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起全面禁止校外培训系误解
10月15日起全面禁止校外培训系误解
9月12日,教育部向社会公布《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自2023年10月15日起施行。近日,一些网络传言10月15日起全面禁止校外培训,此信息属对《办法》的误读误解。
《办法》并非网传的要全面禁止校外培训,而是要依法管理校外培训,让合规者受到保护,让违法者付出代价,使校外培训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特别提醒广大家长和学生,要理性看待校外培训,更要选择具备资格资质的培训机构。为方便家长查询,教育部开通了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家长可通过平台“校外培训家长端”APP,选择具备资格资质的校外培训机构;要注意缴费安全,防范“卷款跑路”等资金风险,通过平台完成培训缴费,切勿通过转账或现金等方式将培训费用支付给除预收费资金监管账户以外的任何账户,维护好自身的权益,守护好自己的“钱袋”。
校外培训机构有哪几类?
学科类和非学科类的区别是教育部正式规定了9个义务阶段学科类科目禁止补课,而非学科类科目没被禁止补课。
根据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的规定,在开展校外培训时,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对涉及以上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的校外培训,均列入学科类进行管理。
在开展校外培训时,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
出现学科类与非学科类的原因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线上学科类机构改为审批制,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
此次教育部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为监管人员执法、行业从业人员转型提供了依据,将加速双减意见落地。
对各类培训机构如何管理?
分类管理。鼓励发展以培养中小学生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培训,重点规范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坚决禁止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及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
对培训场所有什么要求?
必须有符合安全条件的固定场所,同一培训时段内生均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确保不拥挤、易疏散;必须符合国家关于消防、环保、卫生、食品经营等管理规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