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到来不意味着入秋
立秋到来不意味着入秋
立秋并不等于入秋,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各地进入秋天的时间差别较大,此时仅有西北、东北一些地方完成了夏秋转换,其他大部地区还处在炎炎夏日中。
从中国天气网推出的立秋期间全国盼秋凉地图来看,常年进入立秋时,我国仅有黑龙江、内蒙古、山西、西藏、青海、甘肃以及云南北部、四川西北部的部分地区已步入秋天,真正感受“秋高气爽”。立秋期间,吉林、陕西、宁夏等地将开启入秋进程,即将迎来秋凉。而全国其他大部地区,此时仍是盛夏余热未消。
立秋节气习俗
1、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2、躺秋
“躺秋”在有些地方也叫做“卧秋”或者“睡秋”。例如在江淮一些地方,人们在立秋这一天,会选择一个阴凉的地方躺一躺,表示夏天即将过去,暑热难当无法安眠的日子即将过去,天气慢慢转凉,可以好好安睡了。另外也寓意着在夏天繁忙辛苦的生产已经过去,到了秋天了,可以稍微松口气歇一歇了。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夏天多会“夏瘦”,秋天到来,多躺一躺,有利于把夏天瘦掉的肉长回来。
3、摸秋
江苏盐城北部地区有一个“摸秋”的习俗。在立秋前一天晚上,人们可以在公共或私人果园里随意摘取各种水果,而无论损失多少主人都不会生气。有些果园主人甚至还会专门为晚上来摸秋的客人准备许多成熟的水果。
4、啃秋
“啃秋”,也称为“咬秋”。在立秋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其实在入秋时节多吃果蔬,也可以起到防秋燥的效果。
5、秋忙会
秋忙会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杂货市等,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6、秋社节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
7、洗秋澡
立秋这天,还有洗秋澡习俗。有的地方要在太阳出来之前洗,有的地方要用太阳晒过的水洗,洗秋澡的目的是防止生秋痱子。因为立秋之后还会热上一段时间,盛夏的一些疾病如痱子等还会存在。
8、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称体重,并和立夏时体重对比。因为人到夏天,缺乏胃口,饭食清淡,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称为“苦夏”。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就想吃点儿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所谓“以肉贴膘”。
9、称水
旧时,老百姓分别在立秋前后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然后称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渔民也有立秋称水之习,根据水质轻重,推测秋水涨落。
10、吃饺子
立秋吃饺子是因为有“立秋贴秋膘”的说法。立秋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在北方地区民间普遍流行“贴秋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鸭或红烧鱼等。伏天人们胃口普遍较差,食欲不振,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瘦了当然就要“补”,而“补”的办法就是到立秋这天“贴秋膘”,吃美食佳肴,首选吃肉,“以肉贴膘”。吃饺子也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立秋如何养生
1、保证充足的睡眠
秋季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多休息,不要熬夜或熬夜,尽量在晚上10点前入睡,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保证白天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中午最好是午休,小睡半个小时,这也有助于缓解困倦情绪。
温馨提示:注意睡眠时间。睡眠过多也会使人感到困倦和虚弱。
2、多喝水
秋天的天气干燥,常常有一种味道。每天饮用5-6大杯开水可以满足人体一整天的用水需求。最好喝绿茶。它的提神效果远比咖啡好。
3、清淡饮食
秋天适合多吃清淡可口的食物,这样可以让人感到快乐,忘记疲劳,因为油腻的食物会在体内产生酸性物质,使人更加困倦。特别是,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以防止生气。此外,暴饮暴食还会导致胃部负担和嗜睡。
4、补充碱性食品
多吃碱性食物可以中和体内的乳酸,消除疲劳,如蔬菜(芹菜、燕麦片、萝卜流苏、紫甘蓝、花椰菜、卷心菜等)以及水果、细菌、藻类和牛奶。此外,还可以多吃鱼,补充脂肪酸,补充维生素B1、B6、B12等有湿度的食物,这样可以消除慢性疲劳综合症。
5、积极健身
参加一些健身活动可以使身体在锻炼过程中兴奋、精神焕发,这对克服秋季疲劳也有好处。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后及时擦汗,适当运动。否则,过度运动会使身体更加疲劳。
6、增加感官刺激
增加感觉刺激对预防嗜睡有一定作用。例如,困倦时用冷水洗脸可以改善身体神经系统的兴奋,达到消除秋季疲劳的目的。良好的视觉刺激也有助于消除秋季嗜睡。走出房间,抬头看看湖边、海滨和山顶。即使在室内,你也可以添加一些色彩鲜艳的装饰品和鲜花,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2023年是公秋还是母秋?
关于立秋是公秋还是母秋的区分方法,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区分方式,但主要有以下这三个方式,这是人们在长期生产以及生活中总结归纳出来的经验。
1、按立秋在农历的月份区分
区分这一年的秋天是公还是母,有的以农历月份来区分,农历六月立秋这一年为公秋;农历七月立秋则这一年是母秋。根据今年立秋的日期,8月8日是农历的六月二十二,因此今年是“公秋”。
2、按立秋时间在白天或晚上区分
很多人应该听过“早上立秋凉飕飕,晚上立秋热死牛”的说法,古人认为如果是在上午立秋就是“公秋”,而若是下午或者晚上立秋,就属于“母秋”。今年立秋的具体时间是在8月8日02点22分41秒,也就是在凌晨的时候立秋,因此属于“公秋”。
3、按立秋当天是单数还是双数区分
立秋分公母,一些地区是按立秋当日农历时间的单双来确认,若是单数则为公秋,双数那么就是母秋。而今年立秋是在农历六月二十二,是双数,按照古人的说法,今年立秋是“母秋”。
立秋禁忌有哪些
1、忌在田间行走
旧时,民间有在立秋之日不宜在田间行走的禁忌,认为对秋收不利。
2、忌洗澡
在山东莱西地区,立秋这天忌洗澡,否则身上会出秋狗子(即痒子)。而在黄县一带,则认为在立秋这天洗澡,秋后会拉肚子。
3、忌打雷
湖北孝感有民谚说:“立秋雷电,天收一半。”指立秋之日碰到雷电,老天会把农作物收回一半,意味着粮食要减产。
而在浙江石门,有农谚说:“秋霹雳,损晚稻。秋后多雷,晚稻少收。”;在河南淮阳,人们则认为立秋日有雷声,会发生水灾。
4、忌下雨
早河北新河,立秋日忌下雨。立秋下雨,此后会雨水不断,妨碍收割。
在浙江遂昌,有“立秋雨打头,无草可饲牛”的说法,人们相信立秋下雨,此后非旱即涝。
5、忌出虹
在山东牟平、江西南昌、江苏常熟等地,忌讳立秋日看见彩虹,认为粮食会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