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8吴惠芳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

| 徐球

榜样8吴惠芳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篇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吴惠芳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切实为百姓谋福利、带领群众共同富裕是老书记一生的追求,更是我回永联时的承诺。

为了让村民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我们在全村实施农民集中居住时,没有采用常规的拆迁安置方式,而是尊重和维护农民家庭的存量资产,制定了拆归拆、分归分的办法,把货币形态的集体资产,公平地转化为家家户户的实物房产,让村民们合理享受到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为推进文化资源共享,2012年我们投资1亿元,高标准兴办永联小学,创办少年管弦乐队,让村民子女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小学教育,品味高雅艺术。同时,设立了养老尊老、助学奖学、生活补助等多项福利保障及二次分配机制,现在11000余名村民每人每年平均获得村集体现金分红1万元。为进一步规范分配方式,兑现我们“十四五”末村民从村集体直接分配的收入翻番承诺,我们调整了福利分配模式、分配标准,方案于今年年初顺利通过表决。根据新的办法测算,2023年我们的村民福利分配总额将大幅增加。

我们把精神富足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来推进,并以文明创建为抓手,以文明家庭奖评选为切入点,创新开展评比活动。2015年,永联村成立社会文明建设联合会,从公厕文明、祭祀文明、交通文明等具体事情抓起,进一步培养村民的公民意识。2019年,创新文明家庭奖评比办法,根据考核积分排名,颁发文明家庭标兵户、金质文明家庭户等荣誉奖牌。2021年,我们又开发了永联家庭数字信用系统,信用等级与家庭成员的权益待遇挂钩,推动文明创建达到更高层次。2022年,我们更是大抓乡村文化、文明建设,推进建设永联文体生活馆,楼上楼下6000多平方米,篮球、游泳馆、台球馆、拔河馆、舞蹈房等一应俱全;推进建设暨阳书画社,为村里的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与幸福蓝海合作,城市电影院线的最新电影在村里就可以同步上映;建设永联戏楼,小戏楼天天演,让村民享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发出祭祀文明新倡议,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榜样8吴惠芳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篇2】

他是一名优秀军人。如今,他已华丽转身成为一名优秀“村官”。

他,就是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

今年11月10日,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名2018年“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58岁的吴惠芳赫然在列。

吴惠芳拥有25年军旅生涯。1980年,他考入军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由贺龙元帅亲手创建的原南京军区某红军师。

服役期间,吴惠芳参加过边境自卫反击作战、98抗洪等重大任务。2002年,表现优异的他被任命为原南京军区某红军师政治部主任。

然而,3年后,吴惠芳却作出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告别在杭州生活的妻女,以自主择业的方式脱下军装回到农村老家,投身新农村建设。

“说实话,自打进了军营,我从没想过有一天会选择回村,因为我早已爱上了部队的一草一木。”吴惠芳说。

榜样8吴惠芳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篇3】

“这些年来,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上,我们永联村敢闯敢做、‘敢’字当头,敢破敢立、敢于争先,‘敢’字精神非常重要,是支撑我们永联走在前列的重要精神力量。”吴惠芳表示,新的一年,他将带领永联村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四敢”精神为引领,在乡村治理机制、集体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敢闯敢试,为张家港在新征程上全力打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区贡献永联力量。

他是一名军人,25年军旅生涯成长为部队师级军官,曾率领部队赴江西九江抗洪抢险;他是一名村书记,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环境,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他履职尽责,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作为一名连任代表,我感到非常光荣和自豪,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连任意味着组织和群众对我的信任与重托,同时也寄予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我将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做好调研,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2月10日,吴惠芳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

榜样8吴惠芳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篇4】

“近年来,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也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和调研,为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做准备。”

吴惠芳说:“我对于农业农村建设、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需要从国家政策方面来解决的,我将作进一步调查研究,形成意见建议带到会上,真正实现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基层代表代表基层,发出基层的最强音。”

吴惠芳透露,今年他准备围绕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示范、数字乡村建设、企业合规建设以及法律法规修订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

“我的职责就是要多为农民发声,把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建议带上去,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宣传好,多做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工作。”吴惠芳说。

这些天,吴惠芳正忙着为上全国人代会做精心准备,一方面,把党的最新理论和政策学深悟透,提高政治站位,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为审议工作报告等工作提前收集资料,做好充分准备。

榜样8吴惠芳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篇5】

在部队25年时间的积累,让我回到永联村工作之后能够较快、较好地进入角色和履行职责。初时,我每天凌晨四五点钟就起床,学习农村的政策法规和相关知识,进入一种理论换装、知识更新的快速补习状态。

面对一个辖有10.5平方公里和11000余名村民的苏南农村,如何实现老书记“城里人有的我们也要有,城里人没有的我们要有”的梦想与追求,我一时找不到破题的思路。恰逢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经过和班子成员的商议,我们提出了永联乡村振兴的具体目标:居住方式城镇化、生产方式产业化、就业方式多元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管理方式规范化、收入方式多样化,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永联的决议》,绘制出一幅永联小镇的规划图。十多年来,这张地图被不断修改,一个现代化小镇拔地而起,职工群众居住在4A级景区环抱中。这些都得益于国家乡村振兴的好政策,得益于我们的敢拼敢闯敢干。

2006年,我们抓住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的试点机会,开始实施村民集中居住工程。全村3600户农户积极支持,很快就把散居在田间地头的房屋进行了拆迁,建设了占地600多亩的农民集中区——永联小镇,并同步配套建起了农贸市场、医院、商业街、学校等现代化设施。基础设施完备后,我们开始着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2009年,在张家港市镇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在永联成立了社会管理协调小组,把交警、城管、工商、卫生、消防等机构和执法人员派驻到永联,实现了城乡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我们永联人也享受到了城里人才有的公共服务。

随着永联的发展,小镇的社会形态、人口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旧的体制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发展的需要。1998年和2000年村办企业永钢集团两次转制时,吴栋材老书记坚持给村集体留下了25%的股份,也给村民种下了一颗摇钱树。为实现村企共建共享,同时确保企业市场化经营,我们将永钢集团和永联村的财务完全分开,村企两本账,两套管理人马,两套薪酬体系。从此,永钢集团按现代企业制度自我运行,永联村按乡规民约充分自治。

永联村除了持有永钢集团25%股份的集体资本,还有南北街近300间门面店的集体资产、8000亩耕地的集体土地。同时,永联村有1万村民、1万多外来人口,仅仅依靠村委会是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于是,我们决定在实现村企分离的基础上,实施政经分离。2011年,经请示上级,成立永合社区,并选举社区居委会,管理社区日常事务,服务广大居民群众;成立永联村经济合作社,将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从村委会剥离出来,由经济合作社公司化运行。

榜样8吴惠芳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篇6】

“昨日的‘人面桃花相映红’,今日的‘桃花依旧笑春风’,太多的感慨犹如玛旁雍错碧绿的湖水,心里突生幽蓝色的伤感。诚如这‘玛旁雍错’是‘不可战胜的碧玉之湖’,但现实中的我们确实又是败者,败者也就想托‘圣水’来清洗心中的烦恼和孽障,以此来逃避现实的残酷,想来是‘花尽后,叶飞时。雨凄凄。若为情绪,更问新官,向旧官啼。’,真是言有尽而爱意无穷。”

这是六年前唐菊兴去阿里时所写的散文《西藏之古老,阿里之遥远》中的一段话。当记者细细读完此文,先是吃惊于唐菊兴细腻的文字功底和笔尖下流露出的真挚情感,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他的一种情怀。

在学生们的眼中,“唐老师粗犷的外表下有一颗细腻而火热的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文青”,唐菊兴却坚称自己只是个“爬山匠”。“学生时代读了很多古人的诗词,到现在这个年纪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意境。”唐菊兴说,在工作之余,他偶尔会写几篇随笔,大都是关于生活琐事或工作经历的感慨和感悟。

唐菊兴在自己的网络空间里发表了十几篇随笔日志,时间最早的一篇发表于2007年,算起来从那时至今基本平均每年要发表两三篇。这些随笔中,有在参加野外考察后的杂记、有对藏区生活的描写、有对亲人朋友的思念、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每一篇都是洋洋洒洒数千字,语言平实但十分耐读。

在阅读这些随笔的过程中,记者还惊喜地发现,唐菊兴还是个摇滚迷,在他好几篇随笔中都引用了鲍勃·迪伦(BobDylan)等著名摇滚歌手的歌词,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社会公众对地质工作者的了解不够,很多人认为我们就是一群长期生活在荒郊野岭的‘粗人’。其实,我们不光在践行‘三光荣’精神,也还是有一些人文情怀的。”唐菊兴说,这也是在传播地质工作正能量。

榜样8吴惠芳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篇7】

在藏区工作,过河也是个技术活。“由于高原山区几乎没有桥梁,因此我们过河很多时候都是靠越野车加足马力然后一口气冲过去。一旦汽车在湍急的大河中熄火或者被石头卡住无法前进,就需要一个人下河去把钢缆挂在被困车辆上,然后用另外一辆车把这辆车拉出来。”唐菊兴在给记者解释着过河的“技术细节”,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他总是不允许队中的藏族工作人员和学生下河,而是自己淌着冰冷刺骨的雪水到河中央去把钢缆挂好。

唐菊兴说,藏族技术人员和学生的安全最重要,因为他们才是让整个项目可以顺利开展的保障。因此,多年来,他与很多藏族技术人员和学生都结下了患难与共的战斗友谊。有一次,在藏东类乌齐开展土壤测量期间,由于洪水冲垮了连接县城的大桥,收队时全体队员只能涉水过河。正当大家相互搀扶、举着行李和样品在洪水中摸索前进的道路时,藏族技术员古桑突然脚下一滑,倒进了洪水中。由于水性不好,古桑眼看着就要被洪水冲走,嘴中还喊了两句“唐老师救我”。唐菊兴顾不上多想,急忙扔下手中高举的行李,游过去一把抓住古桑,硬是将他拖到了安全地带。

唐菊兴的另一个可贵之处在于,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为我国西藏的地质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地质人才。近几年,他利用西藏甲玛科学研究基地为西藏大学等高校开展矿产勘查技术方法教学培训,为藏族地学英才的脱颖而出做出了努力。在实际工作中,他也十分注重培养藏族技术人员,有很多跟着他在野外干过的藏族同胞现在都已经成长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按照中央部署,自2014年以来,他又连续为人社部组织的西藏高层次地质人才培训2期学员共计120余人,为西藏地质六队、西藏区域地质调查大队、西藏地热队等地勘单位培训技术人员200余人次。

“在藏区工作的地质工作者是促进民族友好团结的纽带。因为我们扎根基层,每天都跟藏族同胞们同生活同劳动,这种情谊是最真挚也是最牢固的。”唐菊兴说,地质工作是连接藏汉同胞友爱互助的天然桥梁,而他自己心甘情愿做这座大桥上的一块青砖。

榜样8吴惠芳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篇8】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3年增选当选院士名单。成理1979级石油地质普查勘探专业张水昌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部),1980级矿产地质及勘查专业校友、兼职教授唐菊兴研究员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1984年本科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矿产系,同年留校任教;1990年获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成都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历任成都理工大学资源与经济系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副主任(主持工作),系主任;2002年任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常务副书记、副院长;2004年—2006年期间进入中国地质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开展研究工作;2007年3月调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现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大宗急缺矿产调查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科技部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102个重大工程之一)铜矿找矿首席科学家。

榜样8吴惠芳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篇9】

唐菊兴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奖励和荣誉。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唐菊兴研究员长年坚持奋斗在高寒高海拔的西藏高原,为我国的大宗矿产资源的勘查和边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稳定做出了杰出贡献,生动体现了成理人“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他针对西藏高原大陆碰撞带能否形成以及如何发现特大型铜矿床这一重大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带领研究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开展了艰苦卓绝的科技攻关。

从藏东到藏西,从藏南到藏北,历时三十余年,长期坚守在西藏高海拔野外一线,与国家重要矿业企业及地勘队伍建立了深度产学研合作模式,在以铜金等关键矿产资源的找矿理论和勘查方法方面取得系统性成果和找矿重大突破,主持或主要参与发现和系统评价了多个超大型—大型铜金矿床,改变了我国铜资源的分布格局,保障了我国铜矿资源基地建设及铜矿资源的稳定供应。

榜样8吴惠芳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篇10】

唐菊兴同志自1984年工作以来,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竭诚奉献。多年来,坚持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高寒山区、生命禁区,开展野外地质工作每年大于100天,主持勘查评价或参与发现多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次(2011),获部一等奖二次(2009、2011),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2003,2004)二次;获中国地质学会十大找矿进展、十大科技成果2次,获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3次。201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入选国土资源部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技领军人才开发和培养计划、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3年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称号。主要业绩:

2006年至今,主持西藏甲玛超大型铜多金属矿的勘探评价工作,取得重大找矿突破。

截止2013年9月,完成近400个钻孔的施工,完成钻探工作量近18万米,创造了青藏高原勘探的奇迹。项目突破前人海底成矿理论的认识,按照斑岩-矽卡岩成矿理论,开展了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和勘查评价工作,取得重大找矿突破,探明并新增资源量(331+332+333):Cu资源量700万吨,Mo资源量69万吨,Pb+Zn资源量105万吨,伴生Au资源量152吨,伴生Ag资源量9995吨(评审文号:藏矿储评字〔2013〕111号;备案文号:藏国土资储备字〔2013〕28号)。该矿床2010年7月已经投产,年创造利税近3亿,雇佣藏族员工数百人。

榜样8吴惠芳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篇11】

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雪花把我的思绪“牵”走了。

呀!该睡觉了!我已凝固了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迷迷糊糊的视线中,有个“雪人”在动;细一看,原来有个老爷爷在风雪中推着小三轮车啊!不过,老爷爷好像遇到了什么困难,我很想帮一把手,可是,外面这凛冽的寒风直逼我卷缩在家里。

不知不觉间,小路上多了一个人。她缩着身子,急急忙忙往回赶。当他越来越靠近老人时,我在想:这会不会像电影里那样,连看都懒得看。但是,她的行为让我惊呆了:她一句话也没说,刚才那缩着的身子立刻不畏寒风、暴雪,默默地帮老人把车推上去(原来老人是因为雪太大,推不动车),当她准备离开时,老人叫住了她:“姑娘,谢谢你,我知道是你帮了我,要不然,这车子不可能这么容易就推上来的!”姑娘点来点头:“没事!老伯!举手之劳!”短短的几个字,使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姑娘的衣服脏了,还被割了一个洞,但她毫不介意,仍然潇洒地走着。她走远了,但是,风雪中的她,背影仍是那么清晰,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蓦然间,我感觉自己好渺小,属于我的世界也好渺小,自己的心只能装下我自己;而那位姑娘呢?他的心好大,装下了所有人,甚至整个世界!

这场雪让我的心变大了!现在,我好想再见到她!这位不知名的姑娘成了我心目中的榜样,他的背影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心里。

榜样8吴惠芳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篇12】

小时候,我的榜样是父母,因为父亲高大无比,凡事都能做主。小学时,我的榜样是母亲,因为母亲为我辛勤的辅导功课。现在,我的榜样是老师,因为老师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的人是人,爱别人的孩子的人是神。而我的班主任张老师并不是“神”,她只是千千万万个老师当中的一员,普通。善良。敬业。

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来到初一(2)班这个大家庭中就要听我的,我就是你们的老大,我就是你们每一个人的母亲!”每天,吃中午饭的时候,老师,都会站在前面,看着我们每一个吃,老师知道中午饭很难吃经常会说:“我知道中午饭很难吃,不过是营养餐,很有营养,不喜欢也要吃,对身体有好处,如果,你们真的不喜欢吃,可以带一些好吃的有营养的东西,比如说:酸奶。面包。啊,之类的!”

天气,逐渐凉了,老师,每天,都会嘱咐我们多穿一点,小心感冒。

我们班的环境是全年级甚至全学校都数一数二的!一点都不夸张,优美的环境布置,良好的卫生环境,这一点一滴都是张老师一个人辛苦劳动换来的!

老师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儿子,张老师在我们眼里是一个称职的妈妈,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都能看见老师急急忙忙的向幼儿园赶去。

张老师您用您的行动证明了您是一个好老师,同时,也是一个好妈妈!张老师,我们爱您!

榜样8吴惠芳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篇13】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学习雷锋好榜样。提起雷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

他,并没有高大的身材,却受世人的仰慕;他没有漫长的人生,却用短暂的生命留下永恒的精神;他,用最平凡的行动,铭刻不朽的青春;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却留下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他,做好事不留名,谦虚地笑着:“举手之劳”。他就是我们可亲可爱的雷锋叔叔。

暖春三月,雷锋的实际撒遍了没一个街角巷口,雷锋的精神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雷锋的“螺丝钉”品质家喻户晓,感染着每一个善良的人。也许雷锋的事迹是可以复制的。但雷锋那颗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心却无法复制。雷锋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可他的灵魂尚在人间,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学习。

我们学习雷锋精神宽以待人,树立崭新的自我形象。文明礼貌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用文明代替粗话,用风度铸造博雅。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形成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气,自觉做美德的传承者、道德的实践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平凡的人生孕育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铸就人生的辉煌。“活着就是为了能让别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这是雷锋同志的名言。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学习雷锋精神,并将它发扬光大。让我们全体师生积极行动起来,送上爱的热情,伸出爱的双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让雷锋常驻我们的心田,让雷锋精神在我们身边弘扬!

榜样8吴惠芳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篇14】

“咚咚咚……”那熟悉的脚步声又在十五格的楼梯上响起来。我可以百分百地肯定,这是黄叔叔来了。

黄叔叔是我们这一带的送奶员,他高高的个子,很瘦,戴着一副眼镜,看上去像个风度翩翩的学者。他待人可真和气,附近街坊都很喜欢他,尊敬他,连三岁孩子见了都亲热叫他一声:“黄叔叔,你好!”每当人们看到他来送奶时,也都招呼一声:“黄同志,歇一歇吧,你这工作还蛮吃力呢!”可黄叔叔总是笑着摇摇手说:“不吃力,不吃力!”吃力不吃力,我心里早就清楚了。

一天早晨,我刚从睡梦醒来,代朦朦胧胧地听见一阵阵“哗哗哗”的声音,睁眼一看,只见窗外正着倾盆大雨,打在玻璃上,激起一个小水花,又顺着窗子淌了下来。雨密密地下着,织成了一道道白茫茫的雨帘。我第一个想法便是:今天牛奶喝不成了。正想着,响起一阵“咚咚”的上楼声,我怀疑起那听觉灵敏的耳朵,“真是他——黄叔叔吗?不可能,下这么大雨,他怎能么会……”我翻起身,迅速穿好衣服,推开门看个究竟,黄叔叔拿着一瓶牛奶向我走来。天啊!他成了怎么样r我甚至认不出他来,我接过牛奶对他说:“黄叔叔,你等一下,我去给你倒茶。”“不用了,不用了,我还要送牛奶呢!”

我目送着黄叔叔的身影,看他逐渐消失在苍茫的雨雾中……啊,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有多少个像黄叔叔那样的无名英雄啊}他们像铺石子一样,默默无闻地干着,他的工作是多么平凡,但精神又是多么可贵啊!他们不正是我学习的好榜样吗?

榜样8吴惠芳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篇15】

许闽是我班的中队长。他长得胖乎乎的;乌黑的眉毛下,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炯炯有神。他那圆圆的脸蛋真像个熟透了的红苹果。许闽不但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下课了。突然,“哇――”的一声,范叶突然呕吐起来,教室里顿时弥漫着那种难闻的气味。同学们七嘴八舌,扇着鼻子走出教室。我一边捂着鼻子走出教室,一边讨厌地说:“真恶心!”我走出教室,扒在窗台上看着范叶。

许闽见此情景,毫不犹豫,连忙倒了一杯水,不慌不忙地走到范叶面前,扶起他,亲切地说:“没事吧,范叶。来,喝口水漱漱口。我帮你清扫脏物。”范叶呆呆地看着许闽,半响才漱起口来。只见许闽从楼下的操场上铲来一些沙,小心翼翼地撒散在脏物上。他又拿着扫把,干净彻底地把脏物扫进了簸箕。然后拿着簸箕,把脏物倒进了垃圾桶。一切做完后,许闽这才长长吁了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范叶感激到许闽说:“谢谢你,许闽。多亏了你,我本来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是我应该做的,你不用谢。”许闽笑了笑,谦虚地说。

看到这一切,我被深深震撼了,许闽为什么无缘无故地帮助范叶呢?我去问了许闽,他说的话让我自愧不如:

赵昊,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更何况今天是同班同学有困难,难道我们不应该帮助他吗?只有帮助了别人,别人才会帮助你。

166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