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戎个人事迹故事

| 思恩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要用到故事的情况还是蛮多的,既然这样,那么徐一戎个人事迹故事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徐一戎个人事迹故事,供大家参考!

徐一戎个人事迹故事

徐一戎个人事迹故事精选篇1

徐一戎1924年出生于辽宁北镇,毕业于原奉天农业大学和东北大学农学院,1951投身于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先后任农业技术员、副场长、总农艺师等职。

在北大荒,大约3年-5年发生一次低温冷害。水稻是喜温、敏感性作物,一次低温就可能是一次灭顶之灾。徐一戎在近20年的观察研究中发现,进入孕穗期间,如果连续出现17℃以下的低温,水稻就会遭受低温冷害大幅减产。与冻害不同,冷害是暖中之冷,常常是不动声色的。在孕穗期间只要有连续3天-5天的低温天气,大片水稻就会空壳,瘪粒。重灾区平均亩产竟只有二三十斤。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徐一戎选择出20多个有希望的品种进行了耐冷性试验。条件有限,他们就将秧苗栽在60多个花盆、10多个木槽里,放在经过处理的畦池中,用井水考验耐冷性能。他们采用不同的调控措施,从中筛选适宜北大荒的耐冷品种。同时,徐一戎采用调控手段,让分蘖期提早,让长穗期提前,错过低温段。这一措施很快成了寒地水稻栽培的常规措施。经过1000多个日以继夜的不懈努力,在试验田中,徐一戎使用合江19号品种,创造了直播水稻亩产千斤的纪录。

几十年来,他专注于寒地水稻的栽培技术研究,可谓痴迷。几十年来,他共积累了51本笔记、1282张卡片、251本摘录资料手册,完成科研专著14本,发表科技论文70余篇,总计2300多万字。先后主持研究了20多项科研课题,其中多项课题填补了省、国家乃至世界有关寒地水稻栽培技术领域上的空白。

徐一戎个人事迹故事精选篇2

徐一戎出生于1924年,毕业于伪满时期的奉天农业大学。1951年来到密山农场从事勘测设计,1956年来到黑龙江省公安厅佳木斯地区良种场(后来变更为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从此,他与北大荒的水稻结下了不解之缘。六十余年的水稻科研生涯,徐一戎见证了北大荒水稻的发展……

应该说,他的人生经历,浓缩了北大荒水稻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心路历程。

“浅步人间古稀年,红褪腮边,白染鬓边。遍尝苦辣与酸甜,喜在眉尖,苦在心尖。

半是农民半是仙,血写真言,汗洒田间。还将老骨还稻田,播个秋天,长个春天!”

——徐一戎

这词里的每一个字,都融入了他对水稻科研那痴痴的爱!

徐一戎个人事迹故事精选篇3

1989年,徐一戎推迟了五年从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正式退休;1997年12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又授予他“终身不退休研究员”的称号,经历了无数风浪和坎坷的老人激动不已:“和水稻打交道是我最高兴的事,要我多活几年,就得让我下地整水稻!”

“一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到底是多少?实践证明,通过改进栽培技术,还能不断把产量提高。”谈起水稻,老人兴奋地比划着,“比如上世纪90年代引进的"空育131",最开始的亩产只有450斤,可是不断提高栽培技术后,这个品种的亩产能达到1100斤!”

如今,老人对水稻的研究已不局限于产量,“市场经济要研究"质",否则产量再大也没用。”现在,他和他的队伍正在研究如何让水稻更好吃:米饭在入口时舌尖感觉如何?咀嚼时有没有筋道?吞咽时小舌头感觉如何?“我们的研究必须与时俱进。”老人说。

徐一戎个人事迹故事精选篇4

徐一戎这辈子最惦记的,就是水稻。

进入6月以来,黑龙江持续出现35℃以上的高温,比以往同期偏高4℃到6℃。

“气温这么高,我得到田里去看看!”记者刚进门,精神矍铄的徐一戎就送上了这样一句“问候”。

北大荒冬寒春凉,无霜期短,自古以来都是水稻高产的“禁区”。黑龙江农垦科学院水稻专家徐一戎创新的高寒地区水稻增产新技术,却使这里的水稻亩产由150公斤跃升到700公斤,使北大荒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北大仓”。

徐一戎个人事迹故事精选篇5

黑龙江省农垦管理局有104个下属农场,其中87个种植水稻,总计种植面积达1000万亩。徐一戎去过每个种水稻的农场至少2遍,有的农场他去过几遍连他自己都说不清了。对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的技术指导,讲解推广水稻科研的新成果,检查水稻育种、生长情况,他的足迹遍及田间地头。

1994年夏天,他在牡丹江分局的13个种有水稻的农场检查稻子质量,16天每天走五六个生产队,同行人称此行是“水稻质量万里行”。整个行程结束时看汽车的计程表,计数里程1.3万余公里,平均每天行走800多公里。

有细心人作过这样的统计,徐一戎每年奔走于各大小农场、科研单位的路程约合8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走上2圈儿。

徐一戎个人事迹故事精选篇6

徐一戎1924年出生。1951年,他来到北大荒莲江口农业实验场,担任技术室副主任。上班后,他把即将开发的10余个农场走了一遍后,看到这些农场有三分之二是低洼地块,他心底埋藏多年的水稻梦被点燃了。

北大荒土质肥沃,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地表江河纵横,地下水储量可观,大气降水充盈,极为适宜农业发展。但又因为北大荒地处高寒地带,冬季漫长、寒冷、干燥,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0℃,一年中有8个月都在冰雪的统治之下,冻土层最厚达到2.5米,所以人们不敢在这里大面积种植水稻。水稻种植对温度十分苛求,最怕冷害。过去,在北大荒的种植史上,一直以麦豆种植为主,几乎与水稻无缘,即使科技发展到今天,自然界的变化对于农业的影响也是不可抗拒的。

不信邪的徐一戎一头扎进稻田里。种子是第一道关口。短短几年,徐一戎行程近万里,搜集到近千份水稻种子,进行试种。

1984年,徐一戎的“寒地直播水稻早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他重点推广的“合江19号”突破直播水稻亩产千斤大关。寒地水稻禁区的大门第一次被叩开,水稻和玉米、大豆一样,进入北大荒主栽作物的行列。但是,北大荒每三五年就会发生一次低温冷害,每一次冷害都是水稻的灭顶之灾。尤其是水稻进入孕穗期后,如果连续三五天出现17℃以下的低温,水稻就会遭受低温冷害大幅减产,大片水稻就会空壳、瘪粒,重灾区平均亩产竟只有二三十斤。

直播技术把水稻的生长过程控制得再好,也无法弥补水稻在特殊冷害年份所欠下的积温,而积温不足就会导致水稻大幅减产。恰在此时,一名日本稻农在黑龙江方正县推广旱育稀植技术。徐一戎前去考察。回来后,他心里像开了一扇天窗般的亮堂:旱育稀植将稻种播在温室苗床上,待长成秧苗后再插秧入田。

这么一来,至少可以帮助秧苗在生长的第一个月抢到300℃的积温。制约水稻稳产、高产的“紧箍儿”似乎有了解开的可能。

徐一戎个人事迹故事精选篇7

1991年,建三江垦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丰收的果实被大水吞没。1992年,特大洪涝灾害再一次降临到建三江垦区。两年的损失相当于30年来国家给建三江垦区的全部投资,相当于100万台新出产的拖拉机被水冲走。被洪涝逼进死胡同的建三江人作出一个大胆决定:改只种植小麦大豆为种植水稻,变靠天吃饭为用天吃饭。建三江垦区慕名找到被誉为“寒地水稻之父”的徐一戎,请其“出山”帮助建三江垦区改种水稻。

又一个春天到了,徐一戎奔走在建三江垦区每块稻田的田埂上。“旱育稀植”水稻栽培迅速在建三江垦区的15个农场全面铺开,水稻的种植面积达到耕地的八成。那一年的秋天,建三江垦区迎来了久违的大丰收。

从只种小麦大豆到大面积推广水稻,从不会种水稻到种出世界同纬度最高水平的水稻,这是建三江垦区的一场种植革命。这场革命加快了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步伐,而它的引领者是徐一戎。

18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