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传承红色精神的作文7篇

| 思恩

写传承红色精神的作文(篇1)

每当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的耳边就会回响起这首歌:“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每每听到这首充满激情的歌曲,我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我骄傲,为生长在这个朝气蓬勃、不屈不挠的民族而骄傲;我自豪,为浴血奋战、换取和平的那些可亲可敬的.人而自豪。

历史不会忘记,那些英勇无畏、前仆后继,用鲜血扭转乾坤,用生命铸造新中国的共和国卫士。两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奋起抵御日寇的八年抗战,_朝的五次战役,抗洪抢险中奋不顾身的感人场面,这是一部又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是一次又一次的光荣壮举,他们创造了无与伦比的骄人业绩,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诗篇。

而红色基因,就是这种革命精神的传承。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先锋,从雷锋到郭明义,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钱学森到吴孟超,从李大钊到刘志丹……他们用奋斗与牺牲,书写着对真理和信仰的执著,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其事迹令人叹服,其品格光彩照人,其精神感天动地。

在中国革命史上,我县的南梁就是一道流星,划过旧中国西北的长空,产生了一种光华四射的革命精神。1934年11月,为了发展陕甘边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习仲勋亲自发动群众在南梁荔园堡的转咀子办起了陕甘边第一所红色学校——列宁小学。派张景文、高敏珍和霍建德等担任列宁小学教师。

当时,列宁小学的条件极其艰苦,只有两栋房子和一孔窑洞做教室。张景文带领60多名学生,自己动手垒土台,支木板,解决没有桌凳的困难。并亲自编写教材。在南梁山区,入学的大都是一些十三、四岁的孩子。张景文对这些孩子非常关心,衣裳破了她亲手一针一线给补好,手脸脏了她一把一把给孩子们洗净,甚至孩子们身上有了虱子,她坐在油灯下一个一个给抓掉,孩子们都很喜欢她,敬重她。这便是“南红色基因”。

身为华池这片红色热土上的一名教师,我深深懂得在教育工作中应该传承这种红色基因,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 要弘扬高尚师德,淡泊名利、言传身教,真正做到自尊、自强、自省、自律,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学生全面发展。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结合起来,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要有仁爱之心,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爱护、尊重、宽容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今天,新教育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四有”好老师的号角

已经吹响,让我与在座的各位同仁一道携起手,肩并肩,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翼放飞理想,用知足带来感恩,用感恩促进奉献,用青春和热血为华池教育贡献力量吧。

写传承红色精神的作文(篇2)

一代代人民英雄和爱国志士为我们铺就了一条通往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以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托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这种精神力量就是“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的传承,必须依靠每个党员、每个党组织从自身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从为人民服务的每件事做起。

近来,厦门在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弘扬红色文化的一系列活动:思明区举行“践行群众路线,缔造美丽厦门”的经典文献讲读会;厦门市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与厦门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组团,赴漳州“靖和浦”老苏区,“学习老区革命史,参观老区建设发展”;翔安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开设“赞英雄,爱生活,放飞中国梦”为主题的“道德讲堂”,组织干部群众学习核弹专家林俊德院士、彭德清将军的革命精神。这一切,为的是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何谓“红色基因”?一代代人民英雄和爱国志士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铺就了一条通往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以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托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这种精神力量能穿越时空,一以贯之,永不褪色。它就是“红色基因”。

这种“红色基因”是党的生命力之所在,共产党人理所当然要把它融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引领自己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有了“红色基因”的融入,就会信仰崇高,目光远大;就会忠诚人民,爱党爱国;就会信念坚定,无私奉献;就会为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世界和平而奋发有为。

对于个人或者基层组织,“红色基因”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通过不懈努力,苦读经典,勤于实践,勇于磨炼,在为人民服务中去传承。但它并非遥不可及、高不攀。无数前仆后继的优秀共产党员,都是群众身边传承“红色基因”的榜样。

时代在前进,“红色基因”的传承方式也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一种具有重大现实作用和历史意义的创新。在活动中,各地方、各基层的党组织,也都在围绕“传承红色基因”,进行党的建设工作创新。例如,6月30日《厦门日报》报道的:同安区委突出党建品牌创新,打造引领发展的新典型;厦门市一些基层党组织,举行党员讲述践行入党誓词故事的活动;市公安局政治部开展“扶贫济困”主题党日活动;思明区梧村街道党组织,以党建成果惠民,党员贴心送服务等等。这些创新活动虽然细小,但是实实在在,让人从细微处见精神。

可见,“红色基因”的传承,必须依靠每个党员、每个党组织从自身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从为人民服务的每件事做起。

写传承红色精神的作文(篇3)

曾建同志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用自己的一生谱写了红色基因的时代剧本。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学习曾建,我认为,就是要向他那样做人、做事,积极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学习曾建,争做“有信仰”组工干部。信仰坚定,才能发自内心地做到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尽忠职守。曾建自从参加工作辗转过上十个部门单位和地方,始终勤奋工作在一线,去世的前三天还在为吉安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专家论证而工作到深夜。没有坚定的信仰,是不可能做出如此的表率。学习曾建,就是要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信仰,时刻以曾建为镜,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夯实理论基础,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曾建,争做“有担当”组工干部。“为官避事平生耻”。面对繁重的工作,曾建宁可让身体透支,也不会让工作“欠账”。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诉求等,不管有多难,从不退缩、从不推诿,总是以极其负责的精神勇挑工作重担。学习曾建,就是要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学习曾建,争做“有情怀”组工干部。“一条毛巾、一双解放鞋、一双雨鞋、一顶草帽”,是曾建留在人民群众心中最生动的形象。他的一生,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身患重病仍坚守岗位,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工作之中,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学习曾建,就是要学习他把人民群众当亲人、为民尽责的公仆情怀,像他那样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

学习曾建,争做“有气节”组工干部。不管身居什么岗位,曾建始终坚守清正廉洁的道德底线,用他的一身正气,为党员干部树起淡泊名利、廉洁奉公的模范标杆。学习曾建,就是要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戒非分之想、常思贪欲之害,不为名利所缚、不为利所驱,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经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底线。

写传承红色精神的作文(篇4)

曾几何时,这里留下红军深深的脚印;曾几何时,这里流传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几何时,这里流传永恒的`长征精神!这里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这里是插入云霄的娄山关;这里是冰雪覆盖的央金山;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人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过了大半个世纪。按我们熟悉的某种说法“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再说下去,就成了枭鸣似的烦扰。然而长征却不同,人们总在不断言说、探究、拷问。

我想或许是源于长征所代表的一种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温情!

漫漫长征路上,一个战士倒下了,千万人民站起来,只因心中信念永存!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有多长,红军洒下的汗水就有多长!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战士的躯体,却掩盖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先烈的生命,却夺不走他们的精神!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可歌可泣的事迹,可赞可叹的信念,可敬可畏的军魂!又有谁能不为之感动为之震撼呢?他们是永恒的,因为信念永存,长征的精神永存!

长征是一个人类超越自身极限的过程。这其中的艰险自是我们这些在和平年代出生的人难以想象的。前途漫漫,环境险恶,粮食短缺。而我们的前辈却穿着草鞋在雪地中、沼泽中一步步艰难的走过来,走向了光明,走向了胜利。坚持不懈的精神在长征路上播撒。作为英雄的后代,我们也试着学会坚强。

此时,我感觉到一种力量,一种越发令人臣服的力量,我感谢那些长征中的先辈们,感谢他们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长征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最壮丽的一页:永恒的英雄,永远的信念,永远的丰碑!喇叭声仍咽,战鼓声犹响,马蹄声还鸣。若要问在长征精神中学到了什么?我会回答,学到红军永存的信念!时间不会磨平记忆的棱角,我们不会忘记这段历史,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希望之火就不会灭;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胜利就在前方!

写传承红色精神的作文(篇5)

小的时候,爷爷常说红军长征时有多么的艰苦,而我每次多对爷爷说:爷爷,为什么红军爷爷们都不吃汉堡或是炸鸡呢?爷爷却笑呵呵地说你长大会知道了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也渐渐的长大,知识也变得广面了,从课本上、网上、报纸上都了解到了一些有关红军爷爷的事迹,才知道在那是每天有饭吃都已经不错了,最好的伙食是一碗馊米饭、一小碟已经放了一个月咸菜。再想想小的时候说出的话都觉得可笑。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吧。我有幸去了一次泸定桥。

在我的印象当中泸定桥是非常的险要,特别是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的伟大壮举在我心中印象特别深,一直想看看这是有多么的险要,这次真正来到了泸定桥,心情特别激动。我紧紧地握着手机,小心翼翼的走近大渡河,只听见哗哗的声音,再低头一看,哇!大渡河的汹涌澎湃、气势壮观,泸定桥就坐落在泸定县城大渡河边,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御笔亲题桥名泸定桥,自此泸定桥载入史册并立御碑于桥头。泸定桥长103米,宽3米,桥面铺着一寸左右的木条,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人走在桥上铁索桥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下面还是湍急的河水,有点胆战心惊。

在1935年5月25日,红一方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后,要用仅有的几只小船将几万红军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时间。而国民党的追兵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峻。当急之下,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于5月26日上午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决定,5月28日,红四团接到红一军团命令:限于明天夺取泸定桥,接令后红四团后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于29日晨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泸定桥西岸。并组成23名夺桥突击队,勇士们身挂中锋枪,背插马刀,腰缠手榴弹,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当勇士们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竟然放起大火,面对突如其来的烈焰,勇士们高喊着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勇士们紧跟着穿过熊熊大火,抽出马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此时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便奇绝惊险地飞夺了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欲借助大渡河天险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梦想。

除了这个故事还有:独树镇战斗这是红二十五军长征中生死攸关的一场血战。在这次战斗中,红军以不足3000人的兵力,在敌强我弱、敌锐我疲、地形与天气都不利的情况下,指战员们舍生忘死,英勇战斗,挫败了国民党数万步骑兵的猛烈合击,并战胜了敌人。

在这里我只想说:当我们上课不认真时,可曾想过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谁为我们创造的;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可曾想过这么美味的粮食是谁为我们争取的;当我们不好好珍惜现在的条件,我们会愧对于谁。

没错,他就是红军。所以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珍惜现在的良好条件,好好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写传承红色精神的作文(篇6)

什么是“红色基因”?是革命先烈们留下来伟大的爱国精神。

现在,我们的双脚踏着的土地,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都是怎么得来的?

董存瑞、刘胡兰、邱少云……一个个坚强不屈的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祖国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什么是“传承红色基因”是一代代英雄人民用生命,为我们铺了一条条通往中国梦的道路。托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骨,我们要做的,就是传承这种精神。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大家知道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他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换来了祖国的繁荣富强。

历史的长河记载了多少伟大英雄儿女的故事。黄继光拖着重伤的身体爬到敌人的堡垒前,然后一跃而起,牺牲了自己。还有董存瑞,为了不让战友死亡,在找不到炸药支撑点的情况下,他自己高举炸药,以身殉国……这些英雄事迹,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中国人是伟大的,中国更是伟大的。“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怀着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因为一件小事而动摇坚定的信念。

时代在前进,传承“红色基因”的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要高举_伟大旗帜,夺取新时代_建设伟大的胜利。我们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样崇高的理想我们要坚持下去,以实现中国梦为方向而奋斗!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爱国,作为祖国的接班人的我们,更要为祖国添加光彩。

老师们常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栋梁。等我们将来长大后,要成为一个能为国家效力、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是新时代的接班人,所以应该把爱国精神落实到身边的每一件事中。“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们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社会中发扬,在建设中发扬。因此,我们从现在起,要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在家帮父母;在校帮同学;在校外乘公交车时要给人让座……为成为合格的青少年而努力。

同学们,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传承红色基因,振兴中华!

写传承红色精神的作文(篇7)

迎着第一缕晨曦,我们踏上了红色研学之旅。一路上,我们怀着忐忑而又期待的心情,憧憬着这次研学。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创建纪念馆。该馆坐落于我的家乡青驼镇,每年的清明节、国庆节,我都会来这里转一圈,只是以往都是以好玩的心态,并没有从中学到什么,这一次可不一样了。我们跟着讲解员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塑像,顿时肃然起敬。我们听完一个个令人窒息的故事,从那段悲惨的历史中,感悟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深意。

接下来,我们抵达了大青山烈士陵园。当大巴车停在门口的那一刻,原本嬉笑打闹的我们都不约而同地噤了声,许是看见了神情严肃的教官,也许是看见了一眼望不到终点的长阶,又或许,是因为看见了那一座座刻着“烈士之墓”的墓碑。排着长长的纵队,我们进入了园内。入耳的,只有不怎么整齐的脚步声,可能是怕打扰了这里长眠着的英灵吧,每一个同学都那么的小心翼翼。我们聆听了他们的故事,向他们进献花篮,为他们哀悼,最后向他们告别。整个过程中,九个班级近五百人鸦雀无声,我想,安静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最后参观的是沂蒙红嫂纪念馆,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搭人桥的红嫂李桂芳。那时的汶河水有几十米宽,深到腰部,水流异常湍急,可是部队亟待过河,不能耽搁。李桂芳连忙通知了村子里的妇女,很快,32名妇女立刻响应号召,用她们瘦弱的身躯扛起厚厚的门板,搭起了人桥。河水冰冷刺骨,但她们没有丝毫犹豫地跳入河中,咬紧牙关,扛起木板,抵住急流,让战士们踏着她们的身躯渡过河。可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些妇女中,有的是怀着身孕的少妇,有的是正在生理期的姑娘,最后,有人为此落下终身残疾,更有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深深折服于她们的义无反顾,那份浸润了鲜血的沂蒙精神值得我们铭记,那一个个闪耀光辉的红色基因值得我们传承。

在返校的路上,我的脑海里一直反复回响着那句口号:“不忘初心跟党走,红色基因代代传”。我想:未来,我会继续聆听你们的故事,厚植你们的情怀,发扬你们的精神,传承红色的基因。唯有此,才是对历史最大的尊重。

5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