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问与结论优秀作文(七篇)

| 思恩

发问本身是具有两个层次的:一是 对于结论的探究,即“是什么”;二是对于结论背后 原因的探究,即“为什么”。小时候,人们的问总是囊括两者,而成人后的问,往往停留于第一层次,看重结论。而我认为,在当今时代,我们应明辨二者各自的价值,兼为己用。

“好奇是世界留给人们的第一把钥匙”,人们降临于世,人们对于世界是新生的。为未知与陌生所裹挟,人们倾向于了解万物的运行规律与事物的发展顺序。而这便催化了人们进行第二层次对“为什么”的发问。对于客观规律及其背后本质的探寻一方面利于拓宽人们认知,另一方面也同逻辑推理一起,赋予了人们举一反三,从已知迈向未知的权利与可能性。

而成长,便是人在与外界的互动中逐渐认识世界的过程,而此时,不断变化的世界与新生的事物对于长大后的人而言是新生的,而长期暴露于变化认识下的人们在成长中降低了对未知的敏感度,在这逐渐趋于刺激麻木的过程中,人们便走向被动接受的道路。从事物的发展规律而言,这份不敏感的趋向是极为正常的。而从认知的角度,长大后的人们会自诩为是十分了解这个世界的居民,在受限的认知与面对“生乎吾后”却先于吾闻道的人的面子问题下,人们也趋向于停于结论。

而这为人诟病于“不知其所以然”的处事策略实则是当代社会下自然选择的产物,是适者生存与优胜劣汰下的一种智慧。对于结论的掌握而忽略其背后的原因在许多情况下意味着学习成本的降低,是一种节约时间的策略。在“跨学科”概念风靡的今天,对于非专业学科的介入往往意味着踏足一片新的领域,而你需要的往往只是一抔沃土。此时对于结论的重视便能免于陷入知识与未知的漩涡。

而这,实际上,是人们在这个高速迭代的社会与大量信息流涌入下的无奈之举。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每隔十年便面临一次几乎翻天覆地的革新。而这意味着学习力、体力落后于刚习得新技术的毕业大学生们的老技术员要以更高的薪酬与他们竞争。社会与竞争的压力下,人们不得不选择放弃,放弃了思考的时间。人们妄图永远追逐社会的步伐,不惜以“快餐文化”为代价。事实上,我们应不时驻足于时代之洪流中,衡量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下发问与结论的价值,决定自己究竟应究根问底,还是停于结论。说到底,这是价值的把握与权衡,是经济效益的考虑。

这是正常的必然现象,但值得我们反思与担忧。发问与结论的价值,我们都应把握。

发问与结论优秀作文(篇2)

过程好比爬山。在攀登中,可以欣赏鸟语花香,溪水叮咚。可以观看飞禽走兽,峰恋叠嶂。可以感受心跳的加快,呼吸的急促。一路上的好风景,尽在不言中。

结果好比爬上山顶。尽管可以一览众山小,却因失去了沿途的大好风光,暂时的愉悦,随着时间的斗转星移,也慢慢的冷却。

过程好比渡河。无论是否到达彼岸,在旅途中,可以体验水的温度,可以看到鱼翔浅底的胜景。

结果好比彼岸。纵然到达目的地,却因无缘经历河流澎湃,暗潮涌动,成功也因此大打折扣。

过程好比一粒种子,经历冬的睡眠,春的苏醒,夏的热烈,吸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破土而出,直到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结果好比秋天的大树,果实挂满了树梢,在微风吹拂下,发出诱人的果香。因没有亲身经历,也就无法感受果实的珍贵。珍惜其果实的,也就少之又少。

看重过程,就可以感受生命的长度,一步一个脚印,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成功的花朵。无论成功与否,都会对自己骄傲地说,青春无悔,岁月无悔,因为自己曾经努力过、奋斗过。

看重结果,就将生命的长度缩短为起点和终点。悲观论者似乎看到冥冥之中,注定自己要失败。于是,失去尝试的勇气,失去了对人生自信,失去了一切的一切;乐观者为了到达终点,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带着沉重的包袱,匆匆忙忙地向着目标进发。到了终点,才发现自己为了结果,丢失了很多很多。

发问与结论优秀作文(篇3)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们生活在一个结果导向型的社会,人们在事情的结果上投入了太多精力。为了得到满意的结果,人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地做任何事情。结果,我们忽略了做事的过程,而某种程度上,过程比结果更有意义、更美好。

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事实可以表明过程的重要性。比如说,化学就是一门过程造就结果的课程。我们需要注意的不仅仅是两种物质反应后的生成物,更应该是不同元素混合后在分子层面上如何反应来生成一种全新的物质。换言之,重点是化学物质如何从最初形态转化为另一个形态。另一个例证是生物学。我们都知道今天的生物是长时间进化的结果。而生物研究的关键在于进化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今天生物的特点。

每个运动员、音乐家、艺术家和熟练的专业人员都会证实,通过不间断地练习来提高技艺的过程和所获得的才能和技术能力是分不开的。即是说,如果不注重实际的过程,是不会得到满意结果的。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最后的结果上,是一种错误的学习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忽视过程的重要性也是不明智的。例如,旅行的结果只是你回到了起点,而重要的是旅途中的欢乐。在旅途中,我们可以欣赏美景,拍摄照片,与朋友谈笑风生,享受美食……旅行的过程是那么值得回忆,那么美好,我们如何能够忽视?

只追求结果而不顾过程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弊端。有人为了取得好成绩而在考试中作弊,破坏了竞争的公平性。司法过程中为了尽快侦破案件刑讯逼供,让受害者带着遗憾和冤屈离开世界。

发问与结论优秀作文(篇4)

有时,我们也常问自己,是否听过无数道理,我们就一定能过好这一生呢?

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广告词:我们听说过无数的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令人反躬自省。

明是非,知美丑,辨善恶,懂道理,确实是我们过好这一生的前提。人若不明是非,何以为人?人若不知事理,与禽兽何异?但是,道理如果仅仅停留于“听”,止步于“懂”,而不能内化为我们强大的精神动力,外化为我们果敢决绝的行动,那么,懂得再多于我们过一生又有多大的用处么?

陆游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知足常乐”,陶渊明懂得这一道理,更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道理。他认识到,“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于是,他不再为五斗米折腰,依然绝然地躬耕南亩,吟啸山林。虽只有浊酒一杯,淡茶一盏,破衣一袭,他却能坦然而快乐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其实,很多人都明白:知足者多乐。然而,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地做到呢?有的人汲汲于名利,错过了“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的亲恩;有的人汲汲于富贵,错过了“人生结交在始终,莫为升沉中路分”的友情;他们为名缰利锁所累,一生如飞蛾扑火般无怨无悔,错过了春花,错过了秋月。如此人生,道理知千条,又焉能过好?

宋楚瑜说得好:丰碑无语,行胜于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史铁生明白这个道理,更把这个道理化为无穷的动力,用自己的生命去践行。双腿残疾,身患尿毒症,人生的苦难莫大于此。然而史铁生没有被不幸击倒,他用强大的精神信念同孱弱的身体抗争,用孜孜以求的写作行动,书写了人生的辉煌。人生如史铁生,虽不完满,夫复何憾?

我们同学们都知道:“凿壁偷光”成就了匡衡,“悬梁刺股”成就了孙敬,“程门立雪”成就了杨时。天上没有掉下来的知识和才能,“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放清香。”懂得这个道理,却不愿付诸切实的行动,如此求学,又焉能获取真知?

道理之于人,犹如航船上的指南针,指引我们人生正确的航向;行动之于人,犹如航船上的桨,只有不停地奋力划动,人生之舟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

行胜于“理”,若能谨记此点,又何愁过不好这一生?就让我们以此自戒,自勉吧!

发问与结论优秀作文(篇5)

在这秋风送爽,金桂飘香的季节,我们迎来了祖国母亲_岁生日,全国各地一片欢声笑话,到处都是五星红旗在阳光下随风飘扬。而作为一名小学生,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有7天小长假,因此早在节前,我就和妈妈约定国庆期间去科学探索中心游玩。

盼望的这天终于到来,我的心情也格外开心,还约了同学一起前往。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去那里,但我还是很期待,因为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科技馆,那是以“探索”为主题的大型互动式科普场馆,也是宁波首家大型科技馆,里面有宇宙、海洋、和谐家园、人的技能、科学的乐趣、人体与脑6个展厅,每个展厅都有不同的主题。

首先,我们来到了宇宙展厅。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仪器,让我们了解了关于宇宙的知识,还有地球、太阳、月亮的旋转模型,用于了解地球是怎样绕着太阳转的,还可以用望远镜观测小行星。

接着,我们又去了海洋展厅。那可真是个神秘的海底世界,里面有海底模型,还能学到关于海水涨潮和退潮的知识,最让人兴奋的是可以进台风体验屋,感受那12级台风所带来的惊险与刺激。

之后,我们来到了人体与脑展厅,这个展厅是最吸引我的,在这里能学到许多关于人体的知识,比如血液是怎么流通的,肺部血液是怎么交换的,人的骨骼是怎么运动的,心脏的血液是怎么产生、运输的等等,这些都是我最感兴趣的。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下午2点多了,我们不得不打道回府了。短短的几个小时,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的科学知识,我相信,科学的大门永远为人类的探索精神而敞开,为美好的未来射出更美丽的阳光。

发问与结论优秀作文(篇6)

从小到大,我一直生活在探索之中。从拼图到地图,从图海到书海这些无一不是我探索的内容。

听妈妈说我两岁时,看见了一块花布,便高兴地迈着小脚上前去摸。起初是用手摸,后来便是用舌头去舔,还用疑惑的眼神打量着它,想这是什么奇怪的东西。后来,妈妈告诉我这是做衣服的布料,我的衣服就是用这些布做成的。

五岁时,我和三岁的弟弟一起拼一幅1。5平方米的地图。我们拼了几个小时都没有拼好,弟弟放弃了。而我在一幅世界地图前凝视许久,从亚洲到欧洲,从美洲到大洋洲,从南极到北极,我仔细地观察它们的形状,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终于通过我的观察和探索,三个小时内我拼好了那幅图。为此我还得到了小姨的奖励。

八岁时,我又产生一系列的疑问:地球到底是圆形还是椭圆形,麦哲伦环球旅行是否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等等。为此我求着父母帮我买来《世界地理》,还识字不多的我求着别人帮我读书上的内容,弄得父母扔给我一本字典让我自己学习。就这样在解决疑问的同时,我又开始对文字的探索。

十岁那年的冬天,我和小伙伴在学校附近的一座废弃工地里玩耍。当时已是晚上十点,四周漆黑一片,只有我们三个小姑娘举着手电筒在传说闹鬼的地方探索奥秘。

因为小伙伴们的惧怕,她们先回了家,只剩下了我一人。这时,周围静悄悄的,我的心跳声都能听得到。但是我不怕,我是谁啊,大名鼎鼎的A!我继续着我的探索之旅,从室内到室外,每一角落挨个被我搜了个遍。从那以后,我便落了个胆大包天的称号。

也许是因为我从小就生活在探索之中,我学会了勇敢与挑战。人生每一处都充满着诱惑,因此,这些诱惑更激发着我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探索之路,我会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发问与结论优秀作文(篇7)

发问是思想的初步,是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刘晓雪——《发问》的获得,大都由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别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他偏会想出惊人的见解;别人认为平常的事物,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道理。

这样的人古今中外有的是。

蔡伦看棉丝纸是宫廷专用的,还浪费材料。他偏要发一个问:“怎样才可以作出民间也可以用的节约纸呢?”经过他不断地努力,终于创造了中国四大发明的“造纸术”。

袁隆平看到英美一些国家培育出了新品种——杂交水稻。他问自己:“为什么国外可以培育出新品种,中国却不行?我也要培育出杂交水稻!”他每年都会来到水稻田,一株一株的观察,研究,寻找变异的水稻。经过了三十年的培育,终于找到了许多种高产品,成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毕晟觉得雕版印刷术太麻烦了,他觉得应该创造出一种简便的印刷术,他不断地问自己:“应该怎样做?这样行吗?不行不行。那这样?……”经过他不断地探索与制作,终于创造了“活字印刷术”。

哥白尼发现《圣经》中的“地心说”有些情理不合,因为在划船的时候看到的是船在动,岸不动。那么按照“地心说”的方法就是船不动,岸在动。这当然是不对的了。于是哥白尼经过多年的天文研究提出了“日心说”的新观点。但因为怕迷恋圣经的教徒为自己带来麻烦就迟迟没有发表。在他去世的那天他终于看到他的朋友帮他出版的“日心说”了。

52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