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8钱七虎人物事迹介绍及观后感

| 徐球

榜样8钱七虎人物事迹介绍及观后感【篇1】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南京长江隧道……这些大国工程,大家想必都不陌生。钱七虎便是一位参与过这些工程的重要功臣。

钱老是“八一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防护工程专家,为我国防护工程各个时期的建设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为我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立下了不朽功勋。

什么是防护工程?在钱老看来,防护工程就像是保护国家的“盾”:“我们要有‘矛’才能打败敌人,国家的战略是积极防御战略。我们要保护自己军队的安全,保护战略武器,保护我们的‘矛’,就要靠防护工程。”

钱老今年已经85岁了,但他说:“我退休了还要干,干到实在不能干的时候,我叫我的学生培养人才。为国铸盾,永远在路上。”

榜样8钱七虎人物事迹介绍及观后感【篇2】

刚参加完某项目鉴定会,钱七虎院士又拎着行李箱,踏上出差的旅程。

很难想象,这是一位80多岁老人的生活。作为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在许多人早已退休的年纪,钱七虎还像“空中飞人”一般奔波。这样的生活,他并不觉得累,而是感觉“活得很充实,很有成就感,也有幸福感”。

“一个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是60多年前钱七虎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就读时,接受的第一堂革命人生观教育课。

奋斗一甲子,投身强国梦。参加工作以来,钱七虎始终坚守爱党、报国、强军的赤子情怀,战斗在大山深处、戈壁荒漠、边防海岛等工程一线,为我国防护工程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用实际行动交出了自己的人生答卷:国之需要,我之理想。

榜样8钱七虎人物事迹介绍及观后感【篇3】

数十年来,钱七虎培养的大批优秀人才成为防护工程领域的中坚力量。2019年,他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助贫困学生,帮助贫困学子圆了上学梦。

1937年,钱七虎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1954年,钱七虎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防护工程专业。

1956年,钱七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1年,钱七虎博士就读于苏联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

1965年,钱七虎任职西安工程兵学院、南京工程兵学院。

20世纪70年代,设计出了当时跨度最大、抗力最高能抵抗核爆炸冲击波的机库大门,出版了专著《有限元法在工程结构计算中的应用》,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1988年,钱七虎被授予少将军衔。

1994年,钱七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6年,钱七虎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科技委副主任,常委、教授。

2000年起,钱七虎兼任国际城市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理事,亚洲区主任。

2001年,钱七虎就跨越长江黄金水道航运发展战略建设水下大型隧道的构想,在北戴河向中央领导提出建议。

2010年,钱七虎南京长江隧道正式建成通车,被南京市委市政府记“一等功”,并列功臣榜榜首。

2018年,钱七虎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榜样8钱七虎人物事迹介绍及观后感【篇4】

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为预防和治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城市内涝等“城市病”,钱七虎率先提出开发利用地下城市空间、发展城市地下快速路、地下物流等创新观点,先后组织编制、主持和评审了全国20多个重点设防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由钱七虎主持制定的我国首部城市人防工程防护标准,获得国家人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在全国60多个大中型城市广泛应用。现在全国各地地铁都是设防的,这与钱院士的积极推动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我国建设了世界上规模最大、体系完备的“地下钢铁长城”,对保障国防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多年来,钱七虎着眼于国家发展全局,不仅主动作为实践强军梦,在军事工程方面功勋卓著,还勇于担当谱写中国梦,在民生工程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创新表率作用,在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雄安新区规划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中倾注大量心血,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应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2018年,钱七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把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资助我国西部的贫困学生。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钱七虎又把江苏省配套奖励给他的800万元中的650万元捐给了武汉抗疫一线,其余的150万元分别捐给了母校上海中学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由烈士先辈流血牺牲奋斗换来的。他们把生命都献给了党和国家,我还有什么不能贡献呢?”钱七虎说。

榜样8钱七虎人物事迹介绍及观后感【篇5】

上世纪70年代初,戈壁深处一声巨响,荒漠升起一片蘑菇云……当人们欢呼庆贺之时,一群身着防护服的科研人员迅速冲进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现场,钱七虎便是其中一员。

那是某新型飞机机库在西部一试验场进行抗核冲击波效应实验。钱七虎从苏联学成归国后,便受命进行某飞机洞库防护门设计。为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他赶赴核爆试验现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和数据收集。在现场,钱七虎发现,核爆后飞机洞库门没有被炸毁,飞机也没有受损,但防护门却出现严重变形,无法开启。

经过初步分析,他迅速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原设计方法中防护门的强度和变形均依靠手算,计算精度达不到要求,难以较准确估算出防护门在核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变形。为此,钱七虎决定采用当时先进的有限单元法在大型电子计算机上进行计算。

钱七虎带领课题组一路披荆斩棘,排除一个个困难和障碍,最终设计出了当时跨度最大、抗力最高能抵抗核爆炸冲击波的机库大门,并撰写出版了著作《有限单元法在工程结构计算中的应用》。

随着侦察手段的不断更新、高技术武器与精确制导武器的相继涌现,防护工程在高度透明化的战场中,常常是“藏不了、抗不住”,特别是世界军事强国开始研制精确制导钻地弹,给防护工程造成了巨大威胁。

“‘矛’升级了,我们的‘盾’就要及时升级。”经过长达10多年的研究,他和团队构建了破碎区受限内摩擦模型,研究了地冲击诱发工程性地震的不可逆运动规律和深部施工灾变孕育演化机理,为抗钻地核武器防护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战略工程安全装上了“金钟罩”。

榜样8钱七虎人物事迹介绍及观后感【篇6】

钱七虎中国工程院院士、防护工程专家、军事工程专家、中国防护工程学科创建者。

钱七虎长期从事防护工程及地下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创建了我国防护工程学科,建成了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创新研究群体,填补了多项理论研究空白。

钱七虎研制出我国第一套空中核爆炸荷载模拟试验装置,研发出多种新型防护材料和系列高抗力复合结构。他用毕生心血,为我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

榜样8钱七虎人物事迹介绍及观后感【篇7】

省卫生系统党委组织在云南省传染病医院召开了“全国医德楷模李桂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第九次会议,各单位基层党支部纷纷派出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的学习。我作为质量系统支部的代表,通过听讲学习,在内心受到感动和鼓舞的同时,也感到很受教育。李桂科同志在山村行医35年,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不平凡的人生。

报告会通过李桂科同志本人、妻子杨芬、山石屏村村长、被李桂科同志救助过的孩子以及电视台记者等人从不同的角度叙述李桂科同志一生无数感人的先进事迹。李桂科具有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的责任心和爱心,35年如一日,倾尽心力为麻风病患者做治疗、康复,是麻风康复者心中的“好医生”;他在麻风院办起了学校,培养出大学生,是孩子们心中的“好老师”;他带麻风康复者们到城市旅游,为康复者们准备棺木,逝者按农村风俗安葬,每年组织清明节集体上坟,为老人过生日,是康复者心中的“孝子”;他带领康复者们种菜、养猪、养鸡,栽果树,把麻风村办成生态旅游度假村,是村民们心中的“好家长”“好干部”……

“我只是用35年时间呆在一个岗位上,用35年时间做了一项工作。”李桂科同志用简单朴实的一句话概括了他对30余年行医路不离不弃的守候,表达了他对党的赤胆忠心,也道出了他为人民鞠躬尽瘁的满腔热忱。1981年4月,身为洱源县皮肤病防治技术骨干的李桂科来到了位于县城60多公里外的山石屏疗养院工作,负责对疗养院里的180名麻风病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洱源县山石屏疗养院成立于1953年,是专门对麻风病患者进行隔离式集中治疗的医疗机构,疗养院建在洱源县炼铁乡黑潓江畔的山坳里,这里山高谷深、江宽水急,几乎与世隔绝。35年来,李桂科坚守在这里,以疗养院为家,视病人为亲人,精心为病人治疗、真心为病人服务,与山石屏疗养院结下了难舍的情怀,并于1990年将麻风院所有的病人全部治愈。

榜样8钱七虎人物事迹介绍及观后感【篇8】

深入了解了李桂科同志的生平和先进事迹,感到很有意义,通过听讲学习,内心很受感动、很受鼓舞,也感到很受教育。通过不断的学习,认识到关键就在于李桂科同志心里时刻装着病患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学习李桂科精神,关键是要学习好以下几点:

一是学习他30余年行医路不离不弃地守候,对党的忠诚,为人民鞠躬尽瘁和热爱本职的思想。李桂科同志1980年到洱源县防疫站(现疾控中心)工作,3个月后被派到山石屏疗养院。那时的山石屏疗养院共有来自大理、剑川、丽江、兰坪、洱源等地的麻风病患者180人,李桂科就负责这些病患的治疗工作。由于医疗条件差、设备落后和认识上的误区,人们谈“麻”色变,只要看见麻风病患者就躲得远远的。刚刚接触治疗麻风病工作时,李桂科也常常感到不知所措。然而,当他一次次看到麻风病患者那渴求健康的目光时,与生俱来的善良和爱心又让他无法撒手。就这样,李桂科抛开了所有顾虑,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麻风病患者治疗和康复工作。一到夏季,有些患者的肌肤会出现溃烂,常人避而远之。康复者杨晓元回忆,1981年6月,疗养院里有一位名叫苏晓标的麻风病患者病情较为严重,身体上多处出现溃烂。

1可患者十分固执,他不相信李医生可以治好麻风病,不仅拒绝接受治疗,发的药也总是悄悄地扔掉。为了患者早日康复,李桂科反复做苏晓标的思想工作,耐心给他讲解病情病理、药品的药理。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苏晓标与大家一样,病情好转,他逢人便说:“李医生真是神医,我服了!”

在李桂科等疗养院医生的不懈努力下,经过3年多的时间,山石屏疗养院的麻风病患者绝大多数逐渐康复。患者康复后,还得按时吃药,定期接受检查,就这样,李桂科选择留了下来,这一干就是32年。

李桂科同志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为麻风病患者康复做出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贡献。

二是学习他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李桂科同志1980年派到山石屏疗养院工作。当年的疗养院共有麻风病患者180人,李桂科就负责这些病患的治疗工作。而80年代初,还是一个谈“麻”色变的年代,一般人看见麻风病患者就不假思索、躲得远远的。作为一线医疗工作者的李桂科,自然引起了父母的担忧,二老想尽办法、百般阻挠,非让他离开疗养院不可。“百善孝为先”,面对父母的苦苦劝说,年轻的李桂科有些动摇。然而,麻风病患者溃烂的伤口、痛苦不堪的表情,以及他们那渴求健康的目光,让他最终选择

2留下,从此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行医路。1981年6月,李桂科行医以来的第一个夏天,因为天气炎热的关系,较为严重的麻风病患者皮肤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溃烂,一般人只要一靠近,就会被难闻的气味熏得捂着鼻子逃开。

作为一名刚入行的年轻医生,李桂科迎难而上,没有退缩。就在他悉心为病人诊断治疗的时候,“钉子户”却出现了——一个名叫苏晓标的患者,身体上已出现多处溃烂,却始终拒绝治疗,还蛊惑病友说麻风病是不治之症,让大家不要相信医学、不要相信李桂科。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钉子户”,在两年后却变成了李桂科妙手仁心的最佳代言人,“李医生真是神医,我服了!”苏晓标逢人便夸个不停——两年来,李桂科从未放弃对他的治疗,还花尽心思,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耐心地讲解病情病理、药品药理,让他的病得到了有效地治疗。

和“钉子户”苏晓标一样,经过两三年的治疗,山石屏疗养院的麻风病患者绝大多数得到有效治疗,逐渐康复了。然而康复后的患者仍需要按时吃药,定期接受检查,放不下他们的李桂科,选择了留守,一年又一年,就这样一守就是30几年!

李桂科同志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畏惧,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榜样8钱七虎人物事迹介绍及观后感【篇9】

作为同去的8个工作人员中唯一的共产党员,李桂科主动把外出进修的机会让给同事,毅然留下来照顾麻风病患者。“我来,就是要治好你们的病,不把你们治好,我是不会走的。”面对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李桂科真情流露。仅有高中文化的他,从自学文化知识开始,啃下了一本又一本医学专著,记下了五六十本学习笔记。1982年底,他与毕业于大理卫校的县医院护士杨芬喜结连理。每次回到县城,妻子便成了他学习打针、伤口缝合的专职老师。李桂科还请来州上的专业医生现场教学,为麻风病患者做溃疡清创手术。

1983年底,李桂科被调任洱源县卫生防疫站皮防股股长,负责全县的麻风病防治工作,同时兼顾山石屏村和三营镇永胜村委会洋芋山麻风村患者的治疗工作。就在那个阶段,他时常用自行车带上消毒包,到麻风病患者家中做溃疡清创手术。“麻风病患者神经受损后感觉不到疼痛,没有保护意识,足底溃疡腐烂也不自知。我帮他们把腐肉割掉,一个星期就能长好。”李桂科贴心地告诉每一位患者,穿鞋子之前一定要先摸摸里面有没有石头,袜子一定要穿,鞋子也不能夹脚,要保护好自己的脚,不能受伤。

榜样8钱七虎人物事迹介绍及观后感【篇10】

李桂科,一位伟大的医生

一直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以前对这句话的认识很抽象,不知道为什么价值要通过贡献来体现。2014年11月25日~26日,我们到大理州洱源县麻疯村体验学习后,我开始理解这句话了,李桂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把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麻风病人、贡献给中国的麻风病防治工作、贡献给全人类的健康。从李桂科医生身上我看到了自我实现,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一位伟大的医务工作者。

新浪网一则报道对李桂科这样描述,“李桂科是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1980年12月,李桂科踏上了从医之路,毅然奔赴与世隔绝的山石屏疗养院,开始长达33年的坚守。他刻苦钻研、悉心治疗,使426名麻风病患者痊愈,100多人走出’麻风村’。他带领康复人员修路架桥、接水通电,种植经济林果、发展种植养殖业,使村民摆脱了穷困的生活。他无微不至地照顾孤寡老人,想尽办法解决疗养院学龄儿童和青壮年的就学就业问题,他积极向国内外各种慈善公益组织寻求帮助,带领疗养院的康复者到外地观光,增长见识,树立信心,搭建了麻风病康复者了解外界、融入社会的新平台。”在麻疯村学习的两天,使我感动的不仅仅是李桂科医生的这些实实在在工作成绩,还有他可贵的精神:对生命的尊重,对病人的关心、爱护,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充满希望。在深山大林里,在与世隔绝的麻疯村,李桂科给我们讲起过去艰苦的岁月,他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更多的是讲他与麻风病患者共同奋斗的经历,从未对自己的困难抱怨过。对于生活和工作在城市的我们,各种条件都很便利,年轻人更不能有抱怨,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向李桂科医生学习,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自己的事业,踏实工作,敬业奉献,对未来充满希望。不管是否能够做到自我实现,首先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榜样8钱七虎人物事迹介绍及观后感【篇1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学习雷锋好榜样。提起雷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

他,并没有高大的身材,却受世人的仰慕;他没有漫长的人生,却用短暂的生命留下永恒的精神;他,用最平凡的行动,铭刻不朽的青春;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却留下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他,做好事不留名,谦虚地笑着:“举手之劳”。他就是我们可亲可爱的雷锋叔叔。

暖春三月,雷锋的实际撒遍了没一个街角巷口,雷锋的精神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雷锋的“螺丝钉”品质家喻户晓,感染着每一个善良的人。也许雷锋的事迹是可以复制的。但雷锋那颗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心却无法复制。雷锋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可他的灵魂尚在人间,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学习。

我们学习雷锋精神宽以待人,树立崭新的自我形象。文明礼貌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用文明代替粗话,用风度铸造博雅。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形成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气,自觉做美德的传承者、道德的实践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平凡的人生孕育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铸就人生的辉煌。“活着就是为了能让别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这是雷锋同志的名言。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学习雷锋精神,并将它发扬光大。让我们全体师生积极行动起来,送上爱的热情,伸出爱的双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让雷锋常驻我们的心田,让雷锋精神在我们身边弘扬!

榜样8钱七虎人物事迹介绍及观后感【篇12】

“咚咚咚……”那熟悉的脚步声又在十五格的楼梯上响起来。我可以百分百地肯定,这是黄叔叔来了。

黄叔叔是我们这一带的送奶员,他高高的个子,很瘦,戴着一副眼镜,看上去像个风度翩翩的学者。他待人可真和气,附近街坊都很喜欢他,尊敬他,连三岁孩子见了都亲热叫他一声:“黄叔叔,你好!”每当人们看到他来送奶时,也都招呼一声:“黄同志,歇一歇吧,你这工作还蛮吃力呢!”可黄叔叔总是笑着摇摇手说:“不吃力,不吃力!”吃力不吃力,我心里早就清楚了。

一天早晨,我刚从睡梦醒来,代朦朦胧胧地听见一阵阵“哗哗哗”的声音,睁眼一看,只见窗外正着倾盆大雨,打在玻璃上,激起一个小水花,又顺着窗子淌了下来。雨密密地下着,织成了一道道白茫茫的雨帘。我第一个想法便是:今天牛奶喝不成了。正想着,响起一阵“咚咚”的上楼声,我怀疑起那听觉灵敏的耳朵,“真是他——黄叔叔吗?不可能,下这么大雨,他怎能么会……”我翻起身,迅速穿好衣服,推开门看个究竟,黄叔叔拿着一瓶牛奶向我走来。天啊!他成了怎么样r我甚至认不出他来,我接过牛奶对他说:“黄叔叔,你等一下,我去给你倒茶。”“不用了,不用了,我还要送牛奶呢!”

我目送着黄叔叔的身影,看他逐渐消失在苍茫的雨雾中……啊,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有多少个像黄叔叔那样的无名英雄啊}他们像铺石子一样,默默无闻地干着,他的工作是多么平凡,但精神又是多么可贵啊!他们不正是我学习的好榜样吗?

榜样8钱七虎人物事迹介绍及观后感【篇13】

许闽是我班的中队长。他长得胖乎乎的;乌黑的眉毛下,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炯炯有神。他那圆圆的脸蛋真像个熟透了的红苹果。许闽不但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下课了。突然,“哇――”的一声,范叶突然呕吐起来,教室里顿时弥漫着那种难闻的气味。同学们七嘴八舌,扇着鼻子走出教室。我一边捂着鼻子走出教室,一边讨厌地说:“真恶心!”我走出教室,扒在窗台上看着范叶。

许闽见此情景,毫不犹豫,连忙倒了一杯水,不慌不忙地走到范叶面前,扶起他,亲切地说:“没事吧,范叶。来,喝口水漱漱口。我帮你清扫脏物。”范叶呆呆地看着许闽,半响才漱起口来。只见许闽从楼下的操场上铲来一些沙,小心翼翼地撒散在脏物上。他又拿着扫把,干净彻底地把脏物扫进了簸箕。然后拿着簸箕,把脏物倒进了垃圾桶。一切做完后,许闽这才长长吁了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范叶感激到许闽说:“谢谢你,许闽。多亏了你,我本来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是我应该做的,你不用谢。”许闽笑了笑,谦虚地说。

看到这一切,我被深深震撼了,许闽为什么无缘无故地帮助范叶呢?我去问了许闽,他说的话让我自愧不如:

赵昊,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更何况今天是同班同学有困难,难道我们不应该帮助他吗?只有帮助了别人,别人才会帮助你。

榜样8钱七虎人物事迹介绍及观后感【篇14】

表哥是我的榜样,他教会了我许多东西。

表哥喜欢留头,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下有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一有机会就能把你说得心服口服。

那是去年暑假,我去表哥家玩。我刚吃完午饭就急着和表哥下楼打球:“表哥,快点,现在有一大片乌云,正好没太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表哥看了看我的饭碗,皱了皱眉头:“怎么还有米粒啊?”

我吐了吐舌头:“没什么啦,不就是几粒米么?偶尔浪费两粒没什么的。”

“哎,怎么能这么说呢?背过李绅的‘悯农’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我们怎能这样浪费呢?虽然现在粮食产量增高了,农民伯伯也没以前那么辛苦了,但这都是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我们不能随意浪费啊!再说了,就算两粒米没什么,每个人浪费两粒米,世界上这么多人,浪费的米有多少?而且还有些吃不上饭的人,我们怎能浪费呢?……”表哥严肃地说着,我的脸火辣辣的,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

还有一次,我正在玩电脑。“表弟啊,你都近视了,还玩电脑?走,一起打球去。”表哥见到我就让我停。“等等咯。”我不太情愿,表哥又发话了:“表弟,电脑可以适当娱乐,不能老是呆在电脑前啊,对你的体质有害的,懂不懂啊?……”这一说,说得我心服口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愿追赶表哥脚步,成为榜样!

榜样8钱七虎人物事迹介绍及观后感【篇15】

中国是文明之邦,从古至今都讲究文明和礼仪。可是到了现代,经过了几千年的洗礼,不文明的现象反而增多了,正确处理不文明的现象已经迫在眉睫。

王小海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是由于上学过程中所见而引发。

早上,王小海和往常一样,背着书包,来到公交车站。过不了五分钟,一辆公交车驶了过来,王小凯习惯性的挥挥手,排着队挤上了公交车。

刚开始,公交车上并没有多少人,可是两站过后,人越来越多。后来,公交车上来了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老奶奶老态龙钟,走一步停半步,晃晃悠悠的好像随时可能摔倒。王小海马上从座位上下来,给老奶奶让座,老奶奶连声道谢。

然而,王小海的内心却非常难过,因为他发现车上的人都在低头关注自己的手机,耳朵一戴,眼睛盯着屏幕,人和人紧紧挨着,却又仿佛与世隔绝。见到年级大的人,也没有人想要让座。王小海让座的举动,大家更是视若不见,并没有人赞许。

想到这里,王小海突然一拍座椅,吐出几个字:这个世界没救了,我要改变它。

整整一天,王小海都无精打采,甚至上课都在想着,要怎么样改变现状,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

后来,王小海看到社会上戴红领巾的爱心人,他们成群结队在做好事,指挥交通、捡垃圾、搀扶老人,王小海见到了,立即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16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