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印发通知不带病上课上学
教育部印发通知不带病上课上学是怎么回事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冬季学校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重点强调:①指导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师生做好防护、及时就诊、规范治疗、科学用药,不带病上课上学。②对学生患病期间的作业可不做硬性要求。③重点落实中小学校、幼儿园晨午检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
一是高度重视多病共防。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的工作形势和重要意义,坚持底线思维和多病共防,针对可能出现的多种流行性疾病流行期重叠、流行峰值交替的情况,因时因势因地做出科学有效应对,扎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尽最大可能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
二是加强监测预警干预。加强疫情监测体系建设,重点落实中小学校、幼儿园晨午检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针对当地学校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情况主动与卫生健康、疾控部门会商,加强信息互通,协同开展风险研判和预测预警,指导学校做到科学精准应对。
三是强化日常健康教育。开展全覆盖、多形式的新冠感染及其他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知识宣传。引导师生深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科学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常通风、注意咳嗽礼仪,适度参与锻炼,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加强家庭防疫指导,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儿童青少年流感、肺炎球菌等疫苗接种宣传引导。指导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师生做好防护、及时就诊、规范治疗、科学用药,不带病上课上学。
四是加强患病学生服务。完善应对预案,做好线上线下教学有序衔接,对因病缺勤的学生,指导利用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居家学习。对学生患病期间的作业可不做硬性要求。结合呼吸道疾病病程特点,引导家长让患病学生充分治疗和休息,切实科学作出返校上课安排。
五是做好物资保障。会同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科学预测预判可能发生的疫情,动态调整防疫物资储备,保障医疗和生活物资供应,提高医疗服务保障水平。
六是狠抓责任落实。会同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强化对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统筹推进,齐抓共管,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
不带病上课上学的作用
保护个人健康:带病上课或工作会使病情加重,影响身体恢复。休息和治疗可以更快地康复。
避免传染他人:如果患有传染病,如流感、麻疹等,继续上课或上班可能会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导致更多人患病。
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病态的身体状况会影响精神集中力和思维能力,使学习或工作效率降低。
培养责任感:不带病上课上学是对他人负责的表现,减少了他人的感染风险,体现了社会责任感。
维护公共卫生:遵守“生病休息”的规定有助于维护公共卫生,减少疾病在社区中的传播。
减轻医疗机构负担:通过及时休息和治疗,可以预防疾病恶化,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
促进良好习惯养成:不带病上课上学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人们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因此,当身体不适时,应当及时就医并休息,不要勉强带病上课或上班。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表现。
传染病的病程可分为哪四个时期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和恢复期。
①潜伏期,指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开始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期。
②前驱期,指从起病至出现该病明显症状为止的这段时期。
③症状明显期,此期病情逐渐加重,出现某种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体征。
④恢复期,人体免疫力增至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
冬季怎么预防传染病
一、皮肤保湿
皮肤保湿主要注意两点:①适当选用健康的保湿护肤品。②多喝水。防止皮肤干燥平时要注意多喝水。最好早晨起床喝一杯蜂蜜红枣水,蜂蜜里含有的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能滋润肌肤,红枣能让气色更好。中午则可以在午餐后选择普洱茶,普洱有很好的保湿、抗氧化作用。晚上一杯温开水让身体充满水分。
二、多吃养阴生津的食物
在空气干燥的时候,流感病毒和能引发感染的革兰氏阳性菌的繁殖速度加快,而且也容易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引发疾病。那么供暖期该如何食用哪些美食能养阴生津呢?平时我们吃水果都是洗干净就吃,要么做成水果沙拉。但水果大都是属于生冷食物,脾胃虚弱、体质差的人吃的不易吸收,还会出现一系列不适。水果搭配合适食材,蒸熟吃可以让营养加倍,更有养生功效。
三、清扫暖气死角
专家说:保持暖气片的清洁干净,要经常打扫,如果有灰尘沾在暖气片上,它就容易随着温度的升高蒸发在空气中间,引起呼吸道疾病。随着室温的升高,一些细菌会伺机活跃起来,容易诱发咳嗽、哮喘等疾病。
四、每天别忘开窗
家里暖和了,往往就不爱开窗。尤其在供暖初期,室内温度突然变高,会让人体对冷热的调节还没适应,容易出现头晕咽喉肿痛的症状。
专家说:室内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尽量的保持在16到22度之间,所以建议在供暖以后每天通风两到三次。每次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