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课时间

| 泽慧

“天宫课堂”第四课9月21日开课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宫课堂”第四课定于9月21日下午15时45分开课,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将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名航天员将在轨展示介绍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球形火焰实验、奇妙“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以及又见陀螺实验,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

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承载着重要的科普教育职能。空间站任务以来,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乘组先后3次面向广大青少年开展“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社会反响热烈,为我国科普教育工作作出重要贡献。在前期开展的授课内容征集活动中,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通过新闻媒体、“学习强国”平台和载人航天工程官网踊跃建言献策,其中部分精彩创意设计将在此次授课及后续活动中陆续呈现。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诚邀广大青少年在地面同步尝试开展相关实验,从天地实验差异中感知宇宙奥秘、体验探索乐趣。

天宫课堂是什么

天宫课堂是为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中国推出的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

天宫课堂授课的意义

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蕴含着得天独厚的丰富教育资源,对激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弘扬科学精神、热爱航天事业具有特殊优势。

“天宫课堂”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央视新闻联合中国科技馆、江苏、湖南、四川、新疆等多地科普大篷车进校园,香港、澳门等地“天宫课堂”分会场,举办特色航天主题活动。

天宫课堂第四课的主题是什么

天宫课堂第四课的主题是礼物。天宫课堂第四课以礼物为主题,讲述了嘉宾们分享礼物的故事,天宫课堂是为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推出的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结合载人飞行任务,贯穿中国空间站建造和在轨运营系列化推出,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

天宫课堂有哪些实验

1、乒乓球为何逃不出“水心”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一只乒乓球放入水中会很自然地浮起来。如果同学们会游泳,跳入水中也能明显感觉到水给我们身体的浮力。看着在空间站“飞行”的航天员们,是否就是在享受浮力呢?

并非如此,相反,浮力在太空中其实是消失了。这次太空课里,王亚平老师就给我们演示了乒乓球像一个蛋黄一样安静地呆在水里,完全不会飘起来。为什么太空里没有浮力了。

原来,处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来源是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液体深度越大,压力就越大,它的根本原因是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下部的液体需要给上部液体提供支持力,才能平衡上部液体的重力。这就是浮力。

既然浮力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有重力,那么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下的液体自然就没有浮力。

2、水膜是怎么让纸花开放的

在“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还用一朵女儿做的纸花,给大家展示了神奇的水膜张力——纸花在水球的表面绽放了!这个水膜张力的实验在上一次太空课里也有呈现,只不过这次呈现的方式更为绚丽。

一般情况下,液体会有减小表面积的倾向,这种作用力被称为“表面张力”。在失重环境下,表面张力可以维持液体的形状,不会散开,并且趋向于球形。这是因为,相同的体积下,球体表面积是最小的。

所以,在王亚平做的实验中,那个还没有形成正球体的水泡在逐渐变得越来越圆。当我们把一朵纸花贴在水面上, 它就随着鼓起来的水球慢慢“绽放”了。

在生活中也可以在一种叫“超疏水”的表面上观察到球形的水滴。

12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