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晋级为全国超大城市意味着什么
201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重视诸多细节,比如说GDP数据。往往人们紧盯4个季度的GDP运行情况,如果赶超某座城市,那么自然觉得是小胜了一把。实际上,城市的发展差距扩大,往往就是在于产业结构和城区人口发展规模上。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个综合强市,幸福感比较强的城市,往往它的引才留才就较为顺利。此外,城市也需要重视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发展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所以必须要大量人才人口的支撑。
如今,武汉市的实力已经今非昔比,中央确定武汉跻身超大城市,目前,武汉市的城区人口已经超过了1000万人。作为全国8个超大城市之一,武汉有多硬核呢?武汉市是中部第一大城市,在去年实现经济总量18866.43亿,可以说武汉市也是一个老牌的经济强市!武汉市围绕着自身的发展做出了许多重要规划,除了大力发展一些竞争优势较为突出的产业之外、武汉市还培育了发展潜力巨大产业集群,这就是武汉市提出的“965”产业集群,包含九大支柱产业,六大新兴产业,以及五个未来产业。
可以说,武汉市对于自身发展十分重视!毕竟,加强产业的发展,就是塑造地区竞争力优势的途径之一。实际上,很多超大城市都是如此“硬核”,利用科技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的实力,并且壮大新兴产业,即便是超大城市,也是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在一起逐渐发展的。此外,武汉市也对常住人口发展有了一系列的目标,预计在2025年,武汉市的常住人口有望突破1380万人!可以说,强劲的发展动力,庞大的经济规模,以及长期性对于新兴产业的重视、产业的先进性都是武汉市聚拢和吸引人才的重要途径。
超/特大城市,意味着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认为,特大城市意味着区域内聚集了更多的公共服务资源,可以让居民享受更多的便利和更好的福利。
“特大城市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尤其是会给外界人士多种正向联想,比如它意味着国际化大都市、发达城市、时尚城市、活力四射的城市、商业繁荣的城市等,由此会令人向往,会吸引更多人来旅游、工作、投资、定居等。”宋向清表示。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认为,它背面是更大的市场规模,更大的要素吸引力、聚集力,更强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更高的经济运行效率,更强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对老百姓来说,意味着将带来更多更好的就业创业机会、更多获取更高收入的机会、享受更优质公共服务的机会、拓展视野与接受现代文明熏陶,提升文明素质的机会。
全国超大城市名单
根据国务院于2014年下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22年10月公布的《2021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超大城市8个,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武汉。全国特大城市11个,分别为杭州、东莞、西安、郑州、南京、济南、合肥、沈阳、青岛、长沙、哈尔滨。
超大城市的划分标准
我国的大型城市划分标准是根据城区常住人口,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具体如下:
1. 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
2. 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至1000万。
3. 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500万。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4. 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至100万。
5. 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
武汉市区人口达到1477万,武汉成为全国超大城市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22年10月公布的《2021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超大城市8个,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武汉。
名单中显示,武汉最新城区人口1094万人,市区人口达到147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