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的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清明的作文 篇1
一
清明将临,故乡那棵魂牵梦萦的老槐树还在。我似乎看到了槐叶上隐隐渗出的泪痕。
树下,母亲坟冢上的杂草青翠,该掩没了几声虫鸣?
曾与母亲有关的事物,如欢乐,悲伤,青青的蔬菜,低低的谷禾,潺潺的溪水,高高的树木......我一直认为,它们是可以视作一种耐读的美德而留在我的记忆中了。
二
多年了,清明有些深不可测,母亲的影子谁也追不上,总在梦里忽来忽去,像虫子一样钻进我的思想,蚕食着我忧伤的叶片。
槐树也许太多情了,胜过土地上的油菜,葳葳蕤蕤的就覆盖了母亲劳作的身影。
可母亲坟旁的油菜花的艳媚与芬芳迸射出惊人的美丽,那么安祥、朴素、细小和琐碎。只要心一触到,那久违的欲滴的血色和温情,就会让我颤动不己。
三
槐树总将阳光、雨露和空气密密实实地聚拢起来,把企图侵犯生命的脚步挡在臂膀之外。
走回童年,季节在母亲的补丁上浮沉明灭,让清苦、疼痛和温暖钻进我身体的每个角落。
而欣喜的是,被岁月熬得形销骨立的母亲,曾熟悉一年四季里的每一个节气,并知道,在相应的节气里,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那双干净利落的手抚摸过每一张树叶、每一寸田地、每一个流光溢影的期待......
四
母亲坟和槐树叶依偎在一起,清明槐便成了乡村的根和儿女的爱,让游子在眷念时就听到了槐树开花的声音,以及树下跌落在酒杯里的鸟声,同在阳光下如金属一样闪烁不停......
我只好抟过身去,凝噎无语,让仅剩的感念化为小河里纷纷溅起的浪花。
五
清明,从哪里漏下的雨丝,迈过心碎的时节,洒落在母亲的坟前,浇灌着油菜花一样自由绽放的晨曦。
那些纯情的追随,让过往的云霭已将雨丝孵化出鸟的羽翼,在栖息过的槐枝上,叶子们不再舒心地抖动,夜深时开始凝集泪珠。
那些成串的槐花,细细读时让人有些难以割舍。
那清明雨,如箫声,逡巡于情山意海之上;那清明槐,如琴音,吐纳着生命的芬芳与祥光。
六
耕作的母亲把一生的时光都种进地里,最后也把自己种入地里。
那年秋天,体验过花开花落的虫子,在这泛凉的秋夜,把各自心中的曲子,吱吱呀呀地倾吐出来,也没有挽留住时光远去的足音。母亲把一只已开始冰凉的手,温馨地递给我。
于是,我久久地揣在胸口,企图用热血和心跳把它焐热。最终,母亲霜凝的面容,转眼取代了晚霞的淡红;体内流布的血,汇入冻层下并没有了响动的水声。
七
清明,是圣洁和虔诚的象征,蕴涵着常人渴望温情的期待和祭奠,让生命的底色上永远刻印着和传承着这份光亮。
销魂的槐树,一片叶子写着离去,一万张叶上写满悲悯,如泣如诉,浸透着亲情的慰藉和追念。
母亲的坟旁,一地油菜花开得如此璀璨,那不是梦境,是美丽的天堂;不是思念,是感知。
最宽容最坦诚的土地怎么能盛得下母亲一生的沧桑和生活的情景。
八
槐树呀,是清明紧贴在我的胸口,除了心跳和呼吸,我剩下的全是浓浓的怀念。
只有把耳朵贴向母亲的胸膛一样贴近坟茔,至今有一脉回响,似乎仍在延续着当初的风声雨声,悠扬、辽远、清晰......
现在,谁还会把屋檐下相依相偎的锄头和镰刀,划成生命的双桨,迎送我们抵达生活的彼岸?
谁还会把青禾和花朵铺满我贫瘠的路途,用一双望穿暮霭氤氲的眼眸,痴痴地守候儿女们匆匆的归程?
谁还会在我流落异乡、饥寒交迫时,用温暖的目光和身体慰藉我寂寞的灵魂?
九
生命从流动到静止的过程,维系着千万朵归因。
清明,杏花开满记忆,赶走彼岸沉重的黄昏。
回到自己,轻抚旧时光的疼痛,忘记那些被无情灼伤的岁月,才能把感恩的种子撒向心的土壤,拱出青禾。
清明槐,已高过母亲的坟头,仿佛在召唤一年的期待和收成。
十
当一座坟成为一种风骨,那么,槐树也就成了不泯的魂。
即使命运磕磕绊绊遍体伤痛,我依然像母亲一样微笑着对生活充满感激。
因为我的血管里流淌着母亲最古老憨厚的格言:把生交给死,把死托付给生。
清明到了,不能回乡的我孤苦伶仃,伤口上撒下如血的月光,杏花雨因故地下了一场雨。
那棵槐树上的空巢,鸟儿能找到回家的路么?谁的乳名从含香的露珠中醒来,在嫩绿母亲千年的期待?
清明的作文 篇2
清明节来了,总是春雨绵绵。在绵绵细雨的清洗下,路旁的小草变青了几分,柳条也更婀娜多姿了,在春风的吹动下跳起了欢快的秧歌舞。大地上一大片一大片满是醉人的绿色。多美的春色啊!在不远处的湖边,一个放牛娃牵着一头老水牛,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
尽管眼前的景色是如此的优美,我却完全没有心思欣赏。每到清明节时,我就会加倍的思念离我而去的亲人们。他们那一张张慈爱的面容,都涌现在我的眼前;和他们相聚的那一幕幕,都清晰的出现在我的眼前,仿佛就在昨天。
此时,一位书生蹒跚地走过来,穿着白色的外衣,头戴太白帽,抚着不算太长的胡须。可能是清明节吧!使他变得神思茫然,他可能是去怀念故去的人。走在稀稀疏疏的人流中,他显得格外醒目。这时书生走了过来,恭恭敬敬地向放牛娃行了个礼,说道:请问小哥,附近哪儿有酒家?放牛娃放下短笛,想:可能他是借酒消愁,迫不及待地寻找酒店吧!于是,他骑上牛背,伸手指向了不远处的杏花村,说:那个杏花村可是远近闻名的村庄,专产好酒。书生听了,忙忙道谢。之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走向了那个神秘的地方杏花村。
我也朝杏花村的方向走去,希望借酒来消除我的思亲之情。我一到杏花村,就看见那位书生正在一杯接一杯的喝着杏花美酒,可是他脸上的笑容已经没有了,有的只是无限的哀愁。看来,喝酒不仅没有减轻他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反而使他的怀念之情更浓了,就像这杏花美酒一样浓。
这个时候,雨下的越来越大了,而我的思亲之前也像此时的雨一样越来越浓了。
清明的作文 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一眨眼,大地送走了冬天,迎来了春天,春天牵着清明慢慢走来。
“哇!”一回家,便看见奶奶坐在小凳上忙活着。一只小小的竹匾里放着十几张大小不一的粽叶,粽叶上有着几颗小水珠,小水珠在绿油油的粽叶上滚来滚去,像个淘气的孩子在玩滑梯。另一边,白白的糯米均匀分布在铁盘子里,红红的赤豆,点缀其中,在白如雪的糯米中十分夺人眼球。中间一只小碗中,盛放着十几颗大拇指大小的红枣,红枣皱纹满面,像个八九十岁的老太太。
奶奶拿起一张粽叶,摊在手中,另一只手配合着将粽叶折成漏斗状,再拿一片叶子插进漏斗的缝隙中。奶奶用手舀了一大把糯米,糯米一颗颗滚入“漏斗”,一把糯米填埋了大半个粽子。奶奶拿起一个大红枣按在糯米中,又用手舀了一大把糯米,劈头盖脸地淋在了大红枣身上。渐渐地,大红枣消失在茫茫糯米中,奶奶将粽叶折了过来,一手盖在“漏斗”上,两只手抓得紧紧的,粽叶被折过来弯过去,裹满了整个粽子。拿出一根棕色的线,一头用嘴咬着,一头用手紧绷着,在粽子上绕了一圈又一圈,奶奶一直用力扯着,线紧紧缠在粽子上,像个胖子穿了紧身衣一般。
粽子包好了,该下锅咯!
奶奶在灶台上的大锅子里加上水,我在灶后头给奶奶生火,火好不容易生了起来,暖烘烘的。火很旺,没一会儿水就沸腾了,奶奶把粽子一个个地陆续放入锅中,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正在生火的我,闻到了浓浓的粽香,渐渐地飘满了整间屋子,粽叶的清香与糯米的香甜让人垂涎欲滴。
奶奶掀开锅盖,香味更浓了,一大团的气体一涌而出。蒸完“桑拿”的粽子,胖乎乎的,我急忙拿出一个,扒开粽叶,希散的糯米已成一团,互相粘着,还有几颗不老实的黏在了粽叶上,我将粽叶上的几颗一一舔下,“嗯——好吃!”第一口咬下去,就看见了大红枣,大红枣瞬间年轻了十几岁,皱纹全部一了,吃起来,又香又甜。
清明,他来的匆匆,去的也匆匆,但它在这来去的途中留下了粽叶的清香和糯米的香甜,令人久久无法忘怀。
清明的作文 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唐朝诗人杜牧写的古诗《清明》。
今天是4月5日,我爸爸一大早就说:“清明节到了,祭祖坟了,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风俗。”
我们一家八口人来到祖坟前面,伯母与妈妈先是仔细地把祖坟上的杂草拔干净,接着又将带来的一些水果,菜与茶杯放在墓碑前。同时,爸爸与伯父点燃了鞭炮,爷爷与奶奶点了几柱香。我与姐姐学着爷爷与奶奶的样子,先鞠躬,再说些什么话。他们在说些什么,我也听不清,但我在心中念念有词说到:“我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这样才能对得起我们的祖宗。”我知道我这样只说说,不做是没有用处的,而是要实际行动起来。最后,伯父拿出酒,把酒倒到小茶杯里,然后倒在墓碑前面的土地上。
祭奠好祖先后,我们一家人就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在途中,我心想:“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个有用的人,好好孝敬长辈……”
清明的作文 篇5
清明节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更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从我有记忆起,就觉得清明与其他节日的不同,至今还充满迷惑。
记得去年的一个星期一的早上,正值清明节,妈妈又带着来到太爷的坟前,开始,妈妈把火纸拿出来,点燃了放在太爷的坟前。然后,给我了两三支香和一对蜡点燃了,我又像以前一样,深深的鞠了三个弓,再跪着磕了两个响头,双手合在胸前心里默默的念着:太爷保佑我学习进步,全家幸福平安。做完这些,妈妈又叫我去拿来扫帚,我拿了两把,妈妈便问我:“你拿两把干什么呀?”我说:“今年我也要给太爷扫墓。”妈妈笑了,又说:“孩子长大了。”说完,我们便扫墓了,我轻轻的扫着扫着,扫去了黄树叶和刚才的火的灰。
我在回家的路上,我心想,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要烧纸化钱,这不是迷信吗?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从他她的讲解中,我才明白:这是为了纪念于两千多年前的既忠又孝的介子推,清明节发展到现在主要是通过这一仪式表达对先祖的怀念。以此传承中华民族孝的美德。
清明的作文 篇6
今年的清明时节,或许对我于来说,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清明节,第一个在姥姥离开后的清明节,在这个“雨纷纷”的日子里,我第一次有那种“欲断魂”的感觉,因为,我的姥姥与世长辞了……
窗外的天空飘着白云,有呼呼的北风吹过耳际,带来丝丝寒意。此刻,我眼前又映出姥姥那张慈祥的布满皱纹的脸,耳边又响起姥姥最常说的那句话,“要好好学习啊!”可是,为什么,为什么在六个月后的今天,我却再也听不到这句话了呢?为什么呢?
时光总是来匆匆,去匆匆。一眨眼,六个月过去了,所有的一切恢复了平静。但是谁又知道,就在六个月前,姥姥还在病床上笑着对我说:“不要哭了,人只有坚强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未来的路不好走,但只要你微笑面对,就不再有什么困难了,懂吗?”当说完这句话时,姥姥闭上了眼睛,微笑着离开了。
我永远忘不了,忘不了姥姥时的那种感觉。一瞬间,你的至亲至爱悄悄地从身边离开,离开这个世界。那种心痛,不知该用什么语言形容。我本能地哭了。第一次,第一次这样撕心裂肺的哭,我是多么想回到三年前那种幸福的时光,但天总不随人愿。
姥姥走后六个月,也是清明节。今天,我又回到姥姥家前的田野。当我望着那片辽阔的田野,眼前又浮现出姥姥拿着那根竹条在田野上追打着不懂事的我的情景……姥姥,我是多么希望您能再次拿起那久违的竹条,追着我满田野的跑啊!姥姥,为什么,为什么您却再也不肯拿起竹条来追我了呢?为什么……
今年的清明,我人生中的第一个真真正正的清明!
清明的作文 篇7
“不行,清明节必须烧纸!”“为什么?老师都说这样不对!”“老师说的也不行!”“不行也要这么做!”家里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
清明节到了,老师教育我们要文明祭祀。我回家和妈妈商量,准备在做清明时不烧纸,不放鞭炮,买一束鲜花祭祀。妈妈一听,火冒三丈。于是就有上面这段争吵。
我想做清明是缅怀祖先,烧纸钱真的没有用。妈妈说:“不管烧纸有没有用,我们都要做,这是祖辈传下来的规矩。”我说:“国家现在提倡环保祭祀。昨天班会课老师还提到了呢!”妈妈说:“不管老师怎么讲,我们都要烧纸。”我不甘示弱地说:“如果别人都献花?你还烧吗?”妈妈生气地说:“烧!烧!”
正说着呢,刚好《新闻联播》里播放密云大火的新闻,我咕哝一句:“肯定又是烧纸惹的祸。”妈妈尴尬了半天,说:“如果明天有其他的人不烧纸的话,我们也不烧了吧!”我高兴地直点头。
星期天早上,我们搭车去做清明。
路上我一直暗暗地祈祷:今天一定不要有人烧纸呀!到了山脚,我看到山路上人头攒动,络绎不绝地向山上走去。我睁大了眼睛,在人群中寻找没有带香纸上山的人。终于在人流中找到一对年轻夫妻。他们手上拿着一束鲜花,没带香纸。我轻轻地拍了拍妈妈,指了指他们。妈妈点点头,带我来到了一家小卖部买了三束鲜花。
来到爷爷的的墓前,望着那光秃秃的坟堆,眼前浮现出爷爷慈祥的笑容。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落了下来。我把鲜花恭恭敬敬摆放在墓碑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一边磕,一边在心里向爷爷解释献花的原因,请求爷爷原谅我。
一阵风吹来,我仿佛感受到爷爷正在称赞我,像我以前考了100分一样抚摸着我的脸庞。我终于露出了笑容。
后来我们又往前走,去给我的太公太婆扫墓。我和妈妈都是献上了鲜花和我们的一份真诚!
这就是我做的第一个绿色清明,下一次我一定会劝服爸妈,采取植树祭祀。
我相信,以后大家都能转变观念。到那时,我们的天空会更蓝,空气会更清新,山林也会更安全!生态文明的祖国会变得更美好!
清明的作文 篇8
“雨打温了眼眶,年年倚井盼归堂,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我在人间仿徨,寻不到你的天堂,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又是一年清明,雨霹雳啪啦的下着。清明,我在雨中,我难以忘记您。
我走在乡间泥泞的小路上,闻着充溢鼻腔的青草香。雨点打在身上,感不到一丝冰凉。一场雨,把我带回了几年前。我的外婆,您还好吗?
清晰的记得,小时候调皮,总是喜欢走在旁边的就是水渠的斜坡上。一次,我在斜坡上玩,脚下一滑,直接就做了个自由落体的运动,踩了一脚烂泥。伙伴把我拉上来,送回了家,您看见了我浑身是泥,双脚更是成了泥球的模样,没有责怪,二话不说,扒下衣服和鞋,挽起袖子就洗,秋风萧瑟,你的手却在冷水里塞着,你的辛苦我不懂,还闹着要喝羊奶。
清晰的记得,和伙伴们去玩,一群大孩子走掉了,您焦急的寻找,在那一望无际的麦田中找到了我们。您没有责怪,带着大家一起走出了麦田,还把他们一个个送回了家。回到家,你的腿上被麦芒刮出了许多水泡。你的辛苦我不懂,吵着嚷着说:“明天再玩捉迷藏,外婆还要来找我!”回答我的是一张慈祥的笑脸。
可是,五年前,同样下着雨。那个夜晚,一辆大卡车喧嚣着从你身边呼啸而过,将你的生命无情的剥夺。从此,天人永隔。我的悲痛已经不能用眼泪来诠释了。我和舅舅一起,在您的灵前跪一天一夜。经历了如此变故,我们都深受打击。
爱是永存的,我知道。逝世不是让爱消失的理由,遗像上永远定格在我脑海中的笑脸就是最好的证明。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您身旁,把您最爱的歌来轻声唱……”清明,我在雨中,您在天堂。爱,永存在远方……
清明的作文 篇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是一年一次的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还有踏青、汤秋千、插柳条、煮鸡蛋……
吃过午饭,我和妈妈就去爬山了。天暖了,山上的小草和野菜都发青了,妈妈一边走一边挖野菜,我在一旁玩。山上有好多人,他们也是来玩的。山上的空气很新鲜,不一会我和妈妈就爬到山顶了。站在山顶上往下看,远处好美啊!有高高的楼房,工厂的烟囱还冒着白烟,还听到汽车的喇叭声。
妈妈带了好多吃的,喝的,我和妈妈找了一块空地,就坐下来边吃边看周围的风景。过了中午,山下就有人来祭祖了,他们拿着菜、纸、香。等烧完了,还磕头。看到这些我笑了,妈妈说:“孩子,不要笑,清明节我们这的人,都这样做,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休息了一会儿,我和妈妈就下山回家了。
清明的作文 篇10
清明节,我陪着爷爷驾车驶往从未回过的故乡。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青青的小草和路边小树枝条上的嫩叶,在春风中轻盈地摇曳着,闻着嫩花嫩草扑鼻的清香,我不由地对着旷野大声喊:春天,你好美啊!
在谈笑声中,我们的车已停在了故乡的晒谷场上,车门刚打开,车前就围满了乡亲们,热情地问:“哪儿来?找谁啊?”忽然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拉住爷爷激动地说:“老哥,回来拉!”原来是爷爷儿时的伙伴孙爷爷,他拉着爷爷的手问长问短,简直像有说不完的话。
午饭时堂屋里坐满了乡亲,他们都亲切地喊我“宝宝”,问我几岁?上几年级?那天爷爷特别高兴,抢着帮我回答,并说“会背不少古诗呢。”乡亲们都叫我背一首,那天我也特别大方,站在椅子上给大家背“少小离家老大回……”
有一位老人直呼“神童、神童”,搞得我真有点不好意思了。爷爷还跟乡亲们宣布:“我孙女儿还得过全国书法金奖呢!”旁边又早有乡亲临时找来了纸笔,我提笔写了四个隶书大字“温故知新”,这又博得了乡亲们的喝彩。
孙爷爷也拉来自己上小学四年级的孙子,也叫他写一张,小孙也不含糊,很快提笔写下了正楷“展翅飞翔”四个大字,乡亲们都赞叹道:“如今的孩子呀,个个是神童!”
在这清明时节里的第一次故乡之行,让我感受到了故乡浓郁的春光和浓浓的故乡人情。我愿年年都能踏上故乡的小路,去拥抱那最美最美的大自然、拥抱那最亲最亲的故乡人。
(必备)清明的作文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