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高考作文素材
全国卷高考作文素材篇1
让,分两种:一种是你让别人,另一种是别人让你。
小时候,跟哥哥耍脾气,大多是我无理取闹,奶奶总对哥哥说:“弟弟还小,你得让他。”
哥哥张口欲说什么,可又不知说什么,我则是神气地看着他。
其实我明白,哥哥当时完全可以把我给“宰”了,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他是我哥哥,他让着我。
其实让你的人,也分三类:一是对你有感情,大多是亲人;二是怕你的人,畏惧你,只好让你;三就是完全懒得理你。
古时候有两家人发生土地纠纷,其中一家人的儿子身居高位,父母让他利用职务来“帮助”自己家,但是被儿子严词拒绝。家里人深受触动,反而让出了三尺,而另一家人也因此让出了三尺,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通道,故有“六尺巷”之美称。这便是让的最高境界——互让。
长大了去学校,自然得收敛起家中的脾气。学校里的人与你非亲非故,你过于张扬跋扈,不会“让”人,若是遇到“喜让”的人,那倒还好。若是遇到那些强横的人,下场必定会很惨。
家里的人常跟我说:“遇到小事要多让,不要耍脾气!”
这极有道理。
在生活中,别人欺负你,若非原则问题,你稍忍一忍,其实大多是可以过去了。有些强横的人,你愈是不让他,他便是愈要欺负你,你若是说些服软的话,他可能就对你失去了兴趣,不再来为难你。
我曾经在班里看到两位同学发生矛盾,剑拔弩张,差一步就要开撕。突然,其中一位同学或许是意识到了自己力量不济,而且事后必定会被老师罚,家长批。于是他急中生智,连忙说了几句软话,之前的气焰一笑而逝。另一位同学一怔,虽又愤愤地说了几句,但也不再纠缠了。不一会儿,两人便又开始称兄道弟起来。
我还发现,不仅人会让,其他动植物也会如此。
一天傍晚,天气有些昏沉,狂风大作,吹得树木激烈地摇晃。它连忙把枝干给弯了起来,树叶也顺风簌簌地飘了起来。如果它不忍让这风,不愿弯曲,那么枝干必定会被折断。
还曾看过一个自然纪录片,里面介绍了一种斑马迁徙,成千上万的马浩浩荡荡地从大峡谷的一端飞奔到另一端,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强如狮豹之流也不敢造次,连忙闪到草丛中,让出通道来,只敢在一旁捕食一些落单的动物。
可见,“让”也是生物界通用的法则。
古人有抽刀断水水更流,让他一劈又何妨?三十年河东我再流。
我觉得在后面再补上一句,抽刀劈冰冰碎地——强硬并不一定换来好结果。
让一让,其实也没什么。不让,反而可能换来更多麻烦。
这就是让的智慧。
全国卷高考作文素材篇2
如果放弃是春日里逐渐消融的冰层,那么获取就是那山寺边灼灼艳春风的桃花;如果放弃是落英缤纷的桃瓣,那么获取就是盛夏无穷碧的接天莲叶;如果放弃是已无擎盖的残荷,那么获取就是秋风肃杀中悄然绽放的菊花;如果放弃是零落成泥碾作尘的败菊,那么获取就是飞雪中傲雪凌霜暗香盈袖的梅花。
放弃和获取是一棵树上的并蒂果,但也像极了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放弃了优美恬静的山麓,你就获取了“会当凌绝顶”的豪情壮志;放弃了动心的诱惑,你就获取了坦荡正直的胸襟与品格。有失就会有得,也许这就是放弃和获取的辩证性,也许就是人生对我们的至关考验。
庄子在渭水河边临江独钓。寒风吹起了他不羁的长发,寒冷侵噬着他的肌肤。他却岿然平和地垂钓着,安然辞退了身边带着楚王封臣圣旨的侍臣。他明白,一旦踏上了仕途,就意味着选择了污浊的官场和勾心斗角的阴谋,绝缘于自然的清幽和世间的哲学。他更明白,以自己孤傲的性格,如何能处理得好君臣关系,于是他拒绝了楚王的盛情邀请,甘做一棵清风中独自守望月亮的大树;于是他获取了内心的宁静致远,留下了“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汪洋恣肆的篇章。
东晋末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官场昏暗腐朽,社会犹如一个大染缸。这个时候,是退隐山林还是留居仕途?上天抛下了一个大问号。陶渊明选择了前者,于是他离开了那个摇摇欲坠的东晋王朝,在山水之间怡然自乐。“不为五斗米折腰”,他放弃了名利和俸禄,悠然地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雅生活。他安心“守拙田园归”,清晨带露而往,傍晚荷锄而归,“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再昔”,与迁客骚人们“奇闻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获取的是精神上和谐清远的境界。
各朝历代都有不同的隐士,选择在山水中失落。其实放弃是一个艰难的选择,面对诸多的诱惑,譬如社会上的金钱、名利、地位和荣耀,你往往放弃不了任何一个。放弃是你面对的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拷问,也是一场智慧的角逐,更是一种勇气的展现。也许你可以放弃聪明的大脑,但你却放弃不了正直的人格;也许你可以放弃成功的机遇,但你却不能放弃起码的傲骨。
朋友,放一块石头在你的背包里吧,仅仅一块就够了。相信一块石头带给你的成功与睿智,远胜十块石头带给你的压力和付出更令你的生活充实、饱满,富有张力。
全国卷高考作文素材篇3
智慧可以是治国平天下的谋略,可以是出口成章的文采,也可以是一语点醒梦中人的明达。智慧同样也可以闪现于生活之点滴。
我的曾祖母并没读过书,她不识字,只是一个普通老太太。她当然没有哲人的智慧,她的智慧源于生活。
曾祖母擅长做菜,尤其蛋饺是一绝。她娴熟灵巧地打鸡蛋,筷子轻快碰撞碗壁,叮咚作响。然后,开火,将油轻抹锅底,再舀一匙鸡蛋,均匀铺在锅底。曾祖母的动作平稳从容,丝毫不显急躁。小瓷匙子在她手中一阵飞舞旋转,蛋饼就已变得圆润金黄。她左手筷子,右手匙儿,手腕一抖,将之圆整地翻了过来,再放入肉馅轻挑轻压。之后手中铲子一下轻颤,饺已入盆。那盆中成品所呈现的完美半圆精致得如艺术品。
曾祖母始终浅浅地微笑着,表情平和,不发一语。她的专注让我觉得恍惚在看罗丹雕塑。常以为在厨房里围着油盐酱醋转是再枯燥不过的事,而曾祖母却乐在其中以为爱好,并把简单的家常菜做到极致。生活不会永远五光十色,能把乏味做成趣味岂不是大智慧?
曾祖母年近九十,却总也闲不住,也许是出于农民骨子里对土地的依恋,她亲手开辟了一块土地,种菜。戴上草帽带上镰刀锄头,天不亮她就要出门。地里的曾祖母弯下腰,把锄头举得老高,猛地砸下来,硬土块崩裂,一株杂草连根拔起,空气中草的味道弥漫,她似乎不会觉得累,一锄头连着一锄头,干劲儿十足。可太阳却不解人意,钻了出来,金黄耀眼的光总粘着她,汗水滑过脸上的沟壑,她随手撩起青布头巾一擦,继续奋斗。
爷爷看不下去了,劝她说:别累出病来,现在谁还稀罕你的那几棵菜?曾祖母很执拗:总闲着才会生病,人总得做些事才行。爷爷只好不做声了。看看,劳作中的曾祖母脸色越来越红润,腰板依然挺拔,精神焕发。几日前,她还给我们捎来新鲜清甜的小菜呢。人总得有点事儿做,有值得奋斗的目标,生活才会更有生机与希望,才会有成功的甜。
曾祖母总是粗茶淡饭,极少吃荤。我见了开玩笑说:您没钱买肉啊,还天天喝粥?她笑答:肉不能多吃,偶尔一点就满足了。粥吃了既不撑也不饿,刚刚好。的确,万事有节制,有限度,不能过度,这是曾祖母的箴言。
曾祖母在一个世纪的光阴里沉淀出了智慧。它们本渗透在生活的点滴里,生活的各种磨练如同潮水,冲走了泥沙,留下的全是金子。等你读懂了它们就会发现,这些可全是熠熠生辉的智慧结晶啊!
全国卷高考作文素材篇4
行走,反映的是一种极微妙的人生,它是真实的一面镜子,它是最深邃的一门智慧。
行走,在春天里走,勇敢地向着阳光走。我们的世界,若是四季里定是那春天,没有极端,有的是无限可能与丰富多彩。走在春天的阳光里的人,轻装上阵,带着善意与热爱,连心灵都打开,他感受到的是满满的春意,他走出的是一路欢歌;背对着春天里阳光的人,望着自己长长的影子发呆,他的眼角总蒙了层翳看不见身旁的春意盎然,世界越来越温暖,他心里的严冬依旧难融,于是用冷漠与自闭将自己层层武装。后来,大汗淋漓汗水擦身了眼角的那块翳,猛然睁眼,大惊着卸下厚装麻木的知觉才嗅见春暖花香。
行走只归大地所有,也只有大地上的行走才算行走。无论你的人在天飘得多高多久,终有一日它要摔碎在大地上,以一种何其狼狈的姿态回到这它本就该去往的归宿。也许我们的幻想可以挥豪天空,绘制宏伟蓝图,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许在现实的大道上我们会跌倒,会受伤,会流血,但我们拥有我们铭记“真实的丑陋要比虚假的繁荣美丽的一千万倍”这些记忆不会化为泡影,它会和沿路的风景一起被珍藏到我们的行囊里,是酸,是甜,是苦,是咸。当我们打开记忆的储藏罐,回味一幕幕岁月,一滴滴醉人,五味杂全,酝酿成心的感动,而这感动绝非甜蜜一味就可以提炼的,它一点点浸润我们即将干涸的心野,化作前行的勇气。这真实的历程是行走的躯体,让行走有了支撑,有了无限可能。
而行走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躯体,还有灵魂;行走不是一个空洞的名词,它有过程。行走里有取与舍,有弃与得,背上一座大山的人未必就能走得好,轻装素裹也可能走出一段动人的旅程。在行走的过程中,我们做的远不止行走,在你我的心灵上进行的是一次历炼,是与生活打的交道,我们的足迹深深浅浅,反反复复,因为每一天,每一时刻我们都可能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行走。在一串串脚步中,我们放下了无理取闹,践行看百忍成金;我们学会了摒弃浮躁,尝试着平息凝神;我们开怀大笑,淋漓痛哭,我们在独自一人的寂寞里辗转反侧,在亲人朋友的鼓励里生活的风霜雪雨中跌打滚爬。汹涌的暗流,嚣张的诱惑,最终在心底偃旗息鼓,雨袖清风拂过心湖的提口,激荡起清澈的波流,抚平湖底的暗流。一路欢歌,一路昂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才时行走的灵魂,才是行走的姿态。
让行走的艺术有血有肉,让行走的智慧鲜活!
人生,你如何行走?
全国卷高考作文素材篇5
聪明是由个人智商、后天努力等因素而表现出某一方面能力突出的现象,聪明的人往往有触类旁通的本事。而智慧则常常包涵了聪明,不过智慧还多了一双洞悉世事的慧眼,更多了三分高瞻远瞩的格局感。所以,聪明之人比比皆是,而智慧之人鲜矣。
聪明的人解决矛盾,智慧的人化解矛盾。聪明的人以智压人,智慧的人以智服人。
聪明是那耀眼的钻石,遭人哄抢;智慧则是那浑然天成的璞玉,自知其价而不张扬。聪明之人向往喧嚣,总是翘首期盼成为备受瞩目的主角,总是会按捺不住自我炫耀的冲动。而智慧之人则安然一隅,修身养性,静观庭前花开花落,闲看天上云卷云舒。
仅靠聪明,并不一定能“安全着陆”。回看历史,聪明如杨修,能看出魏帝每一步的意图,却终究看不透魏帝之心,以至于得意忘形,聪明反被聪明误,身首异处。聪明如韩信,沙场秋点兵,力战霸王项羽,以弱胜强,却不知“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更何况是功高震主的他?他低估了汉高祖刘邦。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用兵如神的他,到底也落得个不得善终。
智慧之人,拿得起,放得下,深谙功成身退之理。先说那范蠡,帮助勾践登上王位,一举破吴,位极人臣,而后适可而止,下海经商,成为一代巨贾,甚而还七散家财。随心做事,素心做人,岂不快哉!再说那留候。刘邦曾言:“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者,吾不如子房。”可见其盖世聪明。然而张良更可贵的地方在于,他竟然能预测到帝王之后的翻脸,于功成之后的激流勇退,回归乡野,得以幸存。这些人能全身而退,盖以其有人之不及之智慧也。
在如今社会环境下,知识产业蓬勃发展,聪明几乎与知识画上了等号,甚至有人还将知识等同于智慧。“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知识远称不上智慧,甚至也还不能叫聪明,能灵活运用知识那才叫做聪明。正如人们戏言:历史学学士能背出雅尔塔会议的年份,硕士能背到月,博士能背到日,可这又有什么用呢?这些知识并不能让我们获得在大国博弈的谈判桌上运筹帷幄的聪明才干,也不能让我们得到一丝一毫于思想境界上提升的智慧。
让我们以智慧处世,不露锋芒,能够懂得退一步处世,高一步立身;能够看得圆满,放得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