重培养藏族技术人员,有很多跟着他在野外干过的藏族同胞现在都已经成长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按照中央部署,自2014年以来,他又连续为人社部组织的西藏高层次地质人才培训2期学员共计120余人,为西藏地质六队、西藏区域地质调查大队、西藏地热队等地勘单位培训技术人员200余人次。

“在藏区工作的地质工作者是促进民族友好团结的纽带。因为我们扎根基层,每天都跟藏族同胞们同生活同劳动,这种情谊是最真挚也是最牢固的。”唐菊兴说,地质工作是连接藏汉同胞友爱互助的天然桥梁,而他自己心甘情愿做这座大桥上的一块青砖。

人物事迹材料《榜样8》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8)

农村是个"大课堂",走在全国前列的永联村,则肩负起"摸着石头过河"的使命。为探索建立适合城镇化乡村的治理模式,吴惠芳用了10年时间,分四步来解决这一根本制度问题。

第一步:集中居住。2006年,国家住建部在苏州推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吴惠芳与班子成员通气之后,大刀阔斧的把散居在田间地头的3600户农户全部拆迁掉,将张家港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1000亩指标全部争取到永联,建设了占地600多亩的农民集中区--永联小镇,并在小镇上配套建起了农贸市场、医院、商业街、学校等现代化设施。如今的永联人,住的都是大产权、红本子的商品房,在村里就能买菜、上学、治病。

第二步:服务下沉。村民集中居住之后,村域内居住人口也开始急剧上升。吴惠芳认为,农村城镇化既要有城镇化的基础设施,也要有城镇化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此,他积极向上级反映情况,陈述原因和建议,很快,得到了张家港市政府的大力支持,2009年,在永联成立了社会管理协调小组,把交警、城管、工商、卫生、消防等机构和执法人员派驻到永联,实现了城乡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永联人享受到了城里人才有的公共服务。

第三步:村企分离。1998年和2000年村办企业永钢集团转制时,永联村坚持给村集体留下了25%的股份,也给村民种下了一颗摇钱树。为实现村企共建共享,同时确保企业市场化经营,吴惠芳将永钢集团和永联村的财务完全分开,村企两本账;管理班子分开,村企两套管理人马,两套薪酬体系。企业讲究的是效率优先,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经营,村里讲究的公正公平,按照自治组织条例治理,两者是纯粹的投资关系。

第四步:政经分离。永联村除了持有永钢集团25%股份的集体资本,还有300多个门面店的集体资产,8000亩耕地的集体土地,年可支配收入达1亿多元。同时,永联村有1万村民,1万多外来人口,村委会管不了也管不好。吴惠芳决定推进政经分离:一是成立城镇化社区。2011年,永合社区正式成立,并选举社区居委会,直接隶属于南丰镇政府。二是成立永联村经济合作社。2013年,通过制定经济合作社章程,对10676名社员进行确权,并选举产生社员代表,由社员代表选举理事会、监事会,并聘请经营管理班子,确保集体资产、土地、资本保值增值。2017年,永联村经济合作社员年人均福利分红近一万元,年人均纯收入达4.58万元。

吴惠芳深知要打开封闭的、熟人社会的乡村格局,实现有理、有节、有序的现代化管理体制机制,必须依靠制度建设。通过10年"破"与"立",吴惠芳将永联村的治理体系基本构建完成:党建引领、区域协同、群众参与、依法办事。

人物事迹材料《榜样8》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9)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吴惠芳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切实为百姓谋福利、带领群众共同富裕是老书记一生的追求,更是我回永联时的承诺。

为了让村民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我们在全村实施农民集中居住时,没有采用常规的拆迁安置方式,而是尊重和维护农民家庭的存量资产,制定了拆归拆、分归分的办法,把货币形态的集体资产,公平地转化为家家户户的实物房产,让村民们合理享受到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为推进文化资源共享,2012年我们投资1亿元,高标准兴办永联小学,创办少年管弦乐队,让村民子女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小学教育,品味高雅艺术。同时,设立了养老尊老、助学奖学、生活补助等多项福利保障及二次分配机制,现在11000余名村民每人每年平均获得村集体现金分红1万元。为进一步规范分配方式,兑现我们“十四五”末村民从村集体直接分配的收入翻番承诺,我们调整了福利分配模式、分配标准,方案于今年年初顺利通过表决。根据新的办法测算,2023年我们的村民福利分配总额将大幅增加。

我们把精神富足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来推进,并以文明创建为抓手,以文明家庭奖评选为切入点,创新开展评比活动。2015年,永联村成立社会文明建设联合会,从公厕文明、祭祀文明、交通文明等具体事情抓起,进一步培养村民的公民意识。2019年,创新文明家庭奖评比办法,根据考核积分排名,颁发文明家庭标兵户、金质文明家庭户等荣誉奖牌。2021年,我们又开发了永联家庭数字信用系统,信用等级与家庭成员的权益待遇挂钩,推动文明创建达到更高层次。2022年,我们更是大抓乡村文化、文明建设,推进建设永联文体生活馆,楼上楼下6000多平方米,篮球、游泳馆、台球馆、拔河馆、舞蹈房等一应俱全;推进建设暨阳书画社,为村里的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与幸福蓝海合作,城市电影院线的最新电影在村里就可以同步上映;建设永联戏楼,小戏楼天天演,让村民享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发出祭祀文明新倡议,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人物事迹材料《榜样8》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10)

钱七虎不仅仅是防护工程的专家。作为一个有担当的科学家,他时刻关心着国家各个方面的建设发展。南京长江隧道、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雄安规划,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都倾注有钱七虎的心血。

1992年年初,国务院批准珠海机场扩建。然而,雄踞三灶岛南端的炮台山成为横亘在机场扩建工地上的一道屏障。经反复研究,当地政府决定炸掉炮台山,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方案。

这是一个没人敢啃的难题。爆破的难度实在太大,全世界也很少见,而且要求一次性爆破成功。更要命的是,附近六百米的地方有两个村庄,爆破必须保证村庄的房子不能垮。

钱七虎当时担任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院长,他主动请缨,带领团队七下珠海,现场勘查,反复试验,连续奋战。直到爆破的前一夜,他还在忙着计算各个细节,几乎整夜未睡。

爆破实施的那天,国内外媒体云集珠海。随着现场总指挥的一声令下,一万两千吨炸药和数万支雷管在程控起爆器的精确控制下逐一起爆。炮台山在阵阵轰鸣声中,刹那间被切成三段,片片山体飞向天空、抛入大海,蔚为壮观。而不远处的两个村庄却纹丝不动,安然无恙。

这次成功爆破,创造了世界爆破史上的新纪录,在相关领域引起轰动,被称为“天下第一爆”。钱七虎因此名声大振。

钱七虎一生获奖无数,但其中有一项格外特别,那就是“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建设一等功臣”。非常之奖,源于非常之功。南京长江隧道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与长江三桥之间,双线全长七千五百八十米,是世界第二大直径盾构隧道,由我国独立设计和施工。

2002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戴河召见了钱七虎等科学家,其间,钱七虎提出在长江上修建越江隧道。他的建议得到了采纳,两年多后,南京长江隧道纳入南京“五桥一隧”总体规划,钱七虎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

为确保南京长江隧道施工安全,经过反复论证,钱七虎建议修改原定的沉管法方案,采取盾构机开掘隧道。当时的盾构机直径近十五米,相当于五层楼高,采用这样体型巨大的盾构机在长江河床底下开凿隧道,在全世界尚属首次。

2008年8月,正在工作的盾构机突然不动了,钱七虎立即深入了解盾构机停工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案,不久,隧道工程再次运转,重新启程。

2010年5月,南京长江隧道全线通车。这项工程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透水性强、水土压力高等多项世界级难题,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功,几乎收获了国内建筑行业的所有大奖。作为项目带头人,钱七虎被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建设一等功臣”称号。

人物事迹材料《榜样8》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1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_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祖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是我毕生的追求。今后,我将继续在防护工程领域潜心研究,在为国铸盾的道路上不懈冲锋!”走下观礼台,钱七虎激动地说道。

为战略工程装上“金钟罩”

上世纪70年代初,戈壁深处一声巨响,荒漠升起一片蘑菇云……当人们欢呼庆贺之时,一群身着防护服的科研人员迅速冲进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现场,钱七虎便是其中一员。

“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有矛必有盾。”当时,我国面临严峻的外部威胁,在钱七虎看来,如果说核弹是对付敌对军事力量锐利的“矛”,那么防护工程则是一面坚固的“盾”。

那年,他受命进行空军飞机洞库门的设计,为了找准原有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他专门到核爆试验现场调查研究。在核爆现场,他敏锐地发现飞机洞库的防护门虽然没有被炸坏,里面的飞机也没有受损,但是防护门发生了严重变形导致无法开启。

“门打不开、飞机出不去,就无法反击敌人。必须找出问题,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钱七虎首先想到的是改良传统手算模式,使用先进计算理论和设备。那时,有限单元法作为一种工程结构问题的数值分析方法刚刚兴起,他决定用这种方法解决飞机洞库门的计算问题,这在当时属国内首创。

辗转多方协调,钱七虎借来大型晶体管计算机,利用有限单元法进行工程机构的计算,解决了大型防护门变形控制等设计难题。

历时两年多,钱七虎成功设计出当时国内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飞机洞库防护门。那年,他38岁。

随着侦察手段的不断更新、高技术武器与精确制导武器的相继涌现,防护工程在高度透明化的战场中,常常是“藏不了、抗不住”,特别是世界军事强国开始研制精确制导钻地弹,给防护工程造成了巨大威胁。

“‘矛’升级了,我们的‘盾’就要及时升级。”经过长达10多年的研究,他和团队构建了破碎区受限内摩擦模型,研究了地冲击诱发工程性地震的不可逆运动规律和深部施工灾变孕育演化机理,为抗钻地核武器防护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战略工程安全装上了“金钟罩”。

人物事迹材料《榜样8》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12)

他是一名优秀军人。如今,他已华丽转身成为一名优秀“村官”。

他,就是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

今年11月10日,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名2018年“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58岁的吴惠芳赫然在列。

吴惠芳拥有25年军旅生涯。1980年,他考入军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由贺龙元帅亲手创建的原南京军区某红军师。

服役期间,吴惠芳参加过边境自卫反击作战、98抗洪等重大任务。2002年,表现优异的他被任命为原南京军区某红军师政治部主任。

然而,3年后,吴惠芳却作出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告别在杭州生活的妻女,以自主择业的方式脱下军装回到农村老家,投身新农村建设。

“说实话,自打进了军营,我从没想过有一天会选择回村,因为我早已爱上了部队的一草一木。”吴惠芳说。

人物事迹材料《榜样8》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13)

“这些年来,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上,我们永联村敢闯敢做、‘敢’字当头,敢破敢立、敢于争先,‘敢’字精神非常重要,是支撑我们永联走在前列的重要精神力量。”吴惠芳表示,新的一年,他将带领永联村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四敢”精神为引领,在乡村治理机制、集体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敢闯敢试,为张家港在新征程上全力打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区贡献永联力量。

他是一名军人,25年军旅生涯成长为部队师级军官,曾率领部队赴江西九江抗洪抢险;他是一名村书记,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环境,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他履职尽责,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作为一名连任代表,我感到非常光荣和自豪,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连任意味着组织和群众对我的信任与重托,同时也寄予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我将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做好调研,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2月10日,吴惠芳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

人物事迹材料《榜样8》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14)

“近年来,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也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和调研,为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做准备。”

吴惠芳说:“我对于农业农村建设、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需要从国家政策方面来解决的,我将作进一步调查研究,形成意见建议带到会上,真正实现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基层代表代表基层,发出基层的最强音。”

吴惠芳透露,今年他准备围绕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示范、数字乡村建设、企业合规建设以及法律法规修订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

“我的职责就是要多为农民发声,把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建议带上去,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宣传好,多做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工作。”吴惠芳说。

这些天,吴惠芳正忙着为上全国人代会做精心准备,一方面,把党的最新理论和政策学深悟透,提高政治站位,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为审议工作报告等工作提前收集资料,做好充分准备。

人物事迹材料《榜样8》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15)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3年增选当选院士名单。成理1979级石油地质普查勘探专业张水昌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部),1980级矿产地质及勘查专业校友、兼职教授唐菊兴研究员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1984年本科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矿产系,同年留校任教;1990年获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成都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历任成都理工大学资源与经济系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副主任(主持工作),系主任;2002年任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常务副书记、副院长;2004年—2006年期间进入中国地质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开展研究工作;2007年3月调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现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大宗急缺矿产调查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科技部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102个重大工程之一)铜矿找矿首席科学家。

人物事迹材料《榜样8》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16)

唐菊兴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奖励和荣誉。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唐菊兴研究员长年坚持奋斗在高寒高海拔的西藏高原,为我国的大宗矿产资源的勘查和边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稳定做出了杰出贡献,生动体现了成理人“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他针对西藏高原大陆碰撞带能否形成以及如何发现特大型铜矿床这一重大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带领研究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开展了艰苦卓绝的科技攻关。

从藏东到藏西,从藏南到藏北,历时三十余年,长期坚守在西藏高海拔野外一线,与国家重要矿业企业及地勘队伍建立了深度产学研合作模式,在以铜金等关键矿产资源的找矿理论和勘查方法方面取得系统性成果和找矿重大突破,主持或主要参与发现和系统评价了多个超大型—大型铜金矿床,改变了我国铜资源的分布格局,保障了我国铜矿资源基地建设及铜矿资源的稳定供应。

人物事迹材料《榜样8》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17)

2017年4月,李桂科到了退休年龄,确实他也该歇歇了。

“李医生退休了我们怎么办啊?”87岁的山石屏村老人曾信开哭着说道:“李医生,您走了,谁给我们滴眼药水,谁管我们的死活。”

李桂科坚定地说,“退休就是个说法,我不走了,这里就是我的家。”

退休后的李桂科仍然坚守山石屏村,尽心尽职履行党支部书记职责,带领群众修水利,种植核桃,发展养殖,种植各种果树800多株,改造提升人居环境,改造卫生间30套,污水沟加盖板320米,山石屏村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以前我们到街上卖鸡蛋,人家远远地躲我们,说我们的鸡蛋会传染,都不敢买,现在我们的东西都好卖,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村民赵凤桃自豪地说。

为了消除人们对麻风的歧视与偏见,李桂科积极奔走、争取项目,筹建麻风历史博物馆,开发旅游(生命关怀公益之旅)。

李桂科说:“建这个博物馆就是为了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讲好这60多年来变迁的故事,让山石屏村世世代代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2019年7月27日,全国首个麻风历史博物馆在山石屏村落成。随后,党建教育基地、医者仁心道德教育基地、麻风科普教育基地在该村相继挂牌。

李桂科,与黑潓江畔的山石屏村结下了不解之缘,40年坚守,40年奉献,是医生,不只是医生,退休不褪色,在岗离岗都一样。

从北京参加庆祝大会回来后,他激动地表示,“一定牢记嘱托,努力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将更加认真细致地做好疾病防控等工作,与乡亲们共同努力建设美丽新农村,创造幸福新生活,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人物事迹材料《榜样8》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18)

最初的十年,李桂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山里,以疗养院为家。自从与麻风院第一次接触开始,母亲因担惊受怕一天天流泪,妻子因生活压力一次次劝他离开,一双儿女对父亲一年年的思念和渴望,同事有意无意保持距离逐渐疏远,药品缺乏导致治疗效果不好的挫败感,每次途中往返八、九个小时的颠簸疲惫……但看到患者那一双双渴望康复的眼眸时,李桂科选择继续留下:“我来,就是要治好你们的病,不把你们治好,我是不会走的。”

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到1990年,山石屏麻风院的病人全部治愈。除此之外,李桂科还负责洱源县三营镇洋芋山麻风村等地的救治工作。他和同事再花了近10年的时间,治愈了洋芋山村64名麻风病患者。2001年,洋芋山最后一个麻风患者杨兆元搬离居住了26年的麻风村时激动地说到“共产党万岁!李医生了不起!”

人物事迹材料《榜样8》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19)

“阿君姐好,明天中午有10桌客人,记得11点前送十盒大糕过来哦!”昨晚,结束了一天的生意后,“横坎头农家”店主黄徐洁又坐在桌子前采购次日食材。

“90后”黄徐洁是梁弄镇横坎头村一名党员,也是“红村守护人”之一,她联系了6户村民家庭。其中,离她家最近的万利君开着一家大糕店,黄徐洁经常帮助万利君推销大糕。

“红村守护人”是横坎头村探索完善的一项亮点工作,每名党员联系6家农户、包干6项事务。村党委每做一项重要决策、实施一项重点工程,哪怕只涉及一户群众,党员干部都会事先到自己联系的群众家里坐一坐,面对面听听他们的意见……

党建引领风帆劲,砥砺前行阔步走。20年来,横坎头村强化党建引领,总结提炼深化了“红锋引领、党群连心、排除万难、爬坡过坎”的“锋领过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充分调动党员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领村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因地制宜发展红色旅游、绿色产业、特色农业等,实现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千万工程”建设在该村结出累累硕果。

人物事迹材料《榜样8》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20)

2018年,横坎头村在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后不久,全村党员又联名写信,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欣然回信:“15年前到你们村的情景我都记得,我一直惦记着乡亲们。”他鼓励大家再接再厉、苦干实干,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让乡亲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回信中的“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就像大海里的灯塔指引着横坎头村前进的方向。村党委一班人总结出“红色引人、绿色留人”的发展思路,积极开发红绿资源富矿,还与周边8个村建立党建联建机制,带领大家一起富。在梁弄镇政府的整体谋划下,他们建设了占地1500亩的美丽未来田园项目,通过观光火车,将花海、小状元游乐园、汪巷村、初新农场、大溪农场玫瑰园、沿溪步道观光带等景点,以及10余个采摘基地、20余家家庭农场,16家农家乐连点成线,使这片区域成了集学习参观、休闲游玩和集体增收、村民致富于一体的综合性经营项目,助力横坎头片区创建成为浙江省未来乡村。2022年,横坎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已从2017年的32.4万元增加到了366.34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27568元增长到47108元。

2023年的这个春天,横坎头村党委一班人,又带领村民撸起袖子开始了新的征程。

踏实的横坎头村人,他们的日子是被劳动、努力、奋斗填满的。这样的精神,就像精品线上,连绵的四明山,全部是实实在在的岩石、泥土和一圈圈长出来的绿色年轮。

人物事迹材料《榜样8》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21)

实践因文明而温暖,文明因实践而多彩。今年以来,宁波选树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10个、示范站40个,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让广大群众凝心聚力,感受文明之美、实践之乐。

10月8日起,“文明宁波”推出专栏,全方位、深层次、多样化展示我市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站的亮点和成效。

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打造红色文化阵地赓续红色精神血脉”为定位,充分利用浙东红村传统红色文化,致力于打造成群众内心向往、精神寄托、思想升华的“心灵家园”。

163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