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游记作文
元宵节游记作文篇1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到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热闹,热闹而美丽。有名的铺子都挂出几百盏形状各异、大大小小的灯来。有走马灯、圆角灯、莲花灯、大红灯笼……就在那天里,我和爸爸妈妈去逛了灯会。
一进街道,就看见了拥挤的人海;闻到了美味佳肴的香味;听见了喧闹的嘈杂声。我们在人群中慢慢地“蠕动”着,美国一会,一只只外形美观,制造精细的灯笼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和爸爸妈妈走进前去,各色各样的花灯上都彩绘着《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的所有故事。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走马灯。
一只只马形灯放在一起似乎是万马奔腾十分的壮观。走马灯是用印红的纸折出来的。马的前蹄上扬,马头向上,马尾垂下,像是真的一样。栩栩如生,形态逼真,让人看了赞叹不已。灯上映着两位豪爽之雄,两人坐在酒家中盘着腿,双手举着酒杯痛饮。
接着,我便看到了我最爱的环节—猜灯谜。我打开纸袋拿出了灯谜的题目:加水变成汪洋大海,加木变成草木花香。我摸着下巴,皱着眉头,心里念叨着“加水变成汪洋大海,加木变成草木花香是什么呢?”难道是“对”?不是呀!加三点水就不是字了呀!我思索片刻。突然灵光一闪,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每”字,哦对了。“每”加上三点水就是“海”,加上“木”就是“梅”啊!我怎么没想到呢!我大声地报出答案。这题真是出神入化,暗藏玄机啊!
在这些节日中,我最喜欢的节日是元宵节,因为这个节日有一只只惟妙惟肖的灯笼和耐人思考的灯谜。
元宵节游记作文篇2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妈妈提议自己动手包汤圆,我们都爽快地答应了。
说干就干,我拿起一个浑身光溜溜的棍子,在一块面团上搓啊搓。妈妈等人就在一旁剁花生。一开始我觉得很好玩,就用力地搓,但过了一会儿,我就觉得精疲力尽,手疼拉拉的,想放弃了。但转脸一想:爸爸妈妈平时挣钱挣得那么辛苦,我搓个面团又算得了什么呢。想完后,我带着满手的疼痛更卖力了。
开始包汤圆了,奶奶拿着杯口印了几个汤圆皮,把剁茸的的花生糊装在碗里,大家就你一勺我一勺的包汤圆,一开始我学的很笨,汤圆不是被”撑死“,就是一个”瘦小的.穷人“。我越做越泄气,打算撒手不做。这时,妈妈对我说:”孩子,别泄气,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坚持下去,成功就是你胜利的成果。“说完,她认真地教我包汤圆,我费了九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一个汤圆,我越包越用劲,汤圆也越包越成形,看着一盘汤圆终于整装齐发,我暗暗地笑了一下。
汤圆要经过沸水的考验,过了十分钟后,几碗汤圆闪亮登场了。
我吃着汤圆,感觉心里甜的不得了,因为这可是我的劳动结果啊!
元宵节游记作文篇3
家乡的元宵节,是名符其实的“灯笼节”,或许是农村人对吃不是太感兴趣吧,吃元宵只是这一天的一个小插曲而已,正月十二开始,孩子便开始准备灯笼,有的家里有心灵手巧的大人,就用手工制作一个,买些彩纸,再准备些竹子或木棍一类,可以制作各种各样的灯笼,如莲花型,兔子型,鼓形等各种各样的灯笼,最好的便是仿照宫灯制的转灯,蜡烛一点,便可随着烟旋转起来。也有图方便的在市场上购买灯笼,有纸糊的,多斗是点蜡烛,如西瓜灯笼、火罐灯笼,也有塑料的,轻巧耐用,多半可以安装上电池。
城里的正月十五,主要是灯谜晚会,猜猜灯谜,而乡里的正月十五便是村里的灯展,“正月十五雪打灯”,预示着今年肯定会有好收成,每年的正月十四到十六是孩子们挑灯笼的时候,孩子们把灯笼选好,雀跃着等天黑,不到天黑孩子们便把灯笼提好,点上蜡烛或是打开灯笼开关,提着在村庄里转悠,等孩子的灯笼都挑出来后,便自发的挑在一起,互相比比看看,看谁的形状好看,谁的结实,也有搞怪的孩子,故意互相碰撞灯笼,有用纸糊的点蜡烛的孩子,不小心把灯笼碰着,便使劲的在地上摔,火熄了,可是灯笼没了,便哭着跑回家再找一个灯笼。更有好事者,会因一个灯笼和伙伴们打起来,管你是什么辈份,是否亲戚,这会灯笼是最体面最代表尊严的东西。村庄里随处可见的是红彤彤的灯笼,孩子的喧闹声、哭喊声和喧哗声,村庄里不再安稳,因灯笼而红火起来。
说起正月十五吃的东西,家乡还有一种东西,便是“灯盏”,用荞面做成的圆形食品,中间还可以点上蜡烛,有一种怀旧的感觉,吃了以后可以保平安健康之意吧?
元宵节游记作文篇4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俗称小年,在这一天家家张灯结彩共庆佳节。
元宵节与春节一样重要。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每年的元宵节都是值得回忆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
元宵节几乎是人们的休息日。一家人聚在一起聊聊天看看电视剧,玩玩小游戏,多么温馨呀!如果老天爷开心的话,下起一场小雪,那么就完美了。
顽皮的小孩子们已经忍不住诱惑,没有等待天黑的到来就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烟火给放完了。虽然没有了,但却也很快乐。元宵节虽短暂,但珍贵。我们要好好的与家人一起度过这有意义的一天。
夜幕降临,家家的红灯笼都亮了起来。每家每户都吃着美味的汤圆,喜滋滋的观看烟火。小孩子们当然也没有闲着,拿着各自的灯笼互相玩耍,一起交流。玩累了,洗洗睡了,进入美好的梦乡。
元宵节就这样伴着汤圆的味道,烟火的璀璨消失了,但我相信一年后它一定会回来的。
元宵节游记作文篇5
哇!元宵节到了,我又可以吃汤圆了,一大早我就急匆匆跑去问妈妈什么时侯能煮熟啊?妈妈说:“快了,今天你要和妹妹一起比赛吃汤圆哦!”“啊?”我啊了一声,因为我平常吃饭就不行,我想肯定会输的。我说:“我一定比不过妹妹的。”说完走出了厨房。不一会儿,妈妈就从厨房端出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我看见汤圆在碗里一晃一晃,挤来挤去,我想它们可能在说:“好暖和啊,好暖和啊。”
现在,就开始“抢工具”了,听到妈妈的一声“开始”喊完之后我就迅速的抢到了筷子和勺子,我心里很满意,但是妹妹一脸不高兴的样子,我想妹妹已经绝望了吧。
第一回合开始了。我随手拿起筷子,心里想我还是夹小的吧,夹第一个汤圆的时候,它很狡猾,我夹左边的时候他向右跑,我夹右边的时候他向左跑,夹第二个的时候我很生气,因为我刚夹起来的时候滑了一下就落在了妹妹的勺子里,郁闷啊。夹第三个的时候更生气了,也是我刚要夹的时候,妹妹把我要夹的那个汤圆抢了过去,直是生气啊。
第二回合开始了,上局失利了,这局我一定要胜利。于是我慢慢的握住筷子来了一个水中捞月,刚要送到嘴巴里的时候,因为我的激动,手把筷子上的汤圆抖到碗里,碗里的汤溅到了我的脸上,我上演了一出用汤来洗脸的节目。妹妹在我的面前捧腹大笑,把嘴里吃的汤圆都吐出来了,我大叫好恶心呀!
第三回合开始了,妹妹抢先了,我要让她吃不着这一个汤圆,我想着,赖皮了一下,用筷子敲了一下她的勺子,她没吃着,我终于赢了一回,我真高兴。就这样吃汤圆比赛结束了。
这是我过的最快乐的一个元宵节了。
元宵节游记作文篇6
我们国家有众多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爱的节日是元宵节,因为元宵节有我最喜欢的灯会。
在去年的元宵节那天,我正在看元宵晚会。这时爸爸兴冲冲地走进客厅:“走,今晚在月光码头有个灯会,一起去看看!”我开心地一蹦三尺高,太好了,终于能看看传说中的元宵灯会啦!我迫不及待地穿上了衣服,推开了门就往外冲去。
我们驾车到了码头附近。一开始,四周静悄悄的,除了白皑皑一片大雪就只有雪地反射的微光,似乎一切都静止了。再往前走走,忽然,“啪!啪!啪!”看似轻微的开关声在这静谧的夜里显得那么清脆,不远处亮起了几盏灯,仿佛几只烟火飞上了半空,开出了绚丽的花朵。原来我们踩到了事先安装好的隐形开关。只要踩到它,灯就会亮起来,照着旁边的一块路牌,上面写着:“元宵节快乐!参观灯会请直走。”我们忍不住为这个小小的创意赞叹不已,真是太令人惊喜了。
继续向前走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月光码头。码头周围早已经点上了黄色的小灯,灯光照的河里的冰面像是一块黄色的玉石,纯洁而美丽。灯会已经开始啦!只见各式各样的花灯已经点亮,有月光灯、元宵灯、狐狸灯……,其中我最喜爱的是大海灯。不知道是哪位设计师设计的,十分独特。在深蓝的大海中,有几朵奶油色的浪花,小鱼们随着浪花嬉戏,还有一艘大船在乘风破浪。而上面的船员,你猜猜是什么?竟然是一群小汤圆!他们的样子非常可爱。他们有的戴着红色的帽子,有的打着黄黑相间的领带,单是看看他们圆鼓鼓的脸、严肃的表情就让人忍俊不禁了。
快来快来,吃汤圆大赛开始了!一大碗芝麻核桃味的汤圆,谁能最快吃完就能获得汤圆布偶娃娃的大奖。爸爸与其他选手早已准备就绪。“开始!”随着一声令下,大家都玩儿命似的开始吃起来。四周的加油声此起彼伏,我也大喊着给爸爸加油助威!现场热烈的气氛似乎为我们驱散了冬日的的寒冷。“耶……”,爸爸竟然获得了胜利!我开心极了,从爸爸手里接过汤圆布偶,左看右看看不够,把脸贴上去,真舒服啊!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最后的烟花表演就要开始了。万串烟火齐飞天,形成了一片花海。那一串串绽放的烟花好似我现在的心情,兴奋止不住地向心头蹿去。此刻,在我脑海里只有一个词:如梦如歌。
表演结束了,我们要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回头望了一眼天空,我多想让时间静止在这一刻啊!
虽然我已经看过了好多次元宵节灯会,但这一次的元宵灯会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元宵节游记作文篇7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以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看烟花、舞龙狮,来寄托对春天最美好的祝福。
晚上,吃了妈妈煮的糯米、黑芝麻馅汤圆。爸爸看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兴致勃勃地给我讲起了元宵节的`来历,原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吃完热气腾腾的汤圆,一家人便去看花灯了,大街上张灯结彩,人声鼎沸,车水马龙。五彩的花灯挂在了空中,闪着耀眼的光芒,真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大大小小的彩灯,各种各样、种类繁多、设计新奇、造型各异。有鲤鱼灯、大红宫灯、状元灯、福禄寿灯、八仙过海灯……数不胜数。最有趣的那就是猜灯谜了,“猜灯谜”又叫“打灯谜”,因为猜灯谜既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大家聚在这里其乐融融。
看!五彩斑斓的礼花腾空而起,你追我赶,把夜空装扮得光彩夺目,似乎与日月争辉。一个个缤纷的彩球,像一朵朵洁白的雪花,像一颗颗绚烂的流星,将元宵之夜装扮得无比美丽。
今晚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这国泰民安、太平盛世的景象真是让我难忘啊!
元宵节游记作文篇8
火树银花,盛大的歌舞表演,喧闹的户外游戏,营造着元宵节热闹的气氛。可你们知道“元宵”的含义吗?其实,元宵节的“元”字,表示开始的意思,一年之始为元月;“宵”字指夜。所以说“元宵”的含义是指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一说起元宵节,我的脑海里便浮现出去年元宵夜的情景。那天吃完元宵,我和爸爸来到花灯云集的天桥。果然,天桥和周围街道上到处挂满了彩灯,五彩缤纷,耀眼夺目。忽然一阵“咚咚的”锣鼓声传来,抬头一望,只见一条蛟龙从远处向这边奔腾而来。许多人禁不住大声喊着:“龙来了!”紧接着,便潮水般地向“龙”拥去。
嗬,好大的一条龙!那龙头硕大而威严,龙须飘动,目光如炬,真有一种“神”的感觉。那龙身有二十多米长,几十名精壮的汉子,身穿对襟袄、灯笼裤,腰扎绸带,头裹白巾,高举大杆,兴高采烈地舞动着。龙身一起一伏,上下翻飞,瞬息万变,令人眼花缭乱。忽然,巨龙一个翻身,来到场地中央。说时迟、那时快,龙头猛蹿到高达十多米的安全梯,来了个“举目眺望”,接着又把尾巴一摆,紧紧地裹住龙身,这就是“金龙盘玉柱”吗?这时又听得“轰轰”的几声,街道上顿时烟花腾空,焰火四射。这时再看那条龙,它在万点火花之中金灿灿的,犹如遨游在霞光云海之中,活灵活现。片刻工夫,那巨龙一个跃身灵巧地跳下梯子,就像从云端下凡一样。它不停地翻滚着,旋转着,摇着尾巴,在爆竹声中为我们祝福。
真是“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啊!
想着想着,我更盼望今年的“元宵节”了……
元宵节游记作文篇9
元宵节这天,我们一家人在市民广场上!逛着,心里不由得想:这是在遨游天空,还是在梦游仙境?我真不敢相信这是元宵之夜的街市游逛。我在来来往往的人流中穿来挤去,来到最热闹的地方,我站在一个比较高的石台上放眼四望,看见了那典雅的孔雀灯,象征着吉庆的大红橘灯,镶有玻璃镜的走马灯,还有精巧的 天女散花 、 嫦娥奔月 、 武夷风光 ......一切都在灯火中放射这绚丽光彩,真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可是只有灯火实在太单调了!不过,市民广场给人们准备了许多表演,有:舞龙、太极拳,等等。尤其是舞龙看。一个生机勃勃的龙头被老爷爷耍得活灵活现。有时候,老爷爷们还把龙头转了几圈。只见出来的是两条巨大的龙,一条是黄色的,另一条是蓝色的,非常漂亮。两条龙在空中吞云吐雾、上下翻腾,不时摆出一个个精彩的造型,引来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后来又出来一条金色的龙,它披着金色的外衣,在月亮地照耀下金光闪闪,显得十分壮观。
月亮渐渐西落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但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 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
元宵节游记作文篇10
天是正月十五,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我们一家过得快快乐乐的。
听妈妈讲,传说在很久以前,世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突然灾难降临、城内洪水泛滥,城外田地干旱,原来是王母娘娘请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会后余地回宫办事,于是把雨簿写错了,本应是城外雨五分,城内雨三分,玉帝给写反了。青龙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天宫,改了雨簿,这样世上又慢慢恢复了本来面目。玉帝酒醒后,也发现写错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说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将错就错后来玉帝发现自己的雨簿被改过,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来到人间杀了青龙,丞相照做了。青龙被丞相杀了后,变成一只神鸟,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惭愧,便下书要黄帝向百姓传令,要纪念为民除害的青龙。每年春节,人们都要敲锣打鼓,耍龙舞狮几年青龙,庆祝元宵节。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所以今晚妈妈“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所以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妈妈煮汤圆的经验,先把水烧开,把汤圆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汤圆浮出水面,看着它们一个个膨胀,我兴高采烈地喊道:“汤圆要出锅了。”我庆幸,还好汤圆没煮破。大家高兴地品尝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妈妈给我打了一个一百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七点左右,我们全家一起下楼放焰火。正好碰上我的好朋友刘一凡,我俩一起去放焰火。我拿着一个的“金椰子”礼花,用香把礼花点着了,看见一朵朵美丽的“茶花”冲上天空绽放了,我和刘一凡拍手叫好。我又拿了一个超大型的“飞毛腿”,只见那好似流星划过天际,放射出五彩光芒,飞远了。接着又放了手摇花、花篮、降落伞……
最后我们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发上看着元宵晚会,其乐融融的。
今天我学会了煮汤圆的常识,感受到了放焰火的快乐。我梦想每天都是元宵节那该多好啊!我期盼着明年的元宵节……
元宵节游记作文篇11
沿着粉墙黛瓦踏在青石板上,我轻抚着这青砖墙上留下的斑驳痕迹,映入眼帘的是一抹厚重的沧桑之感。指尖拂过长有苔藓的墙壁,小心翼翼地,宛若珍宝。
就这样向着老街深处走去,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香味指引着我。
驻足在香味的源头,一扇熟悉的原木色小门露出一点缝隙。轻推一下,“嘎吱”,半掩着的门向我全部敞开。屋里的老婆婆缓缓抬起头来,惊异之色被温柔取代。
“丫头,都长那么大啦?!站在外头干啥?快进来坐。”她步履轻快地走到我跟前,亲昵地拉起我的手,手掌上的老茧擦过我的手。
我轻轻地应着,“嗯,好久没回来了,好像变化很大。”,边说边扶着她走向屋里。
“唉,这几年怪冷清的。”她眼神倏地黯淡下去。
初夏的天气有些闷热,屋里快要退休的电风扇摇晃着自己硕大的叶片,慢慢地搅动着稀薄的空气,那熟悉的香味便渐渐弥漫了开来。甜甜的,还带着些清凉,我略有期待地询问:“婆婆你是又做了什么好吃的了吗?”她恍然大悟似的敲了敲自己的脑袋,然后快步跨进厨房,在厨房里忙的不亦乐乎,还扯着嗓子对我喊:“你算是赶着巧了,一锅元宵新鲜出炉。”
片刻,婆婆就端来了一个青瓷碗,一朵朵青花在釉色的渲染下跃然于碗身,如此便已秀色可餐。碗口滚滚水汽扑面而来夹杂着甜丝丝的香味,朦胧的水雾笼罩之下是暗红色的豆沙,用勺子缓缓搅拌,碗口的热气升腾地更加欢快了,蹦跳着冲进空气里,那股香甜又全部钻进了鼻腔。碗里的元宵被勺子推动着,滑来滑去,我推着你,你挤着我。本来还只是半隐半现像一个个羞涩的.女孩,此时却又是一群调皮的孩子玩得不亦乐乎。我尝了一口,甜而不腻的豆沙包裹着白白胖胖的元宵滑入口中,清甜如花朵般在舌尖绽放,却又极其霸道地侵占了整个口腔。这味道亦如儿时,稀释了我内心尘封的那一隅温暖。
“好吃!”,我竖起大拇指夸赞着婆婆,“还是以前的味道一点也没变。”她笑靥如花。
我道别后又走上了冷清的老街,人烟稀少,正是夕日欲颓之时,余晖布满这老街的每一个角落,这景象与某段记忆悄然重合,却早已物是人非。没有了谈笑的妇孺,缺少了闭目养神的老人,孩子们银铃般的欢闹声也只存于记忆深处。婆婆手中的香甜依旧,虽无人问津,但这分明是我儿时的味道。
元宵节游记作文篇12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之所以被称为“元宵”,是因为正月是元月,夜就是“宵”,而正月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就称为元宵节。
据说很多传统节日的来历最初都跟神话有关,元宵节也不例外,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个与元宵节的来历相关的神话故事:很久以前,毒蛇和猛兽非常多,四处伤害人和家禽,人们忍无可忍就组织起来,带着弓箭和棍棒上山除害。但其中有一只神鸟,是天帝的宠物。在天上呆得无聊,就飞到人间转悠,猎人误以为它是猛兽,把它射死了。天帝很生气,下令立刻让火部天兵于正月十五这一天降下天火,把所有的人和他们的房舍、财物、家禽都烧个精光。好在这话被天帝的小女儿听到了。天女心地善良,不忍心看到无辜的人间百姓受难。她偷偷来到人间。趁着夜色,天女分出许许多多的化身,在每一个熟睡的人耳边轻轻的叨念着一句话:“正月十五灾祸生,消灾不如闹花灯;天上人间难分辨,红红火火到五更。”天亮了,人们惊奇地发现做了相同的梦。其中有一位睿智的老人家猜破了天机:“天上的仙女教我们点起花灯,好好热闹一通宵,让老天爷以为人间着火了,就不会降下灾难了啊!”
家家户户都赶紧忙活起来,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挂花灯,放花炮,敲锣打鼓,热热闹闹。下凡放火的天兵,被老百姓热情地拉进家里,每人都得到一碗用糯米做的圆圆的甜甜的汤圆。“真好吃啊!”他们完全忘记了放火。
这招果然有效,到了晚上天帝拨开云雾往下一看,果然看见人间火光映照,响声震天,以为是燃烧的火焰。他满意地去睡觉了。
不管这个神话故事出自于何处,也不管它真实与否。但在元宵节放花灯与吃汤圆的习俗却长久地保留了下来,成为我们的传统节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吃汤圆,到了晚上,会放烟花,挂花灯,猜灯谜,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祈求与向往,在这一天吃汤圆,有全家团团圆圆的寓意。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即使相隔千年,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诗句感受到当时元宵节灯市的火树银花,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令人向往……
元宵节游记作文(通用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