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满分感动作文
优秀满分感动作文篇1
在今年的获奖人物中,有人将毕生奉献给红色信仰,有人把热血抛洒在祖国边疆……他们,用质朴的心灵创造着感动时代的力量,用平凡的故事书写着自己传奇的人生。“守边老人”魏德友。驻守边疆长达半个世纪,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76岁的他住土屋、喝咸水,与星月羊犬为伴,与风雪饿狼较量,被称为边境线上“活的界碑”。
“80后村医”贺星龙“80后”村医贺星龙。他是一名村医,驻扎贫困乡村16年。乡亲有病,他24小时随叫随到;付不起药费,费用他能免则免。乡亲们说他“比亲儿子还亲”。“公益达人”刘天明。他是一位农民工志愿者,16年来,众筹助学金350多万,帮助留守儿童300多名,成为外来工榜样,带动了更多普通劳动者投身慈善事业。“好姐姐”刘美。一个80后自闭症康复治疗师,11年来她为1000余名自闭症儿童及家长提供康复训练和咨询,为100余名教师提供培训,带动了社会对自闭症的关注。“胶鞋书记”庞启渊。一个深入一线摸底走访,精打细算制定规划的第一书记。他是村民口中的“胶鞋书记”“过细人”,更是乡亲们心里温暖的自家人、脱贫的领路人。“倔牛”蒋传春。敢于创新的戒毒所长,七年来他倡导“以文化人、以情感人、以业立人”,让戒毒人员“出去不再进来”,把衡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变成“心灵再造的学校”。
3岁高龄的他,仍然工作在一线,想陪大熊猫走到最后。
优秀满分感动作文篇2
聂海胜是一名不折不扣的“60后”,今年57岁的聂海胜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这是他第三次执行载人飞船的飞行任务,第二次担任指令长。“翱翔在蓝色的天空”是他从小的理想,从神舟六号、十号到十二号飞船胜利着陆,他见证了载人航天的灿烂征途。
01
数学满分100分,聂海胜常考105分
1964年9月,聂海胜出生在湖北枣阳市杨垱镇樊庄村。这个镇位于枣阳西北,鄂北岗地,湖北的“旱极”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1949年到1989年的41年间,鄂北地区平均每4年发生1次严重干旱或特大干旱;1990年到2009年的20年间,平均每两年发生1次;2009年到2013年,发生了历史罕见的“五连旱”。直到2020年1月6日,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一期顺利实现通水,鄂北焦渴缺水的历史才终结。
物资匮乏的年代,“雨停地干、十年九旱”的杨垱,绝大多数人的光景艰苦。
50多岁的刘来玉是聂海胜幼时伙伴。如今衣食无忧的他几乎不吃红薯,原因是之前吃得太多,想起就反胃。
刘来玉回忆,年幼时,主食是红薯面,菜是红薯叶;穿的是哥哥姐姐穿小了打着各种补丁的衣服;冬天拾不到柴(岗地柴少)的他只好冻着。在枣阳市区读高中时,他拿出不5毛钱车费,放假时只好步行四五个小时回家,从傍晚走到深夜。“走得无聊时,就看星星。”
刘来玉说,聂海胜家比他家还穷,吃的、穿的、用的,比他还差。读小学时,聂海胜常穿着他姐姐的花衣裳,同学都笑他。聂海胜兄妹8人,聂父去世得早,家中重担全压在聂母身上。聂海胜为减轻母亲负担,揽下了很多农活:放牛、割麦、割野菜等。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聂海胜深知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唯有读书。
聂海胜曾在一篇自述文章中写到:“家里兄弟姐妹多,但父母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让我读书,有一次交到老师手中的学费,竟是一只兔子。”
聂海胜的小学、初中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同学们称他“数学王”。刘来玉介绍,数学满分是100分,但聂海胜常考105分。老师鼓励学生早交卷,最先交卷的学生有5分奖励。聂海胜10次有9次第一个交卷。
02
高中时梦想,像雄鹰一样翱翔
聂海胜16岁时,父亲病逝,原本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但他还是坚持完成学业,于第二年考入枣阳一中。枣阳一中是当地的重点高中,当年全镇只有他和另一同学被录取。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高中每年假期,聂海胜去十几里外的堂兄家帮着搬木材、装茶叶、下地干活,一个假期能挣十几元钱,足够交学费了。但生活的重压还是让聂海胜不得不退学,中学老师不忍这个好苗子辍学,免除学杂费,他的学业才得以继续。
进入枣阳一中,聂海胜和同学金邦才关系要好。
金邦才称,班上有50名学生,云集着各个乡镇的尖子生。杨垱镇的教学水平赶不上其他乡镇。入校时,聂海胜只能排到30多名。但他下晚自习了还在教室里点煤油灯,被老师劝回寝室后,躲在被子里打手电筒看书。刻苦学习的聂海胜学习成绩大幅提升,一直排在15名左右。
高中同学金邦才回忆,高中时,班上同学常玩的一个游戏:刀蹴。所谓刀蹴,就是一条腿立在地上,把另一条腿盘起来互斗,谁先倒地谁输。刚开始时,聂海胜玩不赢身体更结实的他。入学三个月后,他已不是经常锻炼的聂海胜的对手。“他只赢不了班上一个140多斤的大块头。”
聂海胜高中时人缘很好,在金邦才看来,这缘于其性格:为人平和、乐于助人。
金邦才介绍,每次学校要检查教室、寝室卫生时,在打扫完后,聂海胜总是喜欢再检查一遍,帮同学的被子收拾得更好一点,帮忙清理角落里的纸屑。高一那年,他的脚崴了,聂海胜帮他打饭、扶着他去教室。高二那年,同学肖居成得了重感冒,聂海胜除了帮他打饭外,还帮他洗碗,整整做了一周。
金邦才认为,聂海胜骨子里是一个内向的人。当同学讨论理想时,聂海胜总是不说话,被问到时会害羞地低下头。
有一次,他俩躺在床上彻夜长谈。聂海胜才说,他的梦想是当兵,能当飞行员更好。“我看到老鹰在天上飞,我很羡慕,我在想:如果我也能飞,我在天上看地下是什么样子。小时候,飞机飞过时,小伙伴都喜欢看,但我是看得最久的那个。”
03
平衡能力超强,为飞行而生
1983年高中毕业时,赶上空军招飞,聂海胜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了名,没想到各项考核和体检全都顺利过关。那时正逢麦收季节,体检后他就请假跟着堂兄干活去了,一直没和家里讲招飞的事。直到有一天,县人武部派人到聂家来了解情况,聂海胜才知道自己被选上了。
聂海胜被录取后,金邦才才恍然大悟,他有当飞行员的潜质:平衡能力强。金邦才介绍,学校附近田地里有一根灌溉管,长10余米,宽度只能容下一只脚。别的同学走几步,就会失去平衡,跳进田里;张开双臂的聂海胜每次都能走完,而且通过时间越来越快。
同学刘为众也认为,聂海胜的平衡能力强,是为飞行而生的人。“我觉得他的平衡能力超强,有天生的原因,也离不开刻苦训练。”
刘为众和聂海胜一同考入长春飞行学院。6月17日,刘为众向记者介绍,彼时,训练设备不如现在先进。训练时,手和脚容易磨起泡是常有的事,血水不停地渗,聂海胜从来不叫苦。他和聂海胜开的是歼击机,对平衡能力要求极高。1985年,他因为平衡能力欠缺,只好转业。但聂海胜还留了下来,还是同行中第一个单飞的人。
公开报道显示,1989年,聂海胜驾着歼击机飞向4000多米的高空时,只听座舱外“砰”的一声爆响,发动机停车了。瞬间,飞机转速、高度下降,舱内温度急剧升高。他一边镇定地向地面报告,一边试图排除故障。所有的办法都尝试过了,飞机还在下坠。这时,地面指挥同意他跳伞。但聂海胜还想做一做努力,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把飞机开回来。
他试着让飞机滑行,但因距离太远没有成功。此时,飞机距离地面只有四五百米,急速下降的飞机带来巨大的超重过载,动一下都很困难。最后,他不得不按下弹射开关,此时他已出现了瞬间黑视,什么也不知道了。
等他睁开眼,自己已落在稻田里,飞机摔在离自己一百多米远的山沟里,扎进土里十几米深,着火了。
后来经查明,事故原因是发动机压缩器上的叶片出了机械故障。鉴于聂海胜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沉着冷静处置险情,想尽一切办法挽救飞机的勇敢精神,部队党委为他记了三等功。
聂海胜先后驾驶过歼五、歼六、歼七3种机型,安全飞行148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04
飞天英雄关心妻女孝敬老人
有媒体报道,聂海胜不但在江西服过役,还是江西女婿,爱人聂捷琳曾在解放军第九0八医院(原九四医院)工作过,南昌人。
聂海胜的精力除了奉献给事业,其余就全倾注在了家人的身上。聂海胜小时候数学成绩特别好,在教育女儿时尤其注重提高她的数学水平;对于妻子他也爱护有加,因担心妻子有高血压,他从不让妻子吃肥肉等高脂肪食品。
对待老人,聂海胜更是细心孝顺,夏季的南昌堪称“火炉”,他怕岳父岳母在南昌受不了,每年夏季一到,他就催岳父岳母去北京避暑。岳父岳母到了北京,聂海胜又担心两老不习惯北京的干燥气候,特意去买了个加湿器。
小舅子聂捷勇说,自己的姐夫是一个令他尊敬的兄长,是一个有追求的男人。作为空军飞行员的时候,海胜曾经说,他志在蓝天,希望飞得越高越好。在生活中,海胜也是亲人眼里的榜样,聂海胜最爱吃藜蒿。据其亲人介绍,一盘藜蒿炒韭菜他一个人就可以一扫而空。
1998年,聂海胜入选中国首批航天员,完成了从“航空”向“航天”的转变,参与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全过程。2005年,聂海胜与费俊龙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2013年,首次担任指令长的聂海胜,与航天员张晓光、王亚平共同上天,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第三次探苍穹时,聂海胜已是57岁。
金邦才介绍,他得知此消息时,有些担心。他给聂海胜留言表示:“你已取得了成绩,现在岁数大了,第三次上太空。虽然我们都相信你的能力,也相信科学技术,但太空还是充满了未知,能不飞就不飞。”
聂海胜如是回答金邦才,“祖国需要,不管年龄多大,只要能飞,我都会全力以赴。”
聂海胜觉得,人类最老的航天员是77岁,虽然年过半百,但为航天事业拼搏的心依然年轻,只要祖国还需要,就会继续前进。
优秀满分感动作文篇3
树叶在微风中落下,在空中顿时飘流了三秒,它只能享受这世间的三秒吗?没有人去拾起它,因为大多人认为他并不重要。蒲公英离开了它那温馨,美丽的大家庭,飞舞在空中,却散了,散到了每一个角落,没有人在注视,没有人知道,它们却还坚强地活着。
走出轻轨站,一阵美妙而又慈祥的声音向我的耳边回想,我随声音寻找发出这声音的人。向地下通道走去,我看见是谁发出这么美妙的声音了。一个永远失去双腿的青年人,手里拿着一把旧吉他,用他那一双敏捷的手,在舞动,我真想随着他的音乐跳起来。我在这时产生了疑问:他是卖唱的呢?还是乞讨的呢?他的琴声和歌声真是绝妙一配,虽然他失去了双腿他却还有双手,他在很好的利用!
地下通道人来人往,却没有一个人注意,或当他不存在,我想去问他为何失去了双腿,为何出来卖唱。我犹豫冷,顿时见没有了自信,而他却还有自信,虽然没有人注意,但他还是在继续演唱,他在追梦,追寻他的理想,追寻他的音乐,他没有灰心,在努力,努力去做那有翼的小鸟。他的琴弦断了,他用嘴和手将它修好继续弹奏,我实在忍不住了走到他面前,还没等我说话,他就说:“小朋友,想听首歌吗?我点了点头。他慢慢弹动琴弦,接着一首《怒放的生命》响彻在我的耳旁,他的眼睛挡住了他的遭遇。我想:这就是生活的意义吗?无论有什么困难都要不停地寻找自己的梦想。唱完后,他向我招了招手,便放下吉他用他那双手,撑着地上,随着他腿下的滑轮离去。我看到了他那苍茫的背影,匆匆离去。
对,让我感动的是他那追梦心,不畏困啦,也要坚强活下去,因为前方就是胜利!这就是生活得意义!
优秀满分感动作文篇4
有一种爱,一生一世的为你好,那就是母爱;有一种爱,一辈子关心你,也不需要你的回报,只要你能够健康,幸福;有一个人需要你用尽一生一世的感恩,那就是妈妈;有一个人需要你用一生去铭记,那就是妈妈!——题记
今天我看了一场激动人心的颁奖典礼,也就是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这个颁奖典礼让我心潮澎湃。
有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87岁;为了事业,为了中国的发展,他任劳任怨,连回家也很少。也有拾荒助学的“五保”老人刘盛兰,92岁,老人家庭并不富裕,老人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却在贫苦交加的17年里,将自己,辛辛苦苦拾荒的来的钱,毫不犹豫地捐献给了全国各地的贫困学子。更有为了儿子,愿意付出一切的方俊明的妈妈,姜春梅,84岁,有一年,有一个小孩溺水,方俊明见了,二话不说一头扎入湖底救人,不料颈椎骨折并导致高位截瘫。妈妈劝导他,并背了他整整23年。
还有许多许多让人感动的人物,他们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只为了能够帮助到别人,也帮助祖国!最令我难忘的还是方俊明的妈妈。
她任劳任怨地照顾她的儿子,也从不说苦,也从不说累。自从那件事发生之后,方俊明妈妈就一直开导她的儿子,让他儿子也不再伤心,但是这些年也发生了许多事,方俊明妻子的离开,方俊明爸爸的去世,也对他们的生活有不少打击。家里的重担也都压在了方俊明妈妈身上,她每天起早贪黑,早上五点起来做早饭,晚上等到儿子,孙女都入睡了,才敢渐渐入睡。23年来方俊明的生活无法自理,都是靠妈妈来背,她为儿子洗衣、做饭、洗脚、擦身子,有时候肠胃不好,大小便失禁,都是妈妈及时的.换洗。
在天气好的时候,想让方俊明下楼透透风,散散心,就从二楼,一步一步艰难的背下来,即使再苦再累,都要坚持。现在方俊明女儿长大了,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方俊明心里也少了一份负担。但是方俊明最担心的还是自己的妈妈,妈妈已经老了,也渐渐背不动他了,他就是希望自己的妈妈能够歇一歇,享享清福。但是方俊明妈妈并不是这样想的,她觉得儿子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还是自己照顾的比较放心,只要还走的动,就要把儿子背下去,照顾下去!
母爱是多么的伟大,母爱是多么的无私,让人催人泪下,看了这次颁奖典礼,我的感触很深,觉得看的很有意义,也有很大的收获!
优秀满分感动作文篇5
感动是一股注入死水里的清泉,让本来毫无生机的河水瞬间变得鲜活起来;感动是一阵能带走纷扰的风,让本为繁事而焦躁的心瞬间平和下来;感动是一曲余音绕梁的歌,刚听来不以为然,但是细细回味就会觉得芳香满口;感动是熟悉的街道,感动是回家时候的一盏亮着的灯,感动是那一声问候“你好吗?”,是船儿的船桨,是广阔的`海,是不经意的微笑……
感动二字给了我们用心去体验生活的经验,那些点点滴滴不再被我们随意就束之高阁。
能给文人以灵感,给文字以生机,于是流水有情,落花有意!心灵的震撼,能给战士以勇气,于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于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回”。灵魂的感动能给政客以清廉,于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苟利国家身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学会感动,为人民的幸福而感动,为阳光的恩泽而感动,为英雄的义举而感动!
因为感动,历史就会变得悠远而又亲近,深厚而又多情。一曲《高山流水》,唱了几千年犹不见衰,仍然“声飞曹汉鸟去迟,响入深泉游鱼出”。何也?因为感动,人们的心弦被撩拨引发共鸣!因而每一个心灵的深处都奏起同一首动人的歌谣!“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因为感动,月亦有情,天也有泪!
因为感动,山水变得情深义重,缠绵悱恻。江山如此多娇,人心因而宽广博大,人心在自然的滋泽下成长,因而纯洁无瑕,清丽脱俗。
因为感动,人世变得脉脉多情,多姿多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天地泣鬼神,最令人感动,于是人们孝敬父母,对父母爱戴不已!爱人情人的关怀最令人感动,于是有了“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佳句!友人兄弟的思念也令人感动,于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便广为流传!
因为感动,所以幸福;因为幸福,所以友爱和谐!
学会感恩,学会感动,让世间没有硝烟战乱,没有尔虞我诈;让一切恩恩怨怨,愁闷苦恨,在清清的溪水里洗尽,随水而去!
因为感动,万物皆有情,自然情无数!让我们学会感动,感动自己,感动他人,感动天和地。
优秀满分感动作文篇6
这段时间,我校教师掀起了学习黄旭华院士的高潮,恰逢前段时间,我看了《凤凰网》对黄旭华的专访节目。对黄旭华院士的了解更深了一层,感受也更深刻了。
黄旭华,1920__年3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红海湾区田墘镇,祖籍广东省揭阳县新寮村(客家人),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必须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振兴。而这一切都要依靠教育,没有优质的教育,科技创新等于纸上谈兵。
今天,我们向黄旭华同志学习,就是学习他报效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学习他敢为人先、锐意创新、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学习他生命不息、学而不倦的学习精神;学习他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努力奋斗的伟大情怀;学习他团结协作、甘为人梯的博大胸怀,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为全面振兴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优秀满分感动作文篇7
昨夜三更,我不由地从睡梦中惊醒,拉开窗帘,向远处望去,见黑夜在四处蔓延,静悄悄的,阴森森的一幕浮现在眼前。我望着黑夜许久许久,想了许多许多
我坐在床边,从大脑中搜索刚刚发生在梦境里的事,如电脑般地扫描了一遍,历历在目。我坐在那自言自语,虽然声音很小很小,但还是被爸爸发现了。爸爸走到我的跟前,望着我眼睛周围的黑眼圈,顿时明白了些什么,便和蔼地对我说:孩子,做噩梦了?不要怕,有爸爸在!这句话在我看来是那么地亲切,那么地亲切!我不顾一切地扑到他的怀中,顿时泪如雨下。不知何时,望出窗外,依然是黑夜在蔓延,而唯一不同的是雨在下着
我哭哭啼啼地说:爸爸,我我梦到你了!爸爸好奇地看着我然后又说:呵呵!是嘛?宝贝快说来听听!一只手在抚慰着,另一只手还不停地烟嘴里送,一脸担心的样子。
梦境是这样的:由于爸爸欠债不还而惹债主登门拜访,还说要卖女还债,这分明是趁火打劫啊!可爸爸软弱地哀求债主,还说会答应这门亲事。我对于这门亲事,定然很不同意,要知道,我现在才15岁,而且单看债主,我就吐得要命,如果再看他的儿子,那我还不晕过去!这简直是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嘛!幸好,一个家庭中并非没有女强人,这个人就是我的妈妈!她穿着警衣,戴着警帽,是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警察!
站在屋里一直没有说话的妈妈,听到了债主如此的无理要求,再也无法压住心中的恼火,她一个箭步跨过门槛,举起枪来,对准强盗。债主惊慌失措,债主惊慌失措,但他还是强词夺理,振振有词地地说:你老头子欠了一屁股的债,我叫他卖女还债,这于情于理,更何况他还同意了!正所谓口能言之,身必行之!还不快把枪放下!不然我们法庭上见!妈妈好不犹豫地回答说:上法庭?那很好,我也很想与你清算你的所有罪恶,现在你还还恶人先告状?想当年你抢取民女,烧杀抢掠,无恶不做!老百姓就是证人!那你就等着接受法律的惩罚吧!听到这些话,债主惊慌失措,一溜烟地就逃跑了听后,爸爸喃喃地说:父母父母跟前的儿女是小孩子!
你们说我的妈妈是不是个有勇有谋的警察啊?当然!!
优秀满分感动作文篇8
神舟十二号返回地球一个月后,神舟十三号接续飞往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10月16日凌晨0时23分,头顶大漠月色,3名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乘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驶向星海,开启为期半年之久的太空驻留。火箭托举飞船腾空而去,照亮天穹,这一刻,凝结了探索与勇气、创新与智慧的人类航天事业,无疑是星空下、地球上最为浪漫的。
飞天梦想的接力,将再次刷新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度。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承上启下,意义特殊。作为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飞行任务,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太空的半年“出差”和忙碌,将为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画上句号,为空间站建造阶段的开启打下基础。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在这个目标的牵引下,如今第十三艘神舟飞船飞向太空,航天员第八次飞出地球,次数递增的背后并不简单,体现的是中国人在登天阶梯上的不断攀高。
不断刷新的飞天足迹,彰显了中国航天在创新道路上一往无前的豪迈。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18年后的几乎同一天,3名“神十三”航天员“太空出差”入住舒适的太空之家。18年间,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从太空出舱,到空间站舱外维修……包含神舟十三号在内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8次载人飞行,可以说次次都充满挑战,但也次次都是创新、次次都是跨越。
第一次飞往太空的“神十三”航天员叶光富期待着能从太空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到了太空的航天员会“感觉”地球的引力变得微乎其微,祖国的引力却越来越重,凯旋的第一句话总是发自肺腑的“我为祖国感到骄傲”;神舟团队自豪地喊出“以国为重”……正是有千千万万的航天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接续奋斗,刚刚走过第六十五个年头的中国航天事业,才能渡过难关、跨过艰险,铸就自立自强的奇迹,更令无数中国人对航天人衷心说上一句“你是我的荣耀”。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无数奋斗者、攀登者努力奔赴星辰大海,必将激励每一个中国人为自己的梦想奔跑。
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境。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中国自主建造的空间站以“天宫”命名,寄寓着中国人的豪迈志气和探索精神。航天员一次又一次在浩渺太空迈开脚步,中华民族追逐自己的飞天梦想勇往直前。
优秀满分感动作文篇9
定安,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名字,让我感到很亲切,七百多年来,定安走过了一条不寻常之路,从而汇成了浩瀚的历史长河。而在这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让我感动的人物。
第一个人物是王弘诲,他字绍传,号忠铭,他从小聪明过人,还喜爱读书;4岁时,他能读出《四书》;8岁时,他开始记千言,还开始写文章了;9岁时,他的父亲带他到县城考试,结果让考官都大吃一惊;13岁,他进了县城的`童子班里学习。长大后,他在嘉靖四十年四月才参加乡试,结果考得第一名举人。最后还被皇帝封为翰林庶吉士。我觉得我们应该向王弘诲学习,他从小饱读诗书,到最后终于发挥了作用,为国家工作。
第二个人物是张岳崧。字子骏,号指山。他从小聪明好学,也喜欢习武健身。他15岁时,去应考县试时,所写的文章深得当时的杨县长所赞赏。通过乡试、会试、成绩优异,名声远扬。他是甲子科举人,已巳科殿试一甲第三名进士,钦点探花郎。他还是清朝时候有名的书画家,是当时广东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一些书画作品至今还保存完好,是书画界的珍宝,现在的草体大“寿”字就是他的墨迹,流芳至今。
我觉得这两个历史人物让我领悟出了人生的道理: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要向王弘诲、张岳崧学习,从小就喜爱读书,而且要有远大的志向。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很多的独生儿女,他们的父母就惯得像鸡蛋似的,只怕摔破了。所以很多都上高中了,连自己的衣服都不会洗,饭也不会做。从这一正一反的事例中,我们应该汲取教训,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效劳。
优秀满分感动作文篇10
彭加木原名彭家睦,1925年出生在广东省番禺县(现广州市白云区)。七岁上私塾读书,1942年春高中毕业。1949年5月参加工作,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综合科考委员会任助理员、助理研究员。195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中国科学院准备组织综合科学考察委员会,彭加木主动放弃去莫斯科学习的机会,请求赴新疆考察:“我志愿到边疆去,这是夙愿。我的科学知识比较广泛,体格坚强。面对困难,我能挺起身子倔强地抬起头来往前看……我具有从荒野中踏出一条道路的勇气!”请愿书中,他把自己的名字“家睦”改为“加木”。他说,他要跳出小家庭,到边疆去,为边疆“添草加木”。
在此后20多年中,彭加木先后15次到新疆科考,3次进入新疆南部无人区罗布泊。
1964年和1979年,彭加木两次到罗布泊外围做科学考察,发现了大量的钾盐、稀有金属和重水等贵重资源,填补了一些重大科研领域空白,纠正了国外探险者对罗布泊的一些错误认识,实现了“为祖国和人民夺回对罗布泊发言权”的愿望。
1980年5月,彭加木担任罗布泊科考队队长,开始了他的第三次罗布泊科考。
在多天的艰苦跋涉中,科考队采集了众多生物、土壤标本和矿物化石,收集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6月5日,科考队实现了一个壮举:中国人自己组队第一次穿越罗布泊核心地带,打破了“无人敢与魔鬼之湖挑战”的神话。6月11日,已经完成任务的科考队休整后,准备沿古丝绸之路南线再次横贯罗布泊地区。队伍预计返回罗布泊的行程大约为800公里,顶多需要7天时间,因此只携带了7天的水、油等补给。但是途中,队伍遭遇了骇人听闻的沙尘暴和数次陷车,3天才行进了150公里,保存的水也开始变色发臭。大家决定向最近的解放军部队基地求救。当时,求援送水需要花费六七千元的资金,这是一笔庞大的数目,彭加木觉得飞机运水价格太昂贵,如果能给国家节约就节约,决心继续寻找水源。
6月17日中午,驾驶员王万轩打开汽车车门时,发现了一张用铅笔写的字条:“我往东去找水井,彭。6月17日,十点三十分。”直到下午,彭加木还没有踪影。次日凌晨,科考队报告:6月17日上午,彭加木只身外出找水,不幸失踪!随后展开的4次大规模地毯式搜救均无结果。
彭加木为我国科考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化成了罗布泊永远的丰碑。作为全国唯一以“彭加木”命名的纪念中学,广州彭加木纪念中学以“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以铺路精神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人”为办学理念,不断培养社会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