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4广东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新鲜出炉,高考语文模拟考试都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广东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2024广东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1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动画《极速战警》在20多年前首次播出,主角们拥有特殊技能。故事发生在未来的东京,在无人驾驶革命很久以后,只剩下罗娜、理沙和走一仍然懂得如何开车。这群年轻人接受过的独特训练能派上用场,他们在夜晚追寻发生异常的自动驾驶汽车,这些汽车遭受了蓄意破坏或是代码出错。
从工业化初期,我们就一直担心机器可能会破坏劳动力。不过随着自动化出行大行其道,专业司机将在这些反乌托邦愿景中发挥主导作用。相比过去的恐慌,现在我们关于自动化对工作影响的焦虑有了更加严谨的基础。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几十年的技术变革已经积累在经济中。人们知道工作正在随着自动化的广泛运用而改变,但是没有理论指引研究者,甚至没有共同语言概述问题。随着政策制定者日益关注这个问题,一支由三个教授组成的跨学科的梦之队集结而成,以共同解决难题。在之后的几年里,这三个人找到了巧妙而全面的新方法,他们称之为“任务模型”。任务模型进行了两种基本区分。首先,“常规工作”和“非常规工作”存在区别。常规工作包括重复相同程序的任务。对此,教授们解释道:“这些工作可以由编程指令详尽地指定并由机器执行。”相比之下,非常规工作涉及解决问题和复杂的沟通。教授们写道:“几乎没有基于计算机的技术能从模型中得出推论,解决新问题,或者形成有说服力的论点。”其次,“体力任务”和“认知任务”之间有区别。体力任务主要涉及物理世界的操作,认知任务则发生在更加抽象的分析和互动领域。
运用这两种基本区分,我们就有可能对某项特定工作的重复性和智力要求进行分类。将两种基本区分一起使用,形成了四种截然不同的工作类型。教授们推断,每种工作类型具有完全不同的计算机化潜能(见表1)。
表1 任务模型预测工作的计算机化任务
任 务
常规任务
非常规任务
认知任务
例子
记录
构建/检验假设
计算
法律文书
重复性顾客服务
说服/销售
管理他人
计算机化潜能
基本可替代
互补性强
体力任务
例子
挑选或分类
看门服务
重复性组装
卡车驾驶
计算机化潜能
基本可替代
替代或互补机会有限
任务模型的概念框架已经改变了现在研究者理解自动化影响人类工作前景的方式,其具体预测已经证明非常有预见性和惊人的持久性。任务模型在2003年首次发表时,很多常规和认知任务的自动化程度已经很高。自动取款机严重削弱了银行柜员的地位,数据库破坏了文书工作。不过,研究者关于“挑选或分类”的自动化的预测仅在电子商务运营中实现了:正如我们之前所看到的,仓库机器人取代了人类工人。与此同时,对人机互补更乐观的预测也出现了。在医疗诊断中使用计算机视觉,能帮助医生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服务。不管怎样,人工智能极大地增强了人类的沟通能力,有助于说服他人。此外,尽管任务模型给卡车驾驶加上“替代或互补机会有限”的标签,但投资者不同意这种说法,仅在2017年就向自动驾驶卡车初创公司投资约10亿美元。即使你和任务模型的推测保持一致,不相信可能出现全自动卡车,但是计算机化的副驾驶员肯定在路上了。
尽管有些预测不够精准,但是任务模型在首次尝试解决真正棘手的问题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任务模型还需要10多年的时间,才能真正运用于全面详细地拆解所有劳动力,对每项工作进行测试。在此期间,机器学习的进步不仅推动了产业的计算机化,也促进了科学界的计算机化。讽刺的是,经济学实验室采用廉价的人工智能,揭示了自动化如何威胁到范围更广、过去认为安全的工作岗位。
值得注意的是,该模型只关注现有职业,将我们局限在某个位置上,我们所看到的未来只是今天劳动力的残余。不过,如果未来的工作和现在的工作不一样,那情况会怎么样呢?无党派团体“保护美国未来能源”发布了报告《美国劳动力和自动驾驶未来》,这个团体致力于降低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坚定倡导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能减少化石燃料消耗量。这份报告非常乐观,描述了自动化交通工具在这个国家对就业的影响几乎是“微不足道的”,直到21世纪30年代,影响才会有所显现。但即使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也能够应对这些影响,而不是面临灾难性的冲击。该团体的专家认为,即使在2040年就业最受冲击的时期,失业的结构性增长也将低于0.2%。他们认为自动驾驶汽车不会带来大规模、无法复原的失业,预测到2050年,通过减少拥堵、减少事故、降低耗油量、重新获得开车耗费的时间价值,自动驾驶汽车每年将带来7000多亿美元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该团体表示,这些效益的任何一项都远超预计的薪酬损失。
(摘编自安东尼·汤森《无人驾驶:从想象到现实》,沈瑜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工业化以来,人们对机器包括当下的自动化机器的担忧和恐慌从来没有停止过,因为机器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B.与常规工作不同,非常规工作涉及解决问题,像写法律文书这样的任务需要复杂的程序,当然对计算机编程指令的要求更高。
C.“但投资者不同意这种说法”中的“这种说法”,指的是任务模型认为卡车驾驶会被自动驾驶替代或补充的可能性较小这一说法。
D.无党派团体“保护美国未来能源”致力于研究问题,对自动驾驶充满信心,实质上是为了解决美国未来劳动力残余的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动画《极速战警》构想出未来东京可能发生的故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测性。
B.对于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正在被自动化所改变这一现象,任务模型提供了理论指引。
C.仓库机器人代替人类工人,反映出常规任务和非常规任务的自动化水平大幅提高。
D.任务模型虽做了一些精准预测,但其只聚焦现有职业且完全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介绍无人驾驶的动画,意在引出下文人们对自动化容易被破坏的担忧。
B.文章在任务模型的描述中,既有整体的概述,又有具体的事例,二者相互结合。
C.文章使用“不过”“即使”等词语,运用长句,彰显自然科学论著语言的严谨性。
D.文章结尾阐述的无党派团体的报告内容,运用具体数据论证了自动驾驶的前景。
4.在一次“人工智能与就业”的主题研讨会上,有人发言指出:“人类的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你对此持不同看法,请依据材料列出三个反驳要点。(6分)
5.学术论文的摘要可以让读者迅速了解文章内容,也便于论文的归类。请为材料撰写一段摘要。(5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鳟鱼游荡的小溪
[苏]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文本一:
这个元帅还很年轻。战斗中的损伤和行军使他的那张脸失去了光泽。除了疲惫不堪的行军和战斗,他几乎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不知晓。他从来就未曾想过从马鞍上俯身简单问一问农民,他的马匹所踩踏的草叫什么名字。无休止的战争教会了他保持沉默,教会了他忘却自己的生活。
那是在冬天,元帅的骑兵团在一个小城里过夜。白雪覆盖的山峦在夜里银光闪闪。①小城周围绵延着山毛榉森林,只有天上的星星在不停地闪烁,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凝滞不动了。
元帅住进了一家旅馆,独自一人坐在小客厅里的壁炉旁。他累坏了,只想一个人待着。整座小城都被白雪覆盖着,寂静无声。他现在很需要这种已经让他不太习惯的安静。
元帅紧盯着壁炉里燃烧的木块,并没有发现一位脸庞消瘦的老人已经走进客厅。这位陌生人穿着一身蓝色的带补丁的燕尾服。陌生人走到壁炉旁,伸出冻僵的双手去取暖。元帅抬起头,不满地问道:
“先生,您是谁?为什么会不声不响地出现在这里?”
“我是音乐家鲍姆维斯,”陌生人答道,“我之所以轻手轻脚地进来,是因为在这样一个冬天的夜晚,人会情不自禁地不发出任何声响。”
这位音乐家的脸庞和说话声让人产生了一丝好感,于是元帅思忖了片刻,说道:
“请坐到壁炉边吧,先生。我承认,我在生活里很少能够遇上这样安静的夜晚,所以我很高兴能和您说说话。”
“谢谢您,”音乐家回答道,“不过,假如您允许的话,我想坐到钢琴边弹会儿钢琴。一个音乐主题已经折磨了我两个小时了。我必须把它演奏出来,可是在楼上,在我的房间里,根本就没有钢琴。”
“好吧……”元帅答应了,“虽然对我来说,这个夜晚的宁静毫无疑问比最神圣的音响都惬意得多。”
鲍姆维斯坐到钢琴前,非常轻地演奏起来。元帅觉得,小城周围那厚厚的然而很轻盈的雪仿佛发出了声音;冬天仿佛在歌唱,被厚厚的白雪压弯了的山毛榉树枝仿佛在歌唱;甚至壁炉里的火苗也在歌唱。
“您恐怕是一个了不起的钢琴家吧?”元帅说道。
“不,”鲍姆维斯停了下来,说,“我只是在别人的婚礼和节日晚会上演奏而已。”
台阶旁传来马匹的嘶鸣声。
“好啦,”鲍姆维斯站起来,“他们来叫我啦。我得向您道别啦。”
“您这是上哪儿去?”元帅问道。
“两里地之外的山里,住着一个护林员,”鲍姆维斯答道,“女歌唱家玛丽娅·采尔尼现在就在护林员家里做客。今天是她二十三岁的生日,她举办了一个小小的生日晚会。②可是有哪一个晚会能够缺了老演奏员鲍姆维斯呢?”
元帅一下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先生,”他说道,“如果我加入你们的行列,跟你们一起在护林员的房子里度过这个夜晚,您会不会觉得这样太唐突?”
“随您的意愿吧。”鲍姆维斯有节制地鞠了一躬,回答道,不过显然,元帅的话还是让他有点惊讶。
“不过,”元帅开口道,“这件事对谁也别说。我摸黑走下台阶,悄悄地坐上停在那口井旁的马车。”
“可以,随您的便吧。”鲍姆维斯重复了一遍,再次鞠了一躬,走出门去。
元帅笑了起来。这天晚上他没喝一口酒,可是一丝不经意间泛起的陶醉感忽然以一股罕见的力量控制了他的全身。
③“到真正的冬天里去!”他自言自语道,“到森林里去,到黑乎乎的大山里去!这该多么惬意啊!”
他披上披风,悄无声息地走出旅馆,穿过花园,跨上井边停着的马车。
马儿在裹上一层银装的原野上飞奔。雪花飞到马儿热乎乎的脸上,融化了。严寒使森林变得更有魔力。深色的常春藤牢牢地缠住山毛榉树的树干,仿佛要尽力把树干里那些生机盎然的树汁捂暖和些。
突然,马儿在一条溪流旁停了下来。这条小溪没有封冻。它湍急地泛着水花,哗哗地淌过石块,从山洞里,从满是倒下的树木和冻硬了的落叶的密林里流出。
马儿走到小溪边饮水。不知是什么东西在马蹄下的水里闪现了一下,划出一道耀眼的水流。马儿受到惊吓,猛地一蹿,在狭窄的道路上跑开了。
“是一条鳟鱼,”车夫说道,④“一条快乐的鱼儿!”
元帅微微笑了一下。陶醉之感还没有过去。当马车来到一片山林中的空地上,停在一座有高高屋顶的老房子前面时,元帅仍然没有从陶醉中清醒过来。
房子的窗户里灯光明亮。门开了,元帅抖落身上的披风,拉着鲍姆维斯的手,一同走进灯火通明的低矮的房间,在门槛旁停了下来。房间里有一些穿着考究的男男女女。
一个女人站了起来。元帅望了她一眼,便立刻猜出,这就是玛丽娅·采尔尼……
(有删改)
文本二:
高尔基曾说过,“每一个人就其天性而言,都是艺术家”。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又不得不自行熄灭掉艺术和诗意的激情。而帕乌斯托夫斯基以其抒情的文字迫使我们重新去发现人身上的这一美好的天性。在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里,心灵的丰富与单纯完好地融合在一起,构筑成一个美妙的艺术世界。
“大自然之恋”也是帕乌斯托夫斯基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就帕乌斯托夫斯基作品那质朴清新的艺术风格而言,还是就作家执着于对人的心灵的铸造而言,他对俄罗斯大自然的眷恋都是一股强大的内在精神力量。在帕乌斯托夫斯基构建的人的生存状态之高度艺术情感化这一理想精神家园里,对大自然的生命体验是人的心灵世界实现艺术情感化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在帕乌斯托夫斯基看来,自然与我们人的心灵情感息息相通,自然具有独立的、需要我们以整个心灵的力量去充分感受的生命意义。
(摘编自董晓《白色的虹:帕乌斯托夫斯基短篇集·译者序》)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轻元帅长年征战,战争给他留下伤病和疲惫,让他忘却自己的生活,很少关注其他方面,习惯了冷漠和独处。
B.音乐家鲍姆维斯痴迷音乐,钢琴演奏技艺高超,经常在别人的晚会上演奏,他的偶然出现打破了元帅沉闷的军旅生活。
C.鲍姆维斯的钢琴演奏唤醒了元帅被战争侵蚀的麻木心灵,元帅陶醉在美妙的音乐和自然之景中,内心开始苏醒。
D.元帅对于参加生日晚会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但鲍姆维斯觉得元帅的请求比较唐突,既不敢拒绝又感到无可奈何。
7.下列对文本一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描写小城周围的景色,既表现了战争的压抑,也透露出希望,暗示下文情节的发展。
B.句子②表现出鲍姆维斯对自己演奏水平的自信,也表现出他与他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友善。
C.句子③反映出元帅的内心渴望,他想要去感受真正的生活,在寒冷的冬天去冷静地反思战争。
D.句子④一语双关,既是描写自然之景,照应标题,也暗示了元帅此时欢快自由的心境。
8.简要说明文本一中音乐家提出告别前,元帅对音乐家态度的变化过程。(4分)
9.文本二评论帕乌斯托夫斯基的艺术创作是“大自然之恋”,谈谈文本一是如何体现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善用兵者,当击其乱,不攻其治。不袭堂堂之寇,不击填填之旗。容未可见,以数相持。敌有至弊,吾因而制之;敌人执数,吾动则就阴。虎豹不动,不入陷阱;飞鸟不动,不絓网罗。物未有不以动而为制者也。是故圣人贵静。静则能应躁,后者能应先,数则能胜疏,博者能禽缺。故良将之用卒也,同其心,一其力,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止如丘山,发如风雨,所凌必破,靡不毁沮,动如一体,莫能应圉[注]。是故伤敌者众,而手战者寡矣。夫五指之更弹,不若卷手之一挃;万人之更进,不如百人之俱至也。今夫虎豹便捷,熊罴多力,然而人食其肉而席其革者,不能通其知而齐其力也。夫水势胜火,章华之台烧,以升勺沃而救之,虽涸井而竭池,无奈之何也;举壶盆而以沃之,其灭可立而待也。令人之与人非有水火之胜而欲以寡制众靡成其功亦明矣。兵家或言曰:“少可胜众。”此言所将,非言所战也。或将众而用寡者,势不齐也;将寡而用众者,用力谐也。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以少胜众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夫仁勇信廉,人之美才也,然仁者可夺也,勇者可诱也,信者易欺也,廉者易谋也。将众者,有一见焉,则为人禽矣。由此观之,则兵以道制胜,而非特以人才之贤,亦自明矣。故上将之用兵也,上得天道,下得地利,中得人心,乃行之以机,发之以势,是以无破军败兵。乃至中将,上不知天道,下不知地利,专用人与势,虽未必能万全,胜略必多矣。下将之用兵也,博闻而自乱,多知而自疑,居则恐惧,发则犹豫,是以动为人禽矣。
(节选自《淮南子·兵略训》,有删改)
[注]应圉:抵挡、抵御。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人之与人/非有水火之胜/而欲以寡制众/靡成其功/亦明矣/
B.今人之与人/非有水火之胜/而欲以寡制众靡/成其功/亦明矣/
C.今人之与人/非有水火之胜而欲/以寡制众/靡成其功/亦明矣/
D.今人之与/人非有水火之胜/而欲以寡制众/靡成其功/亦明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贵,意动用法,与《苏武传》中“反欲斗两主,观祸败”的“斗”用法不一样。
B.一体,指一个整体,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竭诚则胡越为一体”的“一体”词义相同。
C.特,本义公牛,此处意为特意、特地,与《陈情表》中“诏书特下,拜臣郎中”的“特”词义相同。
D.地利,指地理上的有利形势,人们常将其与天时、人和放在一起,用来概括通向成功之路的三大要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整然有序、气势恢宏的敌军,优秀的将领不会轻举妄动,不会轻易主动去进攻;在未摸清楚对方情况时,要采用多种方法与之周旋。
B.优秀的将领统率军队,不会让勇敢的士兵只身一人冲锋在前,也不会让胆怯的士兵只身一人往后撤退,他们行动时像风雨一般猛烈。
C.如果军队的力量没有一致性,即使统率的士兵很多,其战斗力也很小;倘若交战的双方都极力发挥自己的力量,也有可能达到以少胜多的目的。
D.依据带兵的水平,把将领分为三类,即上将、中将和下将,其中上将懂得天道,熟悉地利,也赢得人心,并且能够见机行事,因此不会打败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而人食其肉而席其革者,不能通其知而齐其力也。
(2)居则恐惧,发则犹豫,是以动为人禽矣。
14.文中运用章华台被烧的事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组唐诗,完成15~16题。
赠李愬仆射二首[注]
王 建
(一)
和雪翻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
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
(二)
旗幡四面下营稠,手诏频来老将忧。
每日城南空挑战,不知生缚入唐州。
[注]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军将李愬率军夜袭蔡州,一举生擒叛首吴元济,平定淮西之乱。
15.下列对这组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愬率全营将士顶风冒雪一夜急行军,可见其部队军纪严明,战士斗志昂扬。
B.李愬手下将士骁勇善战,使用火攻烧毁敌营,仅靠先头部队就已攻下蔡州城。
C.第一首诗在节奏上张弛有度,前两句紧张急促,后两句写得轻松,别具匠心。
D.平叛的军队层层围困蔡州城,却久攻不下,朝廷的诏令频发更让老将担忧为难。
16.这两首诗都写李愬平蔡之战,但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尚书大传·大战篇》中记载“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诗经·邶风·静女》中的“ , ”两句也表达了这种情感。
(2)中国古代文人对“寻”多有独到的体验,辛弃疾因强烈的渴望之情而追寻心中的对象,在《青玉案·元夕》中写下“ ”,白居易因强烈的好奇之心而探寻乐声的源头,在《琵琶行(并序)》中写下“ ”。
(3)“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简朴的话语道出了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比喻句“ , ”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运动有益于人体健康,但是,运动必须要适度。早在1924年就有研究人员指出,剧烈的身体运动会缩短寿命。荷兰脑研究所研究显示,以下两个因素决定寿命长短:新陈代谢和大脑的体积。 A ,人的寿命就越短,这与观察到的世界上顶尖运动员的寿命都较短的现象是一致的,因为剧烈的体育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身体能量,加快新陈代谢,从而缩减人的寿命。研究者在动物身上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果蝇的飞行活动越多,死得就越早。如果适当限制果蝇的飞行活动,可观察到它们的寿命会延长。
影响人的寿命的第二个因素是大脑的容量。大脑容量越大,思维越活跃,人的寿命也越长。众所周知,世界上杰出科学家的大脑体积都是比较大的,他们的寿命也更长一些。相反,那些拥有较小大脑体积的个体,比如唐氏综合征或小脑畸形综合征患者,他们的寿命通常都较短。那么, B ?研究表明,经常给大脑提供新信息来刺激大脑有助于大脑容量的提高。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9.材料对保持长寿有何启迪?请简要概述。要求使用包含正反对比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0~22题。
红烛啊!
①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A矛盾!冲突!
红烛啊!
B不误,不误!
②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吧!烧吧!
烧破世人的梦,
③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20.标序号的诗句中含有破折号,请分别指出其作用。(3分)
21.请从“青山”“白云”“明月”“斜阳”四个意象中任选一个,把握其特点,仿照画横线诗句的基本样式,写一节诗句。(4分)
22.请分别简析画波浪线处诗句的表达效果。(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任选其一,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包浆”是中国文物鉴赏中的术语,指器物经过人的反复揩磨,并在长久的时间之后形成的光泽。包浆富有韵味,深得文物爱好者的喜欢。
包浆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4年广东高三二模试题答案详解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20分)
1.【参考答案】D(3分)
【试题分析】根据原文最后一段,“保护美国未来能源”团体致力于降低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而非解决美国未来劳动力残余的问题。
2.【参考答案】C(3分)
【试题分析】依据文意,仓库机器人所操作的“挑选或分类”工作属于常规任务,故无法反映非常规任务的自动化水平提高。
3.【参考答案】A(3分)
【试题分析】从全文看,文章开篇介绍无人驾驶的动画,意在引出下文人们对自动化的担忧,而不是对自动化容易被破坏的担忧。
4.【参考答案】①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但并非所有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②人工智能会威胁到曾被认为安全的工作岗位,但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③对于人工智能对工作就业带来的影响,有些行业或工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会超过薪酬损失。
[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参考答案】自动化正在广泛地改变人类的工作和生活。“任务模型”的提出为研究者提供了理论指引,运用两种区分,“任务模型”有可能对某项特定工作的重复性和智力要求进行分类。“任务模型”的概念框架改变了现在研究者理解自动化影响人类工作前景的方式,其具体预测已经证明非常有预见性和持久性。在首次尝试解决真正棘手的问题上,“任务模型”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5分。自动化影响人类工作的现状,“任务模型”的作用、理解价值、未来前景,各1分,语句流畅1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注意字数不宜过多。]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参考答案】D(3分)
【试题分析】“但鲍姆维斯觉得元帅的请求比较唐突,既不敢拒绝又感到无可奈何”的说法不妥。小说中是元帅询问鲍姆维斯“您会不会觉得这样太唐突?”,并非鲍姆维斯觉得唐突,他只是觉得“有点惊讶”;同时鲍姆维斯对于元帅的请求也并不是“不敢拒绝又感到无可奈何”,而是说“随您的意愿吧”“可以,随您的便吧”。
7.【参考答案】C(3分)
【试题分析】“在寒冷的冬天去冷静地反思战争”于文无据。“到真正的冬天里去!”反映了元帅开始关注并想要去感受大自然之美,认为这“该多么惬意啊!”,而非要去“冷静地反思战争”。
8.【参考答案】①音乐家突然出现,打扰了元帅的安静,让他不满;②音乐家的脸庞和说话声让元帅产生了一丝好感,元帅高兴地邀请他交谈;③音乐家请求弹奏钢琴,元帅觉得琴声会破坏这个夜晚的宁静,犹豫后还是勉强答应;④音乐家弹奏钢琴,元帅沉醉其中,表达赞美之情。
[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9.【参考答案】①着力描写自然景物:用较多笔墨描写冬雪之夜的森林,宁静而充满生机;②质朴清新的艺术风格:讲述平凡事件(元帅和音乐家偶遇,一起参加生日会)、描写自然景物(雪、星空、山毛榉树等),手法自然不雕琢,表现出质朴清新的自然之风;③以自然之景铸造人的心灵:自然之景的描写反映人(元帅、音乐家)对大自然的生命体验,表现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表达他们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6分。每点2分,其中关键词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参考答案】A(3分)
【试题解析】正确断句为:今人之与人,非有水火之胜,而欲以寡制众,靡成其功,亦明矣。
11.【参考答案】C(3分)
【试题解析】“而非特以人才之贤”中“特”的意思是仅仅、只是;“诏书特下”中“特”的意思是特意、特地。
12.【参考答案】C(3分)
【试题解析】依据原文“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以少胜众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可知,倘若交战双方都用好自己的力量,那以少胜多的情况,从古到今,没有听说过。
13.【参考答案】(1)然而人(却能)吃它们的肉,用它们的皮做垫席,是(因为它们)不能互相沟通思想、统一力量。
[4分。席,以……为席,用……做席;齐,统一;……也,判断句。“席”“齐”、判断句各1分,大意1分。]
(2)不战时(平时)恐惧不安,战斗时又犹豫不决,因此稍有行动就会被人擒获。[4分。发,行动,战斗;是以,因此;禽,捕捉,擒获。“发”“是以”“禽”各1分,大意1分。]
14.【参考答案】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形成巨大力量,取得胜利。
[3分。答出“齐心协力”给2分,答出“胜利”给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善于用兵的人,应当攻击混乱之敌,不攻击整肃之军。不去偷袭气势威严之寇,不去攻击军旗严整之旅。敌方情况还未摸清,就用各种方法与之相持。敌方露出致命弱点,我方就趁势消灭他;敌方手中掌握战术,我方妄动就会走上险路。虎豹不乱跑,就不会落入陷阱;鸟儿停着不乱飞,就不会被罗网系绊。万物没有因为不乱动而被制住的。所以圣人看重静。因为静能够应对躁,后能应对先,周密能够胜过疏漏,完备能够制服残缺。所以优秀的将帅带兵,能(使士卒)同心、协力,使勇敢的人不会只身前进,使胆怯的人不会独自后退。(优秀的将帅带兵)静止时如山丘般纹丝不动,冲锋时如风雨般迅猛,所攻之敌必定击破,(使敌人)没有不崩毁灭亡的,(这样优秀将帅带出的军队)行动时如同一个整体,没有人能抵挡。所以杀伤敌人的多,而徒手相搏的情况少。五根手指交替着弹击,不如握拳一撞;一万个人轮番进攻,不如一百个人一同临敌。现在虎豹敏捷,棕熊力大,然而人(却能)吃它们的肉,用它们的皮做垫席,是(因为它们)不能互相沟通思想、统一力量。水的力量胜过火,章华台失火,用勺子、小升盛水来灭火,即使舀干深井大池里的水,对火也还是没有办法;(但)拿着壶盆大容器盛水灭火,这火就能立刻扑灭。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没有水火那样的差异,想以少胜多,不能功成也是显而易见的。有的兵家说:“少可以胜多。”这话说的是(将帅)如何带兵,而不是说具体的战斗。(有的将帅)统率的士兵多,但可用的少,这是因为力量不齐整;(有的将帅)统率的士兵少但可用的多,这是因为力量协调一致。假若(双方交战中)人人都能尽其才,全都用好自己的力量,那以少胜多的情况,从古到今,没有听说过。仁、勇、信、廉,是人的美好品质,但是仁慈的人可能被侵夺,勇敢的人可能被诱骗,诚信的人容易被欺骗,廉洁的人容易被算计。统率大军的人,有任何一种现象表现出来,便可能会被人擒获。由此看来,用兵打仗依靠内在规律获胜,而非仅仅只依靠人才的贤能,这是相当清楚的。所以高水平的将帅带兵,在上能知晓天道,往下拥有地利,在中能得人心,于是顺着时机行动,凭着气势发动进攻,因此部队不会吃败仗。至于次一等的将帅带兵,在上不懂得天道,在下不懂得地利,而只靠人和气势,虽然不一定能保证全胜,但取胜的谋略必定多。下等水平的将帅带兵,见闻广博却自乱思路,有智谋却自我怀疑,不战时恐惧不安,战斗时又犹豫不决,因此稍有行动就会被人擒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参考答案】B(3分)
【试题分析】“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的意思是:先头部队已举火登上蔡州城,预先约定好的火号到处燃起,照亮了州城的夜空。举火为号,是为后续部队全面攻城做准备。所以“使用火攻烧毁敌营,仅靠先头部队就已攻下蔡州城”的说法不恰当。
16.【参考答案】①第一首正面写李愬雪夜奇袭蔡州,大获全胜,赞颂他杰出的指挥才能;②第二首写其他平叛军队围城多日,却久攻不下,只能虚张声势,彼此僵持,从侧面反衬李愬用兵之奇、建功之伟;③两首诗一正一侧,突出李愬过人的胆识和谋略。
[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参考答案】
(1)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2)众里寻他千百度寻声暗问弹者谁
(3)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6分。每句1分,如有错字、漏字、多字,则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8分)
18.【参考答案】
A新陈代谢越快
B如何提高大脑容量(如何使大脑体积增大)[4分。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19.【参考答案】①要保持适度运动,而不要长期剧烈运动(要适度减缓新陈代谢,而不要加快新陈代谢);②要经常用新信息刺激大脑,活跃思维,而不要封闭外界信息。
[4分。每点2分,其中正面、反面各1分,意思对即可。字数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20.【参考答案】①表示停顿②表示解释说明③表示意义的递进
[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1.【参考答案】
示例:青山啊!/你披一身绿,守一方地。/匍匐蜿蜒你的形,/安疆守土你的愿。白云啊!/你袭一身白,作一支舞。/流浪不羁你的命,/海阔天空你的梦。
明月啊!/你洒一份光,亮一片夜。/面对黑夜你的果,/温柔天地你的因。斜阳啊!/你染一片红,发一团光。/无奈逝去你的恨,/留住光明你的愿。[4分。符合仿写的基本要求即可。]
22.【参考答案】①A处,“矛盾”“冲突”两词单独成句,词义递进加强,并分别使用感叹号,语气强烈有力,有顿挫感,表达出强烈的疑问;②B处,“不误”重复,加强语气,但中间使用逗号,后面才使用感叹号,使得节奏更加紧凑短促,表明对前面疑问的极力否定。
[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四、写作(60分)
23.
1.审读材料
材料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话解释了“包浆”术语的含义,指器物经过人的反复揩磨,并在长久的时间之后形成的光泽。其中两个条件尤为重要:反复揩磨,时间沉淀。第二句话“包浆富有韵味,深得文物爱好者的喜欢。”这个韵味是什么?人们的启示又是什么,联系第一句话中“包浆”的含义“反复揩磨,时间沉淀”,就明白了。立意时必须紧扣这个两个条件。
2.参考立意
立意一:时光磨砺 成就非凡
构思:有包浆之物,无论是自然形成,还是人之磨砺,都会进入人的视野,为人所用、所赏,递相延传,于是就有了时间刻度——作伪者是无法做出时间的。它们是古物,是老物,也是“时间之物”。这象征着只有通过时间的考验和不断的努力,才能成就非凡。 素材事例:可以举历史人物或当代杰出人物为例,他们是如何经过时间的沉淀和不断的努力最终成就自己的。结论:高明的鉴古者是通过把玩“时间之物”,剥离它的“时间性”特征,超越生成变坏的表相,剔除悲欢离合的历史沉疴,品味时间背后的精神。
立意二: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构 思:从包浆作为文物鉴赏中的术语出发,探讨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对完美的追求。文物爱好者喜欢包浆的韵味,这反映了人们对精致、完美的追求。事例:晚唐诗僧贯休《咏砚》诗云:“浅薄虽顽朴,其如近笔端。低心蒙润久,入匣更身安。应念研磨苦,无为瓦砾看。倘然仁不弃,还可比琅。结论:强调无论在什么领域,都应该持有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追求完美。
立意三:历久弥新,传承文化
构思:包浆的精神,就是生生哲学“活”的精神。最后,包浆最为重要的特点,是它的延续性,人们通过包浆鉴赏一种旧物,品味一种接续性的存在,世代相传,生生不已。从包浆作为文物鉴赏中的术语出发,扩展到文化传承的角度。包浆不仅是时间的痕迹,更是文化的积淀和传承。举例: 可以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例子,如书法、绘画、陶瓷等,它们如何经过时间的洗礼,仍然保持着独特的魅力。。结论: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立意四:深入观察,发现生活之美
构思: 从包浆这个看似微小的细节出发,探讨深入观察生活的重要性。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韵味。举例: 可以描述一些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以及如何通过深入观察来发现它们的美。结论: 强调生活中处处都是美,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去发现和欣赏。
3.范文展厅
古物藏风月,人生砺芳华
古物在自然气息的氤氲中,被有温度手掌反复摩挲、拥裹,加之时光的浸润,表面由此形成一层如浆水凝结的包裹物,这给人带来特别的精神满足和审美享受,这就是包浆。古物有了“包浆”便能沉淀出岁月的光泽,人亦如此,“包浆”是人经历磨砺后达到的境界。
包浆,让一件件古物存贮历史的风味,昭示生命的韧度。于是,被包浆的古物便能藏风月、见天地。由物及人,人也需要在时光风尘的涤荡中,濯炼人生的亮色。司马迁于囹圄中创造传奇,霍金在轮椅上铸就辉煌。“宁可肌肉在深夜里燃烧,不让情绪在失败里沉沦。”张雨霏直面身体的挑战,不屈不挠、锲而不舍,十年如一日,探索运动的极限,最终收割了青春的金牌。
或许有人会问,不是谁都能成为名人、冠军,平凡的我们为何不能只当一名“佛系青年”?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可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一次重创就足以让人狼狈不堪、一蹶不振。有时候,面对磨难,“躺平”也是一种人生选择。然而,鲁迅先生曾经呐喊:“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当代青年,应是高擎时代大旗的领跑者,是为社会输入新鲜血液的助力者,是国家民族富强的奠基者。如果我们总是怯于接受风雨的洗礼,那终究只能做温室里的花朵,永远无法摆脱“佛系”“懦弱”等标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磨难,往往可以砥砺青春成长。当代青年应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拔俗追求,也应有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豪迈意气,更该有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恒心定力,直面挑战,战胜磨难。在时光的沉淀中,逐渐明白,接受磨难是一种坦然的接纳和始终清醒的生命理念,是为寻求升华自我所做的自我蓄积。人生的步履往往因此显得更沉稳,人生也因此更浑圆和深厚。
岁月的打磨让人生更丰富,国家也在时光的激荡中,更加波澜壮阔。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旧楼小舟,大国大党。从贫无寸土、势单力薄,到神州万里、江山红遍。回望百年,从嘉兴南湖到汤汤赤水,从延安窑洞到北京城楼,中国共产党领航操舵,历经磨难,披荆斩棘,在险象丛生的密林中蹚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日月其迈,岁律更新。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中国共产党在时光的淬炼中,终成百年风貌!
“包浆”让古物藏纳风月,流淌出历史风尘不能湮灭的风流。“包浆”让青年于纷繁的尘世中沉淀出一份不为外物所惑的本真,在时光的磨砺中守住生命的底色,获得精神的澄亮!愿我们都能于生命“包浆”中,踏下一个个坚实的脚印,向阳拔节,熠熠生光!
反复揩磨培品性,时间漱洗见光泽
“包浆”指文物经揩磨后,历长久时间所形成的光泽,文物有包浆也就更有韵味。由此观之,青年当学文物揩磨自我,于漫长时间中沉淀,方能令灵魂焕发光泽。
文物反复揩磨,是青年所经的次次磨砺,当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北风”的吃苦之姿应对风雨。反复揩磨是包浆最基础的步骤,也映示着经历过风雨打击,艰难挫败的灵魂才有可能令自我熠熠生辉。古有屈原忠而见疑,信而被谤,郁郁不得志却出淤泥而不染,不朽的诗篇便是他困苦之后所拥有的“包浆”;今有江梦南幼年失聪,于反复挣扎摸索中拼搏进取,任狂风刮过身躯,那学业上的累累硕果便是她揩磨自我后的“包浆”;再有黄旭华于无人处探索真理,不分日夜,潜心研究,无畏艰苦反复揩磨,那核潜艇身上细亮的光泽何尝不是这些科学家的“包浆”?故青年当反复揩磨自我,磨砺自我品性,方能为焕发光泽奠定基础。
文物时间漱洗,是青年在漫漫岁月中的沉淀,当任时间冲刷灵魂,无畏时间消磨以展生命之光辉。漫漫岁月的沉淀让包浆更富有韵味,让文物盈满历史之气息,这于吾辈青年而言亦是让自我焕发光彩,让生命盈满馨香的过程。忆往昔,司马迁数十年沉淀,将滴滴心血汇入著作,留下“无韵史家之绝唱”的千古名篇;曹学芹化十年岁月为笔,将无数悲欢融入笔尖,著成红学经典。看今朝,叶嘉莹纵身诗词,用一生品读经典,躬耕诗词典集,漫长时间流淌而去,惟留一本本对诗词的见解表现着岁月沉淀所留下的“包浆”。故青年也当沉静身心,无畏时间冲刷,于时间洪流中独善其身,终成“包浆”。
文物包浆更显珍贵,青年的“包浆”则是对抗风雨,经时间冲刷后所留下的勋章。青年当以积极“包浆”自我的态度献礼时代。当下的社会里,有太多青年贪逸恶劳,耐不住寂寥,在一次次颓废摆烂之中令灵魂蒙尘,在本该焕发光彩的岁月碌碌无为。为实理想报负,为让精神原野郁郁葱葱,为让生命“包浆”,青年都应于岁月揆诸不息中擂响奋斗之鼓,反复揩磨培品性,时间漱洗见光泽。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青年当学文物包浆,无畏反复揩磨,不惧时间沉淀,方得以包装令自我包浆。
包浆成文物之韵,揩磨谱人生之章
器物经过人的反复揩磨,会在长久的时间后形成富有韵味的包浆,深得文物爱好者的喜欢。文物如此,人生亦然。于我而言,我们要像反复揩磨文物一样不断揩磨自己的人生,从而积淀精神力量,谱写人生华章。
器物的包桨需要揩磨,何谓揩磨?揩磨是使技艺炉火纯青的淬炼,是对思想境界超今冠古的追求,亦是在某一领域废寝忘食的付出。每个人都如一块璞玉,唯有悉心揩磨方能绽放美玉的光泽。若无多年如一日对技艺的揩磨,庖丁怎能达到目无全牛的至臻境界?若无对内在思想的反复揩磨,王阳明怎能龙场悟道开创阳明心学?若无对中华诗词的钻研揩磨,叶嘉莹又怎能徜徉于诗词海洋拾掇千年文明的瑰宝?古语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揩磨人生需要静心、专心、精心。古之成大事者皆能对人生与事业反复揩磨,方能使功绩镌入不朽的丰碑。青年人更应揩磨人生,日日皆有寸进之功,揩磨自己的技能、思想及灵魂,精益求精,不负韶华。
反复的揩磨才能成就器物包浆的光泽,正如长久的时间才能积淀人生的韵味。荀子曾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古语凝聚着千年的智慧迢递而来,于浅显的文字中彰显出反复揩磨的深意。回望往昔曹雪芹历经十载增删批阅呕心沥血方写就不朽名著《红楼梦》,袁隆平潜心科研多年才培育出杂交水稻带世人走出饥饿的阴翳,屠呦呦更是历经长时间的探索和无数次的失败才以青蒿素迈出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放眼当下,在这个技术为社会按下“加速键”的时代,能专心于日复一日的反复揩磨更是难能可贵,青年人还应谨记:唯有反复的揩磨才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不应戚戚于短视频“电子榨菜”的感官刺激,不汲汲于“碎片阅读”“速成教育”的纷扰浮躁,而应静下心来反复揩磨自身,长久专注于一物积淀生命的包浆。
形成包浆需要反复的揩磨和长久的时间,青年人的成长亦是如此。“一朝一夕,功不唐捐。”若无反复的揩磨,纵有再多时间也只会消蚀于空虚迷茫之中,难成有为人生;揩磨若无长久时间的积累也终浮于肤浅,难以积淀生命的广度和深度。时间和付出二者缺一不可,没有付出的时间只会让青春蒙尘,没有时间积淀的揩磨也难以成就包浆的光泽,我们作为新时代新青年,还应用反复的揩磨加以长久时间的积淀,像文物包浆一样谱写人生的华章。
反复揩磨,成就包浆之光泽;长久时间,积淀文物之韵味。吾辈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应从包浆现象中汲取人生智慧,谱写人生的华章。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
1、60篇诗文考前必须逐一过关,不可放过。
2、印象不深的名句,要反复记忆。
3、一定要动手写写其中的易错字,坚决消灭错别字。
4、一定要仔细审题,辨明题干陈述诗句内容是直接对应填空处的诗句还是只是起到一个引出提示作用。
5、要做到“三清”、“三不”: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用正楷),笔画清晰;
“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不要因为书写有误丢分。要注意那些同音异义词,这些词往往是命题人设题的热点,应知其音,明其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这类词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具有迷惑性和误导性。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
今年高考题型变化较大的可能还是语言运用题,考生要有思想准备。读题要细心,对所用的语言材料要逐字认真看,忌一目十行。尤其是对选对与选错的题干要求。
1、成语的主要考虑角度:望词生义、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成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注意使用时的重复等。
①越是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
②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③注意语义重复。
④主要抓“合乎语境”。
2、语病题:语病类型重温熟悉,典型错题收集,已做过的试题等。
做题:
①要善于寻找敏感点,标志处,善于比较。
②句子成分分析法。可以找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赘余、语序不当等错误;逻辑思维判断法。可以找出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错误。
3、嵌句题:注意联系上下文的语境;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注意句式的一致和陈述角度的统一。
4、得体:
①要考虑是口语的还是书面的; (注意广播稿的特点)
②考虑接受语言信息者的身份、特点。
③对话和应用文改错,要注意语言的场合、对象、目的、语体色彩及谦敬词的使用和应用文的固定格式。
5、仿句:要注重分析被仿句的特点,结合要求。
①话题要统一 ;②句式要统一;③修辞要统一;④色调要统一。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
豪放派是宋词的一个流派,与婉约派并为宋词两大词派。代表词人为苏轼、辛弃疾等。豪放词由北宋苏轼开创经南宋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豪放词派打破婉约词派的风格,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起豁达,语言流利畅达。
豪放词派不仅描写花间、月下,儿女私情,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主含蓄婉曲为能事。词论家对苏轼词所作的“横放杰出” “词气迈往”“书挟海上风涛之气”之评,对辛弃疾所作的“慷慨纵横”“不可一世”之评,概况了豪放派的整体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