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关英雄的作文

| 秀媛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纵观历史的痕迹,英雄豪杰随之辈出,有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有火烧赤壁的周瑜,有精忠报国的岳飞……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中有关英雄的作文》,欢迎阅读。

高中有关英雄的作文精选篇1

静静的合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闭上眼睛开始默默的品味那悠悠书香中记载着的一位伟大人物波澜不惊的革命生涯,心中阵阵轰鸣,保尔·柯察金,他用生命诠释了他革命的尽头。

童年的时光给他带去了曲折和快乐,对他来说本该生活在一个幸福的童年。然而一个不完整的社会给他种下了革命的种子。他有着一段美好的初恋,他幸福过,他也放弃过,为了那颗革命的种子,小小的他,踏入了革命的硝烟。

少年时代挥手过去,年轻的保尔开始了真正的革命旅途,这一路上他遇到了太多的坎坷,饱受了太多的磨难。他迷失了么?不,这个处在水深会热的社会,让他倔强的走了下去。但是上帝去不垂爱这个勇敢的革命者,病魔像他无情的入侵,摧残着他的躯体,试图摧残他的精神,让他饱受痛苦和折磨。

但要知道,生命是希望的代名词,于是他摒弃了痛苦,选择了奋斗。他为自己争取时间,他要更多的为党做事,这样就可以让人民少受一些苦。他把自己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

贝多芬曾说:“我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它决不能是我完全屈服……噢!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真是多美。”也许在他将永远只能在床上度过一生的时候,他也该放弃了,可是他却再一次掘强地用手中的笔作为革命武器。他的痛苦在不懈的战斗中变成了甘美。他永不停息的为革命“舞动”着。正如王尔德童话中的夜莺,为了圣洁的玫瑰,唱出自己后的一滴血。

命运是一块绊脚石,有多少人回避它,而保尔·柯察金——用生命诠释革命的尽头。在艰辛的道路上,他用坚定的目光,无畏的心走完了他的革命全程。

我那噙满泪花的眼帘中,是他永不幻灭的身影。

高中有关英雄的作文精选篇2

提起鉴湖女侠秋瑾,我觉得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一学,学她巾帼不让须眉。

当舅舅说:“你毕竟是个女孩子,身体又那么娇弱,射箭、骑马怎么能行呀?”时,第二天,秋瑾便跟着舅舅学起武艺来。

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孩子能做到的女孩子同样能做到。而且,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巾帼英雄:警界包公任长霞、替父从军花木兰、戎马上阵穆桂。

二学,学她永不言败,永不放弃。

有一段文字让我感触颇深:有时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她咬咬牙,又跳上了马。有时手扭伤了,她忍着疼痛,仍继续练习。我不禁想到自己:平时手划了口子,我就放弃要做的是。看了秋瑾的>故事,我真惭愧。

三学,学她志向远大,心系报国。

秋瑾从小还立志要做英雄豪杰那样的人,直到血溅轩亭口,英名千古,秋瑾视死如归。

秋瑾从小就立志为国,我们又能为祖国做什么呢?我们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财产,从小事做起。

爱国、坚强的巾帼英雄,是一位值得大家学习和纪念的女英雄! 

高中有关英雄的作文精选篇3

“胆小鬼!”大家又再次哄笑起来,他的身高只有一米四,在同龄人显得十分瘦小,脸白白、眼睛大大的。他的本名——张涛,现在在基本上没有人叫了,胆小鬼成了他的代号。

他胆小鬼子的名字是这样来的:一次,班里飞来了几只蜜蜂,他先是一抖,然后屏住呼吸,迈着小步,快步来到老师背后,突然“哇”的一下哭了出来,鼻涕泡也冒了出来,眼睛里的泪水没有丝毫停留,像长江一样奔流不息,此后他就有了这个外号。

大家好像找到了乐趣,总是喜欢作弄他,每次在他的笔盒里放一些毛毛虫,让他害怕得哭起来,发现他胆小后,同学们总是让他做一些跑腿的事。“胆小鬼,来帮我倒个水”,“来帮我抄个作业”,“来帮我……”这种声音好像同学们已经习惯了,他也从来没去反抗,只是静静地去做别人命令的事情。

还记得一次,我们同学把别的班同学牙齿打掉了,他直接把“胆小鬼”拉出来说是因为他才撞的,老师让“胆小鬼”写了检讨,可他却没有为自己辩驳一下,默默地去写了检讨。

但是后面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大家对他的看法。

那是一个下午我们正在教室上课,突然校长带着几个家长模样的人进来了,老师让大家安静下来。只见有一个大人指着坐在第三排的“胆小鬼”大声地说:“就是他,就是他,可算找到你了!”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见“胆小鬼”红着脸,低着头,好像特别不愿意被人家叫出来,但是这个大人却是一副激动的样子,只见他一个箭步走到了“胆小鬼”的面前,伸出双手,恨不得抱住他,“同学,谢谢你,谢谢!”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呆呆地看着老师和校长,后来才知道原来上周下午在江滩边,有一个幼儿园小朋友,在江边玩的时候不小心滑了下去。当时附近并没有大人,而我们班的张涛同学正好在边上玩。他毫不犹豫跳进河里,把小朋友救了上来,大声呼叫其他人帮助,一直等到小朋友的家长来,可是他却只是默默地穿着湿淋淋衣服走了,并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和学校。孩子的家长通过多方打听,才找到我们学校,才找到张涛同学!

这不就是舍己救人吗?之前总认为这种人是我们课本里面才有的英雄,没有想到我们身边也有这种英雄。听了老师讲的前因后果,我们都感到脸一阵红一阵白,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平时这么胆小的人,一定会很懦弱,可是竟然还能够去英勇地救人。而我们恶作剧欺负人,却认为自己很强大……自己在面对救人场景的时候,不一定能做到这么勇敢……

此刻,他的身影显得那么高大! 

高中有关英雄的作文精选篇4

遍地黄沙,旌旗于冷风中鼓动。似血的鲜红,裹挟着战鼓擂动的颤栗。剑影刀光,激荡的是满腔的热血。战马嘶鸣,白刃染血,带走了几许刀下亡魂?

心中念念难忘的,仍是稼轩。想他是文人中的异数,武将中的清流。书生和百夫长,竟在其身上融合,汇聚流转。

那二十二岁的少年,率五十余人奇袭敌营,执贯了软笔的手中紧握了嗜血的长剑,于几万敌军间策马疾行,竟成功擒回了叛徒,全身而退。若无过人敢勇,又何得如此惊人之举?

的确,对于抗金,他从未像那些普通文人般天真地瞪了眼,去纸上谈兵,白日梦样地想像着,那涛天铁马冰河浩浩荡荡入梦,而得以挽那大弓如满月,射那飘渺位于远方的天狼,扶大厦于将倾,救众生于水火。激荡得自身热血沸腾,然而却提不起手中纤薄的长剑。而他,却是真的,使马作的卢飞快,使弓如霹雳弦惊,纵是被贬谪被远调,仍是不变自己的一寸丹心,去治理荒政,整顿那民生凋敝。他低头,双手成拳,似欲握紧那争战沙场的兵器,长叹——“儒冠多误身!”

不能否认,稼轩文才貌世。他炽热的情感,崇高的理想,在壮志难酬之际,更沉郁顿挫,伟峻恢弘,遥遥看去,仍有气定神闲,指点河山的大将风采。“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临其意。”一丝不带文人之孱弱,不拘于陈腐,洞开新天。

王国维言:“东坡词旷,稼轩词豪。”向来以为,豪放张扬才为辛词的格调。只偶有想起那流传于千古的情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才明白,辛词中亦会有宝马雕车,芳香满路的繁华,月如玉壶,夜空中鱼龙灯飞舞的逦迤缠绵。无情未必真豪杰,这样温柔的话语从辛弃疾这样的大丈夫口中缓缓道出,难道不更能撩拨听者的心弦?

稼轩是真实的人,他有欲望,想要赢得那生前身后之名,他要入仕,得那功名。故在千年之后,有后人回望,只见滚滚狼烟中,毅然有一铁骨铮铮的英雄傲立。然而千年前,有人,却是远了那尘世,遁了那权力,一生隐匿于江湖,谱出了不同的英雄篇章。

“来世不可待,往事不可追。”他活于当下,一心体味着自然万物的律动起伏,思想如蝶,化为世间万物之精髓。庄周甘于清贫,宁如乡野之龟,戈尾于涂,也不愿,俯身于帝王位下,为得那半世荣华勾心斗角。他只愿细细地,雕琢属于自己的道家风骨,拥抱属于自己的几千里之大的鲲鹏,怡然自得,自知其乐——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賷送,如此之充足,又怎会恋恋不忘于所谓鸱鸟的腐鼠。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繁华。”只身立于涛涛不尽的江水,庄周在笑,心无所念,故而意无所执。他是本心的英雄,可用轻笑摧毁囚禁心灵的碉堡。

有雨水,浇灭了狼烟;有轻风,吹干了血液;有沙土,掩饰了残垣。然有思想,在残损的土地中于废墟中升起,柔柔地闪光。无论是稼轩的热血与家国天下,无论是庄周的闲散与淡泊名利,入仕出世,不同的处世哲学,终究会化作海边贝壳,被细细拾起抹净,珍藏,细品,仍有不同风蕴的英雄之气。

高中有关英雄的作文精选篇5

长久以来,我们都能听到一种声音:现代社会没有英雄了。

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当今社会无所不有,可为什么偏偏没有英雄了。于此,我的观点是,英雄的终结,正是时代的进步。

“英雄”,常用来指那些在政治、军事的各个领域颇有建树的人物。这些人物受人敬重,得人爱戴,被视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擎天之柱。

“英雄”的先河可以追溯到物质生活水平不高的远古时代。在原始崇拜中,人类的第一批英雄应运而生。射日的后羿、追日的夸父、填海的精卫,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他们未必真实存在,却无疑成为了远古先民崇拜的偶像。在历史的发展中,又陆续出现了数不胜数的英雄人物,远有抗金英雄岳飞,近有维新变法的谭嗣同,再如法国的圣女贞德。这些人物多在国家危难、文明支离破碎时挺身而出,为本民族的传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而当历史的车轮迈入现代,“英雄”的风光不再反而成为了时代进步的证明。

其一,现代社会的穹顶不再是某一个人所能支撑的了。再强大的个人也会有阿喀琉斯之踵,由某个英雄去支持一个社会未免显得鲁莽、随意与草率。科技高度发展后,一个全人类的难题往往需要一个团队的力量,这意味着集体的价值正在被扩大,社会更多地依附于社会整体而非个人在,随之,“英雄”的光环便也缩小了。这更有利于促进每个社会成员的自我价值现实。

其二,社会的趋于平稳也促使了“英雄末路”。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乱世出英雄”,“英雄”多多少少会带有些舆论的夸张。在物质生活无法保证的时代,人们往往需要一个英雄的形象以满足精神需求,聊以自慰。时间行驶到当下,对“英雄”的需求不再强烈,进而呈现的便是“当今社会没有英雄”。“英雄”的终结正是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由“重理想”向“重现实”演变的结果。

综上所述,“英雄”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我们铭记历的伟人的同时,也应看到集体的光荣所在。当去掉理想化的放大镜后,我们应正视“英雄”,正视现实本来的面貌。也许这样的正视便是对英雄终结的敬意。 

高中有关英雄的作文(合集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1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