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作文小学二年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来临之际,我们去给爷爷扫墓。
站在爷爷墓前,不禁黯然泪下。转眼,爷爷离开我们己经十六年了。但往事仍然历历在目。爷爷一生勤劳俭朴。为把爸爸他们弟妹四人抚养成人,吃尽了苦头。父亲是个能工匠,剪纸,雕刻样样精通,二胡也拉得极好。爷爷一生与人为善,脸上整天露着笑容……
上花篮,点上香,燃上鞭炮,化完纸钱,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爷爷的墓前。爷爷,您安息吧!如果有来世,我还做您的孙子,再来尽一个做孙子的孝道吧!
路上,我紧紧地搀扶着年迈的奶奶。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加倍地孝敬她老人家。
“子欲养而亲不在”如今,我已深深地体会了其中的含义。之所以有清明节,一则是缅怀先人,二则是教育后人要学会感恩。我想,这也许就是清明节的本意吧。
清明作文小学二年级篇2
清明节回老家上祖坟,一进村门,就看见爷爷在拐弯处迎着。
座落在那小山下的一个小房子,我爸爸就出生在这里。背后的小山叫羞山,他小时侯一放学就上山找笋子和各种果子,要么吃,要么卖,卖来的钱就买书。走在山上崎岖的红土小路上,一阵阵清新的风拂面而来。
爸爸成年后远离本土,到大城市奔跑,现在,对他曾经有养育之恩的父母,怎能不怀有一种感激之情?
可是-----
我生在异地,自然对这陌生的故乡没有太多情感,虽在电话中知道他们很爱我,但说实在的,我对他们的情感毕竟不怎么浓。
爸爸妈妈与爷爷在客厅谈话,我便去厨房看奶奶。那里的灶台十分奇怪,上面是一口大锅,下面有一个大洞,似一个房子。洞里的火正旺,只见奶奶用铲子在锅中炒。我走近一看,锅中的肉丝炒出了油,“噼里吧啦”“噼里吧啦”地响。奶奶将切成丁的竹笋从热水中捞出,一同放进锅中。她一边用手熟练地将白白的面条放进煮沸的泉水中,等熟了又用筷子捞起,就着些许面汤一同放入盘中,用炒好的肉丝、笋丁连卤做浇头,上面再撒些青葱,原本淡色无味的面,一下子被富有了生机。
奶奶笑着,眼角皱纹如刀痕一般明显。她端来了刚刚煮好的面条,还有热气。
我问爸爸:“这面叫什么?”他边吃边说:“这就是传说中的羞山面!”我连忙品尝,面条十分顺滑,口味与阳春面差不多,样子也差不多,可以说是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我又对爸爸说“这里面没有什么让人拍案叫绝之处啊!”爸爸看着我说:“外面的面鲜是因为放了很多味精,这可是一点味精都没放!”这样细相,还真是味道不错,于是我一口气吃完连汤都没剩下,盘子像被我洗过似的。
这碗面很真实,就像爷爷奶奶对我的爱一般。想到这儿,又牵起了我对正踩着的这块地的情感。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不能忘本啊!这片土地,湖南,顿时变得那么熟悉。
林清玄一口饮习西江水,我现在一碗食透思乡愁啊!
后来,妈妈也学会做羞山面,味道也差不多。朋友王博申吃完后,称赞不绝于口,可我不知怎的,就觉得奶奶的那一碗令人回味无穷。
又到了一个清明,我想起《诗经唐风》中的《蟋蟀》所云“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是的,“今我不回,日月其除”----
好想再喝一口奶奶的羞山面汤,闻一下也行。
清明作文小学二年级篇3
清明节是我国一个传统的扫墓祭祖节日,但福州的清明节却有其独特的风俗,每年清明节前后,福州市民家家户户都要去郊外踏青,为祖先扫墓、压纸、培土。扫墓完毕后,必须折松枝带回,插在家门口,向邻人说明本户已履行了扫墓祭祖的责任。福州人扫墓祭祖还要供奉供品,供品并不复杂,只有光饼、豆腐和面点等,但有一供品是绝对少不了的,即福州特制的“菠菠稞”,所以清明节前后,福州家家户户都要做菠菠稞,如今,清明节前后,街上店铺也大量出售菠菠稞。
菠菠稞是用菠菠菜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稞皮,以豆沙、萝卜丝等做成馅捏制而成的。
清明节是我国一个传统的扫墓祭祖节日,但福州的清明节却有其独特的风俗,每年清明节前后,福州市民家家户户都要去郊外踏青,为祖先扫墓、压纸、培土。扫墓完毕后,必须折松枝带回,插在家门口,向邻人说明本户已履行了扫墓祭祖的责任。
福州人扫墓祭祖还要供奉的供品,供品并不复杂,只有光饼、豆腐和面点等,但有一供品是绝对少不了的,即福州特制的“菠菠稞”,所以清明节前后,福州家家户户都要做菠菠稞,如今,清明节前后,街上店铺也大量出售菠菠稞。
菠菠稞是用菠菠菜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稞皮,以豆沙、萝卜丝等做成馅捏制而成的,造型比较简单,倒是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菠菠稞以春天的绿意,扫墓后回家的路上,菠菠稞就成了很好的充饥的点心。
清明节是全国性的一个传统节日,但福州的清明节却有其独特的风俗。每年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都要去郊外踏青,为祖先扫墓、压纸。扫墓,主要为祖先的坟地锄草、培土,有的人还会在坟边种一棵长青松柏或其它树木。扫墓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压纸,就是在墓头上压一些冥钱纸,表示此墓已由后人祭扫过,或向路人表示:在此安息的前辈后继有人!有闽诗云:“坟前致祭酒三杯,点滴何曾到棺材;地下料应无币厂,只好人间造钱财。”诗句既幽默、诙谐,又道出了福州人为什么称清明扫墓为“压纸”的缘故。
扫墓毕,必须折松枝带回,插在家门口,向人们说明本户已履行了为祖宗祭墓的责任。
扫墓的供品并不复杂,只有光饼、豆腐和面点等,但有一主味是绝对少不了的,即福州特制的“菠菠粿”,也叫“清明粿”。所以清明节前后,福州家家户户都要做菠菠粿,如今,街上[米时]粿店也大量出售菠菠粿。
菠菠粿是用菠菠菜(生长于南方的一种野菜,可食,味甘,性凉,捣烂压成汁成青绿色)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粿皮,以枣泥、豆沙、萝卜丝等为馅捏制而成的。菠菠粿颜色嫩黄,造型比较简单,倒是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菠菠粿以春天的绿意。蒸制菠菠粿必须用黄淡果叶衬底,才有一种特殊的香味。扫墓后回家的路上,菠菠粿就是很好的点心。
清明作文小学二年级篇4
星期天,我和我们家族的人去拜山,发生了许多奇事趣闻。
我们一路上用竹杖慢慢的行走,路边有很多野果,野枇杷、野芒果满山都是,黄灿灿果子随着风摇摆。到达山上了,我们先把东西放好,然后一点点的清除祖坟旁的杂草,垃圾都有很多。我突然看到了一条蛇,吓得一蹦三尺高,大家也堆草起来用火烧,虽然很吓人,但也解决了这条蛇。我们在旁边找果子吃,我们还没吃过野生的植物,今天可要大饱口福了。
看着我的夥伴一点一点的把皮掰开,里面的果香特别浓郁。金色的芒果肉闪耀着金光,好像在向我招手。我们就在一片森林中吃得像大花猫一样,脸上露出了笑容。
清明作文小学二年级篇5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要为去世的亲人扫墓。而我和爸爸来到了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来看看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们。
早晨有些小雨,天空灰蒙蒙的,真是应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我怀着沉痛和敬佩的心情走进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烈士们高大英勇的雕像。走到第二层,是中国解放战争时和解放战争后牺牲的烈士。我看到胡氏六烈士,为了解放战争一家六兄弟壮烈牺牲,葛玉芳和李厚坤夫妻,陈伯平,秋瑾等烈士的英勇事迹。在吴斌叔叔纪念展视频中目睹了他在被铁块击中后的惊魂七十六秒:缓缓停车,打开车门,疏散乘客。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了几十个人的安全。还有四位年少烈士,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八岁,最大的也只有十六岁。
蔡永祥烈士一九六六年二月,年仅十八岁的他入伍了,而在同年十月十日,死神却向他张开了翅膀。那天一辆满载乘客的列车即将撞上罪犯设置的铁轨,在危急关头,他跃上铁轨,奋力搬开障碍,而他自己却壮烈牺牲了。
徐锡麟一九零五年加入光复会,那时光复会正在秘密筹划浙皖起义,一九零七年七月六日,徐锡麟秋瑾等光复会成员发动了浙皖起义,可惜失败了,徐锡麟被捕,次日惨遭刨腹剜心。
是怎样的信念和气概让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把鲜血撒在了祖国的黄土地。
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有了你们,我们才能有安静的教室,因为有了你们我们的祖国才有和平。你们是英雄,你们才是最可爱的人!
清明作文小学二年级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