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考试
2024届黑龙江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考试新鲜出炉,高考语文要怎么准备?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届黑龙江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考试(带解析),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2024届黑龙江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考试(带解析)
黑龙江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孟子论性善,与一种道德责任意识有关,严格地说是对自己的道德责任,然后推己及人,扩充为对他人、社会的道德责任。因此,孟子的性善论立足于人自身,表明一个人对自己生命应负有道德责任,他称之为“尽心”。
性善说的基本意思是,人人有天生的善性,但这个善性是“四端”“萌蘖”,不是成熟的品质,需要生长。善的生长需要努力。“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尽心上》),“尽心”才能“知性”,认识到自己的本性,这是自我努力才有的结果。“尽心”就是道德上对自己承担责任,不放任,不随波逐流,然后可以使善的天性成为自身主流、主宰。
关于道德生长,《论语》说“学”“修己”,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尽心”“存心”,虽然“尽心”有内在的根源和动力,但“尽心”要养“大体”戒“小体”,“小体”就是自身弱点、欲望,所以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似乎是寻常词,含义却非同小可,意味自我节制,近于苦行。
天性之善是萌芽,生长要靠人的努力,人要对自己负责,性善论的这一层意思是确定无疑的。性善论在儒学思想后来的发展中影响巨大,一个重要之点,就是激发道德的激情和责任感。可是明确了性善与道德责任的关联,内含的问题就出来了。性善引申的道德责任,是谁的责任?所有人的责任,还是部分人的责任?
孟子说性善是对所有人的判断,“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从人人皆有善性似乎会得出人人应该尽心的结论,但是涉及具体论述,孟子未必是这个意思。
孟子多次说到,许多人事实上是难以尽心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离娄下》)人之异于禽兽就是善性,可是“庶民”就丢掉了。也就是说,虽然有善性,“庶民”却未能使善性生长成熟。其他还有类似说法:“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梁惠王上》)由此可知,孟子认为事实上能够“尽心”的是士,未能“尽心”的则是“民”。
那么可否认为这是一个社会阶层的问题,能够尽心的是上层社会,底层社会则不行?不能说没有这样的意思,但完全这样理解就有问题,肯定与孟子思想不符。所有人不分阶级、出身,只要愿意努力,就能成为君子圣贤,这应该是孟子的本意。为避免社会阶层问题可能引出的分歧,本文取一稳妥的说法:不是社会上层与下层,而是人群中的少数与多数,愿意“尽心”的是少数人,无此意愿的是多数人。事实上《孟子》一些章的叙述表明,上层阶级的人未必能“尽心”,所以少数人和多数人的划分,简略的意义上是稳妥的。
人群中许多人不能“尽心”是事实,对这个事实的态度,可以看出孟子的观念,他并不认为所有人都该“尽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放辟邪侈”无所不为,这当然不能放任不管。但是孟子没有批评“民”,也没有提到教育“民”,而说制民之产,这是仁政思想,包含了人性意识。教育“民”向善,与“制民之产”然后导“民”向善是不一样的。从人性意识说,前者是认为“民”应该在道德上对自己负责,后者是认为“民”受社会环境影响,向善还是向恶,要看外部条件。有恒产,生活有保障,导以向善即容易;无恒产,生活困顿艰难,教他们在道德上自立几乎做不到。
“尽心”作为“性善”内含的道德责任,从道理上说,是当下立决的。不能说,等有了恒产,吃饱穿暖再来尽心,也不能说,等政治社会环境变好以后再来尽心。这样不受外因干扰的道德责任,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担,也不该要求所有人都承担,而是个人的自觉、自愿。这个问题,虽然在《孟子》中不是一个明确显现的问题,但是看后来儒家思想的发展,可知其中有严峻的含意,理论上一旦有偏差,可能导出严重的后果。清代戴震疏解孟子字词,对宋明理学猛烈批评,斥理学“天理”“人欲”说荒唐,禁锢日常欲望,乃至“以理杀人”。这个批评后世反响甚大,现代学者大体认为这个批评击中理学要害,但清人方东树写《汉学商兑》,曾激烈批评戴震故意混淆:
程朱所严辨“理”“欲”,指人主及学人心术邪正言之,乃最吃紧本务,与民情同然好恶之欲迥别。
这个批评确实点出问题的关键,理学“天理”“人欲”说原本不是针对普通民众的,指责其“以理杀人”是混淆了对象。不过,理学在成为官学之后,确实一定程度上变成对民众的要求(如妇女守节之类),所以戴震的批评在一定意义上是有道理的。但也只能是“一定意义上”,这要结合理学在历史上的发展来分析。我们关注的是理论源头上的理学,其“天理”“人欲”说,是士人群体的自我戒律,而不是施于普通民众的普遍规范。
事实上,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是孟子“尽心”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孟子所说的“养心莫善于寡欲”“体有贵贱”“从其小体为小人”与宋代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一个路子,表述有轻重。如果不区分理论的对象是士君子还是民众,说“灭人欲”是“以理杀人”,犹如可以说孟子是“以尽心杀人”。这听起来十分荒唐,可里面的道理就是这样。如果普通民众衣食无着,饥寒交迫,仍被要求承担“尽心”责任,那这样的理论真的就是以某种道德观杀人了。
(摘编自冯洁、颜世安《士与民:性善的不同意义》)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孟子的“尽心”的意思是个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并不断推广,要求他人也如同自己一样积极承担起道德责任。
B.关于道德生长,《孟子》主张要戒“小体”,要“寡欲”,这是其在继承《论语》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C.在尽心的问题上,孟子将人分为“君子”“士”与“庶民”“民”两个群体来阐述,本文则将其分为少数人和多数人。
D.孟子的性善论包含了人性意识,他对于“民”“无恒心”的情况,不主张批评教育“民”,而要考虑到“民”所处的外部环境。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提到的善性的“四端”就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论述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B.“人之初,性本善”,这一观点与《孟子》的性善论是一致的,《孟子》指出人人皆善,是因为人人都“尽心”。
C.在孟子看来,个体的自觉向善是很高的道德要求,百姓如果无恒产就难以做到,但是统治者可以通过施行仁政,使之有产,进而引导其向善。
D.“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是对《孟子》性善论的进一步发展,把《孟子》学说中的隐性问题明确出来。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对“尽心”“知性”“小体”“天理”等概念作出了清楚的阐释,使读者更易理解。
B.第四段承上启下,在总结上文的内容之后,用疑问句引出下文的论述,使文章行文流畅。
C.第七段采用驳论法,先用问句引出靶子观点,再彻底否定该观点,然后论述自己观点。
D.文章通过对比戴震和方东树关于《孟子》性善说的论述,明确了“尽心”责任的主体。
4.根据原文,下列选项中填入图表的文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①有恒产 ②不能尽心 ③能尽心
B.①有恒产 ②能尽心 ③不能尽心
C.①能尽心 ②无恒产 ③有恒产
D.①能尽心 ②有恒产 ③无恒产
5.本文中戴震和方东树的观点各是什么?本文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请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飘逝的风筝
徐国平
①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
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风筝,迈出了家门。
那是一只“年年有余”的风筝。鹞爷有个习惯,扎风筝从不重复,每年都要扎出一个新花样。
若在过去,扎糊这种风筝,再简单不过,用不了一天工夫。如今不行了,整整花了半个月。不是技不如前,而是自己老了,两眼发花,双手也发抖。
此刻,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犬吠鸡鸣声都听不到。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
“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了?”鹞爷心里猜想着,整个人显得失魂落魄,没精打采。
是啊,一个人放风筝有啥意思啊?
一路上,那些残垣断壁、破砖瓦砾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②那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
鹞爷瞧着心痛,就像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三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
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重,一直走出村外,老半天也没碰上一个人,甚至连一只鸡一条狗都没撞见,只有一些像是找不着窝栖落的麻雀,叽叽喳喳在他四周焦躁不安地飞过。
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倒是一些不甘寂寞的春草早早破土,钻出一棵棵嫩芽。
鹞爷站在地头,先舒展开双臂,又伸了一下脖颈。沉重了一个冬天的身子,都有些迈不动脚步了。
这时,一阵春风拂来,那只风筝有些迫不及待地拽紧了他的手。鹞爷浑身上下顿觉轻飘飘的,如同要离开地面飞起来一样。
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③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
鹦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就跟师傅学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一到阳春,方圆百里的天空,都会飘曳着他扎的风筝,千姿百态。那些走在归途中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会飞到九霄云外。
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的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儿呀,而且,大都跑到了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
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高气躁,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自己的雄心壮志,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
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
“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
很快,天上飞起一只风筝。那只风筝随着风飘忽不定,像只失群的孤雁,在空中东一头西一头地乱窜。
鹦爷仰着脖颈,望着蔚蓝的天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
鹞爷低头一看,不知何时,身边多了一个男孩,正一脸好奇地望着他。
终于有人陪了,鹞爷的心豁然开朗,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说:“你玩一下就知道了。”
男孩怯生生地接过风筝线,有些不知所措。鹞爷一旁吆喝着:“拽紧线,快跑起来啊!”
男孩立马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
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鹤爷跟前。
鹤爷没有责备那个男孩,而是一脸温和地劝慰着说:“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
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
男孩噘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带他回来寻根祭祖。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
鹞爷心里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
男孩一脸迷茫,摇头说不知。
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飘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鹤爷的视线。
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④他揉了揉眼睛,那么困惑,那么茫然……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鹞爷是一位扎风筝的手艺人,每年三月,都会扎一只风筝,而且年年不重样,他放风筝时都会吸引很多孩子尾随。
B.文章通过鹞爷的回忆,介绍了他过去的经历,使过去与现在形成鲜明对比,进而使故事内容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C.鹞爷看着男孩放风筝的背影,眼前闪过儿子和孙子的影子,文章在此处用剪影的方式,把鹞爷似曾相识的影像呈现出来。
D.文章以鹞爷的行踪为线索,写他从村里到村外的所见、所闻、所思等内容,反映了中国乡村的现实状况。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句①把万物生长的蓬勃旺盛的状态刻画出来,句中短语“长了翅膀”与本文书写对象“风筝”相契合。
B.句②用“蚕食”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挖掘机损毁院落的过程,进而表达了鹞爷对美好家园消逝的痛心和无奈。
C.句③中,鹞爷不肯撒手去放风筝,就是因为他年龄大了,对于放风筝已经感到力不从心,担心风筝会从手中滑脱,飞走。
D.句④写了鹞爷的动作和心理,省略号表示鹞爷内心情绪复杂,难以言说,而在这些情绪中包含了他对传统的热爱。
8.本文反映了我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出现的很多问题,请结合文章简要说明。(5分)
9.本文的物象“风筝”意蕴丰富,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管仲老,不能用事,休居于家。桓公从而问之曰:“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管仲曰:“臣老矣,不可问也。虽然,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君其试以心决之。”
公曰:“竖刁何如?”管仲曰:“不可。夫人之情莫不爱其身。公妒而好内,竖刁自㺙以为治内。其身不爱,又安能爱君?”公曰:“然则卫公子开方何如?”管仲曰:“不可。齐、卫之间不过十日之行,开方为事君欲适君之故十五年不归见其父母此非人情也。其父母之不亲也,又能亲君乎?”公曰:“然则易牙何?”管仲曰:“不可。夫易牙为君主味。君之所未尝食唯人肉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君所知也。人之情莫不爱其子,今蒸其子以为膳于君,其子弗爱,又安能爱君乎?”
居一年余,管仲死,君遂用竖刁。刁莅事三年,桓公南游堂阜,竖刁率易牙、卫公子开方及大臣为乱。桓公渴馁而死南门之寝、公守之室,身死三月不收,虫出于户。故桓公之兵横行天下,为五伯长,卒见弑于其臣,而灭高名,为天下笑者,何也?不用管仲之过也。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材料二: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节选自苏洵《管仲论》)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开方A为事B君C欲适D君之故E十五年F不归G见其父母H此非人情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用,指执掌、管理,与《劝学》中“用心躁也”的“用”意思不同。
B.居,指过了(一段时间),与《周亚夫军细柳》中“居无何”的“居”意思相同。
C.顾,指看,与《鸿门宴》中“大行不顾细谨”的“顾”意思不同。
D.意,指料想,与《促织》中“岂意其至此哉”的“意”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管仲年迈,居家养病,齐桓公向管仲询问管仲之后的人事安排,管仲认为君主最了解臣子,让齐桓公按照自己的想法决定人选。
B.齐桓公询问竖刁、开方、易牙能否胜任国政,得到了管仲否定的答复,但在管仲死后,他
就任用了竖刁。三年之后竖刁等人作乱,齐桓公也因此死去。
C.苏洵指出一个国家的安定或者动荡都有源头,他把齐国强大安定的功劳不归于管仲,而归于鲍叔牙,把齐国动荡的罪责不归于竖刁等人,而归于管仲。
D.材料二认为,想要阻止竖刁等人掌权,管仲应该趁自己执政的时候,杀死竖刁等人,以斥退小人,否则当他不在位时,这些人就会执政。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卒见弑于其臣,而灭高名,为天下笑者,何也?(4分)
(2)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4分)
14.齐桓公为什么在管仲死后重用竖刁等人?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①
陈亮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②,夏裘冬葛③。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④。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⑥。
【注】①词人与友人辛弃疾约朱熹往紫溪会谈,朱熹不能赴约,词人只得回去,与辛弃疾分别,别后辛弃疾寄《贺新郎》一首给词人,词人写此词唱和。②神奇臭腐:出自《庄子·知北游》“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言天下之事变化甚多。③夏裘冬葛:出自《淮南子·精神训》“知冬日之葛,夏日之裘,无用于己”,此喻世事颠倒。④生发:胎发。⑤树犹如此:典出《世说新语·言语》,东晋桓温北征时,见当年移种之柳已大十围,叹息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⑥龙共虎,应声裂:龙虎丹炼成而迸裂出鼎。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父老”四句表达了词人的忧虑,前辈人已纷纷离世,而后辈人在金朝统治下成长,会“无仇可雪”。
B.从《锦瑟》一诗可知瑟有五十弦,词中瑟只有“二十五弦”,这是喻指宋朝半壁江山为金人所据。
C.“树犹如此”一句写词人与辛弃疾多年未见,重逢后,再次分别,词人内心凄苦之情溢于言表。
D.“九转”五句交代词人炼丹求仙的一事,写了词人壮志未酬,内心悲苦,转求飞升的消极态度。
16.本词上片“老去凭谁说”,意思是老了无知音倾诉,下片“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写自己与辛弃疾是知音,志趣相投,见解相同。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两句提到了谢灵运,反映了谢灵运及其山水诗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2)韩愈《师说》指出,古代超出一般人的圣人,“______”,而现在远不如圣人的一般人,“______”,所以圣人与一般人的差距越来越大。
(3)“柳”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表达离别之情,如“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山中多树,山里不缺好木匠。木匠分粗细,做全堂家具的叫细木,架屋割材的叫圆木。不叫“粗木”,“粗”字不好听,叫“圆木”。能做细木就能做圆木,能做圆木的不一定能做细木。只做圆木的,常常是那些学艺不精的木匠,把“吃师父掴溜子”的笑话背在身上背一生。我师范同学俊生的父亲就是“圆木”,他在乡农具厂工作,靠着一把小斧头,培养出三个老中专生,也是一方佳话。八仙桌是木器江湖中的首领,结结实实,浑身不用一根钉,方正而有稳定性,有点反几何。在木匠这一行里 A 若干年,能打一张上好的八仙桌,是一个好木匠的标志。说起自己的手艺,木匠一般不会 B ,往往会说得很含蓄:①谁谁家的八仙桌是我打的,你可以去看看。又悠悠地补一句:②从十层楼上摔下来,你看有没有事。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加点的“圆木”都加了双引号,其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20.委婉含蓄的表达和直截了当的陈说,表达的意思虽然相同,但前者更能体现人的修养。文中画横线的两句是这两句委婉的表达,请用直白的语言说明木匠的话的意思,并指出其表达技巧。(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太阳系中每个行星都会公转和自转,它们都沿着同样的方向绕太阳公转,运行轨道几乎都在黄道面上。其自转方向一般同于公转方向,但是, ① 。计算表明,金星的自转方向可能在某个时刻发生了“翻转”,变得公转方向相反。太阳和差不多所有行星的自转轴都接近垂直于黄道面,然而,天王星又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异类: ② ,所以天王星基本上是滚动着围绕太阳运行。和地球一样,天王星也有一个轴自转,“一天”的时间约为17小时左右,但是天王星的自转轴倾斜度很大,而且它的昼夜更替和季节变换与地球的规律截然不同。冬至的时候,天王星的自转轴几乎正对着太阳, ③ ,另一半球几乎都是极夜。在靠近两极的地方,一个夏日(从日照的意义上讲)就长达42个地球年,也就是天王星年的一半。随着漫长的极地日逐渐过去,太阳缓缓地向地平线落下。显然,如果地球也像天王星一样倾斜,地球上的生态将变得很不一样,温血动物的生存将会非常艰难。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就不会再为其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上述材料给你怎样的启发和感悟?请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1.A(“并不断推广,要求他人也如同自己一样积极承担起道德责任”错,根据第一段可知,“尽心”主要是对自己的道德责任,并没有要求他人。)
2.B(“《孟子》指出人人皆善,是因为人人都‘尽心’”错,根据原文“从人人皆有善性似乎会得出人人应该尽心的结论,但是涉及具体论述,孟子未必是这个意思”,可知选项因果关系错误,且人人皆善,但未必人人都“尽心”。)
3.B(A项,原文没有对“天理”这一概念作出阐释。C项,“再彻底否定该观点”错,根据第七段“不能说没有这样的意思,但完全这样理解就有问题”,可知第七段没有彻底否定这一观点。D项“文章通过对比戴震和方东树关于《孟子》性善说的论述”错,文章中戴震和方东树的论争围绕着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展开,并非关于《孟子》性善说。)
4.C(图中可填入的文字有“无恒产”“有恒产”“不能尽心”“能尽心”。根据原文,“士”是能尽心的少数人,他们可以有恒产,也可以没有恒产,“民”没有恒产,就没有恒心,即不能尽心,有了恒产,才可能有恒心,即能尽心。①包含了全部的“士”和少部分的“民”,如果①填入“有恒产”,那么全部的“士”都有恒产,与原文不符,所以①填入“能尽心”最恰当,据此也可排除AB两项。根据原文,“民”无恒产,一定不能尽心,有了恒产,未必都能尽心,那么②填入“无恒产”最恰当,③填入“有恒产”最恰当,可排除D项。)
5.第一问:①戴震认为,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日常欲望,是“以理杀人”。②方东树认为,戴震将“天理”“人欲”说大而化之,“天理”“人欲”说针对的是士人群体,而非普通民众。(3分)
第二问:本文从“天理”“人欲”说的社会影响角度,指出戴震的观点在一定意义上是合理的。本文更赞同方东树的观点,指出“天理”“人欲”说本质上与《孟子》“尽心”思想是一致的,这两个理论都对“土”和“民”作了区别来对待。(3分)
6.A(“每年三月,都会扎一只风筝”错,文章提到了他阳春三月放风筝,没有说“每年三月,都会扎一只风筝”。“他放风筝时都会吸引很多孩子尾随”错,文中鹞爷放风筝时就只有一个孩子。)
7.C(“就是因为他年龄大了,对于放风筝已经感到力不从心,担心风筝会从手中滑脱,飞走”错,结合后文中鹞爷放风筝,操弄风筝等情节,鹞爷并没有对放风筝感到力不从心,他不肯撒手,可能有年老体弱担心放风筝滑脱的因素,但主要是因为他对现状感到茫然和无奈。)
8.①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文中鹞爷所在的乡村人口流失,乡村衰败,鹞爷的风筝,无人欣赏,反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共性问题,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生长在乡土文化中,随着乡土文化的衰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会随之消亡。(3分)②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乏人。文中鹞爷的儿子跟鹞爷学扎风筝,只学到皮毛,心高气躁,跑到城里开风筝作坊,想要赚大钱。传统非物质文化技能得不到传承。(2分)
9.本文赋予了“风筝”以象征意义。(1分)“风筝”象征着乡村文明、传统技艺。风筝满空高飞,象征着乡村的兴旺、传统技艺的昌盛。风筝飘逝,象征着乡村文明的衰落、传统技艺的流逝。(2分)“风筝”也象征着从乡村走出去的人们,风筝离不开风筝线,离开乡村的人们不能断了根,风筝没有了线就会飘逝,人们没有根,就会飘泊。(2分)本文通过风筝的这些象征内涵,呼吁人们关注传统技艺,守护乡村文明,追寻心灵的根。(1分)
10.CEH(原文标点为:开方为事君,欲适君之故,十五年不归见其父母,此非人情也。)
11.C(原文中的“顾”意思是不过、但是。)
12.D(“想要阻止竖刁等人掌权,管仲应该趁自己执政的时候,杀死竖刁等人,以斥退小人”错,根据材料二“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可知,材料二认为小人是去不尽的,并不主张杀死竖刁等人。)
13.(1)最终被臣下所杀,从而丧失了好名声,被天下人讥笑,为什么?(“卒”,最终,1分;“见弑于其臣”,状语后置句,被臣下所杀,1分;“为天下笑者”,被动句,被天下人讥笑,1分;句意1分)
(2)(假如)趁着齐桓公问他的机会,推举天下贤能的人来代替自己,那么管仲即使死了,齐国也不能算是没有管仲。(“因”,趁着,1分;“自代”,宾语后置句,代替自己,1分;“虽”,即使,1分;句意1分)
14.齐桓公沉溺于声色,只有竖刁等人才能满足他的欲望。在管仲生前,他们受到管仲的压制得不到重用。于是,在管仲死后,齐桓公就重用了竖刁等人。(3分)
15.D(“九转”五句以炼丹为喻,表达了永不松懈,抓住一切时机,救国大业必能成功的信心。)
16.不矛盾。(1分)①词的上片“老去凭谁说”是将自己与辛弃疾作为一体而言的,(1分)自己与友人辛弃疾都已经老去,两人都志在恢复,都遭遇到挫折,内心苦闷无人诉说。(1分)这一句总领上片后文内容,诉说词人与辛弃疾一腔忧愤,满腹牢骚的原因。(1分)②词的下片“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抒发的是词人对友人辛弃疾的情感。(1分)这一句解释了“树犹如此堪重别”的原因,突出了词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和惺惺相惜之感。(1分)
17.(1)谢公宿处今尚在脚著谢公屐
(2)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
(3)此夜曲中闻折柳客舍青青柳色新/客亭门外柳/杨柳岸/花光浓烂柳轻明
18.A:摸爬滚打B:自吹自擂(每空1分,填其他符合语境的成语皆可)
19.①第一个“圆木”指架屋割材的粗木,加双引号表示特定的称谓和强调。(2分)②第二个“圆木”表示特殊含义,指只做圆木的木匠。(2分)
20.第一问:句①:我打的八仙桌好;句②:我打的八仙桌结实耐用。(2分)
第二问:两个句子,木匠没有直接说出桌子的优点,而是让人去检验,从他人的主观体验的角度来证明自己的技术,既表达了自己技艺高超的意思,也表现出谦逊的态度。(3分)
21.①金星是个例外②它的自转轴几乎躺在黄道面上③导致一个半球几乎都是极昼(每处2分)
22.和地球一样,天王星也绕着一个轴自转,“一天”的时间约为17小时,但是天王星的自转轴倾斜度很大,因此它的昼夜更替和季节变换与地球的规律截然不同。(“天王星也有一个轴自转”句式杂糅,应将“有”改为“绕着”;“约为17小时左右”重复冗余,可删除“约”或“左右”;“而且”句间关联词使用不当,应改为“因而”或“所以”;改对一处给1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就不会再为其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上述材料给你怎样的启发和感悟?请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参考立意】
①警惕极端化的集体情绪;②面对问题,要全面了解,理性判断,不能偏执、狂热;③拒绝乌合之众,寻求志同道合的团体。
体之影,理性之光
在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我们窥见了群体的阴暗面——其盲目、偏执与狂热。然而,当群体心理被剖析得淋漓尽致时,我们更应呼唤理性的力量,以驱散群体之影,照亮前行的道路。
群体,在勒庞的笔下,犹如一片混沌的海洋,每个个体在其中失去了自我,任由情感驱使,陷入盲目和狂热。他们追求的不是真相,而是情绪的宣泄和满足。这种情绪的狂欢,往往导致理性的沦丧,进而引发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群体的缺陷而否定其存在的价值。群体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群体中保持理性,避免被情绪所驱使。
首先,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群体中,往往存在着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现象,即个体在群体的影响下,会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盲目跟随群体的意见。因此,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对群体的观点保持警惕,不轻易被其左右。
其次,我们要学会用事实说话。在信息的海洋中,虚假和夸大其词的言论层出不穷。我们要保持对信息的敏感性和鉴别力,以事实为依据,以理性为指导,避免被不实言论所误导。
最后,我们要坚守道德底线。在群体的狂热中,道德往往被抛诸脑后。然而,正是道德的力量,能够约束我们的行为,防止我们陷入盲目的狂热。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对道德的敬畏之心,不做违背道德之事。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群体心理的积极作用。在特定的情境下,群体能够汇聚起强大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在保持理性的同时,充分发挥群体的优势,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群体心理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其阴暗面,也有其积极作用。我们要在理解其本质的基础上,学会在群体中保持理性,用事实说话,坚守道德底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群体的狂欢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用理性的光芒驱散群体之影。让我们共同努力,以理性为舟,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照202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管仲老了,不能执政,安居在家。桓公去问他说:“您在家病着,假若不幸一病不起,政事移交给谁?”管仲说:“我老了,经不起问事了。虽然这样,我听说,了解臣下的莫过于君主,了解儿子的莫过于父亲。您不妨试着按自己想法来决定吧。”
桓公说:“竖刁怎样?”管仲说:“不行。人之常情没有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您忌妒而爱好女色,竖刁把自己阉割了来管理宫内事务。他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又怎么能爱惜君主呢?”恒公说:“既然这样,那么卫公子开方怎么样?”管仲说:“不行。齐、卫之间不超过十天的路程,开方为了侍奉君主,为了想迎合君主的缘故,十五年不回去看他的父母,这不合人之常情。他连父母都不亲近,还能亲近君主吗?”桓公说:“既然这样,那么易牙怎么样?”管仲说:“不行。易牙为您主管伙食。您不曾吃过的只有人肉,易牙蒸了儿子的头进献给您,这是您知道的。人之常情没有不怜爱自己孩子的,现在蒸自己的儿子作为您的饭食,他连儿子都不怜惜,又怎能怜惜君主呢?”
过了一年多,管仲死,桓公便任用竖刁。竖刁掌管政事三年,桓公南游堂阜,竖刁率领易牙、卫公子开方以及大臣趁机作乱。桓公在南门寝宫守卫房屋里饥渴而死,死后三个月没人收葬,尸体上的蛆虫爬出门外。所以,桓公的军队横行天下,桓公身为五霸之长,最终被臣下所杀,从而丧失了好名声,被天下人讥笑,为什么?是不听管仲忠告的过错。
材料二:
功业的完成,不是完成在成功之日,而是一定有它成功的缘由;灾祸的发生,不是发生在发生之日,也一定有它发生的征兆。所以,齐国的强盛,我不说是由于管仲,而说是由于鲍叔牙。谈到那齐国的动乱,我不说是由于竖刁、易牙、开方,而说是由于管仲。为什么呢?坚刁、易牙、开方这三个人,他们固然是扰乱国家的人,但是任用他们的,却是齐桓公。有了虞舜,然后才知道要流放四凶,有了仲尼,然后才知道要杀掉少正卯。齐桓公又是什么样的人呢?使齐桓公得以任用这三个人的,却是管仲。管仲生病的时候,齐桓公问他谁能继他为相。在这个时候,我以为管仲将会推举天下贤能的人来回答齐桓公。可是他在谈话中只是说: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个人的所作所为不合人情,不可以亲近他们罢了。
唉!管仲以为齐桓公果真能不任用这三个人了吗?管仲和齐桓公相处多少年了,也应当知道齐桓公的为人了吧?齐桓公每天沉湎于声色歌舞,如果不是这三个人,那么他的欲望就无法得到满足。这三个人当初所以不被重用,只是因为有管仲在啊。一旦没有管仲了,这三个人就可以弹冠相庆了。管仲以为他临死时说的话,就可以束缚住齐桓公的手脚了吗?齐国不怕有这三个人,而怕没有管仲。有管仲在,这三个人不过是三个普通人而已。如果不是这样,像这三个人一样的人天下难道还少吗?即使齐桓公侥幸听取了管仲的意见,杀了这三个人,但是其余的那些人,管仲能全部点出来,把他们都去掉吗?唉!管仲真可以说得上是一个不知道根本的人。(假如)趁着齐桓公问他的机会,推举天下贤能的人来代替自己,那么,管仲即使死了,齐国也不能算是没有管仲。这三个人有什么可怕的?不说,也是可以的。
高考语文端正态度
对于进入高三的学生,一方面在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各个知识点,任务加重,课业量也相对加大,大多数同学都有点手忙脚乱应付不过来的感觉。
而相比于其他课程语文是这几门考试科目中新知识相对较少的一门,再加之基础知识——汉字的音形义、成语、病句的复习记忆量较大,考点相对分散,没有现成统一公式可照搬,比较枯燥,而且语文的.得分与整体的把握和平时的积累关系极大,有时甚至一两个月的努力不一定立刻见功效。
这样,同学们在新鲜过后就极易产生厌烦疲倦之感,于是语文课得过且过,成了休息课也就不足为奇了。语文学习也就处在了想起来就看看,想不起来就算了,靠老本应付应付的尴尬地位。
高考语文立足课堂
老师们会不遗余力地备好每一节课,通过整理、总结、归类,把精华、实用、而且贴近高考的东西展现给学生,为学生铺就了一条捷径,避免了学生埋头苦干带来的时间上的过多浪费。
因此同学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根据老师讲解,结合自己特点,温故而知新。这样坚持下来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客观题
选择题四步走
一、速读明旨,标画关键:逐句快速阅读 标画关键词句
关键句主要包括表明文章主要信息的中心句、要点句,表明结构层次关系的过渡句以及使用双重否定、疑问语气的句子,这既是命题者常做“手脚”之处,也是解题突破口。
二、审读选项,圈定文段:仔细阅读选项 再次阅读原文 弄清涉及区域 准确圈定信息
坚持一种信念:答案就在原文中
三、找准原句,提取信息:查找选项对应语句 筛选相关有效信息 标明题号及选项号
例如与7题A项对应的原文就在该原文前加上“7A”,依此类推,这样标记筛选出的原文,再将选项与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就可以快捷地寻找到原文信息。
四、比较异同,辨析是非:比较信息 细找差异
分析判断 选出答案
排错:与原文比较内容错误的;
排异:与题干不符合的;
排无:原文中找不到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