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作文

| HT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作文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作文 篇1

星期六的早上,我,舅舅、舅妈、妈妈爸爸还有小阿姨一起去慈城挖竹笋。

我们开着车,来得一座山下,看见茂密的竹林,我们就带上工具爬上了这个竹林,“看看,这里有个竹笋”舅舅开心喊道。我很快就颠簸了过去,仔细看了一下,这个竹笋刚刚露出头来,像一个牛角一样,露出了一点点小尖头,上面还有我几片个非常小的尖尖的叶子,尖头周围还有密密麻麻的小黄毛毛刺,看起来好怪,身上痒痒的感觉。

我抢过舅舅的锄头,在竹笋边上不断的挖啊挖,我把竹笋旁边的土弄的松松的,一点一点的往外掀,慢慢的,我就看见白色的笋根,我非常开心,告诉舅舅,这个笋好大啊,舅舅说:“加油”我问舅舅:“现在可以拔起来了吧?”舅舅说:“好了,现在可以了!”看见笋跟白白的,嫩嫩的,好想吃一口,突然感觉口渴了。接下来我抓住笋的头,用力的左右摇,然后再拔,“哇,一个又大又白的笋就被我这样拔出来了,”我开心极了!我突然感觉我好大的力气啊。舅舅舅妈和妈妈爸爸还有小阿姨都夸我很神!

后来,我们又去爬树,找野菜,我的脚还没有完全好,爸爸妈妈告诉我不要走太多路,可是我真的很开心,挖到了竹笋,还採到了野菜。还有,我终于可以走路了!

清明作文 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到清明节,我就会想到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以前年纪小,老年人不主张小孩去上坟祭扫。今年,清明我有幸与爸爸去公墓祭奠太爷、太奶,寄上一份晚辈的深深缅怀。

清明节早上,我便与爸爸早早地起来,驱车来到爷爷家接爷爷奶奶。从楼上取出准备好的供品、鲜花、纸元宝与冥币。于是,我们四个人便启程去北镇廖屯公墓。

早晨,晴朗的天气,虽没有诗中描写的纷纷细雨,但有凉凉的春风吹拂。我平时也没有起床这么早,穿的比较单薄,不时地打一个寒颤,我好久没出远门了,一路上我没一丝困意。奶奶又对我与爸爸讲述了已故太爷太奶的音容笑貌,陈年往事。我听得特起劲。过去的事有些是三四十年前的了,其中的生活艰辛,对于生于九零后的我可能没能全部理解,但通过奶奶将近一小时的讲述,我脑海里浮现了许多情景,使我就、觉得,太爷、太奶依旧活在我们身边。我暗想,太爷、太奶,您们在天堂那边还好吗?

一路上,爸爸将车开得平稳,也许是心情沉重的原因吧。一个小时,我们来到了公墓的山脚下的空地中停满了大小的车,行人手持鲜花,络绎不绝。远远地就闻到烧冥币的味道。偶尔,惊闻刺耳的爆竹,嫩绿的小草从土里像卫士一样肃穆地站在那里。有些公墓上已摆好鲜花与供品。人们忙祭祀先人,各个表情凝重,有些人眼圈红红的。

我们四人找到太爷的公墓,摆好供品,鲜花与香炉。爸爸教我点好三柱香并行了跪拜礼。我的思绪便随爸爸点好的纸钱飘逸。由于纸钱多,爷爷又用木棍拨弄纸堆,怕烧不尽,收不到。爸爸站起向公墓院子四周扔了一些燃烧的纸钱,同时说:“我爷爷、奶奶腿脚不好,你们(注:你们指孤魂野鬼)别跟他们抢。”我的眼泪差一点流下来。火烧得很旺,山上的风不时的将纸灰吹起,烘烤我,我通身暖与。这暖与好比是来自太爷的拥抱。我心里默记……我学爸爸的样子也去将纸元宝点燃,我虽没能说上几句话,但我内心对太爷还是挺想念的,也许是血浓与水的缘故吧!我主动拿扫把将公墓小院打扫一番。爷爷、奶奶看我轻盈的动作,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大概是按民俗与传统,李家后继有人来延续香火的缘故吧!

祭奠完毕,在回家的路上我没说太多的话。我感到我长大了,我有大收获。我决定每年清明都来为太爷、太奶扫墓,并对他们说,您们在那边还好吗?

清明作文 篇3

“人,好比一杯水,是什么品性,一眼就能看清,出了深处可能看不见底,但,不良的习气是藏不住的。”他常对我说这句话,使原本淘气、调皮的我领悟很多,懵懵懂懂中深以为这是人间第一真理。它永远指导我的人生。但,如今又谁来对我说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何而断魂?因人?还是因物?透过玻璃窗,我清晰的看见外面飘着雪花,朦胧中,仿佛想到了什么,却又似发丝,抓摸不住。抬头望了一眼日历,今天,是清明。唉,又是一年清明时,难怪外面的天气如此的凄凉。

一丝悲凉从雪花中传来,透着窗户刺痛了我。我盯着飞舞的雪花,想起了我的舅舅,那个疼爱我甚于自己儿子的舅舅!

“妈妈。”我叫喊着,挣扎着,而他却抱着我,使劲地用他那坚硬的短短的胡茬贴着我的脸,扎着我的脸。我想舅舅是想以此来表达对我的喜爱吧!我看着窗户反射着我腮边淡淡的绒毛,就像舅舅的胡茬一样。又想起了从前的那一幕,历历在目。然而,现在却只能是想起。

白色的雪花纷纷落下,又像是当初那一张张通往彼岸的冥币落在地上,像刀子一般落在人心上。割疼我的心。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大盒箱子般的红红的棺木,装载着曾顶天立地的舅舅啊!逝者,不能重生。我安慰着别人,也安慰着自己。

记得当初,每当他熟睡时,我大叫一声大舅,他便起来,而今,我叫了千百声,又为何无人应答?记得当姥爷临走的时候,我捧着一大罗纸钱,心痛地说:“姥爷,到那边一定要买个官当,要大的。”姥爷笑着抱了我一下。强笑一下说:“傻孩子,别的不会,竟投机取巧的。”而今,我是否又应告诉他也投机取巧呢?

雪花落下,慢慢的融化,而泪水落下,却慢慢的聚起。

清明作文 篇4

每年清明,必不可少祭祖和扫墓。

记忆里,爷爷仍是精神矍铄的模样,削瘦却挺拔的身子总是伫立着,时不时发出明朗的笑声。每当他的身影渐行渐远直至消失,我又从梦中惊醒。清明祭祖,终究是让我黯然神伤的一个梦。

可是,清明的确有让孩子们心驰神往的理由——青团。碧青油绿,糯韧绵软,带着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再加上清甜的豆沙,入口即溶,让人不禁赞叹:“春天,原来是这个味道的啊!”母亲却总说不能多吃,我固然抵挡不住青团的诱惑,总是魂牵梦萦地偷着捧着它们。

而如此美味的青团是如何转化而成的?带着疑问,钻进厨房。艾草的嫩茎和芽已经择好放在盘中,它带给人一种独属于草木的质朴感觉,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大地之上随风微微摇着,萃取着露水与阳光,肆意骄傲着,轻狂着,笑着,长着,空气中可以尝到甜美和清新的味道,这个世界此刻属于自然,属于艾草,属于它们日日夜夜的生长。恍然中,我又看到艾草浆与米粉的融合,看到原本碧绿色的青团在蒸锅中渐渐变成深艾绿色,它是回归到它本真了吗?亦或者说,这是一种新生与传承?

蓦地,尘封的记忆被重新打开,我的耳畔又响起了爷爷那明朗的笑声,想起他眯着眼睛看我背诗词,想起他像个孩子般给我们讲笑话,想起他总是和我们一样馋嘴地偷吃青团,想起他笑着咂嘴说:“嗯,是春天的味道!”想起他眼角的皱纹中溢满了如落日般美好的笑……这些这些,仿佛像昨天发生的事情,在我的脑海中一帧一帧地放映。不过,那些逝去的,无论面临遗忘还是铭记,但是新生的活力,永远将以一种新的形式传承下去,如那青团一般。

刹那间,一种潮湿而温暖的感觉在我心中破土,生原来是死的传承,是一种寄予了前人微笑的的希冀与期望。

斜阳漫天,很暖很柔地落在我掌心的青团上,淡淡的艾绿中蕴含着春天的活力与生机,我知道,明早的朝阳一定会升起,世界,原来是在不断的传承与变化中变得更加美好。

又是一年清明时,原本落灰的墓碑旁又长了新草,远方隐隐约约地传来那明朗的笑声,今年的祭祖,一定充盈着春天与阳光的味道。

清明作文 篇5

关于清明节由来,我不太清楚,只知道它是我们重要习俗,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到墓前祭奠已经过去人们……

在我记忆中,最早听说清明节是依偎在时候祖母怀中,她教我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那时不过五六岁样子,还,不理解行人为何“欲断魂”,祖母告诉我,他们想家。当时脑海中总是带着这样疑问:他们想家为何不回家呢?也是这么一年龄,总是跟随着伯父亲、伯父、姑妈到我未曾见过爷爷墓前叩拜,看着他们肃穆,听到他们恸哭,我心头也有悲伤涌来,也流下眼泪。那时,心里想着,祖父如果还在,他一定会很疼我……学着大人们样子,在爷爷墓前跪拜,祈祷祖父能够保佑我们一家平平安安……

那时候祖母每到父辈们去祭奠祖父时候,她总要唠叨,“人死如灯灭,好似滚水来泼雪。现在去墓前烧些纸,还有用吗?再孝顺他能看到吗?她还会复生吗?”祖母眼睛这时总会婆娑。姑母说,这是对逝者思念。而我认为,这是他们思念祖父寄托……

我,已经好几年没给祖父扫墓,不过我也体会到何为“欲断魂”!

清明作文 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诗里的清明节非常伤感,往年我还小,偶尔也跟着家人去为先人扫墓,可我根本就不懂得清明是什么,只是心中特别记得,在清明,我可以吃到最喜欢的青团和麻糍。

每至清明时节,一大家子会在阿太家制作青团和麻糍。

做青团麻糍的食材可不容易准备,要在几天内采摘好艾草,挑选好鲜嫩的,清洗干净并煮熟。这一道工序会让我们几个孩子参与。当然采摘艾草是大人们完成的,一棵棵嫩绿的,精神抖擞的艾草密密麻麻地层层叠在一个竹制的大圆盘子上,那大圆盘子比我两只手伸得老长还要大,根本围不起来,可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妈妈告诉我,要把黄色的叶子挑掉,老一点的茎去掉,用指甲一压,压不进去肯定是老的。我也一本正经地挑选着艾草,把好的放进篮子里,把不需要的丢在一旁,别看这项工作很简单,可花了我们一整个上午呢!选好艾草后,妈妈和外婆会去小溪里把艾草清洗干净并在一口大锅里用水煮熟。我们家是没有这样的大锅的,只有外婆家有,而且不是用煤气,而是用柴火。

煮好艾草,煮熟粉,还要把它们倒在石臼里,接下来的工作要两个人合作才行,而且小孩们不能参与,只能站在一旁看。这次是外公来捶打,外婆翻里面的艾草和粉。外公抡起石锤,外婆快速地翻起石臼里的粉,只见那个厚重的石锤一上一下,砰、砰、砰,画着优美的弧线,石臼里的艾草和粉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不一会儿就变成了绿色的团子。

在桌子上撒上金黄的松花粉,之后绿色的大团子被搬到大桌子上,有的大团子被压扁,切成方方的一块一块,变成麻糍;有的大团子被揪成一个个小团子,往里面放上豆沙,在模具上一压,变成漂亮的青团。

小孩们最喜欢拿着热乎乎的青团啃,甜甜的豆沙和Q弹的团子一起钻进嘴巴里,那味道别提有多美了!

清明作文 篇7

10月2日,我在家里悠闲的看着《活在大宋》。看完之后我就很好奇大宋人的生活真的如书中所说的吗?我问妈妈,妈妈告诉我开封有一个地方,它可以让我们穿越到大宋,去看看那儿的美食和大宋人的生活。

第二天,我们早早就出门了,来到了清明上河园的景区门口。景区的大门非常的雄伟高大,像座城门,大门旁边有两个雄伟的石狮子。一进大门有一个石像,石像周围都是绿色的植物,开着非常漂亮的小花。

进了大门,我就迫不及待的来到了一个四合院。院子里有一个高台。站在高台上,可以看清整个四合院的全貌。旁边的房子是宋朝的建筑,有些破旧,屋顶上的瓦片有些也快掉了,还长满了青苔。房子周围都是草和树,从这里我看到了宋朝时期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出了四合院,我们来到了虹桥。虹桥非常非常的陡,我在下坡时非常非常的小心,生怕摔下去。站在虹桥最上面,可以看到非常热闹的商业街,桥下是汴河,汴河上行驶着熙熙攘攘的商船。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繁华的大宋。

过了虹桥,我们来到了武大郎吹饼。武大郎卖的吹饼非常非常的好吃,别的任何一家吹饼都比不上。

接着我们来到了一家博物馆,在博物馆里,我竟然发现里面还展览的有鸦片,我的天。我还看到了清明上河图,妈妈告诉我,清明上河园其实是根据清明上河图来复原建造的。

来到清明上河园,仿佛穿越到了大宋,让我领略到了大宋的风土人情。真是一个很奇妙的景区。

清明作文 篇8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这使我想起了上学期学过杜牧写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每当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都去扫墓,看望已经故去的亲人。在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外公就去世了。今天一大早我们全家去看望我的外公。

记得三、四岁的时候,在公园里看见好朋友的外公陪着她玩时,我一遍又一遍的问妈妈:“为什么人家有外公,我为什么没有外公。”妈妈说:“你的外公去天堂了,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我听了以后哭了,我少了外公,少了一份亲人的爱。现在我长大了,知道外公已经离我而去了。我虽然没有见过他,但我非常想念他。每当清明节和冬至,我都会给他送去美丽的鲜花、可口的饭菜还有新鲜的水果。每次和他告别时,我都会和他说:下次再来看你。

愿外公在天堂过得幸福、快乐!

清明作文 篇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春天的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已逝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潇潇洒洒清明风,纷纷扬扬亲人情!”

此时,望着窗外飘洒的雨丝,令我不经想起了清明节的由来: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途中又累又饿,随臣许久也找不到一点吃的,在大家万分焦急时,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令他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不禁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成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他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悄悄地到绵山隐居。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经到了绵山隐居起来。那儿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想要找人谈何容易,有位大臣献计,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山林,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张用血写成的书信,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他,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后来,刘邦在清明节祭扫自己已故多年的父母,才有了清明扫墓的习俗。

早晨,天空刚露出鱼肚白,我和爸爸就准备出发去青口老家为死去的太爷爷、太奶奶扫墓。我们乘车顺着蜿蜒的山路前行,沿途只见这座小山雾气朦胧,仿佛披上了一层透明的薄纱。身旁是一片又一片绿油油的梯田,它和鲜艳的花丛、清澈的山泉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也令我们暂时淡忘了心中的哀伤。下车后,我和爸爸在泥泞的草丛间寻找着,终于在山坡上找到了太爷爷的墓。墓碑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了,但依稀还是可以看见太爷爷的名字。这是历经岁月的冲刷而留下的痕迹。墓碑周边杂草丛生,正如白居易的诗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于是,我和爸爸便拿起锄头,开始清除扫起来。没过多久就将这儿清理的一干二净。接着我和爸爸将准备好的纸钱洒在太爷爷的墓旁,又在他的坟前烧了许多,虽然那种气味十分冲鼻,但却寄托着我们对已逝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最后爸爸将采来的野花和供品摆在坟前,又拿起三炷香对着墓碑庄重地鞠了一个九十度躬,我们才怀着沉重的心情下了山。路上,我看到山间有许多松柏,仿佛看到了这座山的勃勃生机。同时,还体会到了松柏傲风挺立的顽强精神!

回到家里,雨还一直在下。我似乎在雨里嗅到了弥漫在空气中的忧愁。子女的泪水默默溶进雨帘里,这是怀念的泪水,是爱的泪水,更是祷告的泪水,我们祈祷那些与世长辞的的亲人在天国依然能快乐,幸福。

清明作文 篇10

今年的清明,虽不是暖阳融融,却也清风送爽,。一大早,我。爸爸。叔叔等人便拎上几袋“装备”扫墓去了。

由于昨夜几场大雨,路变得十分泥泞,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生怕滑倒,好不容易走到了爷爷墓前,一看,天哪!墓上杂草丛生,要不是熟知这里,扫错墓也不定。

刚停下脚步,老爸等长辈便“唰唰”地从袋中抽出几把镰刀,戴上手套,往草丛中纵身一跳,刚着地,立马右脚迈前一步,曲起膝盖,伏下身,用左手一把抓住草茎,右手握紧镰刀对草茎是“咔咔”一阵猛割。

我站在一旁,看着大家热火朝天地干着,心中也想了很多。

我想起了爷爷,爷爷去世那年我才五岁,本爷爷的记忆也该有短短几年,但是那时我年龄太小,再加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短短几年的记忆也都淡了。现在,我甚至连爷爷的面庞都记不清了,一切都只能从父母的话语与几张照片中慢慢回忆起。

但是再怎么回忆又有什么用呢,爷爷难道还能站在我面前?可是我也并未感到忧伤,爷爷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生存而已,有何悲伤,虽说换了方式生存,但是毕竟只能在照片上看见爷爷的面庞,心中难免会有些思念。

想着想着,忽然,下雨了,一切便笼罩在了一片烟雨之中,让所有的人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好好生存吧!

清明作文【合集10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1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