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戎生平及主要事迹故事

| 思恩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肯定对各类事迹故事都很熟悉吧,既然这样,那么徐一戎生平及主要事迹故事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徐一戎生平及主要事迹故事,供大家参考!

徐一戎生平及主要事迹故事

徐一戎生平及主要事迹故事篇1

徐一戎同志是农垦科学院终身不退休研究员,被誉为“北大荒水稻之父”。

徐一戎把毕生心血倾注到水稻栽培技术研究、推广和教学上。他研究的寒地水稻栽培技术成果,目前已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推广,成为稻农致富的“金钥匙”。

仅1993年以来,垦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就由1984年以前的平均21.6万亩,发展到现在的近1500万亩,水稻单产、总产分别由159.7公斤、0.4亿公斤,提高到提高到2007年的531.5公斤、79.7亿公斤,其科研成果在垦区推广面积累计增效就达90多亿元,实现了种植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二十多年来,他一直住在仅有57平方米的简易居室里,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退休后,他拒绝高薪聘请,坚持在多年工作的岗位,每月只领取60元的返聘费。他下基层不要讲课费,不报出差补助费,几年累计达30多万元。徐一戎老先生把和已故夫人康静云女士几十年来省吃俭用的所有积蓄,加上10月份刚发工资全部拿出,凑足100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给农垦科学院。为此,省农垦总局决定由总局和农垦科学院各出资200万元,设立徐一戎水稻科研基金。

徐一戎生平及主要事迹故事篇2

徐一戎研究出的2项新栽培技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户,也惊动了黑龙江农垦总局的领导。他们正苦于北大荒大面积种植土豆产量低、职工增收难的难题。一天,总局主要领导来到水稻所与徐一戎“切磋”了大半天后,激动地握着他的手说:“老徐,你给我指出道路了:旱路不通走水路!”

1998年和1999年,通过推广水稻科研项目与垦区大面积旱改水结合,北大荒连续两年实现粮食产量、职工收益成倍增加。黑龙江农垦总局当即决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把北大荒变成东北地区的水稻主产区。

徐一戎还在不断攀登,他创新了高寒地区叶龄诊断栽培新技术。每次去地里,他都不忘带那把“稻子手术刀片”。这年,水稻正分蘖的时候,他来到了291农场的一块稻田,竖看横看以后走到地中间拔出一株稻秧,切掉根部后用刀片把细嫩的稻秆劈成两半,杆劈面上淡淡的绿液慢慢浸了出来。徐一戎看了根系,又看纹络,对农场的陪同人员说,上数第三个叶子已经显长,从解剖看,上叶还要长,说明这块地比正常用量起码多施了1/3的肥料,因此可能要比正常稻子提前6-7天封垄。一有劲风就容易倒伏,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产量就不会超过400公斤了。

从291农场来到850农场的一块水田,见到移栽的稻苗枯黄且瘦小。徐一戎拔出一株,又用刀片劈开稻秆,看了看说,这片稻子十有八、九是在棚里育苗时,翻浆有水,播上种子又复土了。这就不叫旱育稀植,成了水育稀植,不但不会增产,反倒会减产,亩产不会超过300公斤。

当年秋天,正值稻粒灌浆时,291农场那块稻田全部发生倒伏,亩产只有173.5公斤。850农场那块稻田的产量,200公斤刚刚出一点头儿。“稻医华佗”徐一戎的美名,从此传开了。

徐一戎生平及主要事迹故事篇3

徐一戎的生命已经融入了水稻事业之中,对金钱和享受从无过求,他于1989年到年龄一退休,科学院就返聘了他,每月聘金50元,后来又增到60元,这样算来,每月开1700多元,还没有没退休时得到的薪水多。有的县城,有的农场说要以5万元年薪聘他,有的开到了17万,他都丝豪没有动心。

1997年以来,仅不要的讲课费和不报的出差补助就达30余万元。在他家简易的居室里,摆放的还是他结婚时的旧家具。一支只有七角钱的圆珠笔,一个获奖时的提包,他使用了30多年。他曾深有感慨地说,搞农业科研不容易,农民种地更不容易,粒粒皆辛苦呀,我们国家、我们垦区都不富强,还需要艰苦奋斗,厉行节约。2008年8月8日,徐一戎作出了一件惊人之举。他把省吃俭用的全部积蓄和各种奖金共100万元,捐赠给农垦科学院。为了凑够100万元,老人还特意等领完当月工资。

为了弘扬徐一戎的奉献精神,当年10月,省农垦总局党委决定,农垦总局和农垦科学院各出资200万元,连同徐一戎捐赠的100万元,设立徐一戎水稻科研基金共500万元,用以支持垦区的水稻科研事业。

徐一戎生平及主要事迹故事篇4

离开大学校园已经60多年,徐一戎至今还记得,他在《农业经济学》的课堂上学到了“工农剪刀差”这个词。

老人微皱眉头:现在是该想办法来补贴农业了。

老人不仅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这几年,他岁数大了,有些稻农担心他的身体不敢找他,为了不连累别人,老人每次去田间地头都在上衣口袋里放上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我是自己愿意来的,出了什么事由我自己承担,与别人无关。

徐一戎生平及主要事迹故事篇5

因为通晓日语和家庭出身不好,徐一戎曾多次跌入人生的“断层”。有一次,他被遣送回老家辽宁北镇县。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提“条件”:要求去一个有水稻的地方。

到村里的第二天,村主任找到徐一戎:“听说你会种水稻,能不能帮我们参谋参谋?”徐一戎跟着村主任来到稻田地,拾起一棵稻穗,看了看说:“你们去年种的是‘农垦21号’,亩产也就500斤吧。”

此语一出,周边哗然:“这个黑大个可不得了。往那儿一站,就把咱们的品种和产量都报出来了。”

打这以后,徐一戎就成了远近乡村的参谋。从整地到育秧、从播种到打药,乡亲们都来找他。徐一戎更是乐此不疲。他在用另一种方式延续自己的课题。

直到1974年,50岁的徐一戎重返水稻所,承担起农业部寒地水稻直播高产和防御冷害2个课题。他和助手丈量出6分地作为品种资源“小区”,播下了730个品种材料,后来又选出30个品种播进了余下的8亩“大田”。

为了准确及时观察每一个品种的长势变化,徐一戎长时间泡在水田中,整地、播种、施肥、灌水、除草、灭虫、收获,从头到尾一项不落,还要在劳作之余确保每一个数据的调查、记录、收集、整理。炽热的阳光剥掉了他身上一层又一层皮,他却因此掌握了寒地水稻生长期间前期升温慢、中期高温时间短、后期降温快的特点。把握了气温规律,他便着手研究水稻低温敏感期、水稻生育期及栽培界限期,选用适于当地温度条件的耐冷早熟高产品种。1000多个夜以继日地不懈努力后,在8亩试验田中,徐一戎终于用“合江19号”,创造了直播水稻亩产千斤的纪录。

徐一戎生平及主要事迹故事篇6

1989年退休返聘后,徐一戎每月领取60元的返聘费作为报酬,直到被授予“终身不退休奖”,返聘费才被提高到200元。徐一戎生活很简朴,外出不住宾馆,下场有时搭个便车,从来没有向院里提出使用专车。财务处的一位同志问他:“徐一戎,您怎么从来都不报差旅费呢?”他说:“我没有差旅费,到农场去吃住都在场里,走路就搭个便车。”可徐一戎帮困难农户垫付的种子、化肥、农药钱时却从来不含糊。一年下来,不但搭上了返聘费,连工资、稿费、讲课费都花掉了。

如果是为了钱,徐一戎早就不在现在这个位置上了。

徐一戎生平及主要事迹故事篇7

丰硕的科研成果变成了巨大的生产力,换来党和人民给予他崇高的荣誉。

近年来许一戎先生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黑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特等劳动模范等称号,并被聘为我国北方水稻科学技术协会荣誉理事长,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徐一戎先生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我国北方寒地水稻栽培事业,被中宣部列为全国重点宣传典型人物,被中央电视台誉为“南袁北徐”,即南有袁隆平北有徐一戎,被广大人民群众誉为“北大荒寒地水稻之父”。

徐一戎生平及主要事迹故事篇8

水稻亩产达到1400斤至1600斤称为“超级稻”。

2001年,77岁的徐一戎开始了寒地水稻优质高产群体素质标准及调控技术的研究。他将所有指标系统化,按育苗、分蘖、长穗、结实4个生育期分段,提出了一系列群体素质标准,并以叶龄诊断栽培技术为核心制定了群体调控的相关措施。这项课题把传统的种、管、收流程式栽培技术,发展成为群体叶龄诊断、指标评定、群体调控的栽培技术新体系,拓宽了水稻提质增效的新空间,可使大面积水稻产量提高8%左右。目前,农业部已确定将北大荒列入全国超级稻研究规划。

几年来,徐一戎完成科研著作14部,发表科技论文70余篇,翻译日文科技资料200多万字。其中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图历》一书,已3次再版。

1989年徐一戎退休了,但他有两个放不下,一个是北大荒的水稻、北大荒的稻农离不开他;另一个是科学院的课题离不开他。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大会决定,聘徐一戎为终身研究员。

徐一戎依然走在北大荒的田埂上。稻田里的秧苗分蘖了,结实了,黄熟了。徐一戎心中在低吟那首自己喜欢的诗词:“浅步人间古稀年,红褪腮边,白染鬓边,遍尝苦辣与酸甜。喜在眉尖,苦在心尖,半是农民半是仙。血写真言,汗洒田间,还将老骨还稻田。播个秋天,长个春天!”

徐一戎生平及主要事迹故事篇9

徐一戎给稻农讲技术,稻农都说讲得明白通俗易懂。与稻农接触,徐一戎经常用的一个词是“咱们”。在他看来,技术就是大家用的,所以没有什么你们、我们,只有咱们。稻农们听他的课,没有唠嗑的,生怕漏掉了一个字。常常是椅子摆到了讲台底下,过道处站满了人。

他的电话也自然成了稻农的科技咨询热线,生产季节,他天天都能接到稻农打来的电话,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接100多个电话。在稻农们的眼中,老徐头根本不像专家,而徐一戎也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我其实就是一位有知识的稻农。”

徐一戎生平及主要事迹故事篇10

徐一戎的付出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评价。

仅2009年以来,先后获得黑龙江省省经济风云任务特别奖、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功勋奖、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发展突出贡献奖、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并在今年荣获第四届中华农业英才奖。不过,对这些看得很淡。徐一戎表示,今年我八十八岁了。“八十八啊,就是中国字中大米的“米”字,我和水稻大米打了一辈子交道,我还想为水稻事业再贡献点儿余热,哪怕多教会农民一点儿技术,多帮助农民解决一点儿问题,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徐一戎生平及主要事迹故事篇11

耄耋之年的老人,他图什么?1989年刚刚从农垦科学院退休之后,有农场提出年薪7万元请他去当顾问,可他不干。“我要收了你的钱,就只能在这儿干,其他的地方我就去不了了。”老人撂下一句话,“你要给我钱,我就不来了,你一分钱不给,我照样来!” 老人这一生把钱看得很淡,但他却深知钱的分量。2008年金秋,他决定把老两口省吃俭用一辈子攒下的钱捐给农垦科学院,老人搜罗了自己所有的17张存款单,发现离100万元还差24000元钱,他又等了几个月,攒足了工资最终凑成100万元。

这是太沉的100万元。我们特别想知道,是什么力量让老人捐出毕生的积蓄,可他却语气平淡:如果这点钱能为水稻事业做点事就算值了,结个半瘪子也比空壳强。

老人热爱耕作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次他去农场讲课,一位稻农非要拉着他去坐坐新买的小车:“我这小车相当于是您买的,我得拉您一圈!”听到这,老人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这位老人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一个沉甸甸的“米”字,他的人生也犹如一株水稻,饱经世间风霜,却无私地回报给黑土地。在茫茫的北大荒,徐一戎收获了富足的人生。

徐一戎生平及主要事迹故事篇12

1981年初秋,北大荒满山遍野一下子变得白霜茫茫。突如其来的早霜冷害,给新品种水稻造成致命打击。秋收后一算,平均亩产还不足150公斤。经此变故,北大荒的水稻种植面积也由43万亩骤减到18万亩。水稻所的人也劝徐一戎:“老徐,看来北大荒这个地方,研究水稻没什么希望了。”

徐一戎在沉默中度过了几十个难眠之夜。随后,他给自己确定了“寒地水稻计划栽培防御冷害技术”的新课题。

北大荒三五年就会发生一次低温冷害。水稻是喜温、敏感性作物,一次低温就可能导致灭顶之灾。尤其孕穗期间,如果连续出现三五天17℃以下的低温,就会出现空壳、瘪粒,导致大幅减产。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徐一戎挑选20多个品种进行了耐冷性试验。

条件有限,他们就将秧苗栽在60多个花盆、10多个木槽里,放在经过处理的畦池中,用井水考验耐冷性能。同时通过调控,让分蘖期提早,让长穗期提前,错过低温段。这一措施很快成了寒地水稻栽培的常规措施。

徐一戎生平及主要事迹故事篇13

退休后,很多地方都想高薪聘请徐一戎。一次,一个农场的经营者找到他说:“我们农场是水稻种植大户,要有你这么个专家,技术方面的事就啥也不用愁了。您要是愿意帮忙,我们按高标准给您建一所大房子,年薪17万元。”“多少钱?”徐一戎故作惊异。“17万!要是您老觉得少,我们再……”对方强调。徐一戎话题一转:“别说你出17万了,就是你在这17后面再加个‘零’,你要能把我从科学院这个位置上拉走,就算你有本事!”

徐一戎说,17万元年薪和每月200元的返聘费之间是无法衡量的。但有一个事实不能忽略:我在这儿工作,是为全省的水稻种植服务的,组织上给我这个位置,便是我最大的荣誉。这是我一辈子最想干、最喜欢干的事;我要是为了钱给某个人工作,那我“徐一戎”便会被人看不起。我要用自己的一生为北大荒的水稻发展史写下完整的一笔。

徐一戎生平及主要事迹故事篇14

徐一戎先生1943年毕业于奉天农业大学农学系,抗战胜利后又在东北大学农学系深造一年,于1947年毕业。

1949年~1954年,在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计划处工作。1954年东北人民政府撤销后,先后在黑龙江省连江口农场丶合江试验农场任农业技师丶技术室主任,副场长等职。一九五七年反右时,受到批判和斗争,被撤销职务并划为右派。老伴不理解,离他而去。

一九六九年,他被“遣送”回原籍辽宁省北镇市“劳动改造”。

徐一戎生平及主要事迹故事篇15

1989年,65岁的徐一戎正式退休了。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希望他能继续工作,他欣然同意。许多地方也都想高薪聘他。一次,某农场场长找到他,说要给他按高标准建一所大房子,每年再给17万元请他,可徐一戎却没答应。他说,就是在17后面再加个零,我也不会离开现在的岗位。但是,不管哪个农场有问题,不用花钱,我准到!

谈起这件事,徐一戎说:“17万元年薪和每年600元的返聘费差别很大。17万元年薪确实丰厚,可是,我要一去,那我就要让金钱支配,我觉得这没什么意思,服务面就小多了。而我在这里是面向整个北大荒,是为全垦区乃至全省的稻农服务,这是我这辈子最想干、最喜欢干的事。”1997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决定,徐一戎为永不退休的水稻专家。

“我这辈子最亲的就是水稻,要是几天看不见水稻,我这心里就空落落的。”已经82岁了,徐一戎越来越有一种紧迫感:“必须抓紧时间再写一到两本书,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好好总结总结,给稻农多留下点有用的东西。”

徐一戎生平及主要事迹故事篇16

徐一戎听说一名日本稻农在方正县德胜村推广旱育稀植技术失败。这名日本稻农叫腾原长作,为表达对中国人民养育日本投降后遗孤的感激之情,来这里传送正风行日本的高产“旱育苗移栽”新技术,却不料水稻苗得了“立枯病”。

徐一戎赶到地里的时候,当地村民正和腾原长作焦急地商量对策。徐一戎抓一把床土在手里捻碎看了看,又拔出一撮稻秧从根到梢细观察了一遍,然后告诉大家,日本稻农用的育苗土全是商品土,进入市场前已严格进行了调酸消毒,而德胜村是自由取土。旱育苗的床土必须调酸、消毒才能防止立枯病。

徐一戎也从中受到启发:使用自己筛选出的稻种,配套日本的旱育苗栽培法,是不是能让产量大幅提升?在水稻研究所和两个农场试验“旱育稀植”,效果确实不错。他又马上跑遍北大荒87个可种水稻的农场、500多个生产队组织推广。

这两年,徐一戎在水稻田里走的路、蹲在地头写的记录、灯下伏案写的研究材料成倍增加。根据这些一手资料,他制定出了适于北大荒高寒地区旱育稀植的可行方案,方案将北大荒的土种细分为黑土、白浆土、棕色土等6个土种,具体标明了什么样的土质、什么样的地区栽培多少株数。

第三年,庆阳农场推广了结合旱育稀植和寒地水稻计划栽培防御冷害技术。这一年,有8个农场遭受了和1981年同样重的早霜,水稻收成仍平均在400公斤上下,其中有60%的面积亩产超过了千斤。

徐一戎生平及主要事迹故事篇17

徐一戎一年的时间被分为了三部分:100多天到各农场去讲课推广技术、检查水稻质量。100多天时间在六个实验基点的田里做现场科研,跟农技师、种植员一起劳作,像个普通农民一样泡在泥水地里。100多天在办公室里撰写、翻译科研著作,撰写科研论文、科研报告。

2006年年底,院里的同事从日本又带回一些关于水稻生产的资料,徐一戎一有时间就坐在电脑前,开始翻译、编写工作。同时2004年开始,徐一戎主持承担的“寒地水稻优质高产群体素质标准及调控综合技术研究”这一课题也在继续,课题完成后将使垦区的寒地水稻生产由传统迈向现代。

用尽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徐一戎,获得的荣誉无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长特别奖、全国农业优秀科技工作者……徐一戎说,“获得这些荣誉是因为组织上多年安排我做这件事,才有了这个机会。获得的奖励,不是我个人的奖励,我是代表众多的科研人员来领奖。如果这些都没有,我还是要搞水稻科研工作、技术推广工作,用一生来做这件事。”

春华秋实,一年又一年,稻田里的秧苗分蘖了、结实了、黄熟了,微风吹过,留下醉人稻香一片……

徐一戎生平及主要事迹故事篇18

徐一戎先生把水稻研究视为自己的生命,矢志不渝,在逆境中仍然不忘自己为之献身的事业,他向政府要求到有水稻的地方去劳动锻炼,所以他没有选择回老家,而是来到北镇县内当时最偏僻最困难,但有水稻的洼区一一吴家公社。这里交通不便,全是没有沙石的土路,下点小雨就走不了车,一到春天翻浆更走不了车,公交车一年通不了半年。地势低洼易涝,却没有可以灌溉的水,种旱田多半是春夏长势良好,一场大雨就扔了。比如1969年,秋季下一场大雨,结果全乡三万多亩地,只打900万斤粮,亩产不足三百斤。社员住的房子,几乎全是大泥剁墻茅草房。个别困难户家图四壁……。面对这种困难情况,徐一戎先生并未动摇。结果被安排到合兴大队的一个生产队。这个生产队,劳日值只有三五角钱,最高五六角钱,有时一个劳日只挣一张邮票钱。他孤身一人,在那里他住着低矮的茅草房,睡着土炕,烧秸杆做饭,一住就是三年多。

刚来到合兴大队,他被大队干部领到了当时社员正在翻秋茬的稻田里,他顺手拣起一株丢在稻田里的稻穗捻了捻,随口说,这是“农垦21号”。又拣了几株稻茬仔细看了看说,这稻子也就打个500来斤吧,大队干部十分惊讶,“你真神了”。消息传开了,“新来的这位下放干部,往地里一站,就知道咱种的水稻是啥品种打多少粮,真神了。”社员们都被他的知识折服了。后来他被大队聘为义务水稻技术员。劳动锻炼期间,他经常和和社员一起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并且从选择品种、育苗、秧田管理、插秧、水肥管理、防虫灭病,全程毫无保留的向社员传授水稻丰产栽培技术。每当县丶公社办农业技术训练l班,或召开有关水稻生产的现场会,邀请他讲水稻生产技术,他都不厌其烦,从不推辞。在插队期间,在没有设备的情况下,仍然不忘水稻生产试验研究,搞起不同品种在本地生产性能对比试验,遗憾的是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些不知情的社员割稻子时,把他的试验田割参杂了,几年的辛苦白瞎了,害的他拍大腿,几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一九七二年底,随着落实干部政策,他又回到黑龙江省工作。先后在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任副所长、高级农艺师、总农艺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省水稻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1997年起,成为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终身不退休研究员。

徐一戎先生的一生还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按年龄来说,他应该在1984年退休,他却退而不休。他的许多成就,都是在“退休”后的30年里取得的。

徐一戎生平及主要事迹故事篇19

农业、庄稼、水稻,倾注了徐一戎半个多世纪的汗水、激情、梦想、荣誉。然而,真正让他如鱼得水的还是改革开放这三十年。1974年,徐一戎被摘掉戴在头上多年的右派帽子,重返水稻科研第一线时,已年满50周岁。正是在人生半百的起点上,他开始了向寒地水稻进取的挑战。

1978年,重返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不久的徐一戎,是在自己的水稻试验田里,伸开双臂,拥抱“科学的春天”。此时,他正全身心扑在农业部下达的寒地水稻直播高产和防御低温冷害技术的试验。迈入55岁门槛的徐一戎焕发了生命的青春、事业的青春。

徐一戎生平及主要事迹故事篇20

徐一戎把走田埂戏称“走平衡木”,这是他此生最喜欢的“运动”。从水稻浸种、育苗、插秧一直到灌浆、抽穗、收割,哪里的水稻出现了问题,他就赶到哪里。每到一地,他都力争把浑身本事尽数传给稻农。北大荒的稻农们说,100个吃大米饭的人,可能有99个不知道徐一戎是谁;但100个种水稻的人,肯定有99个认识徐一戎。没有徐一戎就没有北大荒的水稻。

退休以后,徐一戎每年1/3以上的时间,都是在稻田边度过的。几十年来,他已累计为垦区内外的235个单位、35000多位稻农开办过水稻栽培技术讲座。有细心人算了一笔账:徐一戎往返于各地水稻产区的路程,累计起来已有8万多公里,相当于绕着地球走了2圈多。如果把他走过的稻田池埂连在一起,能从黑龙江的漠河一直连到海南的三亚。

为了让种惯了大豆、小麦等旱田作物的农民弄清楚、学明白水稻栽培技术,徐一戎不仅要对稻农进行技术培训,还要给他们算投入产出账。他的办公室和家里的电话都对所有稻农公开,一些水稻种植户将其称为“财神热线”。

18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