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高中作文
打破常规高中作文篇1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滴墨水滴在一张纸上,分别让十个大人和十个孩子说说它是什么。十个大人的答案不外乎一个:“这是一滴墨水。”而剩下的十个孩子看见了,却争先恐后地说:“这是一只甲虫在爬树。”“这是一个圆盘。”“一轮挂在空中的圆月。”……孩子们的回答各有不一样,出人意料。
智少愈完,智多愈散。小孩子学知识最自然,最随心所欲,最欢乐,人为的成分最少,天性最完美。小时候教师经常玩图片游戏,当他举起一张画着月亮的图片时,我说那是小船。教师很不认同,跟我讲了许多它是月亮的道理。是又怎样样,谁说不能是小船?可怜的大人,他们的思维已经禁锢在某个固定模式之中。似乎正确答案必须经过文字、经验的推证,必须要有据可查,必须仅有一个。人们心目中的标准,就成了束缚人们尽情挥洒智慧的绳子,成了扼杀小孩子无限遐想的凶器。
诚然,标准让我们明白怎样是“过”,怎样是“不及”,但标准有时却会束缚住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局于一隅。往小说,以往有人觉得在成语故事“杞人忧天”中的杞人是愚笨之人,人们觉得天踏下来是不可能的,于是觉得他可笑、可悲。以此来劝解人不要无事生忧。当他萌发这个想法之后,便有许许多多人来阻止他,来告诉他不用过多的担心,跟他讲了许许多多的道理。然而,在我看来,杞人哪里是什么庸人,他是个哲学家。他突破了常规,想到了常人所想不到的东西。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赫拉克利特和恩多克勒都认为天是会毁灭的。我们甚至能够说,哲学就是从忧天开始的。然而,有多少人认为他的想法创新、突破常规、是常人所不敢想的伟大尝试呢?到最终,刚萌发的哲学之芽很快就被人们“天不踏”的标准掩埋,很快就扼杀在摇篮中,并留下不美之名。这种标准会使人错失许多思考的机会,使教育变得古板生硬。我们学的不是书本,不是教条,是智慧与思想。
然而,往大了说,如果不是古板的标准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当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时,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反对他,认为他以人当牲口;如果不是机械的道理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认识,当英国琴纳一时提出以牛痘接种能够免除天花时,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反对他,提议剥夺他行医的权利,认为他亵渎神灵。牛顿的地心吸力学说被质疑,哥白尼因日心说的提出遭迫害。但时间验证了一切,他们提出的全是科学真理。愚昧的标准让人固执,而伟大的人总是要创造伟大的先例。如果不突破常规,何来时代的提高,何来科技的发达呢?
突破常规,要求我们不为标准所束缚,要求我们有21世纪人才所具备的素质“创新”。这样,你能够沉浸在知识海洋里,你能够自由翱翔!
打破常规高中作文篇2
电视上,正上演着保加利亚队与捷克斯洛伐克队在欧洲篮球锦标赛上的一场比赛。当比赛剩下8秒钟时,保加利亚队以2分优势领先,一般说来已稳操胜券。但是,这次比赛采用的是循环制,保加利亚队必须赢球超过5分才能取胜。
可要用仅剩下的8秒钟再赢3分,谈何容易?
这时,保加利亚队的教练突然请求暂停。许多人对此举付之一笑,认为保加利亚队大势已去,被淘汰是不可避免的,教练即使有回天之力,也很难力挽狂澜。暂停结束后,比赛继续进行。这时,球场上出了众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只见保加利亚队拿球的队员突然运球向自家篮下跑去,并迅速起跳投篮,球应声入网。这时,全场观众目瞪口呆,全场比赛时间到。但是,当裁判员宣布双方打成平局需要加时赛时,大家才恍然大悟。保加利亚队这出人意料之举,为自己创造了一次起死回生的机会。加时赛的结果,保加利亚队赢了6分,如愿以偿地出线了!
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我们所使用的能力,只有我们所具备能力的2—5%。这就更有必要提倡打破常规的创造性思维。
说到创造性思维,我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
一个中国的小孩子同父母共同去了美国。在美国的小学,图画课是最让他头疼的,那里的美国孩子,画的根本称不上是画!他们笔下所绘:不成比例、不讲布局、不管结构、无方圆没有规矩,甚至连基本的笔法都没有。而每当他们画完,都兴高采烈的问老师:“好不好?”
而那个中国孩子却与他们大不一样,她努力地去画出自己想象中的事物:父母、文具、房子、花草……画毕,也会兴高采烈地问老师。不过,他是从来不问“好不好”的,只是问“像不像”。
一个是“好不好”,一个是“像不像”。这引起了我的沉思。中国的教育,教导孩子要循规守矩,却忽视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美国孩子学绘画,老师往往不设计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从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构图”。与此相比,中国的所谓范文,参考图便都成了禁锢中国孩子思想的罪魁祸首!他把孩子变成了复印的机器,中国的孩子,也许具有很高的COPY“能力”,但却欠缺了基本的创造力,多么可悲呀!
这还有一则笑话,似乎也谈到了今天的这个话题:
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考学生:
“雪融化了是什么?”
一个学生回答:
“雪化了是春天!”
老师说:“错!答案是泥水。”
“雪化了是春天!”多么天真,多么浪漫的想法!创造性是不能教的,但,创造性却能被这潭“泥水”冲刷得干干净净!
许多人常抱怨自己能力不够,干不了大事,实则不然,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所使用的能力只有我们所具备能力的2%~5%,人可挖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而打破常规的创造性思维无疑是打开这扇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打破常规高中作文篇3
忙碌的生活中,太多的条规约束了人们的生活,使我们如线上木偶一般,一成不变,最终导致身心俱疲却碌碌无为。
动物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坐在窗前奋笔疾书,一只色彩斑斓,翅翼修长的蝴蝶从敞开了一半的窗口飞了进来,在我身边悠然飞舞。约摸半个多时辰后,不知是蝴蝶厌烦了房间的局限性,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它开始朝着窗口有光亮的方向飞去。可是,蝴蝶一次次地撞在另一边没有打开的窗口的玻璃上。它似乎有些慌张了,更加努力地朝着同一个方向飞。出口就在旁边,可蝴蝶却坚信隔着玻璃的光明就是它的出口,恐怕也是天性使然。
这个无形的牢笼就这样束缚了它,它所做的只能是徒劳无功地做着无谓的尝试,直至筋疲力尽。
泰国被誉为“万象之邦”,当地的训象人在表演的时候,都只是用绳将大象拴在竹竿上,许多人觉得很难理解,小小的竹竿如何能拴住力大无比的大象?其实很简单,在大象还很小的时候,就一直被拴在大树上,小象虽拼尽全力却仍然无力逃脱。最后,小象终于放弃了努力,并形成一种观念:绳子是无法挣脱的。如今小象虽然长大了,却再也没有做任何尝试。
法国科学家约翰·法伯进行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试验。他在一个花盆的边缘摆放了一些毛毛虫,让它们首尾相接,围成一圈,以此同时在离花盆几英寸以外的地方放了一些它们最爱吃的松针。由于毛毛虫天生就有跟随者的习性,因此它们一只跟着一只,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绕着花盆一圈圈爬行。这群毛毛虫就这样一小时、一天、两天地兜着圈子,连续几天后,终于精疲力竭饥饿而死。
人类也有同样的做法,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心理定式现象,以其相反的则是创造性思维。“敝帚自珍”只能导致“故步自封”,打破常规,敢于创新,不要惧怕失败,对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都至关重要,不创新,就永远落后。
法伯在自己的试验总结里写的话,也是我最后要说的:在那么多毛毛虫中,哪怕只有一只与众不同,它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打破常规高中作文篇4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家报纸上刊登了一道有趣的心理测试题,向大家诚征答案。“假如你在暴风雨夜开着一辆豪车,在车站遇到三个人。一是你的救命恩人,是个医生;二是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还有一个是你一见钟情的异性。如果你只能带一个人走——也就是车上只能坐两个人,你会带谁?”许多人都选择了一见钟情的异性,因为恩人可以以后报答,老人的命不长了……唯有一个人的答案是完美的。
“把车钥匙给医生,让他带老人走。我留下陪一见钟情的异性等公交车!”
多完美的答案啊!开始,我也纠结着:究竟要选谁呢?这样是不是最好的呢?因为我只是常规性思考,潜意识里认为开车的一定得是自己。其实,心灵是一种思维上的自由,有了心灵的自由,思想的骏马就能在广阔的原野上驰骋,创造的雄鹰就能在广袤的天空翱翔。所以,打破常规性思维,不被习惯、传统束缚,是思有所得必不可少的前提。
当常规思维像一扇门似的在我们脑海中时,我们就是应该打破常规,那纷纷落下的碎片中,创新之花也在悄然开放。
打破常规高中作文篇5
当我们遇到困境的时候,要保持冷静,不要拘泥于固定的思维模式,尝试着打破常规,你将得到新的解决办法。
在一次欧洲篮球锦标赛上,保加利亚队与捷克斯洛伐克队相遇。当比赛剩下8秒钟时,保加利亚队以2分领先,一般来说已稳操胜券。但是,根据那次比赛循环制规则,保加利亚队必须赢得5分以上才能取胜。可要用剩下的8秒钟赢3分,谈何容易?
暂停结束后,比赛继续进行,这时,场上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场面:保加利亚队的队员突然运球向自家篮下跑去,并迅速起跳投篮,球应声入网。全场观众目瞪口呆,全场比赛时间到,裁判只好宣布:双方战平,须对阵加时赛。
什么叫另辟蹊径?什么叫起死回生?往往面对困境的时候,需要的只是两样东西:一点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勇气,一点打破常规的机智。
人人都希望能够成功,但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条。当我们在通向成功的路上遇到挫折,无法前进时,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去思考问题,找到另一条正确的道路。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总会有解决办法的答案。这条路不行,我们可以换一条路。敢于打破常规的人往往能够想出令人意外的高招,能够突破困境,在绝境之中找到希望,并取得成功。