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2023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浙江省9+1联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暑期档《长安三万里》热映,不仅展现了唐朝诗人李白、高适和杜甫的风采,还精心描画出唐代街巷坊肆的日常景象。时光荏苒,长安已是“西安”,城市布局与唐代相比有了很多变化。近代以降,这座城市的唐风并不浓郁,直至2010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成,西安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复现古都风貌的独特路径:长安西市遗址上修建的大唐西市博物馆于原址“就地展示”,对汉唐城市遗址修葺则“修旧如旧”。6个仿唐街区复现“丹柱素壁”的建筑外表,商铺林立,游客熙攘,一派浓郁烟火气,一如今人对古代长安繁华街市的想象。
严格说来,历史文化名城难以真正“复原”。城市不是西伯利亚荒原上偶然发现的猛犸象遗体,能在冰冻岁月中保持原貌。一座城市的社会生活如流水般奔腾不息,后人很难分辨汉代长安、唐代长安与宋元“长安”之间的区别。同时,即便古代城市规划设计明确,现有证据仍不足以完整复原整座城市。比如,初至京城便明白“长安居不易”的白居易,年近五旬终于在长安新昌坊有了住宅。对此,诗人并未吝惜笔墨,但我们仅能从诗中依稀得知他住在新昌坊东边,“最近东头是白家”,且宅前有松,“但有双松当砌下”,更多信息则无从知晓。
那么,如何在历史信息的大海中复现一座古代城市呢?理论上,我们可以立足此时此地,从现状倒推出一座城市最初的样貌。以西安为例,在时光长河中逆流而上,观察明清西安府城墙的营建,欣赏元初马可·波罗赞美的“城甚壮丽”,了解北宋吕大忠始建碑林的动机,感受盛唐帝都的万千气象,直到见证隋文帝营造大兴城的那一刻。
古城一如西安,是历史层累的鲜活见证,树立保护意识至关重要。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发展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产生过负面影响,无论是1882年通过《古迹保护法》的英国,还是1949年建立国家历史保护基金会的美国,各国有影响力的制度性保护措施的出台都颇为晚近。由于保护意识的缺失,对建筑遗产过度拆除一度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通病。对城市而言,免于被破坏、被毁弃是最低标准,只有以保护意识为基础,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建设城市的当代部分、保护修复历史文化部分,令城市的“旧”与“新”如地层剖面般清晰可见。
借助沙盘模型,微缩再现古代城市,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城市的空间组织原则。走进前门东大街的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我们能看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规划模型之一——北京城市规划模型,在声光电技术配合演示下,这座面积达302平方米的模型与周边1000平方米的正射影像交相辉映,犹如鸟瞰北京,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复原了昔日的城市建筑功能。借助新媒体技术,人们还可以在遗址上直观感受古今之别。比如,意大利罗马的戴克里先浴场曾是古罗马帝国时期最大的浴场之一,今天的浴池虽已干涸,但建筑遗址中依然播放着当时的洗浴场景,古代罗马人的日常生活因而得以重构。
活化利用历史遗址的案例也有很多。在法国阿尔勒和意大利维罗纳,当地政府对古罗马时期的圆形剧场加以修葺,令古迹变为演出场地,时尚的当代娱乐和古老的城市空间直接对话:梵·高画笔下的阿尔勒竞技场依然在举办斗牛表演,英国流行歌手阿黛尔曾在维罗纳古老的圆形竞技场举办演唱会。不同于近代镜框式舞台,这些圆形剧场消除舞台和观众间的隔阂,声浪和视线更易汇聚到椭圆形舞台之上,而环绕舞台、座无虚席的观众本身就复现了古罗马时代的演出场景。
一座城市的古今界限并非泾渭分明,城市的历史也不总是博物馆玻璃柜中的展品。西安的大明宫遗址公园、罗马市中心和帕拉蒂尼山丘上古典时期皇宫花园中怒放摇曳的花草,都在提示我们:合理利用古迹,让历史活在当下。唯如此,古老城市的生命才能在当代城市的肌理中延续发展。
《长安三万里》重现了唐朝生活的流彩断章,若想真实复现唐代长安人家的烟火日常,我们还需借力考古发现。新疆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曾发掘出土一系列稚态可掬的唐代随葬俑。随葬俑由各种材料复合制成,将捻成“手臂”的纸卷展平,竟是写过字的纸片,其中一张记录了7世纪下半叶唐代长安城中一座当铺的交易。抵押物品多为日常用物,比如衣服,有些甚至写明具体式样,如“紫红小缬夹裙”“蓝小绫夹裙”等。通过这些纸片上的文字,我们得知曾有一位女子名为“刘娘”,家住长安城最南端的延兴门外,“何七娘”则住在新昌坊的观音寺后巷。这一考古发现为今人提供了古代生活的直接证据,不仅见“物”,而且见“人”:染布工、发簪工匠、织娘、绣女,为了生计,走进当铺,留驻在账册中,复现出唐代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一角。人、物、事凝结于历史空间,纤毫毕现地展示出唐代生活的纹理。在传世的诗书器物之外,是平凡的生活本身织就文明的锦绣斑斓。
在当代描画古城的模样,科技与文化的结合带来新的路径。2022年,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空间与媒体组采用新的思路:由人工智能在事实与想象之间搭建桥梁,通过分析已有的和不断发现的古代城市信息,计算并建构出想象中的“长安”。借助人工智能,我们勾勒出的也许不是“那一个真实的长安”,但可以无穷趋近“今人所能理解的长安”。
那么,我们究竟为何要在当代描画古城的模样?因为它可以让我们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更加切实地感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立足当下,回望历史,为的是丰富今人对古代的认识,更多维度地理解城市发展繁荣的规律,以期在传承接续中创造更加可期的城市未来。
(清华大学研究员《在当代描画世界名城古时模样》,2023年08月16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长安三万里》不仅展现了唐朝诗人李白、高适和杜甫的风采,还精心描摹了唐代街巷坊肆的日常景象,复现了唐代长安人家的真实生活。
B.一座城市的社会生活如流水般奔腾不息,所以汉代长安、唐代长安与宋元“长安”之间的区别后人不能分辨。
C.古代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步一步发展至今,我们可以立足此时此地,从现状倒推出一座城市最初的样貌。
D.对历史文化遗迹保护的意识缺失,各国出台有影响力的制度性保护措施颇为晚近,工业化发展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曾产生过负面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分析已有的和不断发现的古代城市信息,计算并建构出想象中的“长安”,是科技与文化的结合带来新的路径。
B.城市的古今并非泾渭分明,梵·高画笔下的阿尔勒竞技场依然在举办斗牛表演,便是对历史的合理利用,让历史活在当下。
C.科技与文化相结合带来新路径,由人工智能搭建桥梁,我们可以无穷趋近“今人所能理解的长安”,甚至勾勒出“那一个真实的长安”。
D.我们要合理利用古迹,更多维度地理解城市发展繁荣的规律,以期在传承接续中创造更加可期的城市未来。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中第二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在西伯利亚荒原上发现的猛犸象遗体能在冰冻岁月中保持原貌,但城市是历史的变迁层累的。
B.西安、巴黎、罗马、雅典成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置身其中的我们能够看到一座古城过去的模样。
C.唐传奇《李娃传》中公子落难“质衣于肆”—那当铺里典当衣服的生活场景是作者的文学视角。
D.即便古代城市规划设计明确,可帮助我们理解空间组织原则,也很难完整复原整座城市。
4.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5.河坊街是杭州的“皇城根儿”,是南宋的文化与经贸中心。河坊街作为杭州“迎亚运,添宋韵”的古城名片,在修建过程中一直遵循“修旧如旧”“见屋还要见人”的原则。结合材料,谈谈河坊街如何在当代描画好古城模样,传承创造可期的城市未来?(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大地色
乔叶
孟胡子回来自然是要接风的。喝到酒兴浓时,孟胡子方才给肖睿、周宁上起了课,你们不是说万物启蒙么?叫我说,就是万事有关。你们的长处是能有新技术新平台,可这些要不能落地生根,那有啥意思?新不是凭空新的,得结合着实事才有生命力。比如村里这些人,不要总觉得病根儿在他们。你看到他们有问题,他们还看你们有问题呢。但学肯定不是白上的,咱们的认知层次当然要比他们高,那就得学会用这个高,高的作用不是叫你站那儿阳春白雪地下不来,该多想想在这些事里怎么被农民教育。
①我这也才回过味儿来,豁然开朗。
孟胡子一回来,学校院便整日里人声鼎沸。周宁说,咱这小院相当于大城市的综合体,集多种功能于一身:乡建工作室、村史馆、暑假托管,以及诸多从业人员的食宿地。只有带着孩子们出去检查卫生时,院子里才能安静一些。小检查员们果然发挥了奇效,村里的卫生状况变得空前优质。即便是周末两天客流如潮,也难在街面上找到个塑料袋子。
“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最早成果的就是山楂和枣,十分应景。②柿子也依次熟了。
孩子们开了学,肖睿、周宁却没有立时就走,说是上了瘾,向学校请了假,再赖上一段。这意味着他们只需要周末两天担任一下临时老师,平日里就都是闲空。孟胡子立马给他们派了新活儿,叫他们用国画风格画了几张柿子图,从里面挑了几张,他亲自题了“柿柿如意”的款,然后糊了个牛皮袋子,把袋子挂出来当成了样品展示,让各家根据需求报数,说批量印的话成本就低。
孟胡子所言不虚。“柿柿如意”的纸袋印制出来后,每袋装上两斤柿饼,这个十块钱的套装果然卖得十分火爆。青蓝见状也有了新创意,琢磨着做出了一道雪花山楂,就是把糖熬好了浆后关火凉成温温的,再往里放山楂搅拌,搅着搅着糖浆就在山楂上裹成了一层白霜雪,吃着酸甜可口,瞧着样貌可爱。又请肖睿和周宁设计出了一版手拿的小纸袋,白底儿上画着青花瓷盘,盘里盘外散落了几颗山楂,也有个名头,叫“初恋的味道”,把雪花山楂装进袋子,用牙签扎着吃,一面市便供不应求。
肖睿和周宁这段时间和村里人处得越来越如鱼得水情深。但凡提什么建议也会很快被村民们接纳。比如健腐肉这道菜,肖睿说,“腐”字给人的感觉不好,意头也不好,不如改成健福肉,健福健福,健康幸福。此论一出大家便从善如流,都在第一时间里把菜单上的健腐肉改成了健福肉。他们也给豆哥家新定了名字,叫“逗坊”,核心的两句文案是:逗留一坊,享用百味。说是逗同音了豆,能贴合着他们的特色,又多了个走字边,意境显得更远了些。最近这个周末,他们对孩子们的课业安排是画画。问他们这又是什么计划,肖睿会意一笑,说,走之前想搞个小画展,好歹是个总结。仪式感还是需要的,是吧?他们还在淘宝上订了一堆小画框,说画一进框就会提升一个档次,挂起来更像样,也算是他们送给孩子们的小礼物。一别再见难。
画展的主题经过一番讨论也定了下来:让孩子们画自己的家。孩子们长这么大,或许这是第一次有意识地梳理生命体验,思考什么是家,家意味着什么。
原以为这个主题有些大而无当,没想到孩子们却画得兴致盎然,灵感百出。写意画的皮毛加上儿童画的笔法,孩子们画出来的还挺有模有样。每个人都自有角度。他们画爸爸的脾气,头顶呼呼冒火。画妈妈的围裙,上面一团团乌云。也画山,画山路,画庄稼,画自家的宅院家具。有的很写意,大门口两棵树,一块绿茵茵的菜园子。有的很写实,几层楼,几只鸡,几只猫,几只狗,狗和猫喜欢在哪里出没。还画梯田,一层层的,直至把画纸边缘撑满。还画柿子树,核桃树,喜鹊窝。画着画着就苦恼了,说可画的东西太多,根本就画不下。肖睿和周宁在孩子们中间瞧着,看着,不时会感叹:孩子本就是天使附体,童心所绽皆为艺术之花。
两人打算周一走,晚上我设了送行宴,肖睿看着也还如常,周宁眼睛却肿着,貌似哭过。问她,她说,本来不想哭的,可是没忍住。孩子们真聪明呀,今天都特别乖。说曹灿还问她:老师,你们以后还会来吗?听他们说有空再来,就说,我觉得你们以后肯定不会再来了。如果你们想再来,那就会说,一定会再来。你们说的是有空再来,那就是不会再来,因为你们都很忙,有空很难。周宁说,曹灿这话让她特别吃惊和难过。
我笑。曹灿能说出这些话,我一点儿都不奇怪。
大英说,这些政策虽说都是好意,可时间都不长。村里人都说这是打水漂,在水上跳几下就不见了影儿。来时热乎乎,走时凉刷刷,还不如不来哩。她话音未落秀梅便接道,你这话可差了。有到底比没有强,来到底比不来好。③大英也忙对周宁和肖睿笑道,方才的话可不是对你们的,咱不是闲扯么,扯哪算哪。不要往心里去呀。
肖睿说有朋友在北京一家教育机构供职,业务之一就是带北京的孩子们去那些传统形态相对完整的乡村做拓展训练,宝水就很符合条件,且交通方便,值得力荐。如果真能促成,让两地孩子充分交流互相影响。还能给咱村增收盈利,是不是很可以?大英和秀梅连声道,可以可以可以,太可以啦!
④他们是第二天一早走的,因不想再碰上村里人。周宁说,她在网上买了四条围巾,秀梅是红色,雪梅是白色,香梅是黄色,您是咖色。问她为什么这么选色,她笑道,她们俩都是梅,红白黄就是梅花色,雪梅姓白,秀梅姓朱,香梅姓黄,可不得这么分?您姓地,咖色是大地色。一时间,我有些愣怔。跟她们三个处了这么久,居然从不曾关注过她们的姓。寻思一下,朱秀梅,白雪梅,黄香梅,这样姓和名搭着,天然好。又立马在网上搜了下“大地色”,有词条解释说,顾名思义,即近大地之色,包括且不限于棕色、古铜色、灰色、绿色、橙色、蓝色及略带红色的一系列色系。
(节选自《宝水》,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并没有设置中心矛盾与冲突,而是将小的矛盾和冲突散落其间,以“自然”方式解决。
B.小说多次写到村里的孩子们,笔调沉重,表达了对乡村留守儿童未来发展的深切忧患。
C.“我”是故事的叙述者,“我”既在场,也不在场;既有投入的一面,也有冷静观察的一面。
D.本文表达乡村的“常”与“变”,生态环境、民俗传承是“常”,经济振兴、文明入乡是“变”。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①“才”“豁然开朗”二词表明“我”和支教大学生一样都是“阳春白雪”般的知识分子。
B.句②不仅写出了小说自然的地域特色,也使叙述有了时间的纵深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C.句③“忙”“笑”表现了大英狡黠的一面,现代文明进乡村,但仍透露出对乡村陋俗的无奈之情。
D.句④写出支教大学生对乡村依依不舍的情感,也表露出他们可能不会再来的遗憾与内疚。
8.文中人物很多,有人说孟胡子是主要人物,也有人说肖睿和周宁是主要人物。请选择一个观点阐述你的看法。(4分)
9.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开篇即言:“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小说最吸引人的,正是这种根植乡村但又绝非遥远古老的“乡土性”。结合“乡土性”谈谈本文“大地色”的多层意蕴。(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齐有彗星,齐侯使禳之。晏子曰:“无益也,只取诬焉。天道不謟,不贰其命,若之何禳之!且天之有彗也,以除秽也;君无秽德,又何禳焉?若德之秽,禳之何损?《诗》曰:‘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君无违德,方国将至,何患于彗?《诗》曰:‘我无所监夏后及商用乱之故民辛流亡。’若德回乱民将流亡,祝、史之为无能补也!”公说,乃止。
(选自《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材料二:
周惠王十五年,有神降于莘。王问于内史过曰:“是何故?固有之乎?”对曰:“有之。国将兴,其君斋明中正,精洁惠和。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其惠足以同其民人。神飨而民听,民神无怨,故明神降焉,观其政德而均布福焉。国将亡,其君贪冒僻邪,淫佚荒怠,芜秽暴虐。其政腥臊,馨香不登;其刑矫诬,百姓携贰。明神不蠲,而民有远意。民神痛怨,无所依怀,故神亦往焉,观其苛愿而降之祸。是以或见神而兴,亦有以亡。昔夏之兴也,祝融降于崇山;其亡也,回禄信于亭隧。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周之兴也,鸑鷟①鸣于岐山;其衰也,杜伯射宣王于镐。是皆明神之纪者也。”王曰:“今是何神也?”对曰:“昔昭王娶于房,曰房后,是有爽德,协于丹朱,丹朱冯身以仪之,生穆王焉。是监烛周之子孙而祸福之。夫一神不远徙迁,若由是观之,其丹朱耶?”王曰:“其谁受之?”对曰:“在虢。”王曰:“然则何为?”对曰:“臣闻之,道而得神,是谓丰福;淫而得神,是谓贪祸。今虢少荒,其亡也?”王曰:“吾其奈何?”对曰:“使太宰以祝史率狸姓,奉牺牲粢盛玉帛往献焉,无有祈也。”王曰:“虢其几何?”对曰:“不过五年。”王使太宰己父率傅氏及祝,奉牺牲玉觞往献焉。内史过从至虢,虢公亦使祝史请土焉。内史过归告王曰:“虢必亡矣。不禋于神而求福焉,神必祸之;不亲于民而求用焉,民必违之。精意以享,禋也;慈保庶民,亲也。今虢公动匮百姓,以逞其违。离民怒神而求利焉,不亦难乎?”十九年,晋取虢也。
(选自《说苑·辨物》)
【注】①鸑鷟(yuè zhuó):凤的别名。
10.材料一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我无A所监B夏后C及商D用乱之E故F民G卒H流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方”,指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和《论语》中“且知方也”中的“方”词义相同。
B.“内史”,官名。西周始置,协助天子管理爵、禄、废、置等事务,春秋时沿置。
C.“信”,古时作战或田猎,临时住两宿为信,两宿以上为次,此处都是停留的意思。
D.“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牛、羊、豕俱用叫太牢,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齐有彗星”解释事件起因,“齐侯使禳之”可见齐景公迷信神灵,晏子在劝谏时善于运用假设、对比、引用、反问等方式,达到了良好的劝谏效果。
B.周惠王十五年,有神灵降临到虢国莘地,惠王向内史过询问可有先例,内史过列举了祝融、回禄、梼杌、杜伯、夷羊、鸑鷟等史籍上记载的神灵。
C.内史过认为,国家将要灭亡,国君的政治秽恶,有才能的人不能被任用,老百姓流离失所,无所依靠,所以神灵也会离开。
D.周惠王派太宰已父,率领傅氏族人及祝史,奉上牺牲、玉器前去祭献神灵,内史过跟随到了虢国,由虢国国君所为,断言虢国将要灭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德之秽,禳之何损?
(2)今虢公动匮百姓,以逞其违。离民怒神而求利焉,不亦难乎?
14.请比较文中晏子和内史过关于国君祭祀神灵观点的不同。(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5-16题。
【双调】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①(元)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②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徐再思:生卒年不详(约1320年前后在世),字德可,号甜斋。浙江嘉兴人。元代散曲作家。②新丰: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东北。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前三句采用散曲常见的鼎足对形式,凝练集中,既点明了时间、环境,又照应了题目,更为此曲奠定了愁思的感情基调。
B.以“夜雨”为题,通篇却不着“雨”字,而是从听觉入手,给秋以声,给芭蕉以愁,“一声”“一点”写出秋雨连绵不断的情状。
C.“落灯花棋未收”,从视觉角度渲染乡愁。雨夜独自摆弄棋局以排遣愁闷,化用宋诗赵师秀的《约客》却又翻出新意。
D.“叹新丰逆旅淹留”,借唐代马周之典而自叹,马周未登第时与众不同,常逆势而行,曾在新丰停留时受人冷遇。
16.写文学短评要善于聚焦,从“小”处切入。在一次古诗词欣赏的读书会上,有指导老师说此曲体现了散曲明白直朴的特点。就此,请你结合曲词为这首散曲写一则短评。(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旨意博大、意义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常用来告诫人们要注重细节,防微杜渐,不要玩物丧志,以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之患。
(3)同学们在写《杏花的故事》时,可引用唐宋时期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盎然的春意。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海南自贸港具备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等优势,对种业人才具有“虹吸效应”。种业科学家们纷纷将三亚作为“打卡地”,每年8000余名种业科技工作者来到海南,海南正致力于将种业科技集群建成全国最集中连片、体系最全、设备最先进的创新平台集群。 A ,这些科学家就像“候鸟”一样飞回海南,继续他们的种业攻关。
当下,①火热的干事氛围正在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中蔓延。②杜梅正在潜心研究水稻的氮肥高效利用。杜梅说,她在做科研时,非常注重 B 。③我国土地虽然广阔,④但人口众多,⑤人均耕地面积较少,⑥种业领域的问题亦是屡见不鲜,“我们必须去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杜梅说,⑦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让她开阔了视野,⑧遇见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⑨三亚的自然环境还能缓解科研负担。⑩最让她心动的是,借助海南自贸港发展的东风,在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得出的科研成果,可以在田间地头很快实现应用。
当杜梅等科研人员解决了一项“卡脖子”的难题后,便向三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交专利申请,获批速度很快。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错误,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黛玉听了,不觉气怔在门外,待要高声问他,逗起气来,自己又回思一番:“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淘气,也觉没趣。”一面想,一面又滚下泪珠来。正是回去不是,站着不是。正没主意,只听里面一阵笑语之声,细听一听,竟是宝玉、宝钗二人。林黛玉心中益发动了气,左思右想,忽然想起了早起的事来:“必竟是宝玉恼我要告他的原故。但只我何尝告你了,你也打听打听,就恼我到这步田地。你今儿不叫我进来,难道明儿就不见面了!”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
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真是:
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
因有一首诗道:
颦儿才貌世应稀,独抱幽芳出绣闺。
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那林黛玉正自啼哭,忽听“吱喽”一声,院门开处,只见宝钗出来了,宝玉袭人一群人都送出来。待要上去问着宝玉,又恐当着众人问羞了宝玉不便,因而闪过一旁,让宝钗去了,宝玉等进去关了门,方转过来,犹望着门洒了几点泪。自觉无味,方转身回来,无精打采的卸了残妆。紫鹃雪雁素日知道黛玉的情性: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着什么,常常的便自泪不干的。先时还有人解劝,怕她思父母,想家乡,受委屈,只得用话来宽慰。谁知后来一年一月的竟常常的如此,把这个样儿看惯,也都不理论了。所以也没人理,由他去闷坐,只管睡觉去了。那黛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一宿无话。
(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有删改)
20.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①眼睛含着泪 ②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 ③两手抱着膝 ④倚着床栏杆
A.③①②④ B.②①③④ C.④③①② D.①②③④
21.画波浪线的语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22.文中画横线部分的句子如改成“林黛玉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越想越伤感,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戚地呜咽”,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45年,抗战即将胜利,___在七大报告中,一口气列举了可能出现的17个困难。他告诫全党:“如果我们不准备不设想到这样的困难,那困难一来就不能对付,而有了这种准备就好办事。”
近期,华为新一代旗舰手机Mate60 Pro引发广泛关注。在经历来自外部困境之后,华为并未停滞不前,反而迎来了新生。纵然千难万险,终“轻舟已过万重山”。
阅读以上材料,请结合自身谈谈如何面对困难的体会和感受,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立意,主题明确,内容充实,不少于800字。
2023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浙江省9+1联盟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相关推荐:
浙江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