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企业家名人的创业故事案例7篇
成功企业家名人的创业故事案例篇1
这样一位经历了上山下乡、当兵、重入大学、弃文从商等众多人生经历的传奇人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带领大家走进他的奋斗人生……
第一个100万挣得很容易
1992年,在中关村的高梁路斜街,郭凡生用自己的7万元开始了创业之旅,一家叫慧聪的小公司成立了!他们创业最初所做的事情就是:把中关村的电脑价格收集在一起,每周去印一本小册子集中披露,起到一个使价格公开的作用。开始很多商家都拒绝刊登,但慧聪商情出了几期以后,中关村的大小老板们一面怒骂老郭的商情削薄了自己的利润,一面花钱找他刊登商情,因为不登就做不了买卖了,所有人都拿着商情的报价去买东西。这本印刷简陋的小册子出现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去买便宜的东西了。郭凡生也因此创造了一个网络低迷时代的传奇:将一个注册资金14。8万元的小公司,发展成为资产总值10亿元的以互联网为技术依托的慧聪国际资讯有限公司--专门吃网络饭、赚信息钱。
一夜创造126个百万富翁
_年12月17日,慧聪国际在香港上市,一夜之间创造了126个亿万富翁。他们在慧聪的平均工作年限是6年。郭凡生终于在创业的12年后证明了自己的承诺,他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一个上市公司一下子创造了这么多的百万富翁是‘前无古人’的,也许有的创造了几个亿万富翁,但创造的百万富翁绝对没有这么多的。好的企业制度把笨人变聪明,把懒人变勤奋。”
郭凡生对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深有感触。_年8月,郭凡生回到内蒙和13个战友聚会,他才知道其中有6个人已经下岗。其中一个战友在工地上用推车推土,每车只有6元钱,筹集供儿子上学的学费。但几个月后,郭凡生得到消息,因为付不起学费,战友服毒自杀未遂。当郭凡生回内蒙探望时,看着已经言语不便的战友,他深深触动了,问自己:“为什么你成功了,还有人下岗?”他才真正意识到作为企业家社会责任的沉重。他开始重新思索自己的社会责任:“上市不意味着我拥有了财富,不意味着成功,而是意味着我的社会责任加重了。不要只记得上市的高兴和荣耀,而是要在责任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有梦就有负担,我尽量不让自己去纺织梦。”一向以能侃出名的郭凡生却不喜交际,不喜欢高尔夫等活动,生活简单有规律,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跑完步洗个冷水澡上班工作,按时回家吃晚饭,陪家人。甚至不配座驾和司机,自己出门打车,闲暇时养鸟养花,甚至养蝈蝈儿和蟋蟀,在田园情趣中寻找平静和悠闲。郭凡生说这就是他选择的生活方式。
成功企业家名人的创业故事案例篇2
嘉诚童年过着艰苦的。14岁那年(1940年),正逢中国战乱,他随父母走难,逃往香港,投靠家境富裕的舅父庄静庵,可惜不久父亲因病去世。
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为了养家糊口及不依赖别人,决定辍学,先在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塑胶厂当推销员。由于勤奋上进,业绩彪炳,只两年时间便被老板赏识,升为总经理,那时,他只有18岁。
1950年夏天,李嘉诚立志创业,向亲友借了5万港元,加上自己全部积蓄的7000元,在筲箕湾租了厂房,正式创办 长江塑胶厂 。
不过,李嘉诚预料塑胶花生意不会永远看好,他更相信物极必反。于是急流勇退,转投生产塑胶玩具。果然,两年后塑胶花产品严重滞销,而 长江 却已在国际玩具市场大显身手,年产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为香港塑胶玩具出口业之冠。
1965年2月,香港发生了严重的银行信用危机,人心惶惶,投资者及市民纷纷抛售房产,离港远走。香港房地产价格暴跌,地产公司纷纷倒闭。1967年,香港更发生反英暴动,进一步使房地产市场陷于死寂。
不过,李嘉诚却看好香港工商业的前景,认为香港这个商机十足的殖民地,不会久乱。他反行其道,在人们贱价抛售房产的时候,却大量购入地皮和旧楼。不出3年,风暴平息,香港社会恢复正常,经济复苏,大批当年离港的商家纷纷回流,房产价格随即暴涨。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高价抛售获利,并转购具有发展潜力的楼宇及地皮。70年代初,他已拥有楼宇面积共630万平方英尺。
70年代的香港,4大资本最雄厚的英资洋行怡和、太古、汇丰及和记,在许多大失业的生意中,威力只手遮天。李嘉诚决定运用长江实业雄厚资金,收购香港某些具有实力的上市公司,第一个目标便直指怡和集团的主要旗舰 九龙仓 。
1978年,李嘉诚又再以出其不意的战术,收购另一个老牌英资公司青洲英泥,成为该公司董事局主席。不过,最令李嘉诚难忘的胜利,是成功的控制了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
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以6.93亿港元的资产,控制了价值超过50亿港元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实为 小蛇吞大象 的奇迹;而李嘉诚更因此成为入主英资财团的首位华人。
80年代以后,李嘉诚的版图再进行一系列的扩张。除了房地产外,还经营航运服务、电力供应、货柜码头以及零售等,形成一个坚不可摧,在香港举足轻重的大型综合性财团。
1990年后,李嘉诚开始在英国发展电讯业,组建了orange电讯公司,并在英国上市,总投资84亿港元。到2000年4月,他把持有的orange四成多股份出售给德国电讯集团,作价1130亿港元,创下香港有史以来获利最高的交易记录。orange是于1996年在英国上市的,换言之,李嘉诚用了短短3年时间,便获利逾千亿港元,使他的资产暴升一倍。
进入2000年,李嘉诚更以个人资产126亿美元(即983亿港元),两度登上世界10大富豪排行榜,也是第一位连续两年榜上有名的华人。李嘉诚并多次荣获世界各地颁发的杰出企业家,还5度获得国际级着名大学颁授的荣誉博士学位。
经过20多年的 开疆辟土 ,李嘉诚已拥有4间蓝筹股公司,市值高达7810亿港元,包括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香港电灯及长江基建,占恒生指数两成比重。集团旗下员工超过3.1万名,是香港第4大雇主。1999年的集团盈利高达1173亿港元。
李嘉诚晚上睡觉前一定要看半小时的新书,了解前沿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据他自己称,除了,文、史、哲、科技、经济方面的书他都读。这其实是他几十年保持下来的一个习惯。
成功企业家名人的创业故事案例篇3
77年,我第一次参与了美国junior achievement(ja)组织的 高中学生创业尝试 课程。学生将在商业志愿者的指导下创办一个学生公司,发售股票,召开股东会,竞选管理者,生产和销售产品,财务登记,开展评估,清算公司。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学习商业运行的方式,了解市场经济体系的结构和它所带来的效益。
参加这个课程,将由学生担任员工并推选一个总裁,由总裁来设定公司名称、产品的推出,以及目标客户。当年,我被推选为主管市场的副总裁,负责销售。
当时每个周末,工厂里都集中了很多学生在做雕花。在负责推广的过程中,我建议让学生家长来购买,虽然他们其实并不需要。最后,公司虽然有盈利,但是这些产品几乎是在内部消化了。
有了这次的切身参与,15岁的我忽然意识到,真正好的产品,其实不是求人去买的,而是必须要有市场需求,真正好的产品是有人来拉住你的手,来恳求你,而我们的企业不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还要央求亲属给面子购买,显然不能算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不过,这已经充分奠定了下一次成功的基础。
1979年年中,我已经对建立公司的整个程序了如指掌,我第一次像模像样地撰写了公司的财务报告,不但包括《收入报告》(statement of earning)、《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还有《清算报告》(liquidation report),我第一次知道了公司的运转需要现金流的顺畅,我们知道批发商对于付账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他们需要30天才给我们结账。我也第一次知道,当我们把商品销售到田纳西州以外的公司时,田纳西州的税率是不适用的。在写财务报告的时候,我们惊喜地发现每个股东得到64.90美元的回报,这个结果创造了我们高中有史以来最高回报率的公司。让我更自豪的是这个公司经过评比,得到了1978年全美junior achievement的第一名,成为了那一年的 company of the year (年度最杰出公司)。
这次小小的成功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金钱的收获,而且是收获一种 我可以成功的 信念。
成功企业家名人的创业故事案例篇4
一个成功的人,他心中始终明确一点,当他在向前奔跑时,除非是有猛虎拦路,否则,如果路上只是有些石块或坑洼,都可以忽略不计,只管向前冲。如果做什么都要把路上的障碍清理得干干净净,那你将永远无法到达终点。
李金元有1.80米的身高,100公斤的体重,一双大手宽厚而有力。,他出访泰国时,一位泰国政要在和他握过手后,深感他的手大得不寻常。李金元意味深长地对这位政要说:“我的心比手还要大。”的确,李金元的心一直很大。
1958年出生在河北农村的李金元,因为痛恨饥饿,才14岁就闹着要去挣钱,他不顾父母的反对,到华北油田当上了一名连工作服都撑不起来的石油工人。
当了两年工人,李金元被调去搞后勤工作。在买米买菜之中,他悟到了买卖的学问,并大胆地开始了粮食生意—北方的粮食便宜,他收购粮食、豆饼,一火车皮一火车皮地运往南方,一趟就能赚好几万元。他收购的时候不付现金,但等货款到手后,他非常坚守信用,把所欠的收购款一分不少地付给农民。就这样他赚到了第一桶金。
不知道什么时候,城市里开始出现了服装干洗店。年轻的李金元也看准了这个商机—但他不是开干洗店,他要做大生意,办起了制造厂,专门制造干洗机械。随着各地干洗店数量的急剧增多,李金元的干洗设备供不应求,赚得不亦乐乎。
生意是火爆了,但李金元也有些烦恼。卖了一年干洗设备后,他一算账,还有40多万元的设备款没有收回。不管他怎么催对方还款,对方总是说:“你等等,再过两个月钱就能周转了,到时候你再来吧。”
而让人意外的是,李金元突然宣布放弃要账,转而专心致志地投人到建设一家面粉加工厂的事务中去。很多人都不理解地问他:“要账与办厂可以同时进行,你为什么一定要放弃要账?”李金元说了一句当时从深圳特区传出来的、新鲜得让人不太明白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他说:“我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讨那40多万元的死钱上,我得把时间用来干大事。
我把对付人家扯皮要账的时间省下来建厂,可以很快就赚回不知道多少个40万元……”就是这个可以忍痛放弃40万元的李金元,在几经风浪沉浮之后,果然成就了大事业—创办天津市天狮集团,他成为世界级企业家、全球直销界领军人物和国际著名慈善家。
李金元的成功在于他始终知道自己该去做大事,没有时间浪费在小事上—从一开始做生意就不是做小打小闹的贩卖而是贩运,到人家开干洗店他却开干洗设备厂,再到放弃40万元的“小账”而专心于发展办厂赚回“大账”··一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你芝麻也想要,西瓜也想要,到头来的结果不是两样都没得到,就是只能得到可怜的一点儿芝麻。一个成功的人,他心中始终明确一点,当他在向前奔跑时,除非是有猛虎拦路,否则,如果路上只是有些石块或坑洼,都可以忽略不计,只管向前冲。如果做什么都要把路上的障碍清理得干干净净,那你将永远无法到达终点。
成功企业家名人的创业故事案例篇5
当你在困难面前停滞不前的时候,别人却实现了梦想,这不是因为他有很多本钱,而是因为他知道,机会永远靠自己创造,只要有足够的智慧,即使只有一块没用的石头,也能煮出一锅鲜美的汤。
阿龙原来在学校做老师,由于收人不高,他就辞职后创办了一家文化策划公司。因为阿龙没有过硬的人际关系背景,一开始的时候公司业务很少,他一心想要增加公司的知名度,把公司宣传出去。可是本钱少,做不起广告,怎么办呢?一直在发愁的阿龙,有一天无意中在出租车上听到本地一家调频广播电台的一档点歌节目很受欢迎,他就突然产生了灵感。一回公司,他就策划了一份方案,分派给全公司的员工去实施。
从第二天开始,这家电台的点歌节目里就不断地接到类似这样的电话:“喂,你好!我是_策划公司的,我的电话是____,我想为我们公司全体同仁点一首歌,祝他们……”每一次打电话的人不一样,但开场白一样,送歌的对象不同,理由不同,有的是为同事表达生日祝福,有的是向同事表示某种祝愿,有的是为客户点歌,有的是为朋友点歌。这样隔三岔五的,听众总能听到他公司的名字。连主持人最后都发现他们是在做免费的广告,啼笑皆非又无可奈何,而他们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
除了装作点歌,阿龙又盯上了各种求医问药的节目,佯装患病,打电话到节目里咨询,又把公司的牌子亮了出来。甚至因为经常要请客户到歌舞厅、夜总会等地方去玩,他也总会在点歌时,抓住两首歌曲的间断时间说一段开场白,报一下公司名号,又给公司做了宣传。
在阿龙的策划下,公司全体员工都具备了随时随地给公司做广告的意识。于是,阿龙没有花一分的广告费,却让自己的公司“名声”越来越大,人们在不知不觉之间,就深深记住了他公司的名字。于是客户也就纷至沓来,阿龙就这样成功了。
阿龙的成功经验,令人感慨万千。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抱怨自己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想创大事业却没有本钱,于是总是安于现状,不敢去开拓未来。但他们却没有转换思维方式,想一下,成功并不是树上的桃子,总是安安静静地等着你来摘,而是需要你自己创造,并要懂得利用一切机会,就像花朵,要懂得借助风的媒介,才能“雌雄”合一,结出果实。
聪明人就是这样,哪怕身处绝境,也能找到希望。有这样一个古老的西方故事:一个流浪汉因为饥饿难耐,就想了个主意,敲开了富人的门,对富人说:“我带了一块石头,想借一下你的锅来煮石头汤喝。”富人很纳闷,石头能煮汤喝吗?好奇之下,他开门让流浪汉进了家门,借了一口锅给他,流浪汉马上把石头放人锅中。煮汤得有水啊,富人就给了他一些水。流浪汉又说:“要是有点盐和调料就更好喝了。”富人又给了他盐和调料。流浪汉说:“真香,要是再有点胡萝卜和番茄就更好了。”·一 富人又都给了他。
于是,流浪汉凭着一块实际上没有任何用处的石头,却喝上了一顿有滋有味的汤。
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也许你和别人都一样,曾有远大的目标和伟大的理想。而当你在困难面前停滞不前的时候,别人却实现了梦想,这不是因为他有很多本钱,而是因为他知道,机会永远靠自己创造,只要有足够的智慧,即使只有一块没用的石头,也能煮出一锅鲜美的汤。
成功企业家名人的创业故事案例篇6
斯上校退休后拥有的所有财产只是一家靠在高速公路旁的小饭店。饭店虽小,但颇具特色,与众不同。可最受欢迎的、也是客人最爱吃的一道菜就是他发明烹制的香酥可口的炸鸡,仅此就给他带来了一笔可观的财富。多年来,他的客人一直对他烹制的炸鸡赞赏有加。可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由于高速公路改道别处,饭店的生意突然间也一落千丈,最后只好关门歇业。被逼无奈,桑德斯上校决定向其他饭店出售他制作炸鸡的配方,以换取微薄的回报。
在推销的过程中,没有一家饭店愿意购买他的配方,并且还不时地嘲笑他。一个人在任何年龄被人嘲笑都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更何况到了退休的年龄还被人嘲笑,这就更令人难以接受了。而这恰恰发生在了桑德斯上校身上。他不但被人嘲笑并且接连不断地被人拒绝,可见这些经历对他的影响有多么巨大。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在没有找到买主之前,他开着车走遍了全国,吃住都在车上,就在被别人拒绝了1009次后,才有人终于同意采纳他的想法,购买他的配方。从此后他的连锁店遍布全世界;也被载入了商业史册。这就是肯德基的由来。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桑德斯上校,就在所有的肯德基店前树立一尊他的塑像,以此作为肯德基的形象品牌。俗话说: 神枪手是一枪一枪打出来的! 缺乏坚持不懈的毅力或者认为自己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两者都是阻碍大多数人勇于改变的关键原因。如果你能够紧紧抓住自己的目标不放并坚持不懈,那么很快你就会超过大多数人。记住,是你掌握着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一心想达到一个目标,就一定会有办法取得成功。
成功企业家名人的创业故事案例篇7
尔 盖茨是微软公司主席和首席软件架构师。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和商业计算软件、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方面都是全球范围内的领导者。在_年6月截止的上个财年,微软公司的收入达620亿美元,在7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全球的员工总数超过91000人。
盖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和两个姐姐一块在西雅图长大。他们的父亲,william h.gat es ii,是西雅图的律师。盖茨已故的母亲,mary gates,是学校教师,华盛顿大学的董事以及united way international的主席。
盖茨曾就读于在西雅图的公立小学和私立的湖滨中学。在那里,他发现了他在软件方面的兴趣并且在13岁时开始了计算机编程。
1973年,盖茨考进了哈佛大学。在和现在微软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 鲍尔默结成了好朋友。在哈佛的时候,盖茨为第一台微型计算机 mits alt air开发了basic编程语言的一个版本。
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盖茨离开了哈佛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他与孩提时代的好友paul allen在1975年创建的微软公司中。在计算机将成为每个家庭、每个办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这样信念的引导下,他们开始为个人计算机开发软件。盖茨的远见卓识以及他对个人计算机的先见之明成为微软和软件产业成功的关键。在盖茨的领导下,微软持续地发展改进软件技术,使软件更加易用,更省钱和更富于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